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法向齿距和基圆齿距为啥相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1 00:44:03
根据中心距,两个齿轮的齿数,计算出端面模数,取小于端面模数的标准模数为法面模数,最后通过端面模数和法面模数,就可以计算出螺旋角.连齿数都没确定,无法设计、计算齿轮的.齿数是根据传动比、最小齿数等,确定
这是多数教师的“误”教,课本上根本没有这种说法.实际上,只有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都一样了,两个函数才是相等的.要不然,为何叫做“三要素”呢.举例:由A=[-1,1],B1=[0,1]
标准中心距等于一对啮合齿轮的齿数之和再乘模数除2,即(Z1+Z2)m/2;一对齿轮啮合,必须模数、压力角相等;当两对齿轮啮合时,两对齿轮模数未必相等;又因为,齿数必须是整数,所以,同一中心距安装的齿轮
在齿轮的宽度系数,材料及传动比已选定的情况下,影响齿轮面接触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齿轮直径,小齿轮直径越大,齿轮的齿面解除疲劳强度越高.大小齿轮直径相等的情况下,接触强度相等.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不可能,所
法面压力角为An,端面压力角为At,设斜齿轮分度圆上的螺旋角为b则tanAn=tanAt*cos
中心距a齿数z1z2模数ma=m(z1+z2)/2可算出m,然后有齿数与齿顶圆看是否应变位,若变位计算出变位系数.
前齿轮32个齿,后齿轮16个齿.腿蹬一圈,后轮传两圈.再问:直径和周长顺便告诉下再答:现在直径一般都是0.6米的,直径乘以3.14就是周长了,小朋友自己算一下吧。
如果,这两个齿轮是标准直齿轮的话.小齿轮:分度圆直径为3×16=48(mm)大齿轮:分度圆直径为3×44=132(mm)中心距:是两个齿轮分度圆半径之和(48+132)/2=90(mm)
错误原因在于你的第一个公式:地球自转周期:GMm/R^2=m(2π/T)^2R从而你推导出的矛盾的结论:h=0再问:为啥不能这样列呢?这是高一学的,有点忘了再答:你列的是卫星运动的公式,它和地球自转没
同一模数,齿数,压力角的标准齿轮的基圆齿距是否相等——相等.只要是“同一模数,齿数,压力角”的渐开线齿轮,无论标准齿轮还是变位齿轮,其基圆齿距都相等.
如果让齿轮1的齿数为:Z1,转速为:n1,齿轮2的齿数为:Z2,转速为:n2,则两啮合齿轮转速和齿数间的关系为:n1/n2=Z2/Z1满意请采纳
先要明确公法线是一条直线,公法线也叫做法线.实质上,公法线就是切线(圆的公法线就是切线);而对于非圆曲线不叫切线而叫做公法线.好,回到齿轮上来,齿轮的齿廓是渐开线(渐开线的形成里,与基圆相切的直线,就
先要明确公法线是一条直线,公法线也叫做法线.实质上,公法线就是切线(圆的公法线就是切线);而对于非圆曲线不叫切线而叫做公法线.好,回到齿轮上来,齿轮的齿廓是渐开线(渐开线的形成里,与基圆相切的直线,就
书上说,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两轮的模数和压力角必须分别相等——这个是没错的,但是是“表面现象”.其根本是,一对渐开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两个齿轮基圆齿距必须相等.因为,齿距P=
齿轮法向齿距所在的直线,是与齿轮基圆相切的;与基圆相切的直线,与齿轮相邻同侧齿廓的两个交点之间的线段,就是法向齿距;齿距线就是渐开线发生线(一部分);将法向齿距线沿基圆做纯滚动,两个交点(齿距线段的两
不一样端面压力角是斜齿轮两端面上的压力角An法面压力角是在与轴线垂直的断面上的压力角AttanAn=tanAt*cosBB为分度圆螺旋角
斜齿轮的传动比与齿数比相等吗——相等,同直齿轮传动比计算方法相同.
这是齿轮设计软件?还是绘图软件?产品A的法面齿顶高系数:0.8法面顶隙系数:0问题解决了吗?
齿轮齿距=周长÷齿数齿轮上有许多圆,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基圆等等,而一个齿轮上的齿数是一样的,所以在不同的圆上的齿距是不同的.常用的分度圆齿距,其计算公式为:齿距=模数×π(p=m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