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为什么不积极北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06:57:02
魏:汉献帝曾封曹操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
后期吴国武将文臣中的佼佼者死得差不多了,而且内斗很厉害,吴国后主没有什么大本事,平庸之辈,完全靠陆逊一家撑着,虽有长江天险,但日益衰败是肯定的了
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当年刘备死,蜀国还没有训练出一支境内无敌的山地作战部队.而诸葛亮经营属地多年,手下一少数民族的神箭手为主早已经建立了一个山地作战部队,大量的装备了诸葛连弩等先进武器,所以魏国不敢贸然入侵.魏国都不敢,
第一那时主帅是曹真.第二三分天下已定,诸葛亮主张连孙抗曹,是很难打下.唯有等他们自相残杀,再渔翁得利第三,魏国内部茅盾很大,新政权也刚建立不久.
对于诸葛亮,争议最多的就是北伐,很多人觉得诸葛亮最大的错误就是北伐,不但没有成功还大大消耗了国力,导致蜀国国力的衰退落得灭亡的下场.我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诸葛亮北伐是完全应该做的只是难度太大没有成
Europedolla
企图在台湾屯田驻军但是几年后就因为水土不服返回
就其个人而言,孙权称帝前可谓少郎才气,但称帝后就变了一个人,刚愎自用,猜忌下臣,个人失威.而就其立国基础而言,是以南方士族为主,没必要拼了老命以实现北伐一统山河.但南朝不同,他们大多是西晋时南逃的北方
孙子生活在齐国的时候,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公元前532年,齐国的田、鲍、栾、高四大家族争权夺利,发生内乱.作为田氏宗族支脉的孙氏,担心田氏宗族一旦失势,会殃及自己,于是便弃家奔吴.孙武就这样在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1)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2)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发展仍然是第一位的.(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逐渐
学习《积极心理学》的最大原因,就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们获得幸福和快乐.学习《积极心理学》,它可以使我们有选择的放大我们心中的幸福快乐,在清楚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悲伤的情绪时,有选择的它们缩小到最小.所以
匈奴为什么那么厉害,厉害不是在他们实力强,而是他们是一个个分散的游牧名族,皇帝打死今天的匈奴,再过几年又会组成一个新的匈奴集体,所以为什么皇帝原来以和亲为目的,还每年都送好多的粮食,用品,反正匈奴打战
蜀汉积贫积弱,国力是三国中最弱的.刘备攻东吴失败,损失惨重,国力下降.蜀汉常年战争,百姓民不聊生,统治阶级内部不够团结.当然,阿斗不英明也是原因之一.
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因为历史发展的客观因素决定了蜀国的衰败,蜀国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1926-1927年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华夏,消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影响,消灭军阀割据的局面.国共合作融洽.目标一致.1927-1928年,国共决裂,北伐时屈服于帝国主义,如1928年的济南惨案,国民党与军
首先要说到的是孙权建立的国家所在的地区,即史称吴的地方,位于今苏皖两省长江以南部分,后扩张到苏皖两省全境及赣东北部分地区,来源于周朝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姬姓,据史书记载周太王生有长子太伯,次子仲雍和小儿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自公元227年起至公元:年止,诸葛亮曾经五出祁山,进行了历时八年之久的北伐国的战争.怎样看待诸葛亮的北伐?千秋褒贬各不一.笔不揣浅陋,亦作一些探讨. (—)蜀汉当时并不存在
国民政府以广东及广西为基地,策略以“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为主,实行各个击破.北伐仅一年时间,基本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重创了军阀张作霖的军队,沉重地打击了北洋北伐战争军阀的统
当时蜀国的辖区大致是整个益州再加上汉中一带,从人口和土地的产出上都不占优势.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经济实力的长期比拼.北方的曹魏政权已经站稳脚跟,经济上自魏武时代推行的军屯制度所积累下的财富已非蜀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