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赛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9 10:14:52
辩论赛
不该取消文理分科: 我们的小学是为初中而设置的,初中为高中而设置的,高中是为考大学而设置的,这种层层关系都是由考试串起来的,这种考试制度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应试能力,而不是综合能力.如果文理不分科,那么,学生负担就职会加重,而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文理科的非高考学科已通过会考的形式达到了要求,况且如果把大学生的文化结构不合理归于文理分科的话,那实在有点冤.考上大学的学生哪个不说中学所学的东西大多用不上,而且科学家也说过当代社会,必须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才能适应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 到底该不该取消文丽分科呢?高中文理分科弊大于利,这一点不难达成共识.但是,有人把“民族素质整体下降、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分离、出不了大师”都归咎于文理分科,实在有些牵强. 首先,民族整体素质高低与文理分科并无直接关系.素质是指个人的才智、能力和内在涵养,其核心是人的才干和道德力量.知识不等于素质.文理分科只是让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有所侧重,对学生素质高低并没有直接影响.事实上,单就知识水平而言,我国中小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远高于欧美学生,这是公认的结论.但我们不能据此认定,我国中小学生的素质远高于欧美学生,因为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我国中小学生整体素质在下降倒是一个事实. 其次,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分离与文理分科无必然联系.汶川大地震中一夜成名的“范跑跑”是学文的,而且还是北大历史系的高材生,地震来临时,他丢下学生,夺路而逃,事后还为自己的敏捷身手而洋洋自得.试问,“范跑跑”有多少人文情怀?不久前,媒体曝光,浙江大学药学院博士后贺海波因多篇论文学术造假被国际期刊撤销,“名”扬海外,让国内学术界蒙羞.药学院博士后中学应该学理,之后又经过学士、硕士、博士阶段的科学训练,但贺博士又有多少科学精神呢?可见,学文未必有人文情怀,学理也未必就有科学精神.既然没有,何谈分离? 第三,出不出大师与文理分科也无逻辑关联.公认的大师中,有文理兼修的,也有“偏科”严重的.前者,最典型的是梁思成.梁思成是建筑大师,但他的国学根基非常深厚.且看这段出自梁思成之手的文字:“六朝唐宋以来的诗词里,都爱用几次‘阑干’,画景诗意,那样合适,又那样现成.但是滥用的结果,栏杆竟变成了一种伤感,作态,细腻,乃至香艳的代表.唐李颀诗‘苔色上钩阑’,李太白‘沉香庭北倚栏杆’,都算是最初老实写实的词句,与后世许多没有阑干偏要说阑干,来了愁思便倚上去的大大不同.”试问,现在学文的人士中有多少能有这样的文字功力呢?多乎哉?不多也.后者的代表人物是学贯中西的钱锺书.钱锺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这无碍于他成为一代宗师.由此看来,出不出大师与分科与否并无多大关系.华声在线稿件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呢?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现行高考制度才是根源.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只有提高升学率才是“硬道理”,因为升学率决定着学校、老师的前途与命运.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这一状况未有大的改观.由此导致现在的学校教育被严重异化,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基本由高考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来决定.说得更直接一些,现在多数中小学是在对学生进行灌输与训练,而不是在培养学生.知识可以灌输,应试技能可以训练,而素质则必须通过培养才能提高. 所以,如果高考制度不变、人才培养模式不变,仅仅取消文理分科,那么,结果既不能提升民族素质,也不能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的结合,更谈不上造就什么大师;这样做的实际后果只有一个:折腾学生. 文理不分科是大方向,但是,目前还不具备取消文理分科的条件与环境.现在的重点应放在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创新人才培养的办法措施上,等这些工作做好了,应试教育自然会失去市场,中小学生的负担就会真正减轻,取消文理分科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