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理解第四纪期间各环境要素的协同性?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8:10:02
如何理解第四纪期间各环境要素的协同性?
需要写2000字的论文
如何理解第四纪期间各环境要素的协同性?
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自创立以来,在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及其后一代代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已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广泛影响的地理学分支学科.特别是历史地理学者通过对我国独特地域、独特领域中一系列独特问题的开创性科学研究,不仅拓展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提供了多层面的历史借鉴,得到了学术界及应用部门的充分肯定.
进入21世纪,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历史地理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由于中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考古资料,拥有辽阔的疆域、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漫长的文明发展历史,这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在国际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只要学界同仁共同努力,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中国历史地理学必将以其文理兼备、时空交织、通贯古今的学科优势,为这两大全球性研究主题做出具有重大显示度的贡献.为此,笔者不揣浅陋,大胆展望,或挂一漏万,或有失偏颇,意欲抛砖引玉,并祈正于方家.
1 历史回顾
历史地理学属于地理科学,是现代地理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3],“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人的活动和影响而产生的”,这是老一辈历史地理学家在长期的学科探索与哲学思考中而提出的科学命题.中国历史地理学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经过几代历史地理学者的不断开拓和辛勤耕耘,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以下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丰硕成果:①历代疆域政区研究与历史地图的编制[4~14];②历史气候与自然灾害研究[15~27];③历史时期地表过程研究,包括历史地貌过程(水系、湖沼、海岸线、沙漠与黄土地貌等)和历史生物过程(自然植被与野生动物种群)[28~52];④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研究,涵盖文明起源、农业起源以及文明作为一种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体现与演变,诸如历史人口、城镇聚落、农业、农田水利、交通、文化、民族、军事、医学等[53~71];⑤区域综合与重大历史事件研究[72~81];⑥历史时期人地关系与适应模式研究,涉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与自然环境演变对人类文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两个方面[82~89];⑦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包括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的研发和以历史资料为主体的数据库的建设[90~94];等等.
中国历史地理学在取得上述成就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包括历史文献资料、自然记录资料和文物考古资料[95~101]等;并建立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构筑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因受篇幅所限,本文不作细述,有关内容我们将另文发表.
2 面临的挑战
中国历史地理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些研究领域已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地理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来自外部环境,也有源于学科自身.
2.1 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挑战
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包括地理学在内的地球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使研究水平得以不断提高,研究思路得以不断拓宽,研究目标得以不断深化,一些过去通过常规手段需要很长时间或不可能实现的科学计划,近年来也相继提出,并得以执行.相形之下,作为地理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历史地理学,除一些分支领域(如气候重建、环境变迁、疆域与政区演变等)在工作中力求定量化、信息化外,大部分研究领域依然还停滞在寻章摘句、考订补注之中.许多很有见地的研究结果因缺乏量化指标,很难与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衔接,而使研究成果不能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凸现其重要的科学价值,进而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应用与推广,为国家经济、文化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历史地理学应如何把握并灵活应对已摆在全体同仁的面前.在文献精细考订的基础上,创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科学道路,推动研究方法从定性描述向定量分析发展,并提高研究结果的定量化程度与精确性已成当务之急.
2.2 经济体制与科研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与科研体制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科研体制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从价值取向到运行机制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以竞争为机制、以创新为灵魂的科研运行机制.历史地理学由于缺乏“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地理学结构性大调整中,再次遭到严峻挑战.许多地理学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地理系的历史地理专业,由于得不到科研经费的支撑而失去发展空间,成为“濒危”学科,有些则沦为其它学科的附庸而苟延残喘;许多从事历史地理研究的科研人员因受科研经费与个人待遇的困扰,忍痛抉择,淡出专业,投身于其它应用研究领域(如旅游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等等),这极大影响了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势头.就目前全国从事历史地理研究与教学的机构和人员分布情况来看,卓然立于地理科研院所或地理院系的历史地理研究室、教研室已是屈指可数.取而代之,在史学范畴中有关历史地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则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为推动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主要力量.
2.3 分支学科、交叉领域的迅速发展,使主题研究对象模糊化
分支学科、交叉领域迅速扩充是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历史人文地理学的蓬勃发展,新的研究领域和分支学科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这种发展虽然使历史地理学一时繁荣,但也带来不良后果,模糊了历史地理学以“地理环境演变规律”、“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为核心的研究主线,使学科出现内在危机.作为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历史地理学越来越偏离地理学发展的主流方向.虽然“空白”一个一个地填补了,但危机却一步一步地在加深.与此同时,一些原先属于历史地理学特有的研究领域,如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历史气候变迁、历史植被变迁等,在实验手段、技术手段日臻完善的今天,也成为相邻学科的研究对象,他们以“自然档案”取代“文献资料”,从“历史取向”或“地表过程”的新视角,量化描述演变历史,使历史地理研究再次陷入“可有可无”的境地.
