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1:45:57
板块构造理论的依据是什么
大陆漂移学说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A.魏格纳(1880—1930)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魏格纳认为: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是连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Pangea);周围的海洋称为泛大洋(Panthalassa).从中生代开始,这个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出现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漂移说认为:较轻的花岗岩质(sial)大陆是在较重的玄武岩质(sima)海底上漂移的,并列举了许多事实来证明这种漂移.如大洋两岸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凹凸相合,只要把南北美洲大陆向东移动,就可以和欧非大陆拼在一起,几乎严丝合缝.又如在为大洋所分割的大陆上,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群、古气候等也都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以古构造而论,如非洲的开普山和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可以连接起来,被看作是同一地质构造的延续.以古气候而论,如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大利亚洲都发现有石炭二叠纪的冰川堆积物,说明它们当初是连在一起的,并正好处于极地位置,是以后经过分裂、漂移才形成目前这种分布的形势.诸如此类,例证很多. 漂移说还认为:大陆漂移有两个明显的方向性:一是从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是由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引起的.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就是大陆壳受到从两极向赤道的挤压的结果.一是从东向西的运动,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作用引起的.美洲西岸的经向山脉如科迪勒拉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就是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受到硅镁层阻挡,被挤压褶皱形成的;亚洲大陆东缘的岛弧群、小岛,是陆地向西漂移时留下来的残块. 这个学说,在当时有两点引起人们的兴趣.一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水平运动对地壳构造形成的主导作用;二是大陆和大洋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李四光在当时也受到此说的影响.但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人怀疑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日月潮汐摩擦力是否足以使大陆硅铝层在洋底硅镁层上漂移;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如果是硬的硅铝层在较软的硅镁层上发生漂移,为什么硅铝层的前缘褶皱成山而硅镁层的边缘反倒没有褶皱而只拗陷为海沟?如果大陆漂移是在中生代开始的,那么古生代以前的褶皱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由于许多问题得不到答案,特别是受到固定论者的坚决反对,到了30年代,此一学说便逐渐消沉下去了.
海底扩张学说
若干世纪以来,地质工作都是局限于大陆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为苏美等国家争夺战略要地和海底资源,各种科学伸入到这片占地球总面积71%的“禁区”,展开了多方面的海洋调查工作,并获得了大量海洋科学的资料.例如,发现或进一步弄清了大洋中脊形态、海底地热流分布异常、海底地磁条带异常、海底地震带及震源分布、岛弧及与其伴生的深海沟、海底年龄及其对称分布、地幔上部的软流圈等等.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学说——海底扩张说. (一)地球表面最长的山脉——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或称洋脊,指海底纵横绵延的山脉,总长度可达65000km,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其中最典型的为大西洋中脊,它与两侧大陆平行延伸,略呈S形;高出洋底2000—3000m,洋脊中央常为一深陷裂谷,两侧有一系列阶梯状断层,形成地堑构造.有些海底山脉并不在大洋的中间,一般称为海岭,如沿东经90°的东印度海岭,北冰洋上的罗蒙诺索夫海岭等.又如太平洋东部的海岭,没有明显的中央裂谷,也不甚崎岖,称为太平洋中隆. 