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读后感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23:57:23
失根的兰花陈之藩听读课文:1,划出文中你感受较深的句子.22,思考:①题目"失根的兰花"由何而来②在文中,"根"指什么"兰花"指谁"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宋太学士.宋亡后隐居
1过渡: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但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对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国的牵念,又怎能释怀!那种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思乡之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跃然于纸上,感情如此强
2、“絮”寄托了作者感叹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的情感
“根”比喻的是自己的祖国;“兰花”比喻的是漂泊的自己.在祖国的任何地方都有家的相似之处,因为我们的根在华夏大地,走到哪里都有家的感觉;而如果踏出了国门,那里就不再是祖国,我们失了根,就到处均不可以为家
1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2①与“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一句相照应,它突出了文章中心内容,强化题旨.②不是有人说:“头可
失根的兰花——以“根”喻故土,以“兰花”喻作者本人,以“失根的兰花”比喻身处异国的炎黄子孙及其悲哀的处境.失根表示:流落异国他乡.兰花表示:作者处境.
主要写了;顾先生一家约作者去一所大学看花,而深受感触的一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主要内容:主要写了:顾先生一家约作者去一所大学看花,而深受感触的一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感受:国就是根,我们已经触摸到文章的脉搏,作者的绵绵思乡情,悠悠爱国心时刻感染着我们异乡的土地开不出
一日,偶读到了一篇美文《失根的兰花》,我即时想到了一句话“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 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
素雅、淡雅只有这两个了,再多的想不出来了
无根的兰花1、抗日战争2、从中国来的牡丹、雪球、丁香费城郊区的大学3、在异国见到故乡的花木,勾起对战乱中故国的无限思念4、身处异国,十分渴望见到故乡的一草一木,但真的见到了又会勾起对祖国的思念,感情上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故国的诸多景物,以淳朴的自然景观泼染出一幅中国山水写意画.祖国是如此丰富多彩,怎能不令人思念不已呢?运用排比句,更强烈的抒发思乡爱国之情.再问:请问,排比的表达效果是什么呢?
1.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意思是离开国门的人就像没有根的兰花,会倍觉离国思乡之苦.以“失根的兰花”喻飘零异邦的人及其悲凉惆怅的心情.4.“到处可以为家”是自己年轻时在国内的感受,当时未离
理解 1.本文由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看花写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怀念故乡.2.文章最后写到郑思肖画兰,并化用一句名言,其作用是?运用论据,更具体生动的表明了一个人不能失去他的根,不能忘怀他的家乡.3
1,抗日战争时期2、花圃里从中国带来的牡丹,雪球,丁香.(原文: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费城郊区一个大学4、人没
1.本文由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看花写起,表达了作者【】的情怀?2.文章最后写到郑思肖画兰,并化用一句名言,其作用是?3.品位下列语句,回答问题.(1)“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又不敢
人在异国他乡,加倍思念自己的祖国.一个人不能失去他的根,更不能忘怀他的家乡.
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素墓庐,把她点缀得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从没离开过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依,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的
1998年8月30日,101岁的宋美龄在纽约参观画展。落寞晚年一株“失根的兰花”,在台北、纽约两地漂泊。而终于在1975年,二次大战结束30周年的日子,她搭乘“中美”号专机离台赴美,去重温一场遥远的旧
一日,偶读到了一篇美文《失根的兰花》,我即时想到了一句话“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身在外地,每当我仰望那轮明月,便想起我的故乡. 那里总有似乎望不到头的麦田.清晨,一声一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