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的历史及历任社长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0:35:10
新华社的历史及历任社长
新华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通讯社.全称“新华通讯社”.其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于江西瑞金成立,和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合而为一,兼有新闻通讯社和报社的双重作用.它负责向各根据地播发新闻,沟通互相之间的联系;向国民党统治区传送新闻,打破国民党对根据地的新闻封锁;抄收国内外通讯社的消息.最初为隔日,后改为每天播发一次新闻.1933年3月建立专门的新闻收报台,并逐步发展了通讯员网.1934年10月,因长征停止向外发稿.1936年1月恢复各项业务.
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新华通讯社,社址在延安,同时建立了第一个分社——西安分社.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离,成立独立的编辑部,受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194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各地报社的通讯部门一律改为新华社分社,形成统一的通讯系统,重大消息由总社发布.新华社成为中共中央指导各地工作的有力工具,中共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各地情况的交流,很多是通过新华社进行的.
1946年春,新华社总社扩大改组,成立了五个部,还在重庆、北平(今北京)、南京等地建立分社.解放战争开始后,又在解放军部队中设立分、支社系统.1947年4月起,总社大部分人迁到河北涉县,其余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此时由于党报停刊,新华社一身多任,成为传播中央声音的主要渠道.同时增设了对国外的英语口播,还向布拉格派出了第一个驻外记者.1948年,新华社在布拉格,伦敦建立了分社.同年4月下旬,新华总社随中共中央迁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与转战陕北的新华社工作队会合.到1948年10月,新华社总社已有七百五十四人,每日抄收电讯二十万字,发稿近三万字,出版四种刊物.1949年3月,新华社总社迁入北平.先后担任过新华社领导人的有杨尚昆、任质斌、向仲华、博古、廖承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国家通讯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通讯社.全称“新华通讯社”.其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于江西瑞金成立,和当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合而为一,兼有新闻通讯社和报社的双重作用.它负责向各根据地播发新闻,沟通互相之间的联系;向国民党统治区传送新闻,打破国民党对根据地的新闻封锁;抄收国内外通讯社的消息.最初为隔日,后改为每天播发一次新闻.1933年3月建立专门的新闻收报台,并逐步发展了通讯员网.1934年10月,因长征停止向外发稿.1936年1月恢复各项业务.
1937年1月,红色中华通讯社改名新华通讯社,社址在延安,同时建立了第一个分社——西安分社.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离,成立独立的编辑部,受中共中央党报委员会领导.1941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各地报社的通讯部门一律改为新华社分社,形成统一的通讯系统,重大消息由总社发布.新华社成为中共中央指导各地工作的有力工具,中共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各地情况的交流,很多是通过新华社进行的.
1946年春,新华社总社扩大改组,成立了五个部,还在重庆、北平(今北京)、南京等地建立分社.解放战争开始后,又在解放军部队中设立分、支社系统.1947年4月起,总社大部分人迁到河北涉县,其余随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此时由于党报停刊,新华社一身多任,成为传播中央声音的主要渠道.同时增设了对国外的英语口播,还向布拉格派出了第一个驻外记者.1948年,新华社在布拉格,伦敦建立了分社.同年4月下旬,新华总社随中共中央迁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与转战陕北的新华社工作队会合.到1948年10月,新华社总社已有七百五十四人,每日抄收电讯二十万字,发稿近三万字,出版四种刊物.1949年3月,新华社总社迁入北平.先后担任过新华社领导人的有杨尚昆、任质斌、向仲华、博古、廖承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华社成为国家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