根据实地勘测,发现洋脊具有如下地球物理方面的特点:第一,洋脊为高地热流异常区.中央裂谷附近的热流值常是深海盆正常值的2—3倍.第二,重力测量结果,中央裂谷一带常表现为重力负异常区.第三,地震波的研究表明,在洋脊下方的地幔中,波速小于正常值,同时莫霍面不清,地壳有明显变薄的趋势.以上各项地球物理测量说明洋脊下面是软流圈物质上涌的部位,温度较高,密度变小,有部分物质熔融变为岩浆(反映重力值降低,波速降低),洋脊是地热的排泄口(反映热流值较高). 此外,深潜及海底打捞资料证明,在洋脊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主要为玄武岩,没有或只有极薄的深海沉积物,在较深部位的岩石由于地温较高,有不同程度的变质现象. 综上所述,洋脊位于温度较高的地幔软流圈上隆的地段,是岩石圈的巨型张裂谷,是岩浆的涌出口和地热排泄口,也是区域变质发生的地带. (二)大洋中脊两侧的地质特征 在洋脊两侧人们发现有许多地质现象,特别是地球物理现象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称性的特点,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和思考. 1.地质现象的对称性 从大洋中脊向两侧,基岩风化程度有由浅逐渐变深的趋势;同时海底沉积层有由薄变厚的趋势,形成以大洋中脊为中心、两侧地质现象对称的鲜明特点.这种特点应该同大洋中脊及洋壳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2.海底磁条带的对称排列 地球磁场的两极能使指南针的两端指向南北,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但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磁场的极性特征,可以保存于不同时代的岩石中,则是近年才被揭示出来的.事实证明,从地下溢出的高温熔岩,当其温度下降到居里点(500—450℃)以下,其中矿物内部原子振动量减小,特别是像磁铁矿一类的矿物,其内部原子开始受到地球磁场的控制,按照磁力线的方向发生磁化,使每一块小矿物变成一个极性与地球磁场相平行的小磁石.在外界磁场作用下物质获得磁性,当外界磁场去掉或改变后,又永远保持原来的磁性,这称为剩余磁性.像熔岩在由热变冷的过程中即可获得剩余磁性,这称为热剩余磁性.大部分火成岩具有这种磁性,部分沉积岩也可获得剩余磁性.专门研究岩石中剩余磁性的科学,称为古地磁学.用精密仪器可以测定岩石剩余磁性的方向和大小,并可据以确定古地磁极的位置及强度、追溯地球磁场变化的历史和确定岩石的年代.
从1956年起,科学工作者开始测量海底岩石的磁化强度,并把正、负磁性异常圈定在图上进行研究.从60年代起,就陆续有人发现,在横穿洋脊方向所测得的磁力异常曲线相似,每一侧的正负异常都在另一侧同样的位置出现;同时发现在过去亿万年地球发展过程中,地球磁场南北极曾多次反向,现在的磁场叫正向,与现在磁场方向相反的叫逆向.把所有横剖面上所测得的正负异常连接起来,即可看出在洋脊两侧具有一系列与之平行的磁异常条带,正向和逆向交替出现,以洋脊为中心对称排列.每一条磁条带宽度不超过数十千米,而长度却可达几千千米以上. 3.洋底年龄的特征 前面提到海底沉积物有从洋脊向两侧由薄逐渐变厚的特点.除此,经过洋底采样及年龄测定证明,海底沉积物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最老的沉积物年龄不早于侏罗纪,即不早于2亿年,远比大陆上最古老的岩石(38亿年)年轻.二是海底沉积物年龄从洋脊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结合前述,所有这些现象究竟如何解释呢? (三)切穿岩石圈的巨型断裂——海沟 在环太平洋地带,有一圈下陷很深的负地形海沟,最深超过负一万米. 据近年海底深潜观察和重力、地热流等测量,发现海沟具有如下特征: 1.海沟是切穿岩石圈的深大断裂 根据近年在中美洲海沟的深潜观察,发现海沟轴线附近,在靠近大洋一侧为一系列平行台阶,每个台阶高10—30m,宽150—200m,是一些断距不大的正断层所组成的阶梯状断层;在靠近大陆一侧,为陡峻谷壁,其上有许多近垂直的V形断层沟槽和阶步(滑阶);而在轴线附近为一宽约30m的破碎带,上有大量角砾碎块,直径可达1—3m.由此看来,海沟带实际上是一条断层带,又根据重力测量数据,多数学者认为是切穿岩石圈并切入上地幔的深大断裂.从断层性质来看,大陆壳推覆在大洋壳之上,属于逆断层性质;大洋壳向下斜插于大陆之下,因下插弯曲而伴生一系列张断裂或阶梯状正断层.总之,大洋中脊是将岩石圈拉开,而海沟带则是使岩石圈受到压缩. 2.海沟是陆壳和洋壳交叉重叠的复杂地带 根据重力测量和地震资料,证明在这里大洋壳以较大的角度(45°±15°)向大陆壳下俯冲插入①,换言之,大陆壳向着大洋壳之上仰冲.最初H.贝尼奥夫通过地震在这个带上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向大陆方向震源由浅变深构成一个倾斜带,后来证明这个倾斜带就是大洋壳的俯冲带,所以这一个带又称为贝尼奥夫带.它实际上构成了环太平洋地震带,而全世界的中、深源地震也主要发生在这里. 3.海沟是不对称的地热流异常区 海沟带和洋脊一样,都是地热流异常区,但海沟带显示了地热流值一低一高平行排列的特点.在海沟附近,显示一种地热流值较低(0.99—1.16HFU)的特征,一般没有现代火山活动;而在海沟向陆一侧150—200km左右,则往往是一系列火山带,在地貌上则显示一系列岛弧带,热流值显著升高,可达2.0HFU左右.在岛弧的靠大陆一侧,往往形成边缘海(或称弧后盆地),高地热流异常区也常扩大到这一地区.
