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是说什么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6 20:13:38
《蜀道难》是说什么的
说到四川不容易出人,还有一个好的例证,那就是李白的名诗《蜀道难》.
李白跟唐玄宗死于同一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李白跟唐玄宗死在一年,虽然是个偶然.但李白对唐玄宗的感情,不比寻常.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天宝十五载(765),到四川避难.大家想想,这《蜀道难》是不是跟唐玄宗有关了?在长安呆得好好的,不得已去成都,路上千辛万苦,还把妃子的命也丢了.李白替玄宗伤心啊,写一首《蜀道难》,说如果君王您呆在长安多好啊,去什么成都呢?路上这么艰难.
另一个说法也貌似有理.跟李白关系很好的一个诗人朋友——杜甫,到四川,投靠严武.李白比杜甫大11岁,李白是大哥大,杜甫是李白的小兄弟.李白跟杜甫说,严武那个人你可要注意了.史书上说严武是一个军阀,喜怒无常.严武虽然对杜甫很好,但是跟杜甫也闹别扭,据说还动过杀掉杜甫的念头.有人说李白事先看到了这一点,告诫杜甫四川那个地方不能去.
我们读《蜀道难》这首诗,里面讲得也非常清楚,后面有几句,说“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你又不是我们四川人,你到我们四川来干什么啊?你到四川,要过剑门关的.剑阁你知道不知道?你到那儿看一看就知道了,“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来了把你关着,不放你回去,哭都没用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剑门关这个地方的长官,既不是你亲戚,也不是你朋友,你以为他会对你好?他回头变脸的话,你可就完蛋了.“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样的地方能去吗?乍一看,如果说这是劝玄宗不要去,或者是劝杜甫不要去,似乎都有道理.
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的.为什么呢?李白的名气太大了.李白不是有个号叫“谪仙人”么?“谪仙人”自己封不行的,得要一个文化昆仑来封.如果是现在,最好是季羡林季老说你是天才,你有学问,大家才会承认你.李白那个年代,谁最有资格说这句话呢?四明狂客贺知章.书上说贺知章读李白的诗,读到《蜀道难》,就说:“你是天才,你是天上神仙下凡啊!”这就是“谪仙人”的由来.这岂不证明《蜀道难》是在李白成名之前写的吗?但是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基本上是晚年了.唐玄宗和杜甫都是安史之乱以后去四川的.
还有一个证据.一个人名气太大,很多事情,想挡都挡不住的.当时人也编书的.当然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要做畅销书,那个时候的书不一定是要走向市场,但是也得保证质量,如果你编的书水平很差,那岂不把你的名头毁掉了?以后在社会上可怎么混呢?那时候编书往往是为了挣名.要挣名气,书编得不能不好.什么人名气又大,诗又写的好,编到书里去,最合适不过了.再没有比李白是更合适的人选了.
当年殷璠编了一本书,叫《河岳英灵集》.殷璠是李白同时代的人,《河岳英灵集》选了李白的14首诗.编完之后,殷璠给这本书写了一篇序,交待了编诗的起止年代:“起甲寅,终癸巳”.这是天干地支纪年.“终癸巳”的“癸巳”是哪一年呢?是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李白《蜀道难》这首诗,被他同时代人所编的诗歌选集收录,根据编者的序,可以知道它的写作时间,最晚不能晚于天宝十二载.问题马上来了,唐玄宗幸蜀是天宝十五载(756),杜甫到四川是乾元二年(759年),中间差了好几年呢.所以《蜀道难》绝对和唐玄宗、杜甫两人去四川无关.
中国诗歌是有传统的.《蜀道难》有《蜀道难》的传统.《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六朝诗人阴铿写过一首《蜀道难》,中间有两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上一句说蜀道这么难,下一句讲一个人想要建功立业,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蜀道难》的传统,是拿蜀道来比仕途,讲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你老爸既不是国家元首,又不是亿万富翁,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扬名立万,谈何容易?
这样一个比喻,这样一个传统,再加上李白恰好是一个四川人,便有了李白写的《蜀道难》这首首.
