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房屋特点与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6 16:13:40
蒙古包的房屋特点与资料
蒙古族简介
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元代文献始译成“蒙古”.历史上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如今仍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从事畜牧业生产.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从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在蒙古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蒙古族的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红、蓝色布缠头,盛妆时还戴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解放后多数蒙古族告别了蒙古包,改住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蒙古族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要隆重举行祭敖包和那达慕活动,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娱乐活动.现在这种活动已演变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文体活动的各民族群众性集会.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人口480多万人.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蒙古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据13世纪蒙古族的传说,大约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别的游牧部落击败,仅剩两男两女,遁入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后来人多地狭,意欲出山,于是做风箱化铁溶山,开辟通道,全体迁徙出来.以后,每于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许的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锤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积累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和历史、文学、艺术成果,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充实和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 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三、移动的住房--蒙古包
蒙古人爱唱歌,衣食住行都有歌.东蒙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描绘蒙古族传统房屋——蒙古包的民歌:
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
才是圆圆的包顶;
因为仿造白云的颜色,
才用羊毛毡制成.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
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
因为模拟天体的星座,
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蒙古包形状、颜色的由来.直到今天,牧区的夏营地上仍然传唱着这首悠扬的古歌.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在此之前的古代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近年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蒙古族古老的建筑艺术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四、白色食品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以奶食、肉食为主,粮食为辅.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饮食结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粮食、蔬菜的比例大为增加.牧区中奶食、肉食和粮食已近三分天下.半农半牧区以粮为主,肉乳为辅,农业区中肉乳所占的比例更小.
奶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用马、牛、羊和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称为"百食之长",无论居家餐饮、宴宾待客,还是敬奉祖先神灵,都是不可缺少的.因地区不同,其品种和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奶皮子、奶油、奶酪、奶豆腐等.
奶皮子,蒙古语称"乌日莫".其制作方法是把鲜奶倒入锅中用微火煮沸,然后用勺子反复扬洒,并不断点入生奶.直到奶上有凝结物漂起,便可撤火冷却,数小时后,蜂窝状的奶皮子便凝结成形了,此时用筷子将其慢慢挑起,控干沾在上面的奶水,对折放好,干后即可食用.奶皮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元代《饮膳正要》说:"奶皮子属性清凉,有健心清肺、止渴防咳、毛发增色、治愈吐血之能."
奶油,制法及名称较多.通常是将鲜奶装入桶、罐等容器中发酵.待其变酸后用木棍上下反复搅动,直至奶和油分离,漂浮在上面的白色油脂,撇出来就是奶油.用它拌食炒米或炒面鲜香可口.把这种奶油放入锅中加热并慢慢搅拌,还可熬炼分离出一种黄色的油脂,这就是黄油.黄油下面的沉淀物叫酥油渣.黄油是奶之精华,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安心养神,润肺通络,明目增寿.
奶酪,也叫酸奶子.其制法是将鲜奶置于缸、罐、盆等容器中,令其自然发酵凝结,这种乳浆分离后的凝状物即为奶酪.赤峰等地还有一种制作奶酪的方法,是将鲜奶放入锅中加热,一边用勺扬洒,一边将浮起的泡沫取出放入另一容器中,待这些泡沫冷却凝结即成奶酪.奶酪可清饮,也可拌炒米或拌饭食用,清凉可口,消暑提神.
奶豆腐,其制法是将提取出奶油的酸奶子放入锅里熬煮,使水分蒸发,奶液逐渐凝固,然后将其装入各种形状的奶豆腐模子中固定成型,阴晾风干即可.也有的是将酸奶加热后冷却,然后装入粗布口袋中过滤挤压,浓缩后再压制成各种块状的奶豆腐.奶豆腐可酸可甜,制作时加糖即甜,不加糖则酸.晒干的奶豆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日常可和以炒米奶茶食用,外出放牧或远行又可以充当干粮.
五、民族特色小吃——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和待客佳肴.
