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到底是怎么死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04:21:25
苏格拉底到底是怎么死的?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有影响的哲学家、雅典城邦的公民.和同时代的孔夫子一样,他用言传身教的方式,积极倡导他的学说,影响了同时代的许多人.他的弟子很多,可以说是跟随者如云.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柏拉图了.
公元前399 年,雅典城邦的一个民众法庭以投票的方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他随后服毒而死,这年苏格拉底71岁.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他的死,震动了当时的希腊世界,也以它的悲剧色彩而震撼着后人的心灵.同时他的死也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人们不禁要问,象苏格拉底这样终生以讨论哲学问题为唯一乐趣,至多也不过是同其伙伴们闲谈形而上学的人,在后人眼里又是如此伟大的哲学家,是触犯了哪条法律而终受极刑的呢?而在雅典这样一个标榜自由和民主的城邦里(伯里克利在公元前430 年一次著名的葬礼演说中即如此标榜过),又何以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如此.
判决苏格拉底的直接起因是公元前399 年三位雅典公民美利图斯(Mele-tus),阿尼图斯(Anytus)和莱孔(Lycon )对苏格拉底提出公诉(按照雅典的法律,每个雅典公民都有权对危害雅典城邦的行为或个人提出公诉),指控他不敬神灵和毒害青年.一个由501 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在听取了双方的辩护和证词以后,以281 票赞成,220 票反对的结果判苏格拉底有罪,而处以死刑.
但是,学者们很难相信,就凭这样的两条并没有多少确凿证据的罪状便足以判处苏格拉底极刑,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原因.然而至于这深刻的原因是什么,却又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因为他在和同伴们的讨论中毫不留情地揭雅典社会名流们的短,而得罪了许多人.这引起许多人忌恨而最终引来杀身之祸,这种说法不无根据.在《申辩篇》里,柏拉图详细描述了苏格拉底如何为证实德尔斐的阿波罗神谕“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而各处抨击雅典各界的名流,让他们丢尽了脸而终于遭到忌恨.也有人认为是出于政治报复.这同雅典当时的政治局势有着密切关联,到公元前5 世纪末.民主政治在雅典已经推行了一个世纪,且深入人心.但在公元前5 世纪末,却屡屡受挫.公元前411 年,受西西里远征失败的余波冲击,雅典民主政治第一次被推翻,被一个四百人会议组成的寡头政府所取代,此后不久,四百人会议跨台,民主政治得以恢复.公元前404 年,持续了几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最终为斯巴达所打败,在斯巴达的操纵下,一个由30人执政的僭主政府上台,雅典民主政治再次被推翻.这两次颠覆活动,深深地震动了雅典公民.而在这两次的颠覆活动中,雅典反对民主政治的贵族们都充当了急先锋.这些人中有些是苏格拉底的学生.直接导致西西里远征失败而间接导致了第一次颠覆活动的雅典将军阿尔西比阿底斯(Alcibiacdes )曾是苏格拉底最亲密的学生.他却背叛了雅典而投靠斯巴达人.公元前404 年三十僭主的领袖之一克里提阿斯(Critias )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事实上,苏格拉底周围也确实聚集了一批贵族子弟.他们中的许多都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如柏拉图).因此,雅典民主政治在公元前401 年再度完全恢复以后,即把苏氏看做是罪魁祸首之一,而处以极刑.美国著名记者最近撰写的《苏格拉底的审判》一书,对这个问题再度作了探讨.他认为苏格拉底同雅典民主政治的矛盾,有其更深刻的原因.苏氏的判决,主要不是因为他的学生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反动者,即是说,不是政治报复,而是因为苏格底的思想从根本上是同民主政治的原则相悖的.苏氏认为,统治一个社会的不应该是少数人,也不应该是多数人,而应该是“有智识的人”(色诺芬语),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应该由那些知道如何管理的人来统治,由专家统治.基于这点,他不赞成所有现存政治制度,也包括雅典民主政制.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挖了民主政制的墙角.但是在雅典,任何人都有思想的自由,有言论的自由.因而这种思想仍然得到容忍.然而,到了公元前五世纪末,由于雅典民主政治连遭挫折,民主派因而对反民主的思想越来越感到害怕,丧失了从意识形态上同它抗衡的信心,而终于采取了这种从肉体上消灭对手的极端措施,演出了这一幕悲剧.
