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氧呼吸的能量去向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9/24 03:27:04
无氧呼吸的能量去向
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其原因是

无氧呼吸分解不彻底,有部分能量没有释放,因为它的产物仍然是有机物,有些能量没有被释放出来.

ATP与能量的关系:请问有氧呼吸是产生能量还是消耗能量,无氧呼吸呢?

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有氧呼吸图表在有氧呼吸过程中,

人体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氢的去向

氢的去向:与NAD+结合形成NADH,再沿着呼吸链传递与O2结合形成水分子.

无氧呼吸释放能量很小,那么未释放出的能量去向是什么?

绝大多数是供应了生命活动,小部分在ATP里,更小部分以热量的形式散失了氧气氧化作用很强的.而无氧呼吸,糖类他不完全分解啊,还剩余好多呢,当然能量差多了.释放的能量提供生命活动啊,人的一举一动,包括呼吸

与有氧呼吸相比,水稻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是因为?

水稻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CO2+能量部分能量在酒精里,酒精可以继续产生能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需要能量吗?

应该是都需要能量,只是所消耗、转化的能量类型不一样.

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于无氧呼吸的原因?

有氧呼吸中,有机物被彻底分解,放出的能量就多而无氧呼吸中,有机物不能彻底分解,所以放出的能量少

肌肉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哪个多

如果是分解等量的葡萄糖的话无氧呼吸肯定没有无氧呼吸的多因为有氧呼吸的葡萄糖完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而无氧呼吸的产物(肌肉细胞内)是二氧化碳和乳酸而入算还可以继续分解释放能量

产生二氧化碳相同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哪个释放的能量多

一定是有氧呼吸.1mol的G,如果是有氧呼吸,可以产生2870KJ的能量,如果是无氧呼吸,却只能产生35.81KJ的能量.1mol的G,有氧呼吸产生6mol的CO2,无氧呼吸产生2mol的CO2.也就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能量问题

说明无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比有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多1mol葡萄糖无氧呼吸分解成乳酸有61.08kJ能量储存在ATP中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有1161kJ能量储存在ATP中所以消耗的葡萄糖大约是19:1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能量比

当水稻幼苗进行两种呼吸并且CO2的释放量大致相同时,小麦以__有氧呼吸___为主要形式,这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比为(取整数)_____19:1或18:1(一般都写19:1)__.解释如下:有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放出能量多少的依据

大前提:底物是葡糖糖,如果是脂肪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复杂有氧呼吸:1O2——6CO2无氧呼吸:不需要氧,产2CO2已知氧气的吸收是二氧化碳释放的的一半,可推出有1mol的葡糖糖进行有氧呼吸,3mol的葡糖

赛跑时 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来自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

一般的短跑(100M)开始时细胞中能够提供几秒的ATP,但之后由于无氧呼吸发动起来比较快,就由无氧呼吸提供了.当然进入一段时间后,则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同时也进行一定程度的无氧呼吸供能,但无氧呼吸不是

呼吸作用产生能量的去向哪里去了

以1mol葡萄糖有氧呼吸为例,可以产生2870KJ的能量,基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三磷酸腺苷)中,用于各种生物活动(如,肌肉运动,荧火虫发光,细胞膜上的主动运输等).其余以热能形式散

无氧呼吸产生的还原氢去向哪里

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相同:C6H12O6→2丙酮酸(C3H4O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丙酮酸转化为酒精或者乳酸的过程中并不产生能量2丙酮酸(C3H4O3)+4[H]→2C3H6O3(乳

有氧呼吸氧气的去向

氧气在第三阶段再问:去向再答:在线粒体内膜上与还原氢结合成水,放出大量能量

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是否释放能量?

释放每个阶段都释放,并生成ATP我当时学的时候是释放少量能量,新课标哈,老师刚讲过无氧呼吸第二个阶段没有能量放出,在高中是正确的.实际上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能量转换

当然有吖...呼吸作用的产物是ATP.呼吸是以葡萄糖作底物.呼吸的过程,就是将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化成活跃的化学能.即ATP中的高能磷酸键.ATP再通过断裂高能磷酸键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无氧呼吸过程中第一阶段的能量去向问题

不消耗能量,但消耗[H].再问:那第一阶段能量的去向有哪些呢?是只有ATP和热能吗?再答:一部份在[H]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能量转换相同吗?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一样,都是在酶的作用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有氧呼吸氧化彻底,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C6H12O6酶→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  第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