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语言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8 18:13:50
什么是文化语言学?
文化语言学简介
(Edward Sapir ,Language)爱尔伍德(Ellwood)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或者是人类文化中最先发生的一部分.语言有提高人们协作程度的功效,因而语言实是“心理模式”(mental pattern )(即存在心理的活动法式)传播的媒介,也是其他各种文化的媒介. 人类之所以会有文化,而其它动物不能有文化, 其原因除脑力的差异以外, 便是语言能力的有无,故语言对于文化的关系极为重大(Ellwood C ·A·,Cultural Evolution).欧美的语言学家、文化人类学家们,如洪堡特(W ·F ·Humboldt)、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等也都有过精彩论述.这些理论昭示了语言的文化属性或人文性,使当代语言学家反思语言研究游离于社会,游离于人文世界的缺陷.
编辑本段学科性质、地位与意义
人类文化语言学 (ethnolinguistics) 是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亦称社会人类学 ,social anthropology) 的边缘化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交迭领域为“语言、思维、文化及其关系”,这是当今语言研究中最具动力和潜势的一个探索点. 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关系,在语言思想史中又称为语言世界观.就西方学术而言,这个研究领域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其源头可溯至希腊古典时期的理智活动. 18 世纪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德、法、英等国的思想家们将语言世界观问题推向明晰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从哲学思辩水平发展到经验科学水平.到 20 世纪 20 年代由于哲学人类学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和人类语言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的兴起,语言世界观问题竟至成为现代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焦点,围绕这个焦点,包括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在内的广义学术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究,这种探究一直延续到今天,所获得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弥漫在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其众多的分支学科中.尽管以西方为主的世界学术界对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探究,但由于其综合性和复杂性,这个研究领域仍然有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困扰着相关学科的学者们,而且随着探究的深入和扩展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人类文化语言学可以成为解答这些问题的钥匙. 人类文化语言学是一门大跨度的综合性学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学科扇面,而当代最活跃的几个语言学分支诸如语用学、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理论、翻译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都可以从中获得本体论和方法论资源.换言之,开展人类文化语言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介入语言、思维和文化这一领域,而且还可以高屋建瓴地带动、推进和融合当代语言学分支的研究.
编辑本段文化语言学授课刚要
课程介绍
本课程论述文化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语言与人性、语言与认知、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历史、语言与艺术、语言与思维方式诸方面的关系.重点论述中国语言的文化特征.课程将引导学生拓宽语言的文化视野,了解语言的文化功能,领悟汉语的文化精神,学会从语言现象解读社会、历史与文化.(本课程为中文系选修课)
授课方式
本课程分理论探讨和现象分析两部分.理论探讨以教材《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的阅读为主,结合课堂讲解;现象分析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
考评依据
1. 结合教材内容和授课内容,完成平时作业,作业同时提交书面稿和电子稿. 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讨论形式:课堂发言或e-mail). 3. 期末论文就一个语言与文化的理论问题,阐述见解;或调查分析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提出见解.论文同时提交书面稿和电子稿.
教材
1.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申小龙(主编)《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讲授提纲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二、 语言与思维方式(语言制约认知、汉字与认知、日语文化心理、汉英思维方式比较等) 三、 语境分析(解读生活中的性别歧视、权力关系、文革意识、格式化、平面化、庸俗化、后儿童时代等语境) 四、 语言遮蔽与语言暴力(解读我们周围的语言遮蔽、媒体霸权、个 人失语、语言暴力、“政治正确”、语言解构及语言对人性的格式化) 五、 语言更新与文化更新(白话文运动、中产阶级语言、黑人英语、性别语言、校园语言、手机短信语言、网络语言) 六、 语词的文化内涵(语言的文化义,语义的理据、氛围、隐喻和借贷) 七、 语法与文化的结构通约(汉语语法的神和形、虚和实、体和用) 八、 语音的人文理据(词音的客体音响、主体音响、衍声象义、音律形象)
阅读书目
《文化语言学论纲》(申小龙)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文化语言学》(申小龙)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中国文化语言学》(申小龙)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超越》(高一虹)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文化与交际》(胡文仲主编)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语言、思维与现实——沃尔夫文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汉语语法学?一种文化的结构分析》(申小龙)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外语教学与文化》(胡文仲 高一虹)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汉语人文精神论》(申小龙)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汉字人文精神论》(申小龙)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语文的阐释》(申小龙)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申小龙) 学林出版社,1989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北京师大出版社,1996 《当代中国语法学》(申小龙)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中华文化通志?语言文字学志》(申小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语言的文化阐释》(申小龙) 知识出版社,1992 《中国句型文化》(申小龙) 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 《中国语言的结构与文化精神——申小龙论文集》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超越语言》(鲁枢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文化语义学》(马清华)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孟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申小龙)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申小龙)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新文化古代汉语》(申小龙 宋永培主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申小龙自选集》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
(Edward Sapir ,Language)爱尔伍德(Ellwood)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出发,认为语言或者是人类文化中最先发生的一部分.语言有提高人们协作程度的功效,因而语言实是“心理模式”(mental pattern )(即存在心理的活动法式)传播的媒介,也是其他各种文化的媒介. 人类之所以会有文化,而其它动物不能有文化, 其原因除脑力的差异以外, 便是语言能力的有无,故语言对于文化的关系极为重大(Ellwood C ·A·,Cultural Evolution).欧美的语言学家、文化人类学家们,如洪堡特(W ·F ·Humboldt)、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等也都有过精彩论述.这些理论昭示了语言的文化属性或人文性,使当代语言学家反思语言研究游离于社会,游离于人文世界的缺陷.
