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八下学过鲁迅的小说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3 12:14:21
《孔乙己》收在小说集《呐喊》中
鲁迅于1919年12月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平(今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故乡》选自《呐喊》(《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
全文共6000多个字.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剪不断,理还乱”的精神联系.童年、少年
狂人日记
老栓的儿子得了肺痨,现在话就是肺结核,那个时代里是治不好的绝症,当时人们流传人血馒头可以治好,所以老栓花了大钱买下了从判党(共产党)斩首时染好的血馒头,回去蒸给小栓吃,可惜他的努力只起到了安慰作用,小
三味书屋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
作者介绍 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鲁迅 革命家.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的笔名.
《孔乙己》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少年闰土》《故乡》《社戏》哎,不记得了,都上大学了怎么还记得那些小学初中的课文呢
风筝野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阿长与山海经
《铸剑》表现的是被压迫者向压迫者复仇的主题鲁迅一九二七年作于"三·一八"惨案背景下的小说,在这个复仇故事中贯穿了他作品中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主线,但小说结尾"三头共葬"的闹剧表现出作者对启蒙神话的怀
小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风筝》初中:《孔乙己》《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雪》《诗二首》高中:《纪念刘和珍君》《祝福》《药》《拿来主义》《阿
语文.博大精深,我们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甚至大学.都在学习我们的语文.语文中,有朗朗上口的诗歌,有脍炙人口的现代文,有含义深刻的古文.从鲁迅的《藤野先生》中,我们看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材中出
应该是表达了他对于当时的社会制度的嘲笑和讽刺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写过《狂人日记》,鲁迅毕生推崇果戈里,转译了《死魂灵》等作品,有些评论据最后的“救救孩子”认为《狂人日记》是抄袭,然而“人吃人”“礼教吃人”的刻画、诉求和作品的面貌都与果戈里南辕北辙.
鲁迅杂文的特色: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
故乡,社戏,背影纪念刘和珍君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七上《风筝》选自散文诗集《野草》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朝花夕拾》《社戏》是散文八上《阿长与》选自散文《朝花夕拾》八下《藤野先生》选自散文《朝花夕拾》《雪》是散文诗九上《故乡》是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