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为位移与时间之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17:02:44
位移和时间的比为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比为平均速率.位移为0则平均速度为0,但平均速率不一定为0.圆周运动一周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平均速率不为0.楼主所说的速度为0是平均速度为0,但每处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等于位移瞬间变化率.若质点从起点出发,经一段时间,回到起点,这段时间,其平均速度为零,但若把这段时间分成很多小间隔,则质点刚出发时段和快要回到起点时段其速度方向不一样,这说明瞬时速度不为零.
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比.因为平均速度表示物体空间位置变化的平均快慢程度,所以用位移,举个例子:绕操场跑一圈,位移为零,则在这一圈的时间内,位置相当于没动,位置变化的平均快慢程度就是零,所以,平均速度为
重点公式:平均速度=(初速度+末速度)÷2即:V=1/2(v1+v2)匀加速度直线运动中v1,v2可以是任意两点的速度且,平均速度=中点时刻速度(即1/2t时刻的速度)相同位移,时间之比=平均速度之反
准确地讲应该是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在数学上如果不考虑方向,也可以用路程/时间,物理中要是强调不考虑方向,就应该是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1、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与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之比是(选D)A、(根号2+1):1B、1:2C、1:(根号2+1)D、3:1设中间速度为x,则结尾
选C,设前半段时间为t,S为前半段路程,则有(1/2)gt∧2=s,则总路程为(1/2)g(2t)∧2=4s,即后半段的路程为3S,s/t∶3s/t=1∶3
设总时间为4t,第一段的末速度:v=at,第二段的末速度:v′=a•4t=4at,第一段的平均速度:v1=v2=at2,位移:x1=v1t=12at2,第二段的平均速度:v2=v+v′2=at+4at
与位移和时间有关.平均速度的定义是: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度(1)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相对应.(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
通过连续相等时间t的点时的速度之比:V1:V2:V3:……Vn=1:2:3:……:n通过连续相等时间t的点时的总位移之比:s1:s2:s3:……Sn=时间比为1:4:9:……:n²在连续相等
设加速度为a,x1=(1/2)a*1=a/2x2=2a+(1/2)a*4=4ax3=3a*3+(1/2)a*9=15a/2所以x1:x2:x3=1:8:27v1=a/2v2=(a+(a+2a))/2=
1:2:31:4:91:3:51:√2:√31:√2:√31:√2-1:√3-√2
路程比时间叫速率.绕操场跑一圈,如果以结果计,速度的确是0,但是每时每刻的速度都是有方向的.
匀变速直线运动:Vt=V0+atS=vot+at2/2几个重要推论:(1)Vt2-V02=2as(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为负值)(2)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Vt/2=(V0+Vt)/
D1/2gt平方=Ht=根(2gH)t1=根(gH),t总=根(2gH)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1比(t总-t1)=(根2+1):1
1:(9-1):(36-9)=1:8:271:4:9
你先把整个位移分成等长的三分,分点分别为0.1.2.3从起点0往下落,到2和到1的位移满足2倍的关系,根据公式S=1/2at^2,S2=2S1,a相同,所以时间比为1:根号2,所以在点1和点二之间的时
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t1∶t2∶t3∶…∶tn=1∶(√2-1)∶(√3-√2)∶…∶(√n-√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