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分裂和统一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08:03:21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中,分裂和统一
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吗?

我国历史有确切的纪年是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距今2847年.但不能据此而说我国历史不到三千年,或在这之前的历史都不可靠.因为“有确切纪年”、“有文字可考”、“进入文明时代(即文明史)”和“我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分裂和统一的时间哪个多?

你说的问题很难解释清楚啊,因为很多朝代疆域不同,一个大民族真正形成是历史的过程,所以在前期有可能是地域小些,后期慢慢变大了,但是主体民族有没有在地理上形成分治,这很关键啊.比如,你说上下五千年,就是要

关于中华五千年历史的问题

中国历史朝代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五帝)  夏朝约前2070-1600年阳城山西夏县禹(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安阳汤公元前1036年后盘庚迁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

http://www.zh5000.com/http://www.360doc.com/showRelevantArt.aspx?ArticleID=494505http://www.eduol.ne

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由来

这些都是从神话开始的.但实际上我们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不科学的.现在历史书会告诉你,我们最早的人是元谋人然后慢慢的.讲到三皇五帝在往下游夏商周秦汉.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分裂和统一的时间哪个多?

如果以历史上中国最大的疆域为范围,统一的时间为八十一年.  如果把基本上恢复前代的疆域、维持中原地区的和平安定作为标准,统一的时间是九百五十年.  按第二标准的统一时间:  公元前221年-前209年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读后感(1000字)

正所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这个小书虫前不久刚刚阅读了《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书.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对历史变迁的读后感 800字

范文一我翻开书册,好像面对着汹涌澎湃的大海,历史的浪潮滚滚而来.民族的文化,在这里凝聚;民族的精神,在这里显现.我阅读,我与历史人物共席对话.我阅读,我和时代风云同声呼唤.我思,我问:是谁推动着历史的

在中国近五千年历史中,发生过多少曲折感人的故事啊!你能写出两个吗?

历史故事有很多,举例如下:战国孙膑减灶诱敌人战国孟轲智谏齐宣王南北朝尉迟运助火守门汉朝韩信背水一战陆逊白衣袭荆州赵奢智谏平原君明成祖计定江山诸葛亮与空城计曹操隔岸观火计11、廉颇负荆请罪2、蔺相如完璧

请你评价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一、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3

我们通常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那么,五千年的文明从哪里开始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黄帝战蚩尤.共工撞不周.大禹治水,仓颉造字,神农百草,三皇五帝为始,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七雄,大秦一帝,楚人一炬,霸王别姬,汉高开朝,西东两汉四百年,中有王莽篡政,绿林起义,末有黄巾

“中华文明五千年”中,经历了三次大分裂,这三次大分裂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春秋战国第二次:五胡乱华第三次:五代十国

《黄河颂》中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请举例说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原始人类生存.黄土高原和黄河冲积平原,土质疏松,易于垦殖,适于原始农牧业的发展.黄土的特性,利于先民们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我国古代文明的发

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是上下五千年

在独立起源的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历五千年沧桑巨变而从未中断的,惟有中华文明.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学勤根据该工程的阶段性成果作了重点发言.他说,夏商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由兴起走向昌盛的时期,而我国古代史

中国五千年历史

夏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470年  商①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554年  周:西周前1046-771年②镐京陕西西安275年  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514年  秦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统一时间要多于分裂,从“分裂—统一—再分裂—全国重新统一”的分分合合中说明了

统一是主流,分裂时期往往是民族大融合的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四、问答题: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历史里,分裂中蕴涵着统一的因素,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回答:(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1)秦朝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21年(2)西晋(3)前秦政权氐族北魏政权鲜卑族(4)三国时期,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