利用共振干涉法测量超声波的实验数据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22:21:30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回答好了.1、x=±kl/d波长,求的是第k级亮纹的位置与P0的距离.其中k是指第几条亮纹,中间是第零条.若k=1时,则是第一条亮纹,此时距离中间P0的位置距离就是将k=1代入,那第
数据处理:按照逐差法将数据分成前后两组:实行对应项相减,dx1=x5-x1dx2=x6-x2.dx4=x8-x4dx(平均)=(dx1+dx2+dx3+dx4)/4与之对应的F为F=4Mg=39.2M
共振是有条件的,对于管共振来讲,一般是1/4波长共振,计算公式是:声波的1/4波长=管的长度+管径折算的有效长度;当发生共振后,就可以用管的长度和管径计算出波长,并计算出声速(频率乘波长=声速);不发
共振干涉和相位法本质一样,都是利用周期性信号相位关系来测量,不同之处是:共振干涉是调节频率,找出共振频率,然后计算;相位法根据始波和发射波的相位差,计算声速.
是波节.再问:求真相再答:如果端面是固定的,肯定是波节,如果是自由的,应该是波腹
、电机的共振点:步进电机均有固定的共振区域,二、四相感应子式的共振区一般在180-250pps之间(步距角1.8度)或在400pps左右(步距角为0.9度),电机驱动电压越高,电机电流越大,负载越轻,
解题思路:超声波被反射后频率发生改变。解题过程:超声波被反射回来后频率发生改变。超声波测速仪向被速物体发射超声波,超声波遇到被测速物体后被反射回来再被测速仪接收到,而接收到的超声波的频率已经发生了改变
共振能产生驻波.
实验八核磁共振(NMR)实验.核磁共振(NuclearMagneticResonance),是指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在静磁场中,受到.永久磁铁:对永久磁铁要求有强的磁场和足够大的匀场区,本实验用的磁场强度
超声波的产生很简单,压电陶瓷加交变电流即可,但需要大功率驱动,请参看功率超声的变幅杆设计,你是做什么用啊?本人研究超声,QQ504568663
双缝干涉试验中干涉图像间距Deltax=Lambda*L/d.其中d为双缝间距,L为双缝至观察屏距离.本题中干涉图样间距为4.5mm/300因此波长=Deltax*d/L=4.5/300/1000*0
那么接示波器的换能器是不是没工作,或者故障
在超声手册上有讲到这些.你可以去看看.
0级亮纹-30级亮纹,共30个△x再问:△x指的到底是哪里的距离啊,怎么数出来刚好是30个?
△x=Lλ/d△x是每个明条纹之间的距离,“数得31条亮条纹间的总宽度是45mm”意思是说从第一个明条纹中心到第31个明条纹中心的距离是45mm.也就是说每个明条纹之间的距离是1.5mm,然后套用公式
d变了再问:啥意思再答:不平行d就会变啊。再答:给好评。。再问:d是啥?再答:大学还是高中?再问:高中再答:高中还不知道这个。。。间距啊。。
照算,x5-x1,x6-x2,x7-x3,x8-x4,然后各求出4吊塔x,当成只有4组数据处理就好了,不过这个测定的时候就要求有10条的把,干嘛不弄出10条呢?
共振干涉法是通过测量入射声波与反射声波形成的驻波波长来测量波速的,因为波速=波长*频率,(驻波波长是入射波长的二分之一);相位法是通过比较入射波和反射波的相位差来确定入射的波长.你可以用百度搜索“声速
无影响,可以由几何证明.弦的平方差等于直径的平方差.时间紧暂时没有图.
1.1/2,1,相位法2.我感觉应该是相位法,因为驻波法是在信号最强的位置(即波节)读数,而这个位置在实验中不容易找准,可能不是最强的,相位法法中是在李萨如图形变为直线的时候读数,位置准确.产生误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