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本体 喻体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06:50:43
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
1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用于凑足音节,舒缓语气.2察邻国“之”政:结构助词,作定语标志,的.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同25则无望民
1.梁惠王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的治国方法其他国君的治国方法2.是指打仗时候向后逃跑五十步的人嘲笑向后逃跑一百步的人胆小.词语流传至今,用以比喻现在的某些人嘲笑他人的不足或
1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用于凑足音节,舒缓语气.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代词,他.3树之以桑:代词,代“五亩之宅”.4申之以孝悌之义: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5王道之始也:助词,的.6填然鼓之:语气
以:1.用2.凭借3.按照4.能够5.把则:1.就2.连词,那么3.就4.连词,那么而:1.表修饰2.表转折3.表转折其:1.那里的2.代词,指繁殖的时节不是很确定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
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之”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无实际意义“之于”是对于,文章取第一句话为标题,所以不能独立理解.应当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一起理解,我对于国家,真是真是费尽心力了.因为谓语是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
梁惠王的救民措施看似有道理,其实和其他国君都差不多,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根本的方法就是行仁政,鼓励和促进百姓的发展,为下文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打下伏笔.就是希望梁惠王,做到后面孟子所说的一系列方法.
邻国对百姓很不好,好比逃了一百步;而大王您的国家虽然比邻国情况好一点,但其实对百姓也并不好,好比逃了五十步.所以你不要指望百姓能爱戴你到哪里去,他们不像邻国人那么恨君主,但对你还是很不满的
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
孟子用这句话来讽刺梁惠王梁惠王所谓的那些“仁政”根本不算是仁政因为他的苛政要大大于他所施的仁政但他自己却觉得已经足够了孟子是个崇尚仁政的人他用五十步笑百步讽刺梁惠王所施的所谓的仁政只不过是比那些很残暴
现在你说的话,足够让我动心了,而且对我有没有什么危害,因此我就会用你的建议.
是“之”和“也”吧一个结构助词一个语气助词没什么实际意义再问:能帮我找出意思来么???
介词,“对、对于”的意思
老师没讲?请以战喻:用,介词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
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有的教科书“直”是“只是”的意思
梁惠王觉得自己跟邻国的国君相比,算是尽心治国了,但很疑惑为什么邻国的人口没有减少,而自己国家的人口也没有增加.孟子以打仗为比喻,指他五十步笑一百步,说如果梁惠王明白这个道理,就不必期望国家人口比邻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