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母教育的成语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1 21:05:45
关于孟母教育的成语
孟母断织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注释】
①既:已经.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这.⑥是以:因此.
⑦则:就.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则、方法.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参考资料:全程教育网
也叫断织之诫.
断织之诫
成语 断织之诫
发音 duàn zhī zhī jiè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孟子典故——人兽不远,仅在一心
牛山上的树木曾经十分茂盛,由于它临近大都市,常常被斧斤所砍伐.日养月息,雨露滋润,不是没有嫩枝新芽长出来,然而随之又受到牛羊的践踏,所以才变成现在那光秃秃的样子.人们看到它那光秃秃的样子,还以为它从来没有长过成材的树木,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对于人们来说,难道就没有仁义之心了吗?他们所以失去自己的良心,就有如斧头对于树林一样,天天都去砍伐它,这能茂盛吗?这些失去善心的人,白天黑夜地息养,天亮时又得到一点清明之气,这时,他内心的好恶与人便接近了一点,然而白天的作为又把它扰乱泯灭了,内心不断地遭到扰乱,夜晚所得的清明之气不足以保存,他就和禽兽相差不远了.别人看见他像禽兽一样,还以为他不曾有过善的素质,这难道是人本来的情况吗?所以,如果能得到应有的养育,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生长,要是失去了应有的养育,那就什么东西也会消失.所以孔子说,'把握就存在,放弃就会消失,出入没有一定,没有谁能知道他的去向.'就是指人的心而说的啊
【原文】
孟子之少也,既①学而归,孟母方绩②,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③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④之废学,若我断斯⑤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⑥居则⑦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斯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孟子惧,旦⑧夕⑨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孟母知为人母之道⑩矣.——选自《列女传》
【注释】
①既:已经.②绩:把麻纤维披开再连续起来搓成线.这里指织布.
③以刀:用刀.④子:古代指你.
⑤斯:这.⑥是以:因此.
⑦则:就.⑧旦:早晨.
⑨夕:泛指晚上.⑩道:法则、方法.
【译文】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
参考资料:全程教育网
也叫断织之诫.
断织之诫
成语 断织之诫
发音 duàn zhī zhī jiè
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孟子典故——人兽不远,仅在一心
牛山上的树木曾经十分茂盛,由于它临近大都市,常常被斧斤所砍伐.日养月息,雨露滋润,不是没有嫩枝新芽长出来,然而随之又受到牛羊的践踏,所以才变成现在那光秃秃的样子.人们看到它那光秃秃的样子,还以为它从来没有长过成材的树木,这难道是山的本性吗?对于人们来说,难道就没有仁义之心了吗?他们所以失去自己的良心,就有如斧头对于树林一样,天天都去砍伐它,这能茂盛吗?这些失去善心的人,白天黑夜地息养,天亮时又得到一点清明之气,这时,他内心的好恶与人便接近了一点,然而白天的作为又把它扰乱泯灭了,内心不断地遭到扰乱,夜晚所得的清明之气不足以保存,他就和禽兽相差不远了.别人看见他像禽兽一样,还以为他不曾有过善的素质,这难道是人本来的情况吗?所以,如果能得到应有的养育,没有什么东西不能生长,要是失去了应有的养育,那就什么东西也会消失.所以孔子说,'把握就存在,放弃就会消失,出入没有一定,没有谁能知道他的去向.'就是指人的心而说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