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中国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13:29:42
中国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中国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中国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课本上有高度概括的,这里给你比较详细的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80年光辉的历史道路.在党的初创时期,它只有几十个党员、几个小组.今天,它已经发展成为拥有6300多万党员、领导着12亿多人口的执政党,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在长期斗争实践中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坚持党的领导,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确立的历史必然性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任务,而这两项任务是互相关联着的.只有首先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开辟道路.在中国,只有能够把这两项历史任务自觉地担当起来,带领人民为此而进行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政治力量,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合格的领导者.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进行活动的,主要有三种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对于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历史任务采取了三种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态度.
  第一种力量,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的政治代表先是北洋军阀,后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他们是反动的力量,主张实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这个政治力量曾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控制了中国的政权.这个政权对外投靠外国帝国主义势力,对内以封建主义势力作为其主要的社会支柱.这样,他们就站到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主要的和直接的障碍.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建国方案和政治主张遭到了中国人民的唾弃,他们的政权也先后被人民革命的洪流掀翻了.
  第二种力量,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的政治代表是若干中间党派或这些党派中的若干领袖人物以及某些无党派民主人士.他们是中间力量,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西方式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自由、充分地发展资本主义.但是,“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毛泽东选集》,第4卷,1471页)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掠夺中国,发展它们本国的资本主义.如果中国成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就将丧失在中国的殖民主义利益,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增加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这是他们所绝对不愿意的.因此,一部中国近代史,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毛泽东选集》,第2卷,679页).还应当注意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们由于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提不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由于同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密切而不敢放手发动中国的主要群众——农民.这样,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带领人民扫清发展资本主义的障碍,从而使中国争得独立并臻于繁荣富强.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建国方案和政治主张也就始终未能得到中国广大人民的拥护,而他们中除极少数人走向反动之外,多数人也逐步地承认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因而抛弃了走中间路线的幻想,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国方案和政治主张.
  第三种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代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他们是进步力量,主张在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并由此走向社会主义.只有这个建国方案和政治主张符合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最终赢得了中国广大人民的拥护.
  中国共产党作为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一个具有革命的彻底性和政治上远见卓识的党.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通晓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个理论一旦同中国的实际系统地、正确地结合起来,就成了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总政策,以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铸造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样三件夺取革命斗争胜利的法宝;规划了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等等.从而为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开辟了通向胜利的道路.
  正是在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中国人民通过对中国历史舞台上各种力量的建国方案、政治主张和实际行动的反复比较,逐步地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并且在党的领导下日益广泛地团结起来.
  无产阶级怎样经过它的政党实现对于全国各革命阶级的政治领导呢?毛泽东同志指出,这需要四个条件:“首先,是根据历史发展行程提出基本的政治口号,和为了实现这种口号而提出关于每一发展阶段和每一重大事变中的动员口号.”“第二,是按照这种具体目标在全国行动起来时,无产阶级,特别是它的先锋队——共产党,应该提起自己的无限的积极性和忠诚,成为实现这些具体目标的模范.”“第三,在不失掉确定的政治目标的原则上,建立与同盟者的适当的关系,发展和巩固这个同盟.”“第四,共产党队伍的发展,思想的统一性,纪律的严格性.共产党对于全国人民的政治领导,就是由执行上述这些条件去实现的.这些条件是保证自己的政治领导的基础”.(《毛泽东选集》,第1卷,262—263页)中国共产党正是由于执行了上述四个条件,经过长期的艰苦的工作,才逐步赢得中国人民的信任,最终成了他们公认的政治代表和领导核心.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客观过程
  在党的初创时期,尽管党的队伍还很小,也没有政治经验,但它即以巨大的热情投入了革命斗争.它首先集中力量发动和组织工人斗争,掀起了第一次现代工人运动的高潮,并由此密切了自己与工人阶级的联系,扩大了自己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之后,党即采取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为迎接大革命作了准备.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的影响、推动和组织下进行的.党为这场革命提出了“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的明确目标.共产党人在这场大革命中,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工作,发展了全国的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和农民运动,推动并帮助了国民党的改组和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形成了东征和北伐的骨干,领导了全国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极光荣的一章.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这次大革命.
  经过大革命,党的政治影响进一步扩大了,党的队伍也由最初的几十人发展到近6万人.尽管在这个阶段的后期,由于资产阶级的叛变和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场大革命最终遭到了失败.但是党从这个严重的挫折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高举起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旗帜,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坚持革命,并把革命推进到了土地革命战争的新阶段.党紧紧地依靠着农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伟大斗争,并且创造了坚强的武装部队,开辟了建设人民政权的道路.
  为了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党进行过长时间的摸索,经历了胜利和挫折的多次反复.特别是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力量损失惨重,使南方根据地的党和红军不得不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即长征.但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从胜利和挫折的经验教训中,认识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因而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由此走上了胜利发展的道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和争取抗战的胜利昭示了正确的方向.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政策,使自己成了发动、组织、推动全国人民团结抗日的中坚力量,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地得到了巩固和扩大.在极其困难和危险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抗日武装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且把坚持抗战同发扬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广泛地发动、组织中国最广大的群众——农民的力量,使解放区战场逐步成了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中国共产党还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声势浩大的抗日民主运动,开展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以至若干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八年抗战的事实表明,没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人作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坚持和胜利是不可能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为反对美帝国主义、为争取国内的和平民主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由此极大地赢得了民心.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时,党及时制定了夺取全国胜利的行动纲领,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地团结起来,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也抛弃中间路线,转而拥护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8年1月,中国民主同盟召开一届三中全会,宣布恢复被国民党政府“取缔”的民盟的活动,明确指出,中间路线是行不通的,并公开声明愿与中国共产党密切合作.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和其他民主党派也明确表示了参加人民革命的立场.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五一”口号中发出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联合致电毛泽东,对中共中央的上述号召表示热烈的响应.他们自觉地承认并自愿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人民的选择.
  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这不仅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关键,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赢得决定性的胜利,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任务也就突出地提到了全国人民的面前.半个世纪以来,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始全面地建设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受尽压迫和欺凌的中华民族已经庄严地站立起来,光荣地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极度贫弱的旧中国已经变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贫困和不自由的中国人民已经成为新社会的主人并且过上了温饱乃至小康的生活.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所发生的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中国共产党近80年来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领导,特别是50多年执政的历史,充分显示了其卓越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并且受到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信任.为了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中等发达的现代化强国,并由此使中国向着更宏伟的目标前进,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改善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共产党人的崇高历史任务和远大理想.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实现这个理想,唯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共产党才具有这样的条件.因此,在中国坚持党的领导,不仅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也是现实的客观要求.正如在新时期邓小平所强调的:“中国由共产党领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由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267—268页)针对有人鼓吹在中国实行西方式的多党制,他严肃地指出:我们的制度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不能搞西方那一套”.(同上书,第3卷,240页)江泽民同志也深刻地阐明了坚持共产党领导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需要改善党的领导.但是,以此为借口否定党的领导,是错误的.
  我们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既然能在20世纪创造不朽的业绩,也一定能在21世纪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