海沟为什么具有上述基本特点,同样为人们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根据. 上述这些奇怪现象的发现,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注意.人们不得不提出一系列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例如,洋脊是岩石圈的张裂带和地下岩浆涌出口,如果这种作用继续进行,岩石圈是不是会拉开?越来越多的岩浆流到哪里去海沟(或贝尼奥夫带)是岩石圈的挤压带,如果这种作用继续下去,岩石圈将会缩短到什么程度?深海沉积物既薄而又年轻,如果深海沉积速度以每100年1mm计,从太古代至今,应该有30km以上的厚度,但实际上只有几十、几百米的厚度,这是因为什么?凡此种种,如果按照传统的地质学理论是无法加以解释的.因此,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人们面前,那就是大洋壳究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1960—1962年,赫斯(H.H.Hess)和迪茨(R.S.Deitz)首先提出一种理论,叫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认为:密度较小的大洋壳浮在密度较大的地幔软流圈之上;由于地幔温度的不均一性,导致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从而在地幔或软流圈中引起物质的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向上环流的地方,使大洋壳受到拉张作用,形成大洋中脊,中脊被拉开形成两排脊峰和中间谷,来自地幔的岩浆不断从洋脊涌出,冷凝后形成新的洋壳,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长脊,温度和热流值都较高;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环流不断向两侧推开,也就是如传送带一样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就产生了地磁异常条带在大洋中脊两旁有规律的排列以及洋壳年龄离洋脊越远越老的现象;大洋中脊两侧向外扩张速度(半速度)大约为每年1—2cm,有的可达3—8cm;在向下环流的地方,或在不断扩张的大洋壳与大陆壳相遇的地方,由于前者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向大陆壳下俯冲,形成海沟或贝尼奥夫带;向大陆壳下面倾斜插入的大洋壳,由于远离中脊,温度已经变冷,同时海底沉积物中的水分也被带入深部,形成海沟低热流值带;另一方面,由于深部地热作用,再加上强大的摩擦,在大约深150—200km处,导致大洋壳局部或全部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及挥发成分的强大内压促使其向上侵入,并携带大量热能上升,因此在海沟向陆一侧一定距离处形成高热流值;同时,来自地幔的、以及混杂了重熔陆壳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和岛弧;这些火山喷出的岩浆,由于混入了硅铝层(沉积物,大陆壳重熔物质)的成分,因此经常是属于中性的安山岩质(在环太平洋区安山岩出露的界线,称为安山岩线).大洋壳俯冲带,由于其下部逐渐熔化、混合而消亡,所以贝尼奥夫带又称为大洋壳消亡带. 海底扩张说对于许多海底地形、地质和地球物理的特征,都能作出很好的解释.特别是它提出一种崭新的思想,即大洋壳不是固定的和永恒不变的,而是经历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地表总面积基本上是一个常数,既然有一部分洋壳不断新生和扩张,那就必然有一部分洋壳逐渐消亡.这一过程大约需2亿年.这就是在洋底未发现年龄比这更老的岩石的缘故.