2.4 传统观念束缚了学科前进的步伐
传统与创新是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中一门独具特色的基础学科,是以精于文献翻检与考证为传统优势,是值得学界同仁发扬与光大的.然而,从目前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来看,发扬光大是做到了,而创新意识尚有欠缺,尤其是在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方面仍然没有大胆突破传统模式的勇气,依旧拘泥于文献考订,对相邻学科的发展动态、新成果、新方法、国际学术前沿领域与社会需要等都未予以足够的关注和借鉴,这极大影响了学科的发展与创新.
3 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重点领域
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兴起和地理科学的深入发展,同时基于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并结合历史地理学自身优势与特点以及我国具体国情和重大社会需求,笔者认为21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应以收集、发掘人类文明演进的地理证据,分析历史上人地交互作用的时空特征为核心,以探寻当今人类适应环境变化模式的历史证据为目标,以文献分析、野外调查、考古发掘等传统方法与现代实验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的集成为手段,以编制5000年来华夏故土嬗变与文明演进的历史图谱为主要平台,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向的研究:
3.1 中华文明演进的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已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全球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极大促进了地球科学研究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创建与完善,为地理学带来了全新的发展理念和技术支持,也给历史地理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植根于中华文明演进和支撑这一文明形成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的地域空间信息,应用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以信息的地理属性为立足点,创建中华文明演进的地理信息系统,不仅是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数字地球”战略计划及实施的重大需求.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疆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而且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和人类活动遗存,其年代之久远,数量之浩瀚,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所无可比拟的,这为我国研究中华文明演进和地理环境变迁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机理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过去数十年,我国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等自然和社会学科,对我国地理环境变迁和中华文明形成与演替的各个要素的研究已取得了长足进展,研究所形成的大量资料与成果的积累为信息库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利用浩瀚的原始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如何对不同来源、不同特点的资料进行规范化处理,如何从历史文献中提取可与国际同类研究接轨的数字化信息等,将是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人面临的最大挑战.这是一项长期、复杂并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工作.
中华文明演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创建,从科学角度讲,重点是信息的评估、有关问题的集成和有关地理环境与文明关系的研究;从技术方面讲,重点是数据库建设、相关技术与数据平台的开发.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资源建设.从丰富的文献记载和广泛的代用资料中提取、汇编可信的定量、定位信息,设计合理的数据分类和标准规范,建设地理图形库、属性库、相关文献(如考古遗存照片、古地图等)资源库、遥感影像库等.重点解决基础地理信息定位与编码,气候、土地、人口、都市等主题从描述信息转化为定量定位信息等问题.②相关技术与数据平台.GIS集成分析技术开发、多源信息综合校核技术、多元环境要素关联对比分析技术、分布式数据资源库与系统集成、多媒体可视化技术、时空动态情景虚拟建造、人机操作与服务界面等.③专题研究.历史气候变化与区域对比、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迁过程研究、早期文明与地域文化对环境的适应选择研究、从典型地带人口分布、城市变迁、区域开发、文明兴衰中所反映的人类与环境变化互动机理研究、与现实环境条件类似时期的社会经济事件空间化研究.④公共信息资源的社会化服务与国际交流.
3.2 高分辨率环境要素序列建立与时空特征分析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人类生存环境的自然变化与因人类活动而引起的环境变化问题已受到国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这是因为对环境变化历史过程的研究不仅是深刻认识现代全球环境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趋势的重要参数.因此,全球变化研究计划把历史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作为其核心计划之一[102].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是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些圈层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其要素变化既存在一定程度的协同性和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又存在一定程度的稳定性和脆弱性;同时在不同的区域还会以不同的规律特征和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需要在深入总结环境各要素自身变化基本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对各环境要素的共同特征进行揭示,以便寻找出自然环境演变过程中各主要要素的内在联系和驱动因子.