当然,这些都是后人的分析,而在当时,人们也许确实相信,苏格拉底的过错是对神的不敬和对青年的毒害.至少陪审团里的501 人中有大部分相信.阿里斯托芬在《云》一剧中也把苏格拉底描述成一个鼓惑青年的能手.
这可能起了推波逐浪的作用.对当时人这样的想法,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
不过,即便如此,苏格拉底之死这个谜仍然没有完全解开.我们知道,苏氏有几次避免被判刑的机会,雅典的民众法庭的审判程序是这样的:在原
告和被告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由陪审团投票表决被告是否有罪.如果表决有罪,再由原告和被告各自提出对被告处以什么样的刑罚,然后陪审团再次投票,选择其中比较合适的刑罚.而在苏格拉底被判有罪后,他本可以提出比较合适的刑罚,来博得陪审团的同情的.他可以提议流放,这是当时比较重的惩罚.但是苏氏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故意激怒了陪审团.他先提出自己应受的惩罚是由政府把他作为有益者供养起来,给他提供免费就餐(《申辩篇》),而后又提出罚款3000德拉克马(古希腊货币单位),但这也是一个较轻的惩罚,苏氏的弟子和朋友都劝他提出一个重的罚款,并主动帮他出钱,但苏氏都拒绝了.即使是在判决以后,他也有机会逃走,而且他的弟子和朋友们也安排好了.但他再次拒绝了.他自己选择了死,为什么呢?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
无论怎么说,苏格拉底的死都是一个悲剧,或许是为思想而献身的缘故,他死得那么从容.服毒前他先送走了妻子和孩子,对他的弟子和朋友们说他不想看到他们哭泣的样子,想欣慰地去死.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他的弟子克里托(Crito)说的:“我还欠阿斯克里皮乌斯(Asc1epius)一只鸡,不要忘了还他.”
公元前399 年,雅典城邦的一个民众法庭以投票的方式,判处苏格拉底死刑.
他随后服毒而死,这年苏格拉底71岁.
苏格拉底是历史上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他的死,震动了当时的希腊世界,也以它的悲剧色彩而震撼着后人的心灵.同时他的死也成了一个难以解开的谜.人们不禁要问,象苏格拉底这样终生以讨论哲学问题为唯一乐趣,至多也不过是同其伙伴们闲谈形而上学的人,在后人眼里又是如此伟大的哲学家,是触犯了哪条法律而终受极刑的呢?而在雅典这样一个标榜自由和民主的城邦里(伯里克利在公元前430 年一次著名的葬礼演说中即如此标榜过),又何以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至今如此.
判决苏格拉底的直接起因是公元前399 年三位雅典公民美利图斯(Mele-tus),阿尼图斯(Anytus)和莱孔(Lycon )对苏格拉底提出公诉(按照雅典的法律,每个雅典公民都有权对危害雅典城邦的行为或个人提出公诉),指控他不敬神灵和毒害青年.一个由501 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团在听取了双方的辩护和证词以后,以281 票赞成,220 票反对的结果判苏格拉底有罪,而处以死刑.
