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硝酸根离子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地是什么?为什么要停止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16:17:52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硝酸根离子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地是什么?为什么要停止搅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氟离子时,常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并控制试液PH值在5.0-6.0之间,为什么?

柠檬酸盐可以掩蔽Fe3+,Al3+等.pH过低会生成HF,pH过高选择性膜电极的膜中的La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测定.

在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中,测定时,为什么调PH至中性

因为氟化氢是弱电解质,在水中多数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如果是离子选择电极法的话,分子是无法选择的.所以要将PH调到中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实验的误差

分析化学的一道练习题 用钙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某溶液钙离子浓度,取含钙离子试样溶液25.00ml,浸入流动载体电极后,所得电

根据耐斯特方程:E=E*+rt/zfln(C)0.479=E*+rt/ZFln(c1)0.412=E*+RT/ZFln(C1+C2)c2=(0.002X0.0545/0.025解方程可得C1

铬镉铅 这几种金属离子,在工业废水中的检测方法

电分析化学法在化学成分分析中,是一种公认的快速、灵敏、准确的微量和痕量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采用的测量信号是电导、电位、电流、电量等电信号,不需要分析信号的转换,就能直接记录.电化学分析的仪器装置较光分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所依据的原理是什么?

敏感膜是由氟化镧中参杂氟化铕,氟化铕是2配位的,氟化镧是3配位的,当后者里面参杂前者时,就会形成空穴,溶液中的氟离子就会进入敏感膜,进而形成双电层

用离子电极法测定空气中的氟化物的标准曲线斜率为负数是什么原因

不知道具体怎么测空气里的氟化物,希望有所帮助:就像测水溶液酸碱度一样,测的其实是氢离子浓度(更确切的说,是氢的电位).氢离子浓度越高,pH反倒越低,也就是说,以浓度为纵坐标,pH为横坐标,其曲线斜率是

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化学沉降,离子交换,吸附等再问:中和法是吗再答:有中和,生产不溶性氢氧化合物,也有加其他离子生成难溶物质,还可以用置换反应,置换出,要具体实验做一下

氟离子选择电极 空白电位

仪器与试剂离子计或pH计;氟离子选择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100ml容量瓶7只;100ml烧杯2个;10ml移液管.0.1000molL-1F-标准溶液称取分析纯NaF(120℃烘干1h)4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氟离子时,常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并控制试液PH值在5.0-6.

PH过低会生成HF,PH过高选择性膜电极的膜中的La发生反应从而影响测定.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溶液中离子浓度时,为什么要控制离子强度?

溶液离子强度大,等浓度的例子活度就小,就不能成以浓度为变量的正比例函数了.

常可利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不含F-溶液中的La3+、Al3+的浓度,试分析其原因

对于氟离子选择电极,较佳的试剂酸度条件为pH56.pH

为什么氟离子选择电极最适于pH5--6范围内测定?

太酸,平衡F-+H+HF会向右方移动,造成负的分析误差.太碱,溶液中大量的OH-会和F-竞争电极表面活性点.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时为什么不能用玻璃杯

氟化物在酸性条件下成游离态:F-+H+=HF会和玻璃反应具有弱酸性,但浓时的电离度比稀时大而与一般弱电解质有别.腐蚀性强,对牙、骨损害较严重.对硅的化合物有强腐蚀性.应在密闭的塑料瓶内保存.  用HF

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硝酸根离子的实验

这个有点麻烦,干扰较多,一般用滴定法,或者离子色谱.浙大哲博检测可以分析.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钠 、 其中的氟化钠标准溶液怎么配置 如何标定电极 希望有详细的解析

做仪器分析实验吧~标准溶液的配制.记得不错的话,就是逐步加入一定量的NaF,浓度由小变大,似乎要注意F-对玻璃仪器的腐蚀,所以用的是塑料的烧杯~详细的解析得有仪器分析实验的书了,抱歉~希望能对你有些帮

钙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测试的是总钙,游离钙是计算出来的.游离钙计算是仪器设定好的,不用检验科计算,仪器型号的不同报告的结果也不一样,有报总钙和游离钙的,还有两项分开的,总之化验结果上都会注明的.如果仪器用的是钙离子选择性电

大家有没有用电极法测定氟离子的?

1、是氟化镧单晶电极与甘汞电极同时放进溶液;2、logcf-做横坐标,电位E做纵坐标;3、标准曲线,由E查出logcf-,cF-=10^(logcf-)再问:确定、肯定不?再答:确定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水样中的微量铝试验中加入坏血酸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溶液中含有三价铁离子,三价铁离子会与氟离子结合形成配离子.加入的坏血酸具有还原性.能把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从而消除三价铁离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