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共析钢和共析钢的正火加热温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0 17:09:16
1、共析钢加热到A1线就开始转化成奥氏体了2、共析钢没有Accm线(Accm线是“过共析钢”中渗碳体转化为奥氏体的温度线)淬火时只要保证组织全部转化为奥氏体即可,所以共析钢加热温度只要超过A1线50-
1、亚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首先转变为奥氏体,随着温度的升高,铁素体转变为奥氏体.2、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超过共析温度后,珠光体转变为奥氏体.3、过共析钢完全奥氏体化过程:
内容这么多,加点悬赏分吧!别太抠了!提供部分答案,加分后再提供计算题.1、共析碳钢:完全退火:珠光体、正火:细珠光体、淬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淬火+低温回火:回火马氏体、淬火+中温回火:回火托氏体、
AC1是指铁碳合金相图中的共析线在加热时的温度位置
合金钢的命名方式:数字+元素符号+数字.第一个数字表示平均碳含量,后面数字表示合金元素含量.你所说的三种钢的含碳量分别约为<0.08%、0.1%、0.2%.亚共析钢含碳量低于0.77%.共析钢为0.7
亚共析钢正火、完全退火、淬火Ac3以上过共析钢正火、完全退火Accm以上淬火Ac1-Accm,淬火温度高,晶粒易粗大碳素工具钢的含糖量高,为了淬火、回火后获得细马氏体和颗粒渗碳体,必须进行预处理,即进
我认为应该对.同样条件下,铁素体与渗碳体混合的快的,奥氏体化速度快.球状珠光体里面渗碳体为球状,同样体积的渗碳体,表面积肯定比片层的大,因此与铁素体接触的充分,奥氏体化速度快,欢迎追问,再问:我记得书
对于压共析钢,若淬火加热温度不足,因未能完全形成奥氏体,致使淬火后的组织中除了马氏体外,还残余少量铁素体,是钢的硬度不足,若加热温度过高,因奥氏体晶粒长大,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也粗大,增加了钢的脆性,致
单相区的含碳量低,塑性好,可以增加锻造区间,减少加热次数;而低碳钢和过共析钢的终锻温度温度在双相区目的是防止析出二次渗碳体和晶粒的长大.
得考虑状态:比如在退火状态下,沿着晶界可以析出网状碳化物,碳含量越多,析出的碳化物越多.
由此图可以看出成核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是温度上升成核速率先增后减由此图可以看出增长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是温度上升成核速率先增后减相转变速率和增长速率,成核速率正相关所以大部分相转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是随温度先增
淬火温度范围逐渐增大只要在Ac1+30°到Accm之间就可以
铁碳合金中,含碳量小于0.3%,是板条状马氏体,亚结构为位错;含碳量大于1.0%,是片状马氏体,亚结构为孪晶;含碳量在0.3%~1.0%之间为混合型结构,也可以是叫条片状.马氏体(M)马氏体是一种过饱
这只是一般说法,但是并不是一定的.亚共析钢在ac1~ac3之间加热,淬火组织为铁素体+马氏体,使钢的强度和硬度降低,超过ac3过高,奥氏体晶粒会粗大,淬火组织为粗大的马氏体.ac3以下淬火为亚温淬火适
淬火加热温度选择原则:以得到均匀细小的奥氏体晶粒为原则,以便获得细小的马氏体组织.亚共析钢通常加热至AC3以上30-50℃,过共析钢加热至AC1以上30-50℃.1、过共析钢的淬火加热温度超过Accm
淬火的目的是调整金属的硬度,常用的亚共析钢加热温度900--750度左右过共析钢加热温度750度左右具体是多少要弄清钢的碳含量后到铁碳状态图上去查,在GSK线上加40度左右,
首先要说明的是关于贝氏体的形成:必须由奥氏体组织快速冷却到贝氏体形成区,并在此区域内等温以得到贝氏体组织.淬火得到马氏体后再加热到此温度无法得到贝氏体.1.共析钢淬火到马氏体后再加热到500°保温这属
亚共析钢淬火通常是在Ac3以上30--50℃过共析钢淬火通常是在Ac1以上30--50℃如果过共析钢加热温度超过Accm,将导致渗碳体消失,奥氏体晶粒粗化,淬火后得到粗大针状马氏体,残余奥氏体量增多,
适当控制可以,但是很难实现,最好通过加入球化剂,诱导奥氏体在共析转变时,不生成片层结构.望采纳,欢迎追问~
正火的加热温度高可以消除过共析钢中的网状渗碳体,低了不行;若淬火也用相同温度,会使奥氏体晶粒粗化、氧化脱碳.淬火后得到粗针状马氏体,脆性增大易变形开裂,而且残余奥氏体增加,降低硬度和耐磨性;加热到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