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廙为尚书左丞,有清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23:09:07
应该是这个字吧:竖---读音shu,同于竖或竖(繁体).
虞玩之作为东府的副手,只穿了一双木屐去登座席.高帝(萧道成)拿取了木屐亲自来看,那木屐已是被火所薰黑过,横斜的芒草扎脚,屐带断了用芒草接了起来.高帝问他:"你这双屐已经穿了几年?"玩之回答:"开始穿官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太和年间,担任尚书主客郎.御史中尉李彪因为郦道元秉工执法清明勤劳,推荐他担任治书侍御史.曾经累计升迁为辅国将军、东荆州刺史.治理百姓威猛严厉,刁蛮百姓到朝廷
《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有误,应当以《礼记·玉藻篇》“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为准.这一点在《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卷一的疏解中的记载可以为佐证:问曰:《春秋》据史书而为之,史有左右,据何史乎?答曰
李之椿(1600年-1651年),如皋人.字大生,号徂徕.明天启元年(1621年)举人,天启二年进士,与王思任、倪元璐、黄道周、王铎合为“天(启)崇(贞)五才子”.任吏部主事.因直言遭忌,卸职回乡,在
李廙是尚书左丞相,人品很好很清廉.他的表妹是刘晏的妻子.当时刘晏掌握大权,刘晏曾经到过李廙的房间,看到李廙挂在门上的帘子很破旧了,就让手下悄悄的测量门的长宽,然后用没打磨过的竹子编成帘子,不加修饰,然
译文如下:倪若水,恒州槀城人.开元初年,先后任中书舍人、尚书右丞,出京任汴州(现河南开封)刺史.他的治政理念崇尚清静,所以百姓和官员都很安乐.又增修了孔子庙堂及州县学堂,劝勉书生努力读书,汴州因此儒教
永乐元年(1403),盛庸致仕兵部尚书.直到天顺,李庆孙原贞徐晞杨士奇于谦都曾任兵部尚书.我想楼主说的是南京的兵部尚书,当时政府中央机构分为两地,北京有的官,南京也照样设一个,只不过大多是养老的没有实
不是本部,是兵部、六部里最重要的两个部是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号称天官,掌管文官的任免权.兵部尚书掌管兵权和武将的任免权,此外粮草兵器也归兵部管.于谦就做过兵部尚书.但是做尚书不一定比做侍郎好.
仆pu2声射ye音夜希望采纳
当时左丞相曹子诩官任尚书,父子俩分别用不同方法劝光武帝重用结交贤臣.只因有了夏桀商纣的暴乱,才有商汤周武的功绩,人只因饥饿口渴久了,才容易充实饱满.
尚书左丞是官名.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置尚书,员五人,丞四人.汉光武帝时,减二人,始分左右丞.尚书左丞佐尚书令,总领纲纪;右丞佐仆射,掌钱谷等事,秩均四百石.
首先,兵部尚书是他的官位,他就是按照这个官位的正二品来领俸禄的.总兵大同我不太理解,如果是大同总兵,那他就是武将中属于很高的,我没记错的应该也是正二品.但是总兵是武将,而兵部尚书一般是文官,明朝是以文
不一样士以此爱乐为用(被他勇)木兰不用尚书郎(要,作)
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
魏崔亮没有攻打下硖石,便约定与李崇水路共同应敌,李崇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到来.胡太后认为这些大将有了二心,便派礼部尚书李平为使节兼振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带领2000步骑赶赴寿阳,控制驻军如有异常可用军法
我试试狄仁杰,凤仪(年号,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任命为大理丞(官名,秩从六品上)一年断的沉年积案,涉及人员达一万七千人,没有冤案,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犯了误砍昭陵柏树的罪,狄仁杰去上奏请求罪当
以前统治者每代都有史官.君主的每个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所以君主谨慎他的言行,昭告天下成为范式.左史负责记录言论,右史负责记录行为,行为的记录本就是《春秋》,言论的记录本就是《尚书》,只要是帝王,没有不
中国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始名尚书台,后称尚书省.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秦及汉初,尚书是少府的属官,是在皇帝身边任事的小臣,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合称六尚,因其在殿中
尚书左仆射:从二品左右仆射分掌六部,一般兼任六部尚书;直接上级尚书令,下级六部尚书;一般尚书省不置尚书令,左右仆射最大;兵部尚书:正三品掌管国家军事;直接上级尚书仆射,下级兵部侍郎;民部尚书:正三品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