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解答过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7 06:09:15
求解答过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求谏(节选)
吴兢
  太宗威容俨肃,百僚进见者,皆失其举措.太宗知其若此,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冀闻谏诤,知政教得失.贞观初,尝谓公卿曰:“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 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故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于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匡救,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谏议大夫王珪对曰:“臣闻,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是故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陛下开圣虑,纳刍荛,愚臣处不讳之朝,实愿罄其狂瞽.”太宗称善,诏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谏官随入,预闻政事.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贞观五年,太宗谓房玄龄等曰:“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节选自《贞观政要·求谏》)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欲知过,必 藉 忠臣/藉:借助.
B. 冀 凭直言鲠议/冀:希望.
C.实愿 罄 其狂瞽/罄:竭尽.
D.自古帝王多 任 情喜怒/任:使用.
2.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皆失 其 举措②吾 其 还也
B.①幸诸公数 相 匡救②未得与项羽 相 见
C.①愚臣处不讳 之 朝②哀民生 之 多艰
D.①是 以 天下丧乱,莫不由此②具 以 沛公言报项王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均能表现太宗“求谏”的一项是(    )
①欲自照,必须明镜.
②公等每看事有不利于人,必须极言规谏.
③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
④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
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
⑥公等亦须受人谏语.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①④⑥
4.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太宗用比喻的方式,指出就像必须照镜子才能看到自己的面容一样,皇帝要知道自己的过失,也必须依靠忠正之臣的谏诤.
B.唐太宗以隋朝灭亡的史实为例,指出隋朝的灭亡虽然是隋炀帝的暴虐所致,但是臣子不能极言规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C.唐太宗把君臣比之为鱼和水的关系.在他看来,君臣都有正邪两类,正主和邪臣的组合、正臣和邪主的组合,都不能使国家太平.
D.唐太宗认为帝王都有“任情喜怒”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最后结果只能导致“天下丧乱”.为避免这种情况,大臣们应该“尽情极谏”.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若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已意,便即护短不纳?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解答过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D
2.C
3.B
4.D
5.(1)国君如果自以为贤能,臣子又不匡正,想不陷入危亡失败的境地,怎么可能呢?
  (2)你们也要接受别人的规谏,怎能因为别人的话不符合自己的心意,便立即庇护自己的短处而不采纳呢?假若自己不能接受别人的规谏,又怎能规谏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