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称司马迁"是非颇谬于圣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16:15:24
解题思路:准确理解分析做答。解题过程:《司马迁退礼》故事中体现了司马迁什么样的品质?答:体现了他公正无私,淡薄名利的品质。同学:你好!有不同意见,请你在下面“添加讨论”谢谢理解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近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民国,鲁迅).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出塞攻
1.楚庄王拜孙叔敖为令尹(丞相)2.商议法律制度并在朝中修订,用来授受制度3.所以圣人希求学习古法,不效法可常行之道4.着时仿佛忘记了什么,行走时仿佛丢失了什么
我认为,这句话体现出司马迁和班固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历史学家的史学观点. 爱问的“看破黄尘”说:这是一个历史学家(班固)批评另一个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话.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指出: 司马
司马懿(宣帝)之子司马昭,司马炎(晋武帝)是司马昭之子,司马睿(晋元帝)是司马懿之曾孙,是东晋的第一代皇帝司马师(西晋世宗景)是司马昭的兄长,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迁是西汉的人,汉武帝时期的史官,与司马
所谓的君子,总是不够了解自己,而是相信朋友和知己是司马迁关于友谊的名言.有点类似于李世民的“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屈原(战国)司马迁(西汉)李白(唐)苏轼(北宋)于谦(明)
陈胜首事反秦,功大,所以列为“世家”.
我认为,这句话体现出司马迁和班固两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历史学家的史学观点. 爱问的“看破黄尘”说:这是一个历史学家(班固)批评另一个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话.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指出: 司马
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周纪一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
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此/其蔽也.予按,此正是/迁之微意.
第一节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生,通假字,通“性”,本性,秉性.假,借助
这本书中的内容因为这个人而成为了一种谬论,论大道的因该是先黄老然后才是六经.而讲述游侠故事的章节中则抛弃了真正的英雄而去描写奸雄.讲货物的货殖列传则推崇富贵势力而贬低贫困人民再答:或者这样翻译司马迁的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秦始皇统治时期,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和陵墓,以及筑长城、修驰道,对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负担.同时,还制订严刑酷法,使
【翻译】:正常语序应该是:于圣人之是非颇谬,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班固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在判断圣人的是非对错方面是又很大的错误的,比如:论天人大道是以黄老(即老庄学说)为先,而以六经(即诗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宋
司马迁(前145—前87年后),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史记》作者,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司马睿(276-323),东晋中宗元皇帝,东晋的开国皇帝.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
没关系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是宋代的历史学家、政治家.陕州夏县(现在属山西省)涑水乡人他们两人都姓司马,但只可能有家族上的旁系联系.因为司马迁因为李陵的事情得罪了汉武帝,被
王侯是一个地区的实际统治者,世代保有其国,对全国政局有一定的影响,故其传记称“世家”.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例如项羽,他并未统一天下称帝,但作者高度评价了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