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液中的NADH如何氧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03:30:15
细胞液中的NADH如何氧化
请说明为什么NADH呼吸链经NADH-CoQ还原酶氧化时有ATP产生而琥珀酸经琥珀酸-CoQ还原酶氧化时没有ATP产生?

复合物I又称NADH脱氢酶(NADHdehydrogenase)或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功能是催化一对电子从NADH传递给CoQ,复合物Ⅰ含有黄素蛋白(FMN)和至少6个铁硫中心(iron-s

胞浆中的NADH与H离子如何进入线粒体的,其反应过程是

细胞质中生成的2摩尔NADH?H+,是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的

NADH如何进入线粒体?

是通过电子传递系啦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加入到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和电子传递链,被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其中NADPH需要能量有载体,是主动运输.丙酮酸应该不需要载体

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与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分

NADH氧化呼吸链应用最广,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分解代谢中的脱氢氧化反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该呼吸链来完成的.NADH:辅酶Q氧化还原酶复合体,由NADH脱氢酶(一种以FMN为辅基的黄素蛋白)和一系列铁

生物化学中的"NADH+"在教学中怎么念?

还原型辅酶I,二钠盐(NADH)还原型辅酶Ⅱ,四钠盐(NADPH)

细胞溶胶内NADH是如何被氧化的?

呼吸用作.在有氧呼吸中,①糖酵解(葡萄糖的初步分解):C6H12O6(在细胞溶胶内)在酶的催化下产生2C3H4O3(丙酮酸)+4[H](就是你说的NADH,还原氢)+(少量的)ATP.②丙酮酸分2C3

请问氧化还原中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是如何测定的?例如NAD+\NADH+H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是-0.32v而三价铁和二价铁

在化学中氧化还原电位是以1.0mol/L的氢离子与100kPa的氢气组成的标准氧化还原对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V,其他的氧化还原对做正极与之组成原电池,测出该原电池的电动势,就是该电极的电极电势,那么在这

NADH氧化可合成ATP,反过来,从NADH到NAD+,是不是消耗ATP?

每一步合成ATP的过程都会损失一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以内能形式存在,这也就是体温的来源.反过来肯定可以,但有两种形式1是内能和ATP共同作用下才能反应,但内能怎么可能自发功呢?这形式没戏2是在多个AT

请问线粒体中的NADH如何进入胞液参与糖异生途径?有一步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醛需要NADH.

草酰乙酸过膜时正好带出来一个.草酰乙酸要转化为苹果酸才能出线粒体膜,在细胞质中再氧化成草酰乙酸.这是由苹果酸脱氢酶催化的,同时带出一个NADH.

生物化学中的NAD+和NADH中文分别怎么念?

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I,NAD+)和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辅酶II,NADP+)

NADH氧化呼吸链的组成及抑制剂作用部位.

呼吸链的组成:烟酰胺脱氢酶类黄素脱氢酶类铁硫蛋白类辅酶Q类细胞色素类NADFMN||CoQ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c1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aa3||氧气作用部位为双竖线抑制剂分别为鱼藤酮抗霉素A氰化物

细胞溶胶中的NADH怎么进入线粒体中的?

是通过电子传递系啦酵解产生的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加入到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TCA循环)和电子传递链,被彻底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其中NADPH需要能量有载体,是主动运输.丙酮酸应该不需要载体

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ATP的摩尔数是

原来的说法是3,可现在大家都认为是2.5

根毛细胞液泡中的细胞液浓度为什么大于土壤细胞液浓度

因为水是有低浓度向高浓度移动,植物要从土壤里吸收水分细胞液泡的浓度要大于土壤的水浓度.假如低于土壤浓度,植物无法吸水,反而会失水.

胞质产生NADH怎样进入线粒体进一步氧化

还原氢跨膜运输到线粒体内,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气反应生成水

生化中的 NADH与NADPH的区别

参与生物氧化脱氢的酶类有二种,其中一种是以烟酰胺核苷酸为辅酶的脱氢酶,这类脱氢酶以NAD(CoⅠ)或NADP(CoⅡ)为辅酶.即都是脱氢酶的辅酶,在催化底物时通过氧化态和还原态的互变传递氢.NAD是烟

细胞液中的NADH是怎样通过呼吸链氧化的?

NADH→FMN→Fe-S→CoQ→Cytb→Fe-S→Cytc→Cua→Cyta→Cub→Cyta3→O2

线粒体以为的NADH如何进行氧化磷酸化

通过NADH氧化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NADH-->复合体I(FAD与FeS)-->辅酶Q(泛醌)-->复合体II(细胞色素b,c1)-->细胞色素c-->复合体IV(细胞色素a,a3)-->O2,递

肝细胞胞液中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机制是

选C心脏和肝脏细胞溶胶内的NADH进入线粒体是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途径!自:王镜岩《生物化学》第三版下册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