但是,学者们很难相信,就凭这样的两条并没有多少确凿证据的罪状便足以判处苏格拉底极刑,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更深刻的原因.然而至于这深刻的原因是什么,却又各执一词.有人认为因为他在和同伴们的讨论中毫不留情地揭雅典社会名流们的短,而得罪了许多人.这引起许多人忌恨而最终引来杀身之祸,这种说法不无根据.在《申辩篇》里,柏拉图详细描述了苏格拉底如何为证实德尔斐的阿波罗神谕“苏格拉底是最有智慧的人”而各处抨击雅典各界的名流,让他们丢尽了脸而终于遭到忌恨.也有人认为是出于政治报复.这同雅典当时的政治局势有着密切关联,到公元前5 世纪末.民主政治在雅典已经推行了一个世纪,且深入人心.但在公元前5 世纪末,却屡屡受挫.公元前411 年,受西西里远征失败的余波冲击,雅典民主政治第一次被推翻,被一个四百人会议组成的寡头政府所取代,此后不久,四百人会议跨台,民主政治得以恢复.公元前404 年,持续了几十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雅典最终为斯巴达所打败,在斯巴达的操纵下,一个由30人执政的僭主政府上台,雅典民主政治再次被推翻.这两次颠覆活动,深深地震动了雅典公民.而在这两次的颠覆活动中,雅典反对民主政治的贵族们都充当了急先锋.这些人中有些是苏格拉底的学生.直接导致西西里远征失败而间接导致了第一次颠覆活动的雅典将军阿尔西比阿底斯(Alcibiacdes )曾是苏格拉底最亲密的学生.他却背叛了雅典而投靠斯巴达人.公元前404 年三十僭主的领袖之一克里提阿斯(Critias )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事实上,苏格拉底周围也确实聚集了一批贵族子弟.他们中的许多都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如柏拉图).因此,雅典民主政治在公元前401 年再度完全恢复以后,即把苏氏看做是罪魁祸首之一,而处以极刑.美国著名记者最近撰写的《苏格拉底的审判》一书,对这个问题再度作了探讨.他认为苏格拉底同雅典民主政治的矛盾,有其更深刻的原因.苏氏的判决,主要不是因为他的学生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反动者,即是说,不是政治报复,而是因为苏格底的思想从根本上是同民主政治的原则相悖的.苏氏认为,统治一个社会的不应该是少数人,也不应该是多数人,而应该是“有智识的人”(色诺芬语),也就是说,一个社会应该由那些知道如何管理的人来统治,由专家统治.基于这点,他不赞成所有现存政治制度,也包括雅典民主政制.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挖了民主政制的墙角.但是在雅典,任何人都有思想的自由,有言论的自由.因而这种思想仍然得到容忍.然而,到了公元前五世纪末,由于雅典民主政治连遭挫折,民主派因而对反民主的思想越来越感到害怕,丧失了从意识形态上同它抗衡的信心,而终于采取了这种从肉体上消灭对手的极端措施,演出了这一幕悲剧.
当然,这些都是后人的分析,而在当时,人们也许确实相信,苏格拉底的过错是对神的不敬和对青年的毒害.至少陪审团里的501 人中有大部分相信.阿里斯托芬在《云》一剧中也把苏格拉底描述成一个鼓惑青年的能手.
这可能起了推波逐浪的作用.对当时人这样的想法,我们也不能一概否定.
不过,即便如此,苏格拉底之死这个谜仍然没有完全解开.我们知道,苏氏有几次避免被判刑的机会,雅典的民众法庭的审判程序是这样的:在原
告和被告各自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由陪审团投票表决被告是否有罪.如果表决有罪,再由原告和被告各自提出对被告处以什么样的刑罚,然后陪审团再次投票,选择其中比较合适的刑罚.而在苏格拉底被判有罪后,他本可以提出比较合适的刑罚,来博得陪审团的同情的.他可以提议流放,这是当时比较重的惩罚.但是苏氏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故意激怒了陪审团.他先提出自己应受的惩罚是由政府把他作为有益者供养起来,给他提供免费就餐(《申辩篇》),而后又提出罚款3000德拉克马(古希腊货币单位),但这也是一个较轻的惩罚,苏氏的弟子和朋友都劝他提出一个重的罚款,并主动帮他出钱,但苏氏都拒绝了.即使是在判决以后,他也有机会逃走,而且他的弟子和朋友们也安排好了.但他再次拒绝了.他自己选择了死,为什么呢?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
无论怎么说,苏格拉底的死都是一个悲剧,或许是为思想而献身的缘故,他死得那么从容.服毒前他先送走了妻子和孩子,对他的弟子和朋友们说他不想看到他们哭泣的样子,想欣慰地去死.他的最后一句话是对他的弟子克里托(Crito)说的:“我还欠阿斯克里皮乌斯(Asc1epius)一只鸡,不要忘了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