编辑本段学科性质、地位与意义
人类文化语言学 (ethnolinguistics) 是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 (cultural anthropology ,亦称社会人类学 ,social anthropology) 的边缘化所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其交迭领域为“语言、思维、文化及其关系”,这是当今语言研究中最具动力和潜势的一个探索点. 语言、思维与文化的关系,在语言思想史中又称为语言世界观.就西方学术而言,这个研究领域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其源头可溯至希腊古典时期的理智活动. 18 世纪在启蒙运动影响下,德、法、英等国的思想家们将语言世界观问题推向明晰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从哲学思辩水平发展到经验科学水平.到 20 世纪 20 年代由于哲学人类学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和人类语言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的兴起,语言世界观问题竟至成为现代语言学和文化人类学中的一个焦点,围绕这个焦点,包括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哲学家在内的广义学术界进行了不懈的探究,这种探究一直延续到今天,所获得的学术成就及其影响弥漫在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及其众多的分支学科中.尽管以西方为主的世界学术界对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长期而卓有成效的探究,但由于其综合性和复杂性,这个研究领域仍然有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困扰着相关学科的学者们,而且随着探究的深入和扩展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人类文化语言学可以成为解答这些问题的钥匙. 人类文化语言学是一门大跨度的综合性学科,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和语言思想史研究构成了它的基本学科扇面,而当代最活跃的几个语言学分支诸如语用学、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理论、翻译理论以及(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等,都可以从中获得本体论和方法论资源.换言之,开展人类文化语言学研究,不仅可以直接介入语言、思维和文化这一领域,而且还可以高屋建瓴地带动、推进和融合当代语言学分支的研究.
编辑本段文化语言学授课刚要
课程介绍
本课程论述文化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成果,内容涉及语言与人性、语言与认知、语言与社会、语言与历史、语言与艺术、语言与思维方式诸方面的关系.重点论述中国语言的文化特征.课程将引导学生拓宽语言的文化视野,了解语言的文化功能,领悟汉语的文化精神,学会从语言现象解读社会、历史与文化.(本课程为中文系选修课)
授课方式
本课程分理论探讨和现象分析两部分.理论探讨以教材《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的阅读为主,结合课堂讲解;现象分析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
考评依据
1. 结合教材内容和授课内容,完成平时作业,作业同时提交书面稿和电子稿. 2.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讨论形式:课堂发言或e-mail). 3. 期末论文就一个语言与文化的理论问题,阐述见解;或调查分析一种语言文化现象,提出见解.论文同时提交书面稿和电子稿.
教材
1.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 申小龙(主编)《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讲授提纲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些基本理论问题) 二、 语言与思维方式(语言制约认知、汉字与认知、日语文化心理、汉英思维方式比较等) 三、 语境分析(解读生活中的性别歧视、权力关系、文革意识、格式化、平面化、庸俗化、后儿童时代等语境) 四、 语言遮蔽与语言暴力(解读我们周围的语言遮蔽、媒体霸权、个 人失语、语言暴力、“政治正确”、语言解构及语言对人性的格式化) 五、 语言更新与文化更新(白话文运动、中产阶级语言、黑人英语、性别语言、校园语言、手机短信语言、网络语言) 六、 语词的文化内涵(语言的文化义,语义的理据、氛围、隐喻和借贷) 七、 语法与文化的结构通约(汉语语法的神和形、虚和实、体和用) 八、 语音的人文理据(词音的客体音响、主体音响、衍声象义、音律形象)
阅读书目
《文化语言学论纲》(申小龙) 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文化语言学》(申小龙)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中国文化语言学》(申小龙)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和超越》(高一虹)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文化与交际》(胡文仲主编)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语言、思维与现实——沃尔夫文集》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汉语语法学?一种文化的结构分析》(申小龙)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1 《外语教学与文化》(胡文仲 高一虹)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汉语人文精神论》(申小龙)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汉字人文精神论》(申小龙)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语文的阐释》(申小龙)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人文精神,还是科学主义?》(申小龙) 学林出版社,1989 《中国文化概论》(张岱年 方克立主编) 北京师大出版社,1996 《当代中国语法学》(申小龙)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中华文化通志?语言文字学志》(申小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语言的文化阐释》(申小龙) 知识出版社,1992 《中国句型文化》(申小龙) 东北师大出版社,1988 《中国语言的结构与文化精神——申小龙论文集》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超越语言》(鲁枢元)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文化语义学》(马清华)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汉字:汉语和华夏文明的内在形式》(孟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语言与文化的现代思考》(申小龙) 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申小龙)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新文化古代汉语》(申小龙 宋永培主编)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申小龙自选集》 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