我认为《蜀道难》真正的意义,是拿蜀地地理交通的艰难,来暗喻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要成名太难了.《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应该非常早,绝对在天宝十二载之前.写《蜀道难》的时候,李白应该还没有成名.李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经营,李白渴望成名.这才是《蜀道难》的真正用意.
我们来具体讲《蜀道难》这首诗: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看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应该想到李白还写过两句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看上去都是四通八达的大道,可是我李白这样的天才居然出不来,这有天理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讲历史的艰难.“四万八千年”,中国的文明都没这么古.我们现在说中国文明五千年.李白说当我们还没有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四川跟秦地就不能相通.这个“秦”是有特指的.唐代以前最重要的两个朝代,一个周代,一个汉代,尤其号称盛世的西周和西汉,首都在秦地.唐代的都城长安,也在秦地.这句实际上是说,四川这个地方,想要跟首都有点关系,那可真是太难了.
艰难到什么地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面都到天了,你举起手就可以摸到天了.下面是万丈深渊,弄不好就掉下去了.黄鹤飞不过去,连猿猴想过去都困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在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之间,是从四川到秦地,翻越秦岭的必经之地.为什么叫青泥呢?因为那个地方经常下雨,全是泥泞.你想走,可怎么走呢?走到那儿你没法走,只能坐下来.你用手摸摸天吧,在那儿长叹就行了.
后面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你要去,但是不能拖家带口,你一个人去吧.你看连鸟都带着妻儿,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去求功名,还那么艰难,你想想有意思吗?“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啼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你感觉它啼叫的时候,最后是血都啼出来了,是那样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感觉.你要去求功名,从四川到首都去的话,你要路过多少的艰辛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这儿又补一句.那四川人要出来有多难呢?我告诉你,你听的时候都会为之动容,都会坐愁红颜老.如果四川人想出来的话,得着急成什么样子啊.
请注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结尾又出现了.这句一共出现三次.开篇一句,把蜀道的艰难都讲了.中间补一句,提醒你不要忘了.最后讲完了,曲终奏雅,还是告诉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首诗的主题只有一个,“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容易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联系起来.
“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西”字,在这首诗里也出现过三次.哪三次?最后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中间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还有一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太白峰是秦岭的主峰,在现在陕西眉县,正当唐代首都长安的西南.你要从四川来首都的话,是一定要过太白山的.太白和青泥,你要过,那可是比登天还难的.
“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思很明显.李白这个“西望”,是西望长安,西望首都.长安对中国古人是一个象征,因为它是首都.辛弃疾的词里写,“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在江南,都这么说,李白是在峨眉山脚下,要过秦岭才能到长安,更是可怜无数山.说白了,《蜀道难》的主题就是望长安.
这首诗应当是李白还在四川的时候写的.李白想建功立业,想扬名立万,他一心想着到首都长安去,这是《蜀道难》的宗旨所在.这首诗对李白来说,是他的励志篇.
讲蜀地的难,李白的《蜀道难》,还有魏颢的序,两篇文章的指向是一致的:蜀地地理环境闭塞,不容易出人.作为一个四川青年,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青年,尤其是一个天才自负的青年,他最大的痛苦,就在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才是《蜀道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从四川讲李白的关键所在.四川很难出人,所以四川青年——天才李白的才华,都被淤积、压抑在那儿.他需要喷薄而出,他需要一个机会.
为什么李白成名没有王维早?就是因为李白是四川人.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王维19岁成名,21岁中进士.盛唐诗人,第一个成名的就是王维.李白王维齐名,而且同岁,两个人也都在长安生活过,却为什么互相之间从来不提对方呢?都是第一流的人,之间难免有忌讳的.李白说你凭什么比我成名早?王维说我成名的时候你是个什么东西!李白的才华自然不输于王维.王维是天才的艺术家,李白是天才的诗人.诗人比艺术家更伟大,李白是不太看得起王维的.
