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4:10:28
因为筒是圆形的,所以:△P=P2-P1=1.5P-P=0.5P,F浮=G排水=△F压=△PS=0.5PS,又:F浮=G+T=G+15P′S,即:0.5PS=G+15×1.5PS,所以:G=0.2PS,
(1)水沸腾后,瓶塞跳出,瓶口有白雾出现;(2)为了安全,可以在试管外面加金属网;(3)由于塞子有质量,因此具有惯性,所以离开管口后会继续运动,不能马上停止运动;(4)水蒸气会对塞子做功,将塞子冲出去
(1)∵同一支装入适量的铁砂的平底试管在两液体中都漂浮,∴试管受到的浮力:F甲=F乙,故A错;(2)∵F浮=G排=m排g,∴试管排开的液体质量相等,故B错;(3)∵F浮=ρ水V排g,排开的液体体积V甲
将木块放入装水的量筒中,根据浮力测出木块质量M(前后水的体积差乘以密度),然后将木块放入盐水,测出木块放入前后的盐水体积差V,M除以V既得盐水密度
(1)量筒倒置,不是真空有压强;所以静止时P筒气体+P水柱(量筒)=P大气,也就是P筒气+ρgh(水柱相对液面)=P大气,在量筒逐渐上提过程中,假设量筒内水柱相对量筒位置不变,则h增大,P水柱增大,所
已知:m1=0.6kg,m2=0.8kg,m3=1.1kg,ρ水=1.0×103kg/m3求:石块的密度ρ石石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m2-m1=0.8kg-0.6kg=0.2kg,石块的体积:V石=V
觉得是C啊...由加盐后甲上浮可看出此时盐水密度大于甲球密度而小于乙球密度,A错.甲球上浮,若甲球仍全部浸入盐水中则B对(F浮=密度*g *V排,若全部浸入则V排相等,浮力相等)C,加入盐
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杯中水的高度增加,根据公式P=ρgh,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故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增大
减小蜡烛燃烧时消耗氧气,内部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答案400千克/立方米1、设容器底面积为S,原来水面高度为h1,放入木块后高度为h2,原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ρ水gh1现在的压强=ρ水gh2=1.5P所以,h2=1.5h1放入木块后水面升高至h2,
蜡烛也是含C的有机物啊,燃烧当然会生成CO2,只是消耗的氧气更多,所以会产生压强差再问:为什么啊O2是32,CO2是44啊再答:跟分子量有什么关系?应该看物质的量啊,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是一样
把点燃的蜡烛放在水中让它在水面上燃烧然后把玻璃杯盖在蜡烛上且杯少量浸入水中由于蜡烛燃烧消耗氧气使杯中大气压下降然后水被压进杯子最后把硬币取出
烧杯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吸收了烧杯水中的热量.试管中的水会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吸收了烧杯中水的热量,致使试管中的水热量上升,所以试管中的水会沸腾.
1)浮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运用整体法,圆柱形容器的压力N1==m水g,N2=(m水+m木)g,故m木g=F浮=△N=△p*s=ρ水g△h*s=180N2)F浮=ρ水V排g=180N,V排=1.8
1.分别记下两个量筒液面的原始高度h1和h2,2、把木块分别放入两个量筒记录出两个量筒液面的高度h11和h223、计算出两个量筒中液面的高度差假设装水的量筒为h111,盐水为h222我想两个两量筒的底
A、根据图中瓶子的情况,可分析出: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的水压等于瓶内气压;显然瓶内气压大于瓶外大气压;故A错误;B、根据图中瓶子的情况,可分析出:外界大气压加上玻璃管内的水压等于瓶内气压;显然瓶内气
瓶内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瓶内压强<瓶外压强,瓶内水多于瓶外所以烧杯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大,瓶外水减少,烧杯底部上表面a点的压强逐渐变小.
A,B.前者由于连通器原理,后者是因为液面的增高使压强增大,地面积不变,所以压力就增大了
这气体是氧气2Na2O2+2H2O=4NaOH+O2注意氧气要打气体符号.
A.玻璃杯内气体压强逐渐变小正确,外界大气压把水压入容器B.水槽内的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逐渐变小正确,随着液柱上升,大容器水深度减小C.外界大气压强逐渐变大错误:外界大气压不变的D.玻璃杯内,外水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