奶酒一般以马、牛、羊、骆驼的鲜奶为原料酿制而成.尤以马奶酒居多.传统的酿制方法主要采用撞击发酵法.这种方法,据说最早是由于牧民在远行或迁徙时,为防饥渴,常把鲜奶装在皮囊中随身携带而产生.由于他们整日骑奔驰颠簸,使皮囊中的奶颤动撞击,变热发酵,成为甜、酸、辣兼具,并有催眠作用的奶酒.由此,人们便逐步摸索出一套酿制奶酒的方法,即将鲜奶盛装在皮囊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特制的木棒反复搅动,使奶在剧烈的动荡撞击中温度不断升高,最后发酵并产生分离,渣滓下沉,醇净的乳清浮在上面,便成为清香诱人的奶酒.除这种发酵法外,还有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蒸馏法与酿制白酒的方法近似,一般是把发酵的奶倒入锅中加热,锅上扣上一个无底的木桶或用紫皮柳条、榆树枝条编成的筒状罩子,上口放一个冷却水盆或锅,桶内悬挂一个小罐或在桶帮上做一个类似壶嘴的槽口.待锅中的奶受热蒸发,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滴入桶内的小罐或顺槽口流出桶外,便成奶酒.用这种蒸馏法酿制的奶酒,要比直接发酵而成的奶酒度数高些.如果将这头锅奶酒再反复蒸馏几次,度数还会逐次提高.马奶酒的酿制和饮用,主要是在夏秋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的季节.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状,酒精含量比较低,"其色类白葡萄酒","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不仅喝起来口感圆润、滑腻、酸甜、奶味芬芳,而且性温,具有驱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自古以来就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是他们日常生活及年节吉日款待宾朋的重要饮料.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敬重和爱戴之情的传统方式.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六、民族传统运输工具——马·骆驼·勒勒车
蒙古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正如蒙古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是翅膀,马是伴当.无论外出放牧、搬迁转场、还是传递信息、探亲访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骑马去完成.马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也因此与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十分爱马,甚至视马为珍宝.在他们的心目中,马是很神圣的动物.他们崇尚马,以马喻人,留下了许多赞美马的诗词名句、谚语等.给马的命名也充满了赞赏之辞,如追风马、流云马、白龙马、青龙马、千里马等.由于爱马,草原上还形成了一些关于马的节日,如马奶节、打马鬃节等.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古西部地区骆驼很多,蒙古语称它为"特莫",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可骑乘、可载货.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长,迈一步可达一米多远,能日行一二百华里.长途跋涉经久不衰,而且负重力相当大.能载二百公斤货物,相当于一匹骏马和两头犍牛的负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誉,是沙漠地区的货运主力.今天,虽然有了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但骆驼仍不失它的特殊使命.在内蒙古西部的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地带,一队队骆驼常常在这里负重远行,阵阵驼铃不时从沙漠中传出.勘探队考查沙漠,治沙队绿化沙漠,旅游队遨游沙漠,只有那傲视沙漠的骆驼才是他们忠贞不渝的伙伴.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可载货五六百斤至千余斤.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除普通勒勒车外,蒙古族地区还有一些特制的、专用的勒勒车.如围有车棚、供人乘坐的"轿车";安装有木柜,用以贮藏粮食、肉食的"库房车";装有木槽、牛皮袋或铁桶等盛水工具的"水车"等等.
近些年来,逐渐富裕起来的广大蒙古族人民,已不满足于使用这些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丰富多彩.
七、"那达慕"与"男儿三艺"
"那达慕",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起源于十三世纪初.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清代以后,那达慕一般以盟、旗或苏木为单位,半年或一二年举行一次,对三项竞技的优胜者奖给马、骆驼、羊和砖茶、绸缎等物.解放后,其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变化,除了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比赛外,还增加了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物资交流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现在的那达慕多在金风送爽、牛羊肥壮的夏秋季节举行,一般进行3至7天.每逢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带着蒙古包、各种肉乳食品,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
"男儿三艺"的摔跤、赛马、射箭,自古即是男子汉们必备的本领,也是衡量他们有无本事的标志.这些活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特殊的器材和固定的人数,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因此,不仅是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劳动之余或婚礼、节日等喜庆时刻,民间也经常开展.
