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以后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05:12:25
长征以后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七律长征》的中心句是哪句

答: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意思,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这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灵魂.这一联如高山坠石,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城市里敌人的力量强大,在当时敌强我弱、革命处于低潮情况下,加上起义部队遭到严重挫折,攻打和占领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以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作为落脚点,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是当时唯一

红军长征中发生了哪些故事?

长征时期,发生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感人的故事,我较为了解的一个故事叫《一袋干粮》.它讲述了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

南昌起义与秋收起义后,中国革命形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南昌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承孙中山的武昌革命起义,中共联合国民党左派,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

南湖红船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体会议,共产党成立

长征途中的哪件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此时何时发生?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了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

七律长征的中心

红军战士不怕牺牲,在艰苦的环境下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正义的不可战胜的

判断题.长征的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对,长征保存和锻炼了革命的基干力量,为开展抗日战争和继续发展中国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

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什么变化?内战时期中国革命的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

长征时期中国的矛盾还是内部矛盾,到了长征结束后,也就是1937年七七事变后,主要矛盾才变为中日民族矛盾.内战时期重心当然是实现民族的解放.

长征的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一、长征胜利的政治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3、红军长征的胜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共产党路线方针的胜利.4、通过

长征后中国的革命中心区域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转移有何重大意义?

长征后中国的革命中心区域从南方江西福建转移到北方陕甘宁地区.转移后保存革命的火种,壮大革命力量,为进行抗日战争做了充分的准备.

长征对中国革命的作用

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在长征过程中发生了那些著名的战役

(1)抢渡大渡河  时间:1935年5月24日夜—29日  地点:川西大渡河畔  兵力:红军2万人,国民党军20万人  战果:17名勇士冒着密集枪弹和炮火强行渡河,一举击溃川军1个营,红1军团第1师和

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造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成为激励党和人民继续前进的伟大动力!

红军在长征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湘江血战,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渡过大渡河,腊子口之战,爬雪山,过草地,遵义会议,毛尔盖会议,红军达到陕北,三大主力会师.

中国革命历史上 皖南事变 发生后,周恩来同志据此写下了( )的著名诗句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选我啊!

了解周恩来的进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依据写下了?什么著名诗句

抗战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皖南事变”,血腥屠杀新四军抗日将士,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诗加以揭露和控诉:“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显而易见,周恩来借鉴曹植的《七步诗》,使这首千年古诗

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同志依据这首诗写下了( )( )( )( )的著名诗句.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皖南事变发生于1941年1月6日.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同时密令其数十万军队准备进攻华中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