大陆漂移说的复活
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迅速发展,获得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论据,使大陆漂移的学说得到复活.例如,当初魏格纳从地图上论证了大陆边界的拼合现象,1965年E.C.布拉德重新研究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大陆的边界不应当以海岸线为准,而应当以大陆壳的边界即大陆坡的坡脚为准,并应考虑消除在大陆分裂后陆壳的增建(例如非洲尼日尔三角洲沉积增建数百千米,第三纪和近代火山喷发熔岩形成冰岛及其它火山岛等)和改造(如外力侵蚀海岸后退等)部分,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以数学方法进行拼接,终于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大陆拼接以后,在岩石、构造、地层、古生物等方面也应该对应连接在一起,这如同把一张报纸撕成碎片,不仅可以按碎片形状拼合复原,而且复原后其上面的文字也应该是连贯的,在这方面也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又如,近年做出的磁极迁移曲线,也证明大陆漂移是确实存在的.把已经测出的不同时代磁极迁移轨迹在图上用曲线表示出来,称为极移曲线.若欧美大陆是固定的,只能得出一条极移曲线,而今得出两条,因此只有设想欧美大陆原来是合在一起,后来逐渐分离,直到形成现在的位置,才能解释这种现象.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A.魏格纳(1880—1930)在总结前人有关大陆漂移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大地构造假说——大陆漂移说,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重视.
魏格纳认为:在3亿年前的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和岛屿是连在一起的,构成一个庞大的联合古陆,称为泛大陆(Pangea);周围的海洋称为泛大洋(Panthalassa).从中生代开始,这个泛大陆逐渐分裂、漂移,一直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是在大陆漂移过程中出现的,太平洋是泛大洋的残余. 漂移说认为:较轻的花岗岩质(sial)大陆是在较重的玄武岩质(sima)海底上漂移的,并列举了许多事实来证明这种漂移.如大洋两岸特别是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凹凸相合,只要把南北美洲大陆向东移动,就可以和欧非大陆拼在一起,几乎严丝合缝.又如在为大洋所分割的大陆上,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群、古气候等也都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以古构造而论,如非洲的开普山和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可以连接起来,被看作是同一地质构造的延续.以古气候而论,如在南美洲、非洲、印度、澳大利亚洲都发现有石炭二叠纪的冰川堆积物,说明它们当初是连在一起的,并正好处于极地位置,是以后经过分裂、漂移才形成目前这种分布的形势.诸如此类,例证很多. 漂移说还认为:大陆漂移有两个明显的方向性:一是从两极向赤道的离极运动,是由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引起的.东西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就是大陆壳受到从两极向赤道的挤压的结果.一是从东向西的运动,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所产生的潮汐(摩擦力)作用引起的.美洲西岸的经向山脉如科迪勒拉山脉和安第斯山脉,就是美洲大陆向西漂移受到硅镁层阻挡,被挤压褶皱形成的;亚洲大陆东缘的岛弧群、小岛,是陆地向西漂移时留下来的残块. 这个学说,在当时有两点引起人们的兴趣.一是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水平运动对地壳构造形成的主导作用;二是大陆和大洋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李四光在当时也受到此说的影响.但是,大陆漂移的驱动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人怀疑地球自转离心力和日月潮汐摩擦力是否足以使大陆硅铝层在洋底硅镁层上漂移;此外还有一些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如果是硬的硅铝层在较软的硅镁层上发生漂移,为什么硅铝层的前缘褶皱成山而硅镁层的边缘反倒没有褶皱而只拗陷为海沟?如果大陆漂移是在中生代开始的,那么古生代以前的褶皱山脉是怎样形成的?由于许多问题得不到答案,特别是受到固定论者的坚决反对,到了30年代,此一学说便逐渐消沉下去了.