蒙古族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朴,其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比赛规则和方法是:不分等级(不分年龄、不分体重),没有人数限制,只要是2、4、6、8、16、32、64、128等双数即可.所有选手由德高望重的裁判员负责编排配对或抽签配对后上场.比赛实行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每轮淘汰半数.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然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可以采取勾、拉、踢、绊、推、抱、举等各种方法和技巧,但不能抱腿摔,也不准乱踢,更不能扯裤子,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摔跤手有专用服装,上身为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坎肩"昭德格",下穿肥大的摔跤裤,脚蹬蒙古靴,颈上套五颜六色的布条项圈.比赛场地简单,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软空地,观众席地围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间进行比赛了.比赛前,双方都有人高唱挑战歌,以助声势.摔跤手入场,退场时都要模仿雄鹰的动作,跳跃行进,威武雄壮.
蒙古族赛马一般分为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是指让马跑对侧步(即前后蹄一顺交错前进),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和美观.参赛的马多用5岁以上的成年马,骑手也以成年人为主.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驾驭好马,使其既走得快、稳、美,又不能跑起来.赛奔马是比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奔马的步代与走马不同,是4蹄分前后成双交错奔跑.参赛的选手大多为男子,尤以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居多,因为他们体形轻便敏捷.为了减轻马的负荷和照顾骑手的安全,奔马都不备鞍具或配备轻巧的鞍具.骑手们只穿华丽的彩衣,头束红绿飘带,显得英武、神气.赛程一般长25至35公里.奔马赛比走马赛普遍,参赛的人数也多,少则几十,多则逾百.比赛开始,选手们迅速跃马,扬鞭飞奔,观众则雀跃欢呼,呐喊助威.按蒙古族的习俗,赛马结束后还要赞马.取得名次的马依次排列在主席台前,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诵唱赞马词,然后还要朝获得第一名的骑马身上撒奶酒或鲜牛奶,以示祝福.除这种传统的赛马方式外,近些年还出现了障碍赛、花样赛等新的赛马形式,使这一马上运动项目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蒙古族射箭也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各取其便.一般规定每人射9箭,分三轮射击,以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名次,静射即指站立不动拉弓而射.人和靶位之间的距离可依具体情况而定,但同一次比赛赛程是固定不变的.骑射是指选手在特制的跑道上边骑马奔驰边拉弓而射.跑道通常为一条4米宽、85米长,半米多深的沟.跑道左侧立有两个靶位,右侧立有一个靶位.比赛时,射手跃马进入跑道,在疾驰的马背上张弓搭箭,瞄准劲射.
蒙古族人民群众性的摔跤、赛马、射箭等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体魄,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近几十年来,内蒙、新疆等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蒙古族运动员在全国的各种比赛中屡屡获奖,在国际比赛中也常登领奖台,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八、马头琴的故事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近几十年来,蒙古族民间乐器制作技师、演奏家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著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蒙古人爱马,对马头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马头琴的来源,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察哈尔草原上,有一个蒙古族青年叫苏和.苏和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靠放羊过活.一天,苏和在牧归的路上捡到了一匹小白马,便将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马一天天长大.它浑身雪白,美丽健壮,深得苏和祖孙俩的喜爱.它也整日与主人形影不离.一年春天,王爷举行赛马大会.并许诺谁取得冠军便把女儿嫁给谁.在朋友们的劝说鼓励下,苏和也骑着自己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了比赛,而且获得了冠军.可王爷不但不兑现诺言,反而打伤了苏和,抢走了他的小白马.一天晚上,睡梦中的苏和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来是为摆脱王爷、回到主人身边而身中数箭的的小白马跑了回来.因伤势过重,小白马第二天便死去了,苏和悲痛万分,几天几夜茶饭不进.一天夜里,苏和梦见了小白马,他抚摸着它,它也靠近主人,轻轻地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做成了一只琴,在琴柱顶部按小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每当他思念小白马时,便拉起琴来.从此,马头琴便传遍了草原.
