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文章【猫】,我急用文章和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6 01:15:28
老舍的文章
【猫】,我急用文章和读后感
【猫】,我急用文章和读后感
人民艺术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老舍
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最近,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而“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昨天,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讲座上,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这一内幕.
舒乙说,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编者注: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舒乙感慨,沉默,稍后介绍说,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舒乙同时列举出两个证人:一个是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另一个是已故作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文洁若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此有所记录.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这些诗文,以轻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从1935年起,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自重自信到自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生活.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政治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1944年,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行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抗战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战争一爆发,他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这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的长诗《剑北篇》(1940~1942,未完).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台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弱点.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单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 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 9日抵达天津."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
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气象,立即激起老舍新的创作热情.1950年 1月,回国不到一个月,就发表了第一篇歌颂新中国的作品——大鼓书《过新年》.他再次以巨大的热诚,从事传统艺术的改革,包括改造旧式艺人的工作.话剧《方珍珠》(1950)就以解放前后的艺人经历为题材,前半部分内容与《鼓书艺人》有些相似.一年以后,话剧《龙须沟》上演,引起文艺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剧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贫民窟生活条件的真实事迹.老舍把对于北京和城市贫民的熟悉和热爱,同对于他们获得新生的兴奋和喜悦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献给新北京新中国的一曲颂歌.一个来自旧中国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时间里,写出这样一部歌颂新中国的优秀作品
简介:
老舍(1899.2.3-1966.8.24),现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时候.老舍是他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的笔名.他的笔名还有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曾任小学校长、中学教员、大学教授.
舒乙首次披露:1968年老舍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最近,中国作家与诺贝尔文学奖提名问题,被炒得沸沸扬扬;而“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这一事实,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昨天,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的文学讲座上,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这一内幕.
舒乙说,中国作为文学大国,始终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原因除了政治偏见以外,还因为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的太少,在交流上存在着技术上的难题.而老舍当时在中国作家中恰恰是作品被译介最多的,连瑞典文的也有.另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也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各国谣传老舍已经去世,瑞典就派驻华大使去寻访老舍下落,又发动其它国家进行联合调查,中国官方当时对此没有答复(编者注:老舍死于1966年8月24日),瑞典方面断定老舍已经去世.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评选委员会决定在剩下的4个人中重新进行评选,条件之一,最好是给一个东方人.结果这一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成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文革把一切都化为乌有!”舒乙感慨,沉默,稍后介绍说,这个悲哀的事实是在当年庆祝川端康成获奖宴会上,由瑞典大使透露出来的.舒乙同时列举出两个证人:一个是瑞典大使馆文化参赞.另一个是已故作家萧乾的夫人文洁若.萧乾夫妇曾经到过瑞典,证实过此事,文洁若将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对此有所记录.
老舍就任小学校长的第二年,爆发了五四运动.他自称只是"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我怎样写〈赵子曰〉》).这确实使他在一段时期里,对于青年学生及其活动,有些隔膜和误解.但"五四"时期兴起的新的时代潮流,包括文学革命在内,仍然冲击着他的心灵.本来,军阀政府基层机构的腐败,混迹其间的卫道者们的虚伪,在这个刚刚来自社会底层的年轻人的眼中,无处不是破绽和丑态,难以与他们安然相处.当"五四"民主科学、个性解放的呼声,把他从"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的人生信条中惊醒(《"五四"给了我什么》),他作出了新的抉择.1922年9月,老舍辞去所有职务,到以开明新派著称的天津南开学校中学部任国文教员,在那里写下了第一篇新文学习作《小铃儿》.在这以前,还坚决退掉母亲包办的婚约.次年回到北京,任顾孟余主持的北京教育会的文书,同时在第一中学兼课,业余时间到燕京大学旁听英文.一度还信仰过基督教.虽然道路不无曲折,但"五四"推动他进一步挣脱了封建的、世俗的羁绊,去寻求一种比他已经得到的更有意义的生活.
