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客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04:13:49
原文湖心亭看雪①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
笔墨精炼,情致深长——《湖心亭看雪》赏析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绍兴山阴人.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张岱
通过对西湖壮观雪景的描写以及湖心亭奇遇的记叙,抒发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表达了坐着孤傲的心态和淡淡的愁绪,同时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怀念之情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俱绝.2.不是,前者是作者亲眼所见,后者是想象,因为大雪中不能清楚的看出具体事物3.因为大雪中不仅只有作者一人看雪,还有几人也在赏雪4.淡泊宁静、寄情山水、远离世俗的志趣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挐④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上.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撑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
明朝最后一个皇帝朱由检的年号(1627年-----1644年),崇祯五年十二月大概为1631年12月,如果翻译原文的话,就还是翻译成崇祯五年十二月就行了
原文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拏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
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再答:唐柳宗元再问:谢啦
毳:鸟首的细毛.本文中的“毳〔cuì〕衣”,指细毛皮衣.
现在是、此时是.
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云、山
看到同道中人,心中兴奋不已,所以就强喝了几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主要写的可以四个字概括:堤、亭、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