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蒙古族发源于额尔古纳河流域.“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元代文献始译成“蒙古”.历史上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一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形式.如今仍有相当数量的蒙古族从事畜牧业生产.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从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在蒙古族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蒙古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实行同姓不婚的习俗.蒙古族的丧葬一般为土葬、火葬和野葬.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蒙古族的衣食住行都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聚居区的蒙古族大多保留了传统的风俗习惯,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红、蓝色布缠头,盛妆时还戴金银头饰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解放后多数蒙古族告别了蒙古包,改住砖木或土木结构的房子.蒙古族除了过春节等节日外,每年7、8月间都要隆重举行祭敖包和那达慕活动,即祭祀山神、路神和娱乐活动.现在这种活动已演变为草原上庆丰收、进行物资交流和举行文体活动的各民族群众性集会.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人口480多万人.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地.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蒙古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据13世纪蒙古族的传说,大约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别的游牧部落击败,仅剩两男两女,遁入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后来人多地狭,意欲出山,于是做风箱化铁溶山,开辟通道,全体迁徙出来.以后,每于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许的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锤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积累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和历史、文学、艺术成果,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充实和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行可当衣,卧可作被.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扎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缰时又能保持腰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饰.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 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鄂尔多斯等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浑"(蒙古语,意为"不扎腰带的人"),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布靴和皮靴两种.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马皮或驴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三、移动的住房--蒙古包
蒙古人爱唱歌,衣食住行都有歌.东蒙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首描绘蒙古族传统房屋——蒙古包的民歌:
因为仿造蓝天的样子,
才是圆圆的包顶;
因为仿造白云的颜色,
才用羊毛毡制成.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因为模拟苍天的形体,
天窗才是太阳的象征;
因为模拟天体的星座,
吊灯才是月亮的圆形.
这就是穹庐——
我们蒙古人的家庭.
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古老的生活方式,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这首歌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蒙古包形状、颜色的由来.直到今天,牧区的夏营地上仍然传唱着这首悠扬的古歌.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在此之前的古代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但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由网状编壁"哈那"、条木楞子"乌尼"、圆形天窗和门等构成,外面蒙上毡子,再用鬃毛绳子勒紧即可.蒙古包规格的大小,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先选好地形,铺好地盘,然后竖立包门、支架编壁、系内围带、支撑木圆顶、安插椽子、铺盖内层毡、围编壁毡、蒙包顶衬毡、覆盖包顶套毡、系外围腰带、挂天窗帘、围编壁底部围毡,最后用毛绳勒紧系牢即可.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东南方向.包内中央为炊饮和取暖用的炉灶,烟筒从天窗伸出.炉灶的周围铺牛皮、毛毡或地毯.正面和西侧为长辈的起居处,东面为晚辈的起居处.周围摆设的家具主要有木质的碗柜、板柜、板箱、方桌等,其特点是小、低,占地少,搬挪方便,不易损坏.蒙古包看起来外形很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除天窗外,编壁墙底部还有一层围毡,夏天可掀开通风,冬天放下保暖),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搭建时将哈那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折卸时将哈那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勒勒车就可以运走,两三个小时就能搭盖起来,非常适合于经常移场放牧的游牧民居住和使用.
近年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蒙古族古老的建筑艺术又焕发出了新的青春.
四、白色食品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以奶食、肉食为主,粮食为辅.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饮食结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粮食、蔬菜的比例大为增加.牧区中奶食、肉食和粮食已近三分天下.半农半牧区以粮为主,肉乳为辅,农业区中肉乳所占的比例更小.
奶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的食品".是用马、牛、羊和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称为"百食之长",无论居家餐饮、宴宾待客,还是敬奉祖先神灵,都是不可缺少的.因地区不同,其品种和制作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有奶皮子、奶油、奶酪、奶豆腐等.
奶皮子,蒙古语称"乌日莫".其制作方法是把鲜奶倒入锅中用微火煮沸,然后用勺子反复扬洒,并不断点入生奶.直到奶上有凝结物漂起,便可撤火冷却,数小时后,蜂窝状的奶皮子便凝结成形了,此时用筷子将其慢慢挑起,控干沾在上面的奶水,对折放好,干后即可食用.奶皮子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元代《饮膳正要》说:"奶皮子属性清凉,有健心清肺、止渴防咳、毛发增色、治愈吐血之能."
奶油,制法及名称较多.通常是将鲜奶装入桶、罐等容器中发酵.待其变酸后用木棍上下反复搅动,直至奶和油分离,漂浮在上面的白色油脂,撇出来就是奶油.用它拌食炒米或炒面鲜香可口.把这种奶油放入锅中加热并慢慢搅拌,还可熬炼分离出一种黄色的油脂,这就是黄油.黄油下面的沉淀物叫酥油渣.黄油是奶之精华,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经常食用可安心养神,润肺通络,明目增寿.
