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水准测量的后视读数为1.830m,前视读数为1.477m,则此两点间的高差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21:53:13
第一次后1075,前1123第二次后1063,前1098,相当于后1075,前1210下降1210-1123=87再问:晕,怎么可能二次前是1210?再答:第二次后视读数加12,就是1063+12=1
红黑面后视总和减红黑面前视总和,应等于红黑面高差总和,还等于平均高差总和的两倍附:外业手簿每页应进行的计算检核①视距计算检核后视距离总和减前视距离总和,应等于末站视距累计差.②高差计算检核红黑面后视总
A点至B点的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1.124-1.428=-0.304mB点的高程=A点高程+AB的高差=87.425+(-0.304)=87.121m比较AB两点高程值,B点高于A点.
已知点的度数叫后视度数,即1.673.待测点度数叫前视度数,即2.244.视线高是后视点高程加后视度数,即356.345+1.673..不对你砍我,哈哈
可以把后视看做1,把前视看做2.
B水准仪的原理就是一个水平的一起,而塔尺的刻度是从底端向上增长的,假如你看到的读数是1m那就证明你的仪器高比尺子立的那一点高1m,如果读数为2m,证明你的仪器高比立尺子的地方高2m.所以读数越大证明所
视距=(上丝读数-下丝读数)*倍率,2*中丝读数=上丝读数+下丝读数,用这两个方程联合求解可得到答案.(说明:如果你看到的视野是正的,就用上丝-下丝,否则用下丝-上丝.倍率为一个常数跟测尺的最小刻划有
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示数为29mL,实际液体的体积大于29mL,又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出示数为12.7mL,是正确的读法,两者之差是16.3mL,所以倒出的液体体积应大于16.3mL;故选B.
三等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测,每站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往测和返测的测站数应为偶数.由往测转向返测时,两根标尺应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由于水准面不平行,使得一点的高程不是唯一确定,从而引起水准环线高程闭合差不为零(即便水准测量没有误差)再问:能更加完整一点吗?谢了哦,嘿嘿!再答:说实话,10分太少了,呵呵。首先要知道,水准面具有不确
...这个竟然是注册测绘师的考题?哥哥,小弟读大二测绘.水准测量中,高差=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为正,则后视点低于前视点,高差为负,则前视点低于后视点.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所以后视点比前视点低.上
三四等水准测量在一测站照准水准尺顺序安置水准仪的测站至前、后视立尺点的距离,应该用步测使其相等.在每一测站,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后视水准尺黑色面,读上、下丝读数,精平,读中丝读数;前视水准尺黑色面,读
1.83-1.477=0.353
仰视使读数偏小,俯视使读数偏大,所以原来的实际体积小于29.0ml,所以应该选c再问:���ǽ���,лл再问:再答:лл���������ڿ�����5���ˡ�����再问:(^��^)再答:^_
前视点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如已知后视点A高程为2.500m,架水准仪在后视点A与前视点B之间,立塔尺在A点读数假设为1.705(后视读数),然后立塔尺在B点读数(前视读数)假设为2.5
后视点A-1.456减去前视点B-1.212等于-0.244
水准仪应该是精密水准仪,照准尺子后调节焦距,成像清晰,开始转动测微螺旋,使水准仪望远镜里的楔形丝上下卡好刻度标记的下下边缘,直接读出尺子刻度,应该是到厘米,再看水准仪里测微框的度数,显示的是2位毫米级
水准测量按一定的水准路线进行.HB=HA+hABhAB=∑h=h1+h2+…=(a1-b1)+(a2-b2)+…=∑a-∑b水准测量方法:在进行连续水准测量时,如果任何一测站的后视读数或前视读数有错误
水准测量中应用十字丝的_(中横丝)__丝照准水准尺读数
两个前视,两个后视,即前视黑红面各一次,后视黑红面各一次,前前后后再问:不准确~或者说答不及题意~应该是8个,两个黑面上中下,两个红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