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11/18 07:08:42
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在具体地表植被上选定具代表性的2平方米上进行调查,记录该土地上植物种类的数量和每每种植物的数量
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于2005~2006年在渭北旱原东部合阳县甘井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试验基地进行,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供试土壤为垆土,地形平坦,土层深厚,该区海拔850 m,年均降水量571.9 mm,常年集中于7、8、9三个月,暖温带半干旱内陆性气候,光照充足,热量略显短缺,≥10℃的有效积温3 725.9℃,试验无灌溉条件,耕层有机质为11 g/kg,速效氮58.45 mg/kg,速效磷12.6 mg/kg,速效钾103 mg/kg.
1.2 试验地的设置
试验处理试验共设4个处理,Ⅰ传统耕作(CK):小麦收获时留茬10~15 cm,7月初耕翻20cm,9月中旬耙磨.Ⅱ免耕:小麦收获时留茬10~15 cm,收获后不进行耕翻.Ⅲ秸秆深松覆盖:小麦收获时留茬10~15 cm,7月初用小型深松机深松,深松深度为30~35 cm,深松后及时覆盖.Ⅳ高留茬深松覆盖处理:冬小麦收获时留茬30~35 cm,7月初用小型深松机深松,深松深度为30~35 cm,深松后及时覆盖.试验无灌溉条件,各区施肥相同,N(187.5 kg/hm2)、P2O5(150 kg/hm2)和K2O(187.5kg/hm2),管理与大田相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共24个小区,小区面积为10 m×10 m.
1.3 调查方法
在四种不同的保护性耕作处理下对种植的冬小麦地进行随机取样调查,以目测记数法分别记录冬小麦田内杂草的种类和数量以及优势草中所占比例.每小区随机取三点,每点面积取1 m2,然后调查出杂草种类及株数.每个小区在此前的日常管理均相同.调查结果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进行处理.同时用10个0.3 m×0.3 m小样框调查每小区各种杂草的发生频度.为消除各种杂草不均衡分布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包含杂草密度和频度的相对丰度值(ra)作为衡量某种杂草重要程度的指标.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保护性耕作制度下杂草种类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共发现杂草7种.其中面积广、发生量大的常见杂草有5种.主要优势杂草有荠菜、婆婆纳、刺儿菜、播娘蒿和灰绿黎,在四种保护性耕作处理下,杂草中都以荠菜、婆婆纳发生量为最大.属于该地区冬小麦绝对优势种群.经方差分析表明,Ⅰ传统耕作(CK)、Ⅱ免耕、Ⅲ秸秆深松覆盖和Ⅳ高留茬深松覆盖四种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下杂草种类和杂草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不同保护性耕作制度对杂草种类和数量的影响都有质的差别.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Ⅲ秸秆深松覆盖和Ⅳ高留茬深松覆盖对杂草的种类的影响相对于Ⅰ传统耕作(CK)和Ⅱ免耕差异显著,Ⅲ秸秆深松覆盖和Ⅳ高留茬深松覆盖对杂草的种类的影响相对于Ⅱ免耕差异达极显著水平,Ⅰ传统耕作(CK)于Ⅱ免耕,Ⅲ秸秆深松覆盖于Ⅳ高留茬深松覆盖之间差异不显著,杂草种类数相似,四种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以Ⅱ免耕处理杂草种类最多,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对滋生杂草种类有一定的影响.
不同保护性耕作下杂草滋生数量的调查分析由表1结果可以看出,Ⅱ免耕、Ⅲ秸秆深松覆盖、Ⅳ高留茬深松覆盖和Ⅰ传统耕作(CK)之间杂草滋生数量的影响差异显著,Ⅲ秸秆深松覆盖和Ⅳ高留茬深松覆盖与Ⅰ传统耕作(CK)、Ⅱ免耕之间杂草滋生数量的影响差异达极显著水平,Ⅲ秸秆深松覆盖与Ⅳ高留茬深松覆盖之间无显著差异,四种不同保护性耕作处理,以Ⅱ免耕处理杂草杂草滋生数量最多,可见,不同保护性耕作制度对杂草滋生数量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截取文章《不同保护性耕作下冬小麦田杂草滋生情况调查研究》
作者方日尧、赵慧清、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