历史时期地理环境演变是我国历史地理研究的传统优势领域.数十年来已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对各环境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包括历史气候、地貌、植被、动物群落、河湖水系、海平面、沙漠和自然灾害等,其最具代表性的著作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版的《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一书[28].气候要素是历史地理研究的各自然要素中研究最为活跃和深入的,在国际上占有显著地位.这一领域由竺可桢等先生开创,后经几代人的努力,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相当丰厚的资料与研究成果,其它环境要素虽然也开展了不少研究工作,但与气候要素相比,无论是在深度、广度还是精度上,都有较大的差距.这给我国区域环境演变序列的重建与比较研究带来许多困难.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已从单一要素的描述性研究转向高分辨率的量化集成研究,这已成为现今国际环境变迁研究的主流趋势.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我国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演变规律的研究应着重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①利用历史文献、考古资料、自然剖面、树轮、冰芯、湖芯、石笋等记录,提取高分辨率信息;②重建我国不同时空尺度高分辨率的环境演变序列;③探讨典型地区(如环境敏感区、生态脆弱带、生态过渡带及经济发达区等)自然环境及各要素的历史演变规律;④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和各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与模式.等等.
3.3 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
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一门以研究全球变化为对象的新兴学科——全球变化科学.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这一科学研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就全球尺度而言,人类土地利用活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地球表面土地覆被的格局,这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这种格局的变化不仅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引发了社会、经济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还对环境过程(如气候变化、生态系统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造成深刻的影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作为全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已逐步为学术界所公认[103].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界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现今的土地覆被格局并非自古就是如此,而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不断实施影响而积渐所至,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这为历史地理学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IGBP和IHDP联合发起的LUCC研究中,特别将“过去300年中,人类活动是如何改变土地复被”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理单元,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文因素是什么”列为重点问题,并强调:必须利用各种手段恢复过去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详细历史[104,105].我国开展此项研究工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中国不仅拥有漫长的农业发展史,更重要的是拥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这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在这一研究领域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应该发挥作用.
在当前与未来一段时间内,应着重关注过去数百年时间段(如300年或500年)的变化研究,重点研究的问题有:①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史实重建;②历史文献资料和代用资料的量化评估与转换;③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辨识;④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影响等.
3.4 适应研究与不同地域适应模型建立
对未来人类社会而言,如何适应全球变化是人类社会能否持续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IGBP在新构建的研究框架中认为,未来的全球变化研究必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作出贡献.为此,IGBP、WCRP、IHDP正在酝酿建立若干个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联合研究计划.目前以全球碳循环、食物系统、水循环为主要内容的联合研究计划正在建立之中.这预示着,继全球变化的基础研究之后,人类社会的适应性研究将成为今后国际科学界关注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全球变化研究推动与组织者之一叶笃正先生近年来也积极倡导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他认为:继全球变化基础研究之后,适应性研究将成为一个独立的重大问题[106].我国IGBP委员会也已把对全球变化的适应研究作为未来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方向.
人类社会对环境变化的适应从本质上讲就是人类根据自然环境的天然特性来改造自己,以得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系统的相对稳定.自然环境制约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又反过来影响或改变自然环境的面貌,这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然而,在这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变化进程中,人类社会是如何调整自己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人类活动的种种调整是否得当有效?不同地域类型的人群其适应模式又有何差异?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与历史教训.譬如通过主动性的人口迁徙来缓解自然系统的承载压力,通过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物种等来提高自然系统的承载能力,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以扩张人类的适应能力等等.历史地理学在未来一个时期里应积极开展这方面研究工作,为当今人类适应未来全球变化提供历史借鉴.
历史地理在开展此项研究时,应着重关注通过对业已发生的历史个例的分析与总结,寻找历史时期人类对重大历史环境变化事件响应的不同方式所能承受的环境“阈值”,包括农业生产系统中不同响应方式(如生产技术调整与改进、耕作制度调整、生产方式变革等)承受重大环境变化事件的“阈值”,社会经济系统中不同响应方式(如消费结构调整、食品市场波动、赈灾储备措施调整、政策响应等)承受重大环境变化事件的“阈值”;总结人类对重大环境变化事件的响应机理与适应模式,包括人类响应重大异常环境事件的决策过程、人类活动对不同时空尺度环境变化事件的响应时滞和人类对重大环境变化事件的适应模式及其现实意义等.
3.5 历史时期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
人地关系是一个既涉及自然过程又涉及社会过程的综合概念,是现代地理学、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永恒主题和理论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此而兴起的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也成为当今科学界最重要的全球性研究主题.这两大问题均与人地关系息息相关.其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研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探求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过程,提出人与自然环境协调、永续发展的模式.人类如何可持续地维持地球生命支撑系统将成为未来全球变化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终极目标.
