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钟在山脚处的周期是T1,把它拿到山顶上周期变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5:05:46
按照原理,假设摆摆动一个周期,时间是X,对应是1秒,也就是说摆摆动一次,钟认为过了1秒现在摆摆动一个周期,时间变成X/√2,时间增加了,而钟依然认为这才1秒.所以走过一秒,实际上过了1/√2倍1秒,也
摆钟的原理是利用单摆的等时性.正是这种性质可以用来计时.而单摆的周期公式是.时间=圆周率的2倍乘以(根号下摆长除以重力加速度)T=2π(l/g)^0.5通过公式以及其推导可以看出来,单摆运动靠的是重力
Mmg/R^2=mv^2/R,Mmg/R^2=mR(2π/T)^2v=√MG/R,T=√4π^2*R^3/M∵R2>R1∴v1>v2,T1
设单摆的摆长为L,地球的质量为M,则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和高度为h时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GMR2,gh=GM(R+H)2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T0=2πLg,T=2πLgh由以上各式可
我觉得你的意思是,摆钟有不同的高度尺寸,为什么时间都是准确的,对吧?你说的很对,单摆周期和摆长及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高度较高的摆钟,摆动的较慢,尺寸较小的摆钟摆动的较快(这些可以从单摆周期计算公式计算
6-1=510÷5=2(秒)12÷2+1=7(点)答:在一次报时间时,大摆钟一共花了12秒敲完,这是7点.
1.T=2π(l/g)^0.5g'=g/4T'=2T所以选C2.g'/g=R^2/(R+h)^2=(T/T')^2=(n-1)^2/n^2得(R+h)/R=n/(n-1)h=R/(n-1)选C
敲六下有(6-1)次间隔,则每敲两下间隔10÷(6-1)=2秒则敲12秒有12÷2=6次间隔,则一共敲了6+1=7次,即这是7时.
楼主!每个面增加了4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所以表面积增加了:4×1×1×6=24平方厘米所以表面积是:4×4×6+24=96+24=120平方厘米
设单摆的摆长为L,地球的质量为M,则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和高度为h时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GMR2…①g′=GM(R+h)2…②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T1=2πLg…③T2=2πLg′
首先是受力分析,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向心力不是真实的受力)GMm/r^2=mw^2r,得到GM=w^2*r^3此等式适用于人造卫星与月球得到w1^2*r1^3=w2^2*r2^3,w1=人造卫星角速度
理论上棘轮给予钟摆的力只影响摆幅不影响频率.实际上棘轮结构不可能理想化,只能根据一定条件进行设计.对动力是有一定适用范围,在力矩过大或过小时有可能使钟摆的运动受限,例如力矩过大使摆幅超出预留空间,这就
设单摆的摆长为L,地球的质量为M,则据万有引力定律可得地面的重力加速度和高度为h时的重力加速度分别为:g=GMR2gh=GM(R+h)2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知在山下,周期T1=2πLg,在山顶T=2πL
T=根号(2*L/g)GM/r^2=g用这两个公式倒一倒就出来了海拔升高r增大,g减小,周期增大
一个标准的总线周期应包括4个时钟周期T1、T2、T3和T4时钟周期,在不同的方式下时钟周期的作用不一样.
由公式T=2π(L/g)^(1/2)的周期与根号下重力加速度成反比所以T:T1=(g1/g)^(1/2)g1为山上重力加速度又g=GM/R^2所以重力加速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有g:g1=((R+h)/
由公式T=2π(L/g)^(1/2)的周期与根号下重力加速度成反比所以T:T1=(g1/g)^(1/2)g1为山上重力加速度又g=GM/R^2所以重力加速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有g:g1=((R+h)/
唯一比较接近你的要求的恐怕就是铯原子钟了.我们的时间单位秒就是利用铯原子超精细能级跃迁周期来定义的,但遗憾的是,这仍然是一种间接测量.由于人类对时间的认识尚不清楚,故依赖于时间本质的计时工具是不存在的
钟表的周期与重力加速度有关T=2π根下L/g所以这个题目就是分析重力加速度的变化.设山顶重力加速度为g1在山脚:mg=GMm/RR(R=6400Km)在山顶:mg1=GMm/(R+h)(R+h)将两公
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得,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49,则单摆在行星表面的周期是地球表面周期的32倍,在地球表面分针转一圈时间为1h,则在行星表面分针转一圈的实际时间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