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伤逝》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3 00:49:55
《伤逝》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
《伤逝》是一部爱情小说,是鲁迅唯一的一部爱情小说,是一部悲剧小说.\x0d它的篇幅并不长,且采用倒叙的手法,叙述出整个故事.读过他后给我的感觉是很郁闷,有点可怜小说人物,有些讨厌小说人物,总之是一一种很郁闷的感觉.我今天要说的是对伤逝的悲剧及伤逝对现代婚姻的启示.\x0d故事的梗概是在自由思想萌发时一对觉醒的青年男女相恋,后遭到家族反对,私奔同居,最后抵挡不了社会舆论与经济困难的压力而走向结束的爱情故事.\x0d从男主角涓生的方面讲,涓生是自私的、觉醒的不够彻底的,胆小懦弱的 .在两人交往过程中,他没有过主动,都是女主角子君去他的住处看他,在两人找房子的时候面对旁人的指指点点他是不敢抬头的,感到不自在.到后来他们面对沉重的经济压力,他的精神更加的委靡,甚至到最后不自觉的把这种压力转化为对生活的埋怨和对子君的猜测中,如在扔弃小狗阿随后,就猜测子君已认为他是忍心的,在受到解雇书时,涓生就说到那声音在我听去却只是浮浮的,写的是子君的变化,其实是暗指涓生本身的情感变化,是他本身已对生活产生害怕.还写到灯光也十分暗淡,其实是反映出涓生内心的暗淡.经济的压力使涓生把怨恨转到家庭小事上,变得斤斤计较.如在家中觉得没有一间静室,觉得子君没有先前那么幽静,连生活中必有的碗碟、煤烟都成了他的阻碍.连吃饭的时间变幻莫测,又嫌子君打扰他,又怪子君不重视他.文中还写到鸟笼寓意,其实他已经觉得子君已成为他飞翔的羁绊,以致到后来他都不愿呆在家中,美其名曰是受不了子君的冷淡,其实是他逃避现实,不敢面对生活的窘迫,不敢面对自己.讲到鸟笼与飞翔时,其实子君的命运已经注定.涓生不定会离开 子君,虽然涓生曾经想到子君会死,但在被生活压迫中最后他失去了任何力量来抵制他想分手的决定,最终在早晨,时间多得很,决定说出他所认为的真实.他虽然觉得像个做坏事的小孩,但这种思想阻止不了他想逃脱这个牢笼的决心的自私.最终子君离开了,涓生在后悔和自责中走向另一个人生阶段.\x0d从子君的角度出发,她是两个形象的体现,一个是觉醒的一个是传统的.在与涓生恋爱时她是新时代的新女性,她敢为了爱情而与家庭对抗,乃至最后与她的叔叔断绝关系,她也敢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话”甚至面对旁人的轻视、嘲笑,她可以往若未闻.对于涓生的浪漫求爱,她勇敢的接受,断然的决定与涓生同居.这是对自由恋爱和婚姻的斗争.但她也是传统的,在婚后她的身上慢慢的体现出传统思想在他身上的作用.也许涓生的感觉是由偏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同居后子君的思想的确有了退后,她成了 一个家庭主妇,一天到晚所接触的就是生活琐事,如洗衣、洗碗、打扫等,外加饲养小鸡和小狗阿随,为小鸡而争吵,为阿随而伤心.之前所接触的泰戈尔、雪莱等外国名人及其作品早已远离,她最多的享受就是怀旧谈,特别是涓生的求爱片断,她的生活是固定的惨淡的,这也成为涓生离开的理由-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而且在生活中她的身上也体现出出嫁从夫的思想,譬如对于涓生的埋怨她毫无反抗的接受,对于涓生的决定她也默默地忍受,黯然的跟随她的父亲回到家中,不带走一切东西,最终在孤单悲伤中离开人世.\x0d从社会时期来讲,当时是新思想萌发的时期,这种新思想是薄弱的,是需要成长的,是受到当时主流思想-封建伦理的迫害和排挤的.子君和涓生是新思想的代表,所以他们的追求必然遭到旧势力的阻扰.小说中提到子君和她叔子闹开了,以致于他叔子气到不再认她做侄女,这充分说明旧社会的礼教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家族中的大多数人,这也说明为何到最后子君随着父亲回到家里没多久就香销玉殒了.封建的思想是不容许违背他们的教条的人存在的.子君的出走同居,明显的违背了他们的标准,他们不会给予子君重生的机会.再说他们在找房子时大半是被他人托辞拒绝,且总是有讥笑、猥亵、轻蔑的目光,并且到最后涓生的失业,这一切一切的发生都脱离不了社会伦理道德的压迫.这是我所认识的悲剧的原因.\x0d子君是两个人物的代表,一个是鲁迅明媒正娶之妻,一个是她的另一半许广平.这篇小说体现了鲁迅对婚姻的挣扎.对于正妻,他不能离弃她,但他也不能与她相处.所以他选择离开,对于许广平她是他的知己,他们心心相吸,是志同道合.虽然他们没有结婚,但他们的生活才是真真正正的夫妻.所以说婚姻应该建立在相爱,志同道合的基础上,并且要有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共同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才能理直气壮地面对社会上的一切猜测,离间 才能走得常常久久,过得幸福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