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用类阅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4 05:45:37
老师,能否提供一份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题型。希望可以按照新闻,传记,访谈,调查报告,科普文这几大类来总结一下题型。比如新闻阅读考查分析文本特征,希望能够说明这是考查什么知识(是筛选信息还是概括什么的),并有一个例子讲解。 我希望老师能够把每个题型(最重要是题型)都列出来,工程巨大,但希望有能力的老师能帮一下我。 高考在即,希望老师能给予协助,万分感激!
解题思路: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不同意见,请“继续讨论”,我收到之后会马上为你解答。祝: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解题过程:
基于考查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能力视野下的传记文本阅读,其考查的能力层级涵盖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方面。复习备考,应逐一落实以下各考查目标。
一、分析综合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6题)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6分)
解析:本题包含两个问题,前者要求列述盛宣怀的办学主张,后者要求概括其教育思想,这要从其办学的具体主 张的分析中来检视。从文中可知,盛宣怀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一是不不许“躐等”,即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 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反映了他“学以致用”教育思想。
2.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即精读全文,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外显语言表达的风格,或平实,或生动,或诙谐,或庄重,或褒扬,或冷静等;体会其写人、叙 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技巧运用,如人物刻画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多样描写的特色与表达效果;能分析传记结构层次,理出思路、把握线索, 区分主次、详略、疏密、繁及其用意;能概括传记的主题思想。
例如:(华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第20题)“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李清照传(节选)》)(4分)
解析:从文章结构角度说,这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文章内容上讲,这句话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这是她一生再大的一个转折点。
分析语言特色,如《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全篇是洋溢着对叶老的敬 仰、爱戴之情,文章开头一段则以对叶老和子女们讨论作文这一场面的生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其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呵护备至的个性特点。“这儿多了些什么?这 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这一句语言描写纯用商讯口吻的设问句,非常妥帖地写出了一个 慈父与良师的细腻、真诚。
把握文章结构,看清传记文本的材料选用和组织安排的特点。如《晚清学人杨守敬》全文共4段,前三段按时间先后顺 序介绍其求学、应举、研究的人生历程,末段概述其学术代表作《水经注疏》的历史价值。对其学术研究的介绍,又侧重于舆地学研究。
⒊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即细读全文,能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评传等一般写作特点。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有双线并行,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 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等。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我所认识的梁漱溟》)(4分)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传记文本材料安排用意的认识。这段文字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传记文本以叙述、描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叙事是其基本特征,此外还有议论、说明等,用以揭示传住的历史贡献、思想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等。阅读时,要关注事件的因果关系、作者的评论、抒情,从中发现其对表现传主形象特点及意义的作用。分析表现手法,重点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的有关 表达方式的写作常识来组织答案,避免张冠李戴。
二、鉴赏评价