1924年,老舍去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讲师.为了提高英文水平,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生活和书本都向他打开一个比原先见到的更为宽广多彩的世界.阅读作品进一步激发了他的文学兴趣.客居异国的寂寞和日益浓烈的乡思,又需要寄托和发泄.几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他把见到过的人和事用文艺的形式写下来.1926年写成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取材于当年在教育界任职时的见闻.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立刻以文笔轻松酣畅,富有北京的地方色彩,善于刻画市民生活和心理,引起读者的注意.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显现出现实主义的特点,并且从语言、笔调到内容、主题,都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他终于在文学事业中找到了值得为之献身的工作和充实的生活.
老舍旅居英国 5年.1929年夏取道法、德、意等国回国.途中因为筹措旅费,在新加坡的一所华侨中学任教半年.在英国时,他为国内的北伐战争的进军感到兴奋.到了新加坡,从青年学生的革命热情中感受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他因此中断了一部描写男女青年爱情的小说的写作,另写了反映被压迫民族觉醒的中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30).
1930年 3月,老舍回到祖国.同年 7月,到济南齐鲁大学任教.翌年夏,与后来成为国画家的胡□青结婚.1934年,改任青岛山东大学教授.他在这两所大学,先后开设过《文学概论》、《欧洲文艺思潮》、《外国文学史》以及写作方面的课程.课余继续长篇小说的创作.《猫城记》(1932)以寓言的形式揭露旧中国的腐败,针砭保守愚昧的民族习性和畏惧洋人的奴才心理.同时流露出对于国事的悲观和对于革命的误解,是一部瑕瑜互见、颇多争议的作品.《离婚》(1933)描写一群公务员的庸碌生活,对此作了嘲弄和揶揄,充分表现出他作为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作为幽默作家的特点,是一部很能代表老舍风格的作品.《牛天赐传》(1934)和中篇《月牙儿》(1935)、《我这一辈子》(1937),都从街头巷尾摄下市井细民的生活场景.前者是对于世俗生活和市民心理的嘲讽,充满笑料;后两者是对于人间不平的抨击,饱含着愤懑和哀悼,作品的笔调也随之变得沉重.
回国不久,老舍开始写作短篇小说,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最初几篇,留有"随便写笑话"(《我怎样写短篇小说》)的倾向,有的是近乎逗人一笑的幽默小品,不久就增多了含意严肃、富有社会意义的篇章.他为林语堂主编的《论语》撰写幽默诗文,是该刊的重要撰稿人之一,他也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杂文.这些诗文,以轻快嬉笑的文字,透露出作家对于日本侵略阴谋下祖国命运的关切和焦虑,一部分收入《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从1935年起,还著文回顾总结自己的创作经历,后来将这些文章集成《老牛破车》(1937)一书.3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大量多种体裁的作品,风格也日趋成熟.这些作品发表在不同倾向的报刊上,他成为文坛上一位活跃的作家.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成果,是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叙述了一名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希望以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卑贱地位的故事.他全力以赴,几经挣扎,得到的却是失败和打击.随着幻想的破灭,他对于生活的信念和追求也都丧失殆尽.作家以严峻的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他从自重自信到自甘堕落,也就是他为生活所毁灭的过程——祥子个人的不幸命运,是个意义深广的社会悲剧.小说突出地表现了作家对于城市贫民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成为老舍的主要代表作.《骆驼祥子》是30年代中国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是现代中国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它奠定了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40年代译成英文以后,也赢得了外国读者的喜爱.