李白跟唐玄宗死于同一年.不能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李白跟唐玄宗死在一年,虽然是个偶然.但李白对唐玄宗的感情,不比寻常.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爆发的天宝十五载(765),到四川避难.大家想想,这《蜀道难》是不是跟唐玄宗有关了?在长安呆得好好的,不得已去成都,路上千辛万苦,还把妃子的命也丢了.李白替玄宗伤心啊,写一首《蜀道难》,说如果君王您呆在长安多好啊,去什么成都呢?路上这么艰难.
另一个说法也貌似有理.跟李白关系很好的一个诗人朋友——杜甫,到四川,投靠严武.李白比杜甫大11岁,李白是大哥大,杜甫是李白的小兄弟.李白跟杜甫说,严武那个人你可要注意了.史书上说严武是一个军阀,喜怒无常.严武虽然对杜甫很好,但是跟杜甫也闹别扭,据说还动过杀掉杜甫的念头.有人说李白事先看到了这一点,告诫杜甫四川那个地方不能去.
我们读《蜀道难》这首诗,里面讲得也非常清楚,后面有几句,说“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你又不是我们四川人,你到我们四川来干什么啊?你到四川,要过剑门关的.剑阁你知道不知道?你到那儿看一看就知道了,“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来了把你关着,不放你回去,哭都没用的.“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剑门关这个地方的长官,既不是你亲戚,也不是你朋友,你以为他会对你好?他回头变脸的话,你可就完蛋了.“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样的地方能去吗?乍一看,如果说这是劝玄宗不要去,或者是劝杜甫不要去,似乎都有道理.
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是错的.为什么呢?李白的名气太大了.李白不是有个号叫“谪仙人”么?“谪仙人”自己封不行的,得要一个文化昆仑来封.如果是现在,最好是季羡林季老说你是天才,你有学问,大家才会承认你.李白那个年代,谁最有资格说这句话呢?四明狂客贺知章.书上说贺知章读李白的诗,读到《蜀道难》,就说:“你是天才,你是天上神仙下凡啊!”这就是“谪仙人”的由来.这岂不证明《蜀道难》是在李白成名之前写的吗?但是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基本上是晚年了.唐玄宗和杜甫都是安史之乱以后去四川的.
还有一个证据.一个人名气太大,很多事情,想挡都挡不住的.当时人也编书的.当然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我们现在要做畅销书,那个时候的书不一定是要走向市场,但是也得保证质量,如果你编的书水平很差,那岂不把你的名头毁掉了?以后在社会上可怎么混呢?那时候编书往往是为了挣名.要挣名气,书编得不能不好.什么人名气又大,诗又写的好,编到书里去,最合适不过了.再没有比李白是更合适的人选了.
当年殷璠编了一本书,叫《河岳英灵集》.殷璠是李白同时代的人,《河岳英灵集》选了李白的14首诗.编完之后,殷璠给这本书写了一篇序,交待了编诗的起止年代:“起甲寅,终癸巳”.这是天干地支纪年.“终癸巳”的“癸巳”是哪一年呢?是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
李白《蜀道难》这首诗,被他同时代人所编的诗歌选集收录,根据编者的序,可以知道它的写作时间,最晚不能晚于天宝十二载.问题马上来了,唐玄宗幸蜀是天宝十五载(756),杜甫到四川是乾元二年(759年),中间差了好几年呢.所以《蜀道难》绝对和唐玄宗、杜甫两人去四川无关.
中国诗歌是有传统的.《蜀道难》有《蜀道难》的传统.《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六朝诗人阴铿写过一首《蜀道难》,中间有两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上一句说蜀道这么难,下一句讲一个人想要建功立业,简直是不可能的事.《蜀道难》的传统,是拿蜀道来比仕途,讲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你老爸既不是国家元首,又不是亿万富翁,在这种情况下你要扬名立万,谈何容易?
这样一个比喻,这样一个传统,再加上李白恰好是一个四川人,便有了李白写的《蜀道难》这首首.
我认为《蜀道难》真正的意义,是拿蜀地地理交通的艰难,来暗喻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要成名太难了.《蜀道难》的写作年代,应该非常早,绝对在天宝十二载之前.写《蜀道难》的时候,李白应该还没有成名.李白需要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经营,李白渴望成名.这才是《蜀道难》的真正用意.