人与自然关系的内涵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先哲们就总结概括了一些人地关系的学说思想,如孔子的“畏天命”、孟子的“天人合一”、荀子的“制天命”、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等.其中“天人合一”的人地观,自先秦至明清一直为历代大多数哲学家所宣扬,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107].诸如孟子在两千多年前述及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人与自然界和谐、永续发展的论点,对现今人地关系的思辨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
中国人地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深邃的哲学命题,绝非历史地理学或现代地理学所能覆盖得了的,许多哲学社会科学和其它自然科学的学科也都在探寻这一问题.然而,以地域空间为单元来研究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空间结构特征、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机理与变化过程等,则只有历史地理学一家.笔者相信,通过对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深入研究,必将推动历史地理学的飞跃发展,同时也将为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3.6 华夏故土嬗变集成研究及其图谱编制
在人类文明中,中华文明自成一系、源远流长、连绵不断,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地域范围内长期生存与发展,适应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并改造生存环境,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华大地是中华民族产生、繁衍、发展、壮大的特定地域,它不仅具有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也有独特的环境变迁与社会变迁历史.中华文明伴随着华夏故土的演化而发展,并不断改变着其演化进程与格局.中华文明的形成方式和发展进程可能代表了世界文明演进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而这种特殊形式与华夏故土地理环境的演化密切相关[54].开展中华文明与华夏故土之间相互联系的过程研究,是认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这一研究将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
近数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学者对中华文明与华夏故土变迁的考古学、地理学与历史学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人类起源到人类文明演进,从农业起源到土地利用变化,从政区、疆域沿革到人口分布与迁徙,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到城市文明的兴起,从自然灾变到重大历史事件,从气候变化到地貌过程,从生物群落演替到河湖水系迁徙,从海岸线的迁移到沙漠化、荒漠化的扩张,从支撑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华夏故土的整体性研究到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等,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文物考古资料和自然记录资料,初步建立了不同时空尺度自然环境变迁与文明发展的演化序列,这为我们研究编制5000年华夏文明与华夏故土变迁的图谱奠定了坚实基础.
应用高新技术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有效集成中华民族及其生存环境的时空变迁,合理复原华夏文明与故土的演变过程,深入认识支撑中华文明长期连续发展的地理环境特征,科学地辨识华夏故土与文明的相互关系,建立权威的中华版图演变和民族地域融合可视化模型,为21世纪中国以至全球的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其主要领域包括:作为故土的疆域与政区及其自然环境要素的时空变化,作为文明的人类活动及其社会、文化的时空演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时空变化及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是华夏故土与中华文明相互作用的界面,既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人类活动结果在地表上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它既有服从自然环境的时空变化规律,又反映了人类文明传承与发展的规律特征,是5000年华夏故土虚拟再现的重点.
3.7 文化的区域差异问题研究
文化研究是目前国际学术界最具活力、最富于创造性的学术思潮之一,有的学者甚至把它看作是后现代主义之后学术发展的主要潮流,但同时它又是一个最富于变化、最难以定位的知识领域.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为它划出一个清晰的学科界限,更没有人能够为它提供一种确切的、被普遍接受的定义[108].
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富有东方特色和独特个性的文化综合体,在中华大地上绵延不绝,这与我国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历史密切相关.然而,从区域角度看,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格局,既给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回旋余地,也给缤纷多彩的区域文化提供了发展空间,形成了许多既有共性又有鲜明个性的文化区,如关东、三秦、三晋、燕赵、齐鲁、荆湘、巴蜀、吴越、八闽、岭南等,这些文化区可根据不同层次的文化因子进一步细分出若干亚区和若干小区.这种地域性文化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对现今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07],因此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文化的区域差异问题是历史文化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因而,文化区的划分被视为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最终归宿[109].从目前国际文化地理研究的发展趋势看,文化地理学不仅应该研究文化的空间分布,而且应当研究文化在一定空间地域内的运动过程、规律及机理.尤其是在一个相对辽阔的空间范围内,一种文化业已形成的中心会时常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理环境的变迁而运动或转移.因此,历史文化的传播与扩散、文化中心的转移、文化区域的形成过程等,均是文化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4 结语
回顾过去、正视现在,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在人类满怀信心跨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与学界同仁一起前瞻新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前景,依旧是信心百倍.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拥有辽阔的疆域和极其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它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拥有一大批才华横溢的历史地理学者,散布在各个研究领域,他们正孜孜不倦地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明天奋斗着.不难预见:只要学界同仁瞄准方向,共同努力,中国历史地理学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崛起于世界的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