抗日战争把老舍卷进了时代的漩涡.1937年10月,重新回到齐鲁大学任教的老舍,在济南行将沦陷的前夕,只身奔赴武汉.1938年 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管协会的日常事务,成为这个团体实际上的主要负责人.1939年6月,他参加全国慰劳总会北路慰问团,慰问抗战军民.近半年之中,行程两万余里,历经川、鄂、豫、陕、宁、青、甘、绥八省,包括延安和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这些,都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生活.过去由于与革命力量革命运动有些隔膜,产生过误解,这时通过接触和共同工作,增进了了解,他的政治态度明显地激进起来.1944年,茅盾曾经指出:"如果没有老舍先生的任劳任怨,这一件大事——抗战的文艺家的大团结,恐怕不能那样顺利迅速地完成,而且恐怕也不能艰难困苦地支撑到今天了."(《光辉工作二十年的老舍先生》)为了在文艺界贯彻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排除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干扰,为了保障作家的正当权益,他都做了不少工作.抗战后期,他又投身日渐高涨的民主运动之中.1944年 4月,重庆等地的各界人士举行老舍创作生活20周年的纪念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对他作出了高度评价.老舍不再是一个单纯埋头写作的作家,他成了文艺界的组织者和社会活动家,成了抗日和争取民主的战士.抗战使老舍的思想和行动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上变化也鲜明地反映在他的创作中.战争一爆发,他立刻放弃已经写了几万字的两部长篇小说,而成为通俗文艺最热心的鼓吹者和实践者.他先后在济南、武汉、重庆等地,与演唱曲艺的艺人讨论编写抗战鼓词的问题,自己也利用各种旧形式写了不少宣传抗战的通俗作品,包括京剧、鼓词、相声、数来宝、坠子等,供艺人演出.这些作品,一部分收入《三四一》(1938)中.在文艺界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中,他写作了"新旧相融"(《我怎样写〈剑北篇〉》)的长诗《剑北篇》(1940~1942,未完).随后,又开始创作话剧,或者个人编写或者与别人合作,连续写了《残雾》(1939)、《国家至上》(1940)等十几个剧本:有的号召民族团结,有的歌颂爱国将领,有的揭露"大后方"的霉烂堕落,抗战救国是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他后来总结说:"我不明白舞台的诀窍,所以总耍不来那些戏剧的花样","我老是以小说的方法去述说"(《闲话我的七个话剧》),这些剧本在话剧艺术上确实存在明显的弱点.但通过这些努力,为他50年代的剧作作了很好的准备.1944年初,老舍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全书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共百万言,描写北平沦陷后各阶层人民的苦难和抗争.老舍熟悉故都却缺少这段生活的体验.刚从北平来到重庆的夫人胡□青,向他提供了敌伪统治下故乡人民的苦难和抗争的大量素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缺陷.虽然书中抗日斗争的线索仍然显得有些单薄和比较模糊,但以浓烈的油彩涂抹出在民族存亡关头这座古老城市的众生相,细致刻画了深受传统观念束缚的中下层居民的内心冲突和由此萌发的觉醒,蕴含着对于他们的鞭挞和期待,在他关于北京市民的众多描绘中增添了不少丰富多彩并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画幅.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 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老舍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继续旅居美国,写完《四世同堂》,创作了另一部长篇《鼓书艺人》,还协助别人将这两部小说译成英文.《鼓书艺人》叙述的是抗战风暴中旧式艺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现了革命者的真实形象,呼唤新中国的到来.1949年10月 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3日,老舍即启程回国,途经日本、菲律宾等地,于12月 9日抵达天津."离开华北已是十四年,忽然看到冰雪,与河岸上的黄土地,我的泪就不能不在眼中转了"(《从三藩市到天津》).这个出生于北京、一向以描绘北京著称的作家,从1924年离家以后,一直到这时,才在自己热爱的故乡重新定居下来.
新中国欣欣向荣的气象,立即激起老舍新的创作热情.1950年 1月,回国不到一个月,就发表了第一篇歌颂新中国的作品——大鼓书《过新年》.他再次以巨大的热诚,从事传统艺术的改革,包括改造旧式艺人的工作.话剧《方珍珠》(1950)就以解放前后的艺人经历为题材,前半部分内容与《鼓书艺人》有些相似.一年以后,话剧《龙须沟》上演,引起文艺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响.剧本取材于解放初期,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首先大力改善贫民窟生活条件的真实事迹.老舍把对于北京和城市贫民的熟悉和热爱,同对于他们获得新生的兴奋和喜悦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古老的北京和备尝艰辛的城市贫民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献给新北京新中国的一曲颂歌.一个来自旧中国的老作家能在短促的时间里,写出这样一部歌颂新中国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