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目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2 05:13:25
上片连用“深红”、“绿暗”、“黄”、“白”等色彩字,交错使用,画面生动悦目.下片则赋而兼比.全词虽未铺写谢雨,但无往而非喜雨、谢雨的情事.这正表现出作手取舍经营的匠心.前五句是实写,末一句是虚写,虚实
郑板桥有一首《咏雪》诗十分别致:“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
诗歌赏析文章一般有两种写法:⑴综合分析法——通过对全诗的整体分析,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这种体式下,较完整的写法是:A.作者简介.B.作品写作背景简介.C.作品意象分析(诗句的解释或翻译,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赏析】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李白听到
上片忆昔.雪里梅开,预示着莺飞草长,鸟语花香的春之降临.它引起词人新的希望和幸福的追求.于是插梅而醉.这个“醉”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因梅花开放而产生了如醉如痴的内心躁动;二是因内心之躁动而醉饮.饮又不
高中语文(人教版)课内高考必背古诗文目录第一册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2、错误郑愁予3、荷塘月色朱自清4、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5、劝学《荀子》第二册1、过秦论贾谊2、兰亭集序王羲之3、
我有一些资料,先让你看其中的一些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五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以例析,供大家参考.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提问方
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雨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雨停而轻松的心情.3、不好开篇写暴雨骤
田园风光美人民生活苦——中国古代田园诗词一、所谓田园诗,应是指歌咏农村田园生活的诗歌.人们通常把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一些诗称为“田园诗”,因而后世的文学家便把田园诗的范畴限于隐
文言文和诗歌的鉴赏能力一个来自于天生对语言的敏感程度,但最主要的还是后天的培养。通过阅读大量文言文和诗歌,可以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开始的时候适合读一些通俗晓畅的文言文和诗歌,比如古代文言文中的故事一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
画面上是云烟缭绕的村庄和雨水滂沱的河滩,山村隐约,滩水湍急画面虚实相映,动静结合,营造了深远的的意境,间接地表现出作者高雅的志趣. 作者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艺术作品和个人才华无人赏识的感慨和愤
高考《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具体规定是这样的: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7年全国高考18套试卷中的诗词鉴赏试题,选用了24首诗词,设计了37道题目,对
综观近几年新课标语文试题的诗歌鉴赏题,高频考点是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中低频考点是鉴赏古代诗歌的景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根据以上考点在古诗歌鉴赏考查中的设题
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如果你要学的是怎样应付高考,可以看看唐诗宋词的翻译赏析读本;看大概50首,不停反复地看,会让你渐渐感受到其中的一些规则.并且理解其中的一些字词所代表的意象.每个词在古代有特定的意象,掌握了他们就基本能
解题思路:见解答。解题过程:就诗歌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纳出五种问答模式: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答案见“解答过程”。解题过程:答:饶有兴味:丰富多彩,富有情趣、韵味。按下葫芦又起瓢:一个波折才过去,另一个波折又到来。比喻事情连续不断的出现。最终答案:略
首先我想知道你现在高几?其实学语文很简单,重要的时候你要以一种享受文字的心态,当你读到一首诗的时候,你先去理解下别的的意境,大概的意思,读不懂的时候平静的多读几遍,毕竟是汉语,多少会有突破口,慢慢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