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历史重难点解答题(期末考需注意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6 05:20:44
临近期末考,我想巩固一下八下历史内容,把知识中的难点弄清楚,弄扎实了。但书中及练习题里不完整,想要一份八下历史重点解答题的系统总结,谢谢老师!
解题思路: 谢谢提问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分析 岳麓版的
解题过程: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分析
(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关于建国后的土地问题:
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关于祖国统一问题:
1、“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2、“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它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运用,而后运用它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3、运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湾和香港、澳门的区别在于: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4、香港问题
(1)、香港问题的由来
A.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B.1860年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
C.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2)、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标志着香港回归了祖国的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
(3)、香港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现实意义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必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落后,使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5、澳门问题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据澳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6、台湾问题
(1)、历史上的台湾地区
古代:①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夷州即台湾。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流球即台湾。
③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的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近代:⑤1885年,清朝正式在台湾设省,刘铭传为清朝台湾督办军务大臣,在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率领台湾军民奋勇击退法国侵略者。
⑥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结束后,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罗宣言》,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波茨坦公告》重申了这一点。
现代:⑦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⑧60-70年代台湾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2)、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
①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②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清政府设台湾府,开始管理台湾。
③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把台湾交还给中国。
(3)、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的区别:前者是内政问题,后者是主权问题
(4)、今日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美帝国主义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对峙。
(5)、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国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国际法:①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必须把台湾归还中国。②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必须得到实施。③世界上已有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6)、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基本方针、基本原则):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阻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因素
一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二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破坏。
(8)、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
(9)、中国的完全统一必将实现。原因如下: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等相同;
②“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③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④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统一方针和政策,如“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本原则确保完全统一;
⑤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统一并以统一为历史主流的伟大民族,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渴望祖国完全统一,岛内分裂势力不得人心;
⑥港澳顺利回归,繁荣稳定,成为“一国两制”的范例。
(四)关于新中国的外交
1、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
①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②成就: ⑴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⑵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⑶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⑷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 70年代的外交
①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②成就: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⑶中日建交 ⑷70年代初国际上兴起与中国的建交的热潮
4、 改革开放后
①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②成就 ⑴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⑵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5、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6、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作用得到的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 和平与安全。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五)世界古代史的文化:
1、 古代文字: 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古代宗教:(1)、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基督教 1世纪 巴勒斯坦一带 传说中的耶稣。经典教籍是《圣经》
伊斯兰教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信徒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2)、三大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1、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
2、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都要求信众们忍耐、服从)
3、 古代文学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人荷马创作,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期《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阿基米德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麦加大清真寺(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三、 八年级(下)《课程标准》中涉及到中考考点综述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法》 西藏和平解放 《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海军空军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 “八六三”计划 九年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文化艺术 体育事业 科教兴国 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 亚太经合组织 企业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三大人种 氏族公社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三大宗教 雅典民主政治 布匿战争 罗马共和国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征服地中海 大化改新 穆罕默德 丕平献土 西欧城市兴起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数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 阿基米德 麦加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 希腊文学
最终答案:略
解题过程: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科书内容的分析
(一).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1)1949年9月召开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充分的准备。
(2)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4)1950年10月-1953年7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5)1950年-1952年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2.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53年-1956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改变我国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3年-1956年,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1958年,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党中央错误的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3)在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
(4)1966-1976年,由于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估计过于严重,错误的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遭受到巨大损失。。
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的转折,从此,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对内改革:从1978年开始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1985年开始,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
(3)对外开放: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4)中共“十二大”,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中共“十三大”,正确分析国情,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
(6)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视察讲话,强调党的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7)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指导地位,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关于建国后的土地问题:
