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9 17:07:54
新课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
在自由评课和专家评点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人认为你的课从教学思路到教学手段和方法,都没有新颖奇特之处,能这样教的老师很多;而有人认为你的教学在朴素的风格中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既有方法的指导又凸现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冒昧地想问你,作为执教者,你自己怎样看待这一节课?怎样看待这样的分歧?
一位年轻教师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有能够参与自由评课和专家评点的活动,否则听听各种意见,一定很有收获.
上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事,对一节课见仁见智更是非常正常(相反,异口同声地说某一节课好倒是不正常),我的课自然也会有许多问题.能引起大家的讨论,说明我的劳动体现了应有的价值.
我回答说:“真理总是朴素的.我试图用自己的课说明:新课程的理念可以体现在普普通通的课堂中,可以用最平常的方式去实践.”我不知道这位老师对我的回答是否认同,会不会以为我在为自己的课堂拿不出新招奇招而巧言令色.
应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唯“新”为好、唯“奇”为好、唯“美”为好的评课标准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普通话特别标准,音色特别甜美,方法特别新奇,甚至人也长得特别漂亮,几乎成为一些公开课的共同标志.我们不是说这样的课就一定都不好,也姑且不去深入探究这样的课是否反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但我们不能不追问:难道只有这样的课才是好课么?唯有如此才是新课程新理念的课堂吗?新课程就是新形式、新方法吗?这样的课即使真的是好课,又有多少语文教师能这样去做呢?这些老师平时的教学是否也能正常地这样教学呢?假如这样的课代表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那么新课程改革又怎么大面积推广呢?据笔者所知,那些偶尔表演一下的老师,日常的课堂教学也都是我们大家都能做到的“家常”教法.真不明白,明明知道那样的课自己绝不会上,也没有办法像那样教学,评课时却要一味地赞美,这是一种什么心态?课堂审美,是极具个性的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取向就没有一点道理,可是想到大型公开课巨大的影响,想到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就不能没有杞人之忧: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作为国标本初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者,我经常遇到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有什么样的新方法?有什么样的新模式?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无言以对.新课改到底要改的是什么呢?是方法吗?是模式吗?我以为都不是.我固执地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只有没有使用好的方法,只有用得不恰当的方法,而没有什么新方法,更没有什么新模式.语文教学从来没有模式,一旦有模式,就不是语文教学了.忽然想到庄子笔下解牛的庖丁.刀仍然是平常的刀,只是由于他对牛的结构了如指掌,把握了解牛的规律,于是达到了解牛的至境.庄子借庖丁之口感叹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如果大家都热衷于新形式、新花样和新手段,则必将陷入又一个新的歧途,绝难有好的效果.我们在许多课堂中看到老师们不再敢读课文了,甚至也不叫那些普通话不够好的同学朗读课文,问其原因就是普通话不好.这不能说与那些一味“美读”的公开课没有关系.我不是由于自己普通话不好就以为普通话差光荣,但如果以为普通话不准就不读课文实在荒谬;否则最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播音员和话剧演员了.普通话才出世多长时间?我们语文的历史不知是它的多少倍!语文教学为什么要读?是为了加深感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解.鲁迅在三味书屋时那位读书将头“拗过去,拗过去”的先生,普通话一定不怎么好,但读得很是入境,以致他的学生终身难忘.
推进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是其重点,但到底需要研究探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要致力于研究家常课如何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唯有如此才有意义.什么是家常课呢?下一个定义应该不是很困难,但容易失之抽象.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景华先生说过一个很好理解的标准,值得我们借鉴:(1)目标简明;(2)结构简单;(3)方法朴实;(4)教师省力;(5)学生卖力.这是从课堂本身去思考的,换一个角度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指标:(1)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可以这样教;(2)每一个具有基本素养的老师都可以这样教;(3)每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这样教.课程改革,是千万普通教师共同的任务,而不是几个素质“超长”者的表演和作秀.只有致力于常规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才能走进无数学生的课堂.精心培育一两节远离普通老师的课,哪怕它是十分切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也没有多大意义,甚至会误导了广大一线老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挫伤了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说到自己这节课的不足,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太“全”.如果在平时教学,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成为我的一节课或两节课.二是有许多地方,教师角色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到位.该“点”而没有“点”,“点”了却不够到位的地方不止一处.
自己上了课还要反复地饶舌,就像写好了作品反复补充说明一样令人讨厌.