奶酪,也叫酸奶子.其制法是将鲜奶置于缸、罐、盆等容器中,令其自然发酵凝结,这种乳浆分离后的凝状物即为奶酪.赤峰等地还有一种制作奶酪的方法,是将鲜奶放入锅中加热,一边用勺扬洒,一边将浮起的泡沫取出放入另一容器中,待这些泡沫冷却凝结即成奶酪.奶酪可清饮,也可拌炒米或拌饭食用,清凉可口,消暑提神.
奶豆腐,其制法是将提取出奶油的酸奶子放入锅里熬煮,使水分蒸发,奶液逐渐凝固,然后将其装入各种形状的奶豆腐模子中固定成型,阴晾风干即可.也有的是将酸奶加热后冷却,然后装入粗布口袋中过滤挤压,浓缩后再压制成各种块状的奶豆腐.奶豆腐可酸可甜,制作时加糖即甜,不加糖则酸.晒干的奶豆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日常可和以炒米奶茶食用,外出放牧或远行又可以充当干粮.
五、民族特色小吃——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和待客佳肴.
奶酒一般以马、牛、羊、骆驼的鲜奶为原料酿制而成.尤以马奶酒居多.传统的酿制方法主要采用撞击发酵法.这种方法,据说最早是由于牧民在远行或迁徙时,为防饥渴,常把鲜奶装在皮囊中随身携带而产生.由于他们整日骑奔驰颠簸,使皮囊中的奶颤动撞击,变热发酵,成为甜、酸、辣兼具,并有催眠作用的奶酒.由此,人们便逐步摸索出一套酿制奶酒的方法,即将鲜奶盛装在皮囊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特制的木棒反复搅动,使奶在剧烈的动荡撞击中温度不断升高,最后发酵并产生分离,渣滓下沉,醇净的乳清浮在上面,便成为清香诱人的奶酒.除这种发酵法外,还有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蒸馏法与酿制白酒的方法近似,一般是把发酵的奶倒入锅中加热,锅上扣上一个无底的木桶或用紫皮柳条、榆树枝条编成的筒状罩子,上口放一个冷却水盆或锅,桶内悬挂一个小罐或在桶帮上做一个类似壶嘴的槽口.待锅中的奶受热蒸发,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滴入桶内的小罐或顺槽口流出桶外,便成奶酒.用这种蒸馏法酿制的奶酒,要比直接发酵而成的奶酒度数高些.如果将这头锅奶酒再反复蒸馏几次,度数还会逐次提高.马奶酒的酿制和饮用,主要是在夏秋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的季节.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状,酒精含量比较低,"其色类白葡萄酒","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不仅喝起来口感圆润、滑腻、酸甜、奶味芬芳,而且性温,具有驱寒、活血、舒筋、健胃等功效.自古以来就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是他们日常生活及年节吉日款待宾朋的重要饮料.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肉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敬重和爱戴之情的传统方式.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六、民族传统运输工具——马·骆驼·勒勒车
蒙古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蒙古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正如蒙古族谚语所说的那样:歌是翅膀,马是伴当.无论外出放牧、搬迁转场、还是传递信息、探亲访友,甚至婚嫁等等,都要骑马去完成.马在他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他们也因此与马结下了特殊的感情,他们十分爱马,甚至视马为珍宝.在他们的心目中,马是很神圣的动物.他们崇尚马,以马喻人,留下了许多赞美马的诗词名句、谚语等.给马的命名也充满了赞赏之辞,如追风马、流云马、白龙马、青龙马、千里马等.由于爱马,草原上还形成了一些关于马的节日,如马奶节、打马鬃节等.
骆驼,性情温顺,易驯服,耐饥渴,耐寒暑,善跋涉,能负重.既产乳、肉、绒毛,又可役用,一身兼有四种用途,是其它家畜所不及的.内蒙古西部地区骆驼很多,蒙古语称它为"特莫",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可骑乘、可载货.它身高二三米,腿很长,迈一步可达一米多远,能日行一二百华里.长途跋涉经久不衰,而且负重力相当大.能载二百公斤货物,相当于一匹骏马和两头犍牛的负重量.自古就有"沙漠之舟"的美誉,是沙漠地区的货运主力.今天,虽然有了飞机、火车、汽车等现代化交通运输工具,但骆驼仍不失它的特殊使命.在内蒙古西部的库布其、毛乌素等沙漠地带,一队队骆驼常常在这里负重远行,阵阵驼铃不时从沙漠中传出.勘探队考查沙漠,治沙队绿化沙漠,旅游队遨游沙漠,只有那傲视沙漠的骆驼才是他们忠贞不渝的伙伴.