1、建国初期:土地改革
1950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到1952年底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合作化
政府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公有制,从根本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公社
依据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由此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0年中央开始全面调整国民经济,加强农业生产。
4、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三).关于祖国统一问题:
1、“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
2、“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它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但首先在香港问题上得以成功运用,而后运用它又解决了澳门问题。
3、运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后,台湾和香港、澳门的区别在于: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4、香港问题
(1)、香港问题的由来
A.1842年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B.1860年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把九龙司地方一区割让给英国;
C.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
(2)、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标志着香港回归了祖国的怀抱,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结束了,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耻辱。
(3)、香港问题的解决有什么现实意义
香港问题的解决,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战略方针的成功运用,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必将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早日实现。
(4)、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清朝的落后,使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只有国家强盛才能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
5、澳门问题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占据澳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6、台湾问题
(1)、历史上的台湾地区
古代:①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州,夷州即台湾。
②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流球,流球即台湾。
③台湾与祖国的第一次分离和回归:1624的荷兰殖民者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使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
④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近代:⑤1885年,清朝正式在台湾设省,刘铭传为清朝台湾督办军务大臣,在1883~1885年中法战争中率领台湾军民奋勇击退法国侵略者。
⑥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与回归: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二战结束后,1945年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开罗宣言》,从国际法角度证明了澎湖列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领土。《波茨坦公告》重申了这一点。
现代:⑦台湾与祖国的第三次分离——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台湾再次陷入与祖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
1950年,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将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⑧60-70年代台湾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2)、历史上三次收复台湾
①郑成功于1662年驱逐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②1683年郑成功后代归顺清朝,清政府设台湾府,开始管理台湾。
③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把台湾交还给中国。
(3)、台湾问题与香港问题的区别:前者是内政问题,后者是主权问题
(4)、今日台湾问题的由来:1949年国民党退到台湾,美帝国主义派海军第七舰队到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解放台湾,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分离、对峙。
(5)、台湾是中国领土的法律依据
国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明确指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国际法:①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政府共同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必须把台湾归还中国。②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共同签署《波茨坦公告》,重申了《开罗宣言》必须得到实施。③世界上已有一百六十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承认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④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承认“一个中国”的原则。
(6)、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基本方针、基本原则):一个中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7)、阻碍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因素
一是“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二是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破坏。
(8)、台湾问题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才能取得进一步发展。
(9)、中国的完全统一必将实现。原因如下: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两岸历史文化传统、语言等相同;
②“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③中国国力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④中国共产党制定了统一方针和政策,如“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基本原则确保完全统一;
⑤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统一并以统一为历史主流的伟大民族,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渴望祖国完全统一,岛内分裂势力不得人心;
⑥港澳顺利回归,繁荣稳定,成为“一国两制”的范例。
(四)关于新中国的外交
1、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建国初期的外交
①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②成就: ⑴建国第一年同17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⑵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⑶日内瓦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 ⑷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 70年代的外交
①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②成就:⑴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的失败和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胜利 ⑵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⑶中日建交 ⑷70年代初国际上兴起与中国的建交的热潮
4、 改革开放后
①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②成就 ⑴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 ⑵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成功举办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新的空间 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5、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
②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
③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6、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作用得到的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的发展,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的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的维护祖国的 和平与安全。所以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所以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五)世界古代史的文化:
1、 古代文字: 古代埃及最早使用的文字是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象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
2、古代宗教:(1)、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基督教 1世纪 巴勒斯坦一带 传说中的耶稣。经典教籍是《圣经》
伊斯兰教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穆罕默德
伊斯兰教的信徒为“穆斯林”,意为“信仰‘真主’安拉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2)、三大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
1、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
2、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都要求信众们忍耐、服从)
3、 古代文学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人荷马创作,包括《伊利亚特》、《奥德赛》。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期《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一千零一夜>> 阿基米德
麦加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麦加大清真寺(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大圣寺;
法国巴黎圣母院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三、 八年级(下)《课程标准》中涉及到中考考点综述
开国大典 新中国成立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法》 西藏和平解放 《宪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人民海军空军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中美建交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 “八六三”计划 九年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文化艺术 体育事业 科教兴国 一国两制 邓小平理论 亚太经合组织 企业改革 医疗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三大人种 氏族公社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三大宗教 雅典民主政治 布匿战争 罗马共和国 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罗马征服地中海 大化改新 穆罕默德 丕平献土 西欧城市兴起 拜占庭帝国 阿拉伯数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荷马史诗》《俄狄浦斯王》《天方夜谭》 阿基米德 麦加清真寺 巴黎圣母院 希腊文学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