海底扩张学说
若干世纪以来,地质工作都是局限于大陆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为苏美等国家争夺战略要地和海底资源,各种科学伸入到这片占地球总面积71%的“禁区”,展开了多方面的海洋调查工作,并获得了大量海洋科学的资料.例如,发现或进一步弄清了大洋中脊形态、海底地热流分布异常、海底地磁条带异常、海底地震带及震源分布、岛弧及与其伴生的深海沟、海底年龄及其对称分布、地幔上部的软流圈等等.在这些新资料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崭新的学说——海底扩张说. (一)地球表面最长的山脉——大洋中脊 大洋中脊,或称洋脊,指海底纵横绵延的山脉,总长度可达65000km,是地球上最长的山脉.其中最典型的为大西洋中脊,它与两侧大陆平行延伸,略呈S形;高出洋底2000—3000m,洋脊中央常为一深陷裂谷,两侧有一系列阶梯状断层,形成地堑构造.有些海底山脉并不在大洋的中间,一般称为海岭,如沿东经90°的东印度海岭,北冰洋上的罗蒙诺索夫海岭等.又如太平洋东部的海岭,没有明显的中央裂谷,也不甚崎岖,称为太平洋中隆. 根据实地勘测,发现洋脊具有如下地球物理方面的特点:第一,洋脊为高地热流异常区.中央裂谷附近的热流值常是深海盆正常值的2—3倍.第二,重力测量结果,中央裂谷一带常表现为重力负异常区.第三,地震波的研究表明,在洋脊下方的地幔中,波速小于正常值,同时莫霍面不清,地壳有明显变薄的趋势.以上各项地球物理测量说明洋脊下面是软流圈物质上涌的部位,温度较高,密度变小,有部分物质熔融变为岩浆(反映重力值降低,波速降低),洋脊是地热的排泄口(反映热流值较高). 此外,深潜及海底打捞资料证明,在洋脊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主要为玄武岩,没有或只有极薄的深海沉积物,在较深部位的岩石由于地温较高,有不同程度的变质现象. 综上所述,洋脊位于温度较高的地幔软流圈上隆的地段,是岩石圈的巨型张裂谷,是岩浆的涌出口和地热排泄口,也是区域变质发生的地带. (二)大洋中脊两侧的地质特征 在洋脊两侧人们发现有许多地质现象,特别是地球物理现象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对称性的特点,引起一些学者的重视和思考. 1.地质现象的对称性 从大洋中脊向两侧,基岩风化程度有由浅逐渐变深的趋势;同时海底沉积层有由薄变厚的趋势,形成以大洋中脊为中心、两侧地质现象对称的鲜明特点.这种特点应该同大洋中脊及洋壳的形成过程密切相关. 2.海底磁条带的对称排列 地球磁场的两极能使指南针的两端指向南北,这是尽人皆知的事.但是地球发展过程中磁场的极性特征,可以保存于不同时代的岩石中,则是近年才被揭示出来的.事实证明,从地下溢出的高温熔岩,当其温度下降到居里点(500—450℃)以下,其中矿物内部原子振动量减小,特别是像磁铁矿一类的矿物,其内部原子开始受到地球磁场的控制,按照磁力线的方向发生磁化,使每一块小矿物变成一个极性与地球磁场相平行的小磁石.在外界磁场作用下物质获得磁性,当外界磁场去掉或改变后,又永远保持原来的磁性,这称为剩余磁性.像熔岩在由热变冷的过程中即可获得剩余磁性,这称为热剩余磁性.大部分火成岩具有这种磁性,部分沉积岩也可获得剩余磁性.专门研究岩石中剩余磁性的科学,称为古地磁学.用精密仪器可以测定岩石剩余磁性的方向和大小,并可据以确定古地磁极的位置及强度、追溯地球磁场变化的历史和确定岩石的年代.
