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有多少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09:01:24
殿阁大学士是明代朱元璋设立为解决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而设,供皇帝咨询政务,对于机密事件殿阁大学士必须回避不从中参与,可谓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权.军机大臣是清代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而产生的,军
明代大学士如果不入内阁应该也是一个荣誉称号,或者一个顾问闲职;如果如了内阁就是宰相,特别是内阁首辅,基本上和前朝的宰相相差不大(我指的是明朝中后期).清朝大学士基本上是荣誉称号,有宰相之明无宰相之实,
大学士成为清王朝最高的官员到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满、汉俱定为正一品,犹如历朝的丞相.协办大学士,犹如宋之参知政事,为大学士之副职.到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才有协办大学士,以后并改为常设.其
大学士1:官名.唐景龙二年(708)置修文馆(后改弦文馆、昭文馆)大学士,至德二年(757)置集贤院大学士,元和年间后,皆由宰相兼领.天宝二年(743)又曾置崇贤馆大学士,亦由宰相兼领,贞元四年(78
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中极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再问:有何依据。
第一:朱元璋即位后,废除丞相.后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第二:永乐年间,开始形成了内阁大学士,为皇上起草圣旨,批改奏章.决定权还在皇帝手上.第三:明仁宗即位,内阁逐渐增大了权利,内阁成员均有尚书,侍
“大学士”出现于唐宋时期,开始时只是皇帝的秘书之职,到明清以后,成为实际上的内阁成员.清代,大学士满、汉各二人,正一品,掌钧国政,赞诏命,厘宪典,议大礼、大政,裁酌可否入告.修实录、史、志,充监修总裁
纪晓岚 纪氏迁献后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原来家底厚,很快成为献县富户, 但比较开明.某年,遇大灾,流民甚多.纪氏舍粮放粥,招官怨被诬入狱,并令其自己出钱盖牢房,凿水井.水井凿于县城东门外,人称纪家井,
纪晓岚 纪氏迁献后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原来家底厚,很快成为献县富户, 但比较开明.某年,遇大灾,流民甚多.纪氏舍粮放粥,招官怨被诬入狱,并令其自己出钱盖牢房,凿水井.水井凿于县城东门外,人称纪家井,
翰林院从唐朝开始设立.始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但自唐玄宗后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院里任职的人称为翰林学士.从制度上讲,明代翰林院是朝廷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咨议政事的职官机构,翰林官的
清朝的大学士清朝的大学士官职是沿用明朝之制.清初在盛京(今沈阳)建都后,清太宗皇太极在天聪10年,改文馆为内三院,即国史院、秘书院、弘文院,各置大学士一人,此为设立大学士之始.清朝入关后,顺治15年改
殿阁大学士是洪武皇帝设的,朱元璋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直属皇帝,政务太多了,自己忙不过来,所以设了个殿阁大学士帮自己处理政务.这个官职无实权,品级也不大内阁大学士是永乐皇帝设的,朱棣当上皇帝以后
朱元璋废除丞相,以后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其实明以前也有这一职务,只是职权不同.一开始大学士没有实权,类似秘书,官五品..后逐渐参与机要,起草诏令,代皇帝批答奏章,实际掌握宰相之权,此时多半由尚书兼
族叔祖按辈分上来说确实是指墓志铭撰写者的爷爷一辈的同族兄弟,就是爷爷的兄弟,父亲的叔叔.古人一般家庭很大,都有兄弟五六个,而且一般排行时又使用大家庭的序列,所以会有这种称呼.但请楼主注意这个“族”字,
危害:(1)明清皇帝都是亲自处理军国大事,内阁和军机处没有固定的职权,没有下属机构,只是起到顾问作用.(2)内阁大学士和军机大臣都充当皇帝的侍从再问:相同之处啦。。
内阁大学士 洪武十三年诛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在废除丞相后,朱元璋亲理政务,一度深感疲惫,于是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洪武十五年七月被废.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世宗
杨士奇吧,明朝最强“三杨”内阁中“三杨”之一,历经四朝的元老呢而且人品很不错的哈.在朱高炽最困窘的时候依然和他相伴,是朱胖子真心相待的朋友,具体资料见百度http://baike.baidu.com/
大学士的名称前要改加殿、阁衔,数目为六人.最初明朝大学士共“四殿”、“两阁”.四殿者,中极殿大学士(原为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原为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两阁者,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
殿阁大学士是明代朱元璋设立为解决繁杂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而设,供皇帝咨询政务,对于机密事件殿阁大学士必须回避不从中参与,可谓有宰相之实无宰相之权.军机大臣是清代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设军机处而产生的,军
明洪武十五年(1382),仿宋制,置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武英殿、文华殿、文渊阁、东阁大学士,以辅太子,备顾问.明成祖选翰林官入直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为内阁,有人渐升为大学士,但官阶仅五品.仁宗增置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