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这种车车身小,但双轮高大,直径一般均在一米五六左右.可完全用桦木或榆木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整个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车轮的制造一般是先用硬木削刻12付车辋,将12付车辋连结固定在一起便形成圆形车轮,支撑车轮的车辐条一般有36根左右.上脚由两根车辕和10条车撑构成.车辕长约4米左右,中间用10条车撑固定即可.一辆勒勒自重约一百斤左右,可载货五六百斤至千余斤.
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
除普通勒勒车外,蒙古族地区还有一些特制的、专用的勒勒车.如围有车棚、供人乘坐的"轿车";安装有木柜,用以贮藏粮食、肉食的"库房车";装有木槽、牛皮袋或铁桶等盛水工具的"水车"等等.
近些年来,逐渐富裕起来的广大蒙古族人民,已不满足于使用这些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丰富多彩.
七、"那达慕"与"男儿三艺"
"那达慕",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起源于十三世纪初.那时候,蒙古族的头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力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进行奖惩外,还要举行规模较大的"那达慕".当时,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摔跤、赛马、射箭比赛.清代以后,那达慕一般以盟、旗或苏木为单位,半年或一二年举行一次,对三项竞技的优胜者奖给马、骆驼、羊和砖茶、绸缎等物.解放后,其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变化,除了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比赛外,还增加了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物资交流等许多新内容,使这一传统的民族盛会,更加喜庆、吉祥、欢乐而富于实效.现在的那达慕多在金风送爽、牛羊肥壮的夏秋季节举行,一般进行3至7天.每逢此时,牧民们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骑着马,赶着勒勒车,带着蒙古包、各种肉乳食品,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在绿茵草地上搭起毡帐,熬茶煮肉.整个草原炊烟袅袅,人欢马叫,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
"男儿三艺"的摔跤、赛马、射箭,自古即是男子汉们必备的本领,也是衡量他们有无本事的标志.这些活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特殊的器材和固定的人数,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因此,不仅是那达慕大会的主要内容,劳动之余或婚礼、节日等喜庆时刻,民间也经常开展.
蒙古族摔跤既不同于中国式摔跤,也不同于日本的相朴,其规则、方法、服装、场地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比赛规则和方法是:不分等级(不分年龄、不分体重),没有人数限制,只要是2、4、6、8、16、32、64、128等双数即可.所有选手由德高望重的裁判员负责编排配对或抽签配对后上场.比赛实行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每轮淘汰半数.裁判员发令后,双方握手致意,然后开始交锋,不限时间,可以采取勾、拉、踢、绊、推、抱、举等各种方法和技巧,但不能抱腿摔,也不准乱踢,更不能扯裤子,膝盖以上任何部位着地即为失败.摔跤手有专用服装,上身为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坎肩"昭德格",下穿肥大的摔跤裤,脚蹬蒙古靴,颈上套五颜六色的布条项圈.比赛场地简单,只要有一片草坪或松软空地,观众席地围坐,摔跤手就可以在中间进行比赛了.比赛前,双方都有人高唱挑战歌,以助声势.摔跤手入场,退场时都要模仿雄鹰的动作,跳跃行进,威武雄壮.