从1956年起,科学工作者开始测量海底岩石的磁化强度,并把正、负磁性异常圈定在图上进行研究.从60年代起,就陆续有人发现,在横穿洋脊方向所测得的磁力异常曲线相似,每一侧的正负异常都在另一侧同样的位置出现;同时发现在过去亿万年地球发展过程中,地球磁场南北极曾多次反向,现在的磁场叫正向,与现在磁场方向相反的叫逆向.把所有横剖面上所测得的正负异常连接起来,即可看出在洋脊两侧具有一系列与之平行的磁异常条带,正向和逆向交替出现,以洋脊为中心对称排列.每一条磁条带宽度不超过数十千米,而长度却可达几千千米以上. 3.洋底年龄的特征 前面提到海底沉积物有从洋脊向两侧由薄逐渐变厚的特点.除此,经过洋底采样及年龄测定证明,海底沉积物还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最老的沉积物年龄不早于侏罗纪,即不早于2亿年,远比大陆上最古老的岩石(38亿年)年轻.二是海底沉积物年龄从洋脊到两侧由新到老对称分布.结合前述,所有这些现象究竟如何解释呢? (三)切穿岩石圈的巨型断裂——海沟 在环太平洋地带,有一圈下陷很深的负地形海沟,最深超过负一万米. 据近年海底深潜观察和重力、地热流等测量,发现海沟具有如下特征: 1.海沟是切穿岩石圈的深大断裂 根据近年在中美洲海沟的深潜观察,发现海沟轴线附近,在靠近大洋一侧为一系列平行台阶,每个台阶高10—30m,宽150—200m,是一些断距不大的正断层所组成的阶梯状断层;在靠近大陆一侧,为陡峻谷壁,其上有许多近垂直的V形断层沟槽和阶步(滑阶);而在轴线附近为一宽约30m的破碎带,上有大量角砾碎块,直径可达1—3m.由此看来,海沟带实际上是一条断层带,又根据重力测量数据,多数学者认为是切穿岩石圈并切入上地幔的深大断裂.从断层性质来看,大陆壳推覆在大洋壳之上,属于逆断层性质;大洋壳向下斜插于大陆之下,因下插弯曲而伴生一系列张断裂或阶梯状正断层.总之,大洋中脊是将岩石圈拉开,而海沟带则是使岩石圈受到压缩. 2.海沟是陆壳和洋壳交叉重叠的复杂地带 根据重力测量和地震资料,证明在这里大洋壳以较大的角度(45°±15°)向大陆壳下俯冲插入①,换言之,大陆壳向着大洋壳之上仰冲.最初H.贝尼奥夫通过地震在这个带上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发现向大陆方向震源由浅变深构成一个倾斜带,后来证明这个倾斜带就是大洋壳的俯冲带,所以这一个带又称为贝尼奥夫带.它实际上构成了环太平洋地震带,而全世界的中、深源地震也主要发生在这里. 3.海沟是不对称的地热流异常区 海沟带和洋脊一样,都是地热流异常区,但海沟带显示了地热流值一低一高平行排列的特点.在海沟附近,显示一种地热流值较低(0.99—1.16HFU)的特征,一般没有现代火山活动;而在海沟向陆一侧150—200km左右,则往往是一系列火山带,在地貌上则显示一系列岛弧带,热流值显著升高,可达2.0HFU左右.在岛弧的靠大陆一侧,往往形成边缘海(或称弧后盆地),高地热流异常区也常扩大到这一地区.