一位年轻教师
由于时间的原因,我没有能够参与自由评课和专家评点的活动,否则听听各种意见,一定很有收获.
上课永远是一件遗憾的事,对一节课见仁见智更是非常正常(相反,异口同声地说某一节课好倒是不正常),我的课自然也会有许多问题.能引起大家的讨论,说明我的劳动体现了应有的价值.
我回答说:“真理总是朴素的.我试图用自己的课说明:新课程的理念可以体现在普普通通的课堂中,可以用最平常的方式去实践.”我不知道这位老师对我的回答是否认同,会不会以为我在为自己的课堂拿不出新招奇招而巧言令色.
应该说,新课程改革以来,唯“新”为好、唯“奇”为好、唯“美”为好的评课标准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普通话特别标准,音色特别甜美,方法特别新奇,甚至人也长得特别漂亮,几乎成为一些公开课的共同标志.我们不是说这样的课就一定都不好,也姑且不去深入探究这样的课是否反映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但我们不能不追问:难道只有这样的课才是好课么?唯有如此才是新课程新理念的课堂吗?新课程就是新形式、新方法吗?这样的课即使真的是好课,又有多少语文教师能这样去做呢?这些老师平时的教学是否也能正常地这样教学呢?假如这样的课代表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那么新课程改革又怎么大面积推广呢?据笔者所知,那些偶尔表演一下的老师,日常的课堂教学也都是我们大家都能做到的“家常”教法.真不明白,明明知道那样的课自己绝不会上,也没有办法像那样教学,评课时却要一味地赞美,这是一种什么心态?课堂审美,是极具个性的事,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取向就没有一点道理,可是想到大型公开课巨大的影响,想到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就不能没有杞人之忧: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教学?
作为国标本初高中语文新教材的编者,我经常遇到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新课程新教材,有什么样的新方法?有什么样的新模式?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常常无言以对.新课改到底要改的是什么呢?是方法吗?是模式吗?我以为都不是.我固执地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只有没有使用好的方法,只有用得不恰当的方法,而没有什么新方法,更没有什么新模式.语文教学从来没有模式,一旦有模式,就不是语文教学了.忽然想到庄子笔下解牛的庖丁.刀仍然是平常的刀,只是由于他对牛的结构了如指掌,把握了解牛的规律,于是达到了解牛的至境.庄子借庖丁之口感叹道:“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改革,如果大家都热衷于新形式、新花样和新手段,则必将陷入又一个新的歧途,绝难有好的效果.我们在许多课堂中看到老师们不再敢读课文了,甚至也不叫那些普通话不够好的同学朗读课文,问其原因就是普通话不好.这不能说与那些一味“美读”的公开课没有关系.我不是由于自己普通话不好就以为普通话差光荣,但如果以为普通话不准就不读课文实在荒谬;否则最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播音员和话剧演员了.普通话才出世多长时间?我们语文的历史不知是它的多少倍!语文教学为什么要读?是为了加深感受,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理解.鲁迅在三味书屋时那位读书将头“拗过去,拗过去”的先生,普通话一定不怎么好,但读得很是入境,以致他的学生终身难忘.
推进语文教学的课程改革,改革课堂教学是其重点,但到底需要研究探索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要致力于研究家常课如何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唯有如此才有意义.什么是家常课呢?下一个定义应该不是很困难,但容易失之抽象.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孙景华先生说过一个很好理解的标准,值得我们借鉴:(1)目标简明;(2)结构简单;(3)方法朴实;(4)教师省力;(5)学生卖力.这是从课堂本身去思考的,换一个角度又可以提出这样几个指标:(1)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可以这样教;(2)每一个具有基本素养的老师都可以这样教;(3)每一所普通学校的学生都可以这样教.课程改革,是千万普通教师共同的任务,而不是几个素质“超长”者的表演和作秀.只有致力于常规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才能走进无数学生的课堂.精心培育一两节远离普通老师的课,哪怕它是十分切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也没有多大意义,甚至会误导了广大一线老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挫伤了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如果说到自己这节课的不足,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太“全”.如果在平时教学,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成为我的一节课或两节课.二是有许多地方,教师角色作用的发挥还不够到位.该“点”而没有“点”,“点”了却不够到位的地方不止一处.
自己上了课还要反复地饶舌,就像写好了作品反复补充说明一样令人讨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