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文翁》的翻译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7 01:23:35
《汉书-文翁》的翻译
汉书·循吏文翁传 汉书·卷八十九 循吏传第五十九 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据(文姓家谱)记载:汉远祖讳翁,卢江舒县人系东周越国大夫,讳乃系种公之十六世孙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使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僻陃,有蛮夷风,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十余人,亲自饬励,遣询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齐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就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宫于成都巿中,招下县子弟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悌力田,常选学官弟童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宫,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使民见而荣之,数年争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宫,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岁时祭祀,不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子孙,遂世居蜀都焉. 文翁(前156—前101),名党,字仲翁,舒城县人.其故里在今舒城县春秋乡枫香树的文家冲.位于万佛湖南侧,春秋山和西汤池两个景点之间. 文翁在汉景帝末年任蜀郡郡守.他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开中国官办学校之例的第一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据《都江堰水利述要》记载:文翁在任职期间,带领人民“穿湔江,灌溉繁田一千七百顷”.是第一个扩大都江堰灌区的官员.由于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蜀郡出现了“世平道治,民物阜康”的局面.在任蜀郡郡守期间,“穿湔江口”,完善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开发四川作了不朽的贡献. 班固的《汉书》,将文翁列于整个西汉“循吏”的首位,认为他“谨身帅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令人景仰. 文翁仁爱黎民,重视教化作用.他初到四川,“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于是,决定引进中原的先进文化,教育感化蜀地人民.他先选蜀地才能初显者如张叙(后来成为中国名人)等等十多个人,亲自教育勉励,然后派遣到京城长安,向专业博士学习,有人还特地专攻法律、条令.数年之后,这些人皆学成回蜀.文翁根据考察,择优录用这些人,有的做了高官,直至郡守、刺史. 文翁在教育上的最大贡献,是在成都创办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所公立学校,即今日四川省成都市的石室中学.这所学校的校史已达2142年.文翁当年用石头造的讲坛,至今依然存留.“文翁石室”,由此得名.两千多年来,文翁石室虽遭多次战乱和破坏,但是总能恢复:汉代为蜀郡郡学,唐代、宋代为成都府学,元代改为书院,清代改为学校,今天定为四川省重点中学.郭沫若、李一氓等文人学者,都曾在石室中学学习过.这种在同一地址连续办学两千多年的情况,实属人类历史所仅见. 由于文翁的多方教育,四川的民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意思是说和齐、鲁发达地区一样.“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之始云”.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因此,历代文人墨客对文翁写过不少赞誉之作,唐代裴 有“文翁石室有仪型,痒序千秋布德馨”之句;宋代苏轼有“苍苔高睽室,古柏文翁亭”之诗. 文翁为四川文姓之始祖也. 据《民国《温江县志》说文家场“为后蜀侍御史文谷故里”,《成都市金牛区志》说文家场“因文翁后裔后蜀侍御史文谷宅在场北而得名”.文家场科弟进士门生,署名在册者有:文振齐,振德,振鹭,衡中,达之,振道,人中,定中,安中等十余人,有史赞曰,文氏诸族,科弟门生,可谓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