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间距为d的平行板电容器,平行地插入一块厚度为d 2的金属大平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14:30:40
公式C=εS/4kπd,使板间距离增大为2d,则电容器的电容变为C/2.充完电后撤去电源,电量不变,板间电场强度E不变.电压U=Ed,变为2倍
1、充电后电容器的带电量是 Q=C*U2、充电后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是 E=U/d3、在撤去电源后,若再拉开两板,使板间距离增大为2b,电容设为C1则由 C=εS/(4πkd) 与 C1=εS/(4πk
公式C=εS/4kπd,使板间距离增大为2d,则电容器的电容变为C/2.充完电后撤去电源,电量不变,板间电场强度E不变.电压U=Ed,变为2倍
插入金属板,相当于两个电容串联.假设一个间距为d1,另一个间距为d2,则有d1+d2=d/2设原电容为C,根据电容与间距成反比,则有C1=dC/d1C2=dC/d2根据串联电容规律可知C总=C1C2/
首先,可以用假设法检验一下.假设M,m质量相等.则XM=dm/2(M-m)等于正无穷,所以不对呢.解法上,在处理Xm是,不管是用正过程,还是末速度为共速的逆过程,都与有V0t,即应为x=V0t+1/2
当插入厚度为d/2的均匀电介质板后,就相当于三个电容器串联了.题目中没有说明这个电介质板在原电容器中放置的位置如何?如果是和两板距离相等,那么,串联后的电容为:1/C串=1/C1+1/C2+1/C3;
1、充电后电容器的带电量是 Q=C*U2、充电后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是 E=U/d3、在撤去电源后,若再拉开两板,使板间距离增大为2b(是2d吗?),电容设为C1则由 C=εS/(4πkd) 与 C1=
虽然没图,我在其他网页上看到图了,现我来分析一下:感应电动势ε=nΔΦ/Δt=nSΔB/Δt=100*0.5m²*0.1V=5V.带电小球所受的电场力F=Eq=Uq/d=εq/d=5*10-
...这个书上肯定有,例题都算不上.Q/S=D,电位移矢量.D=E*e(相对介电常数).所以电场强度E=D/e=Q/(S*e)电势U=Ed=Qd/(S*e).因为Q=S*p(电荷面密度)所以U=Spd
开始时重力等于电场力,即mg=qQ/(Cd)之后电荷量增大一倍,电场力增大一倍,所以入射的电荷合外力为mg,方向向上,所以加速度为g,方向向上.根据运动学方程,d/2=gt²/2,求得时间t
插入金属板,相当于两个电容串联.假设一个间距为d1,另一个间距为d2,则有d1+d2=L-d设原电容为C,根据电容与间距成反比,则有C1/C=L/d1C2/C=L/d2根据串联电容规律可知C总=C1C
C=常数*S/d=Q/U插入金属板d/3剩下的距离为2d/3常数*S/d=Q/UU与d成正比剩余电压U'=2U/3
u=Q/CE=U/dw=qES*1/2解得w=qsQ/2Cd
你这题不完整啊没说明电容器的状态是接在一个电源两端还是悬空啊若悬空,两板上的电荷量是无法变化的比为1:1若接在稳定恒压电源两端则电容器电压不变电荷量与电容变化有关,你可以理解成两个0.5s,d0.5s
先把插入的金属板认为是没有厚度的,这时候可以看成是两个电容器串联,每个电容器的容量增大了一倍(距离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总容量没有变化吧;再考虑金属板不可能没有厚度,所以两个串联的电容器容量不只增大一倍
电容器原本的电能W=Q^2/2C=(UC)^2/2C=CU^2/2=Sε0U^2/2d移动极板之后电能W'变为Sε0U^2/4d∴△W=W'-W=-Sε0U^2/4d移动过程中电场对电源所作的功A=-
那个箭头表是带电粒子匀速直线运动么?粒子作匀速直线运动是因为他受力平衡,电场力于洛伦兹力等大反向.
距离增加一倍,有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公式可知,电容C减小一半,有C=Q/U可知电量减小一半,静电能减小E=1/2QU再问:请问答案为什么是负的?再答:我说是减小量,答案当然是负的呀,增加量为负值不就是指减
插入金属板相当于两半间距离减小d/2,电容增加两倍,Q=CU,所以电量增加两倍
位移的大小只与始末位置有关,而与具体路径无关.加速度变为a2后,油滴的运动确实是先减速为0,再反向加速,但两个过程合起来看是一个加速度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