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韦应物的故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15:23:39
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磨一根铁棒,李白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
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就是李白生活的安陆的时候,那年李白大概28岁,而孟浩然40岁左右.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李白专程前往鹿门山谒见浩然,两人习性相投,一见如故.于是,相约来到江夏(今武
李白和孟浩然,是相当要好的朋友.据说,当时,李白是看了孟浩然的《春晓》,觉得这首诗写得很妙,而后二人成了朋友.后来,一次,李白游黄鹤楼.诗情大发,正想提诗,却见崔颢的诗已然在墙上: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
李白的传说故事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四川绵州彰明县人,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他的大部分诗歌反映了祖国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
是一个重感情,开朗的人
铁棒磨成针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那些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时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他丢下书,逃学出去玩.他一边闲游闲逛,一边东瞧西看.他看见一位老妈妈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着
李白没有想到在江陵会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居然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祯.天台道士司马帧不仅学得一整套的道家法术,而且写得一手好篆,诗也飘逸如仙.玄宗对其非常尊敬,曾将他召至内殿,请教经法,还为
传说汪伦是唐朝泾州(今安徽省泾县)人,他生性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仗义疏财,慷慨解囊,一掷千金而不惜.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声远扬,汪伦非常饮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是,泾州名不见经传,自己也
磨杵成针\x04\x03\x04\x03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
李白于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叶,五岁时随家人定居于昌隆(今四川绵阳)的青莲乡. 李白少时,好任侠,且喜纵横.昌隆所在的绵州地区,自汉末以来,便是道教活跃的地方.因此,李白从少年
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李白和杜甫,有一天,杜甫对李白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李白和杜甫,有一天,杜甫对李白说: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住着李白和杜甫,有一天,杜甫对李白说:从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
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在襄阳(今湖北襄樊),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鹿门山中,特地去拜访他.孟浩然看了李白的诗,大加称赞,两人很快成
铁杵成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媪自言姓武,今溪
汪伦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
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
唉,一言难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