海沟为什么具有上述基本特点,同样为人们的思考提供了更多的根据. 上述这些奇怪现象的发现,引起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注意.人们不得不提出一系列希望得到解决的问题.例如,洋脊是岩石圈的张裂带和地下岩浆涌出口,如果这种作用继续进行,岩石圈是不是会拉开?越来越多的岩浆流到哪里去海沟(或贝尼奥夫带)是岩石圈的挤压带,如果这种作用继续下去,岩石圈将会缩短到什么程度?深海沉积物既薄而又年轻,如果深海沉积速度以每100年1mm计,从太古代至今,应该有30km以上的厚度,但实际上只有几十、几百米的厚度,这是因为什么?凡此种种,如果按照传统的地质学理论是无法加以解释的.因此,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人们面前,那就是大洋壳究竟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1960—1962年,赫斯(H.H.Hess)和迪茨(R.S.Deitz)首先提出一种理论,叫海底扩张说. 海底扩张说认为:密度较小的大洋壳浮在密度较大的地幔软流圈之上;由于地幔温度的不均一性,导致地幔物质密度的不均一性,从而在地幔或软流圈中引起物质的对流,形成若干环流;在两个向上环流的地方,使大洋壳受到拉张作用,形成大洋中脊,中脊被拉开形成两排脊峰和中间谷,来自地幔的岩浆不断从洋脊涌出,冷凝后形成新的洋壳,所以大洋中脊又叫生长脊,温度和热流值都较高;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环流不断向两侧推开,也就是如传送带一样不断向两侧扩张,因此就产生了地磁异常条带在大洋中脊两旁有规律的排列以及洋壳年龄离洋脊越远越老的现象;大洋中脊两侧向外扩张速度(半速度)大约为每年1—2cm,有的可达3—8cm;在向下环流的地方,或在不断扩张的大洋壳与大陆壳相遇的地方,由于前者密度较大,位置较低,便向大陆壳下俯冲,形成海沟或贝尼奥夫带;向大陆壳下面倾斜插入的大洋壳,由于远离中脊,温度已经变冷,同时海底沉积物中的水分也被带入深部,形成海沟低热流值带;另一方面,由于深部地热作用,再加上强大的摩擦,在大约深150—200km处,导致大洋壳局部或全部熔融,形成岩浆,岩浆及挥发成分的强大内压促使其向上侵入,并携带大量热能上升,因此在海沟向陆一侧一定距离处形成高热流值;同时,来自地幔的、以及混杂了重熔陆壳的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和岛弧;这些火山喷出的岩浆,由于混入了硅铝层(沉积物,大陆壳重熔物质)的成分,因此经常是属于中性的安山岩质(在环太平洋区安山岩出露的界线,称为安山岩线).大洋壳俯冲带,由于其下部逐渐熔化、混合而消亡,所以贝尼奥夫带又称为大洋壳消亡带. 海底扩张说对于许多海底地形、地质和地球物理的特征,都能作出很好的解释.特别是它提出一种崭新的思想,即大洋壳不是固定的和永恒不变的,而是经历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地表总面积基本上是一个常数,既然有一部分洋壳不断新生和扩张,那就必然有一部分洋壳逐渐消亡.这一过程大约需2亿年.这就是在洋底未发现年龄比这更老的岩石的缘故.
大陆漂移说的复活
从60年代起,由于海洋科学和地球物理学等迅速发展,获得大量的有利于大陆漂移的论据,使大陆漂移的学说得到复活.例如,当初魏格纳从地图上论证了大陆边界的拼合现象,1965年E.C.布拉德重新研究了这一问题.他认为大陆的边界不应当以海岸线为准,而应当以大陆壳的边界即大陆坡的坡脚为准,并应考虑消除在大陆分裂后陆壳的增建(例如非洲尼日尔三角洲沉积增建数百千米,第三纪和近代火山喷发熔岩形成冰岛及其它火山岛等)和改造(如外力侵蚀海岸后退等)部分,然后利用电子计算机以数学方法进行拼接,终于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同时,大陆拼接以后,在岩石、构造、地层、古生物等方面也应该对应连接在一起,这如同把一张报纸撕成碎片,不仅可以按碎片形状拼合复原,而且复原后其上面的文字也应该是连贯的,在这方面也取得令人信服的结果. 又如,近年做出的磁极迁移曲线,也证明大陆漂移是确实存在的.把已经测出的不同时代磁极迁移轨迹在图上用曲线表示出来,称为极移曲线.若欧美大陆是固定的,只能得出一条极移曲线,而今得出两条,因此只有设想欧美大陆原来是合在一起,后来逐渐分离,直到形成现在的位置,才能解释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