蒙古族赛马一般分为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是指让马跑对侧步(即前后蹄一顺交错前进),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和美观.参赛的马多用5岁以上的成年马,骑手也以成年人为主.比赛时,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驾驭好马,使其既走得快、稳、美,又不能跑起来.赛奔马是比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奔马的步代与走马不同,是4蹄分前后成双交错奔跑.参赛的选手大多为男子,尤以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居多,因为他们体形轻便敏捷.为了减轻马的负荷和照顾骑手的安全,奔马都不备鞍具或配备轻巧的鞍具.骑手们只穿华丽的彩衣,头束红绿飘带,显得英武、神气.赛程一般长25至35公里.奔马赛比走马赛普遍,参赛的人数也多,少则几十,多则逾百.比赛开始,选手们迅速跃马,扬鞭飞奔,观众则雀跃欢呼,呐喊助威.按蒙古族的习俗,赛马结束后还要赞马.取得名次的马依次排列在主席台前,由德高望重的老年人诵唱赞马词,然后还要朝获得第一名的骑马身上撒奶酒或鲜牛奶,以示祝福.除这种传统的赛马方式外,近些年还出现了障碍赛、花样赛等新的赛马形式,使这一马上运动项目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蒙古族射箭也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各取其便.一般规定每人射9箭,分三轮射击,以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名次,静射即指站立不动拉弓而射.人和靶位之间的距离可依具体情况而定,但同一次比赛赛程是固定不变的.骑射是指选手在特制的跑道上边骑马奔驰边拉弓而射.跑道通常为一条4米宽、85米长,半米多深的沟.跑道左侧立有两个靶位,右侧立有一个靶位.比赛时,射手跃马进入跑道,在疾驰的马背上张弓搭箭,瞄准劲射.
蒙古族人民群众性的摔跤、赛马、射箭等体育运动,不仅锻炼了体魄,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近几十年来,内蒙、新疆等地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运动员,蒙古族运动员在全国的各种比赛中屡屡获奖,在国际比赛中也常登领奖台,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八、马头琴的故事
马头琴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传统乐器.又名"胡兀儿"、"胡琴"、"马尾胡琴"、"莫林胡兀儿"等.为擦弦类弦鸣乐器.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为饰而得名.它由共鸣箱、琴杆、琴头、弦轴、马子、琴弦和拉弓等部分组成.共鸣箱多为梯形,也有方形、长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的.箱框板用硬质木板制作,两面蒙以马皮或牛皮、羊皮,也有正面蒙皮、背面蒙以薄板的.琴杆用色木、梨木或红木等制作,上部左右各有一个弦轴,顶端为琴头.拉弓多用藤条或木杆与马尾作成,两条琴弦分别用40根(里弦)和60根(外弦)左右马尾合成,两端用丝弦结住,系于琴上.马头琴的演奏方法与其它拉弦乐器不同,它的弓不是夹在琴的里外弦之间,而是在两弦外面擦弦拉奏的.多用作独奏或自拉自唱.其发音柔和、浑厚而低沉,音色悠扬、醇美,富有草原风味,因而有人形容说:"对于草原的描述,一首马头琴的旋律,远比画家的色彩和诗人的语言更加传神".近几十年来,蒙古族民间乐器制作技师、演奏家们对传统马头琴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共鸣箱,改用蟒皮蒙面,增加了拉弓的弹性,用尼龙弦代替了马尾弦,使音量显著增大并将定弦提高了4度,既保持了马头琴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蒙古人爱马,对马头琴也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关于马头琴的来源,草原上至今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察哈尔草原上,有一个蒙古族青年叫苏和.苏和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靠放羊过活.一天,苏和在牧归的路上捡到了一匹小白马,便将其抱回家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小白马一天天长大.它浑身雪白,美丽健壮,深得苏和祖孙俩的喜爱.它也整日与主人形影不离.一年春天,王爷举行赛马大会.并许诺谁取得冠军便把女儿嫁给谁.在朋友们的劝说鼓励下,苏和也骑着自己心爱的小白马去参加了比赛,而且获得了冠军.可王爷不但不兑现诺言,反而打伤了苏和,抢走了他的小白马.一天晚上,睡梦中的苏和被外面的声音惊醒,他走出蒙古包一看,原来是为摆脱王爷、回到主人身边而身中数箭的的小白马跑了回来.因伤势过重,小白马第二天便死去了,苏和悲痛万分,几天几夜茶饭不进.一天夜里,苏和梦见了小白马,他抚摸着它,它也靠近主人,轻轻地说:"主人,你若想让我永远不离你,还能为你解除寂寞的话,那你就用我身上的筋骨做一只琴吧!"苏和醒来以后,就按照小白马的话,用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做成了一只琴,在琴柱顶部按小白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每当他思念小白马时,便拉起琴来.从此,马头琴便传遍了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