我们来具体讲《蜀道难》这首诗:
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看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应该想到李白还写过两句诗:“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 看上去都是四通八达的大道,可是我李白这样的天才居然出不来,这有天理吗?“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讲历史的艰难.“四万八千年”,中国的文明都没这么古.我们现在说中国文明五千年.李白说当我们还没有到新石器时代的时候,四川跟秦地就不能相通.这个“秦”是有特指的.唐代以前最重要的两个朝代,一个周代,一个汉代,尤其号称盛世的西周和西汉,首都在秦地.唐代的都城长安,也在秦地.这句实际上是说,四川这个地方,想要跟首都有点关系,那可真是太难了.
艰难到什么地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上面都到天了,你举起手就可以摸到天了.下面是万丈深渊,弄不好就掉下去了.黄鹤飞不过去,连猿猴想过去都困难.“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青泥岭,在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之间,是从四川到秦地,翻越秦岭的必经之地.为什么叫青泥呢?因为那个地方经常下雨,全是泥泞.你想走,可怎么走呢?走到那儿你没法走,只能坐下来.你用手摸摸天吧,在那儿长叹就行了.
后面讲,“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你要去,但是不能拖家带口,你一个人去吧.你看连鸟都带着妻儿,你一个人孤苦伶仃去求功名,还那么艰难,你想想有意思吗?“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啼起来是什么样子的?你感觉它啼叫的时候,最后是血都啼出来了,是那样一种无能为力、无可奈何的感觉.你要去求功名,从四川到首都去的话,你要路过多少的艰辛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这儿又补一句.那四川人要出来有多难呢?我告诉你,你听的时候都会为之动容,都会坐愁红颜老.如果四川人想出来的话,得着急成什么样子啊.
请注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结尾又出现了.这句一共出现三次.开篇一句,把蜀道的艰难都讲了.中间补一句,提醒你不要忘了.最后讲完了,曲终奏雅,还是告诉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首诗的主题只有一个,“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很容易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联系起来.
“侧身西望长咨嗟”的“西”字,在这首诗里也出现过三次.哪三次?最后一句“侧身西望长咨嗟!”中间一句,“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还有一句,“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太白峰是秦岭的主峰,在现在陕西眉县,正当唐代首都长安的西南.你要从四川来首都的话,是一定要过太白山的.太白和青泥,你要过,那可是比登天还难的.
“侧身西望长咨嗟”的意思很明显.李白这个“西望”,是西望长安,西望首都.长安对中国古人是一个象征,因为它是首都.辛弃疾的词里写,“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在江南,都这么说,李白是在峨眉山脚下,要过秦岭才能到长安,更是可怜无数山.说白了,《蜀道难》的主题就是望长安.
这首诗应当是李白还在四川的时候写的.李白想建功立业,想扬名立万,他一心想着到首都长安去,这是《蜀道难》的宗旨所在.这首诗对李白来说,是他的励志篇.
讲蜀地的难,李白的《蜀道难》,还有魏颢的序,两篇文章的指向是一致的:蜀地地理环境闭塞,不容易出人.作为一个四川青年,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青年,尤其是一个天才自负的青年,他最大的痛苦,就在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于“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这才是《蜀道难》的关键所在,也是我们从四川讲李白的关键所在.四川很难出人,所以四川青年——天才李白的才华,都被淤积、压抑在那儿.他需要喷薄而出,他需要一个机会.
为什么李白成名没有王维早?就是因为李白是四川人.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王维19岁成名,21岁中进士.盛唐诗人,第一个成名的就是王维.李白王维齐名,而且同岁,两个人也都在长安生活过,却为什么互相之间从来不提对方呢?都是第一流的人,之间难免有忌讳的.李白说你凭什么比我成名早?王维说我成名的时候你是个什么东西!李白的才华自然不输于王维.王维是天才的艺术家,李白是天才的诗人.诗人比艺术家更伟大,李白是不太看得起王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