⒈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传记,应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中把握作者的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传记是写人的艺术,事 件和细节是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情感离不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的描写,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 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把握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叶圣陶在四川》)(8分)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人格情操的理解。《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对叶的孺子牛的襟怀有生动的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⒉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 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 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传主的评价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阐释自己的阅读启示,这是对传记文本的价值、影响的考查。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 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冥的。它对我们的写作启示主要有以下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 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三、探究
⒈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例如:(2007—2008年江苏赣榆县高三质检卷)德兰修女是人道主义的伟大代表,请结合文本说说德兰修女身上反映了人道主义的哪些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8分)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精神内涵的认识兼及对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之于当代社会意义的探究。探讨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可从下列角度出发: (1)从社会需要角度考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道主义精神(当今社会依然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而牺牲大众利益,不利社会和谐);(2)从关心人群生 存状态考虑:弱势群体需要人道主义关怀(社会依然存在贫富不均,老弱病残、灾难困苦依然存在)。
总之,高考传记文本阅读是一种建立在信息阅读基础之上且追求对文本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检测形式,只要认真遵循考试说明所列的考查目标复习备考,是完全可以从容应对的。
例: 兰花的欺骗艺术
一说到兰花,总能让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动”,总之是什么好词都 往它的脸上贴。不过,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现存的20000多种兰科植物中,有1/3都干着坑蒙拐骗的事情。它们从来不遵守,“我出花蜜,你传粉”这个动 物植物社会的经营规范,而是利用靓丽多姿的色彩,或是香甜诱虫的气味将昆虫勾引过来。这些可怜的虫子不仅要帮兰花完成传播花粉的工作,还拿不到分毫工钱。
蕙兰的香气中包含了乙酸乙酯等花朵香气的常用万分,它们是中华蜜蜂寻找食物的常用路标。在观察中,每每发现收到气味引诱的中华蜜蜂真像受到酒香勾引的醉汉 一样摇摆着冲向蕙兰的花朵。不过,香味并不是一个精确的信号,怎样让被引诱的蜜蜂乖乖地上勾呢?蕙兰还伪造了酒店的招牌,就是花瓣上那些栗红色的斑点,在 我们看来影响花朵美容的斑点却是蜜蜂等昆虫的最爱,因为它们就代表有食物。
受骗的不只是中华蜜蜂,在贵州的喀斯特石山上你会碰见同样吝啬的小叶兜兰。它只有一个手法就是颜色-亮黄色的退化雄蕊分外醒目,没有香气,没有斑点,仅仅 是黄色就足够了。因为这代表了花粉的颜色,是成年食蚜蝇的最爱,特别是雌性食蚜蝇对黄色情有独钟,因为它们要从花粉中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才能生儿育女。
比起这些简单的食物诱惑,眉兰将自己的花朵伪装成雌性胡蜂,连胡蜂身上的根根绒毛都在花瓣上伪装了出来。不仅如此,眉兰还在花上“抹”上雌性胡蜂的体香, 更让那些来求爱的家伙神魂颠倒,更绝的是,成功受粉的眉兰直接变了一种让胡蜂不爽的气味,从少女体香变成了老奶奶味道,闭门谢客了。
把苦力骗来了,还不算完,一不小心露出马脚,昆虫肯定会头也不回地飞走。骗子兰花早就想到了这点,专门配备了强迫昆虫苦力传粉的装置。在纹瓣兰的花瓣上会 有一些纵向的纵向的条纹向花内延伸。在蜜蜂看来,这些条纹就是将它们引向花蜜的路标,顺着路标走准没错。可惜最终也尝不到一丝甘甜,当它们悻悻离开的时候 发现问题来了,本来唇瓣在它们降落时被压下来,寻蜜通道的入口会变得很宽松,随着蜜蜂向前拱,重心位置改变后的花瓣微微抬了起来,把蜜蜂紧紧地夹在唇瓣和 蕊柱之间,这时花粉块就会借助粘盘紧紧地贴到它们背上。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七扭八歪之后,蜜蜂终于逃出了变狭窄的通道,只是背上已经多了一件货物。在纹瓣兰 开花的季节,我们经常能看到背着花粉块的苦力在这骗子花朵间飞来飞去,寻找那口虚无的甘甜。只要它们执着地拱下去,纹瓣兰就没事偷着乐去了。
不过,拙劣的骗术总有被戳穿的时候。昆虫都精明了,兰花该如何应对呢?
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为了弥补拙劣骗术的不足,欺骗性兰花只能多开花,开大花了——把圈套设得密集一些、醒目一些,总归是要有糊涂虫撞上来的。可是开花也是 一件奢侈的事情,就拿硬叶兜兰来说,一个山头可能分布有上千棵植株,但是一年能开花只有百八十朵;即使是在温室里面,好水好土伺候,隔年能开花就已经很不 错了,对植物来说开花可是要消耗大量养分的,甚至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活动。反过来看,杓兰为了2%的结实,让其余98%的花朵来陪着走过场,这也过于 大手笔了吧。
为了节省花蜜,浪费如此数量的花朵,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些骗子兰花的身后似乎另有隐情。云南石仙桃就是这样的一种兰花,它们与带叶兜兰和纹瓣兰比邻而 居,当然,蜜蜂们更喜欢在云南石仙桃上面的活动很长时间,尽可能地吸掉最后一滴花蜜。表面上看来,“忠诚”(对花蜜的忠诚)忙碌的蜜蜂能更多地为植物传递 花粉,传宗接代,云南石仙桃的花蜜也没有白出。云南石仙桃的花蜜也没有白出。然而,事情也并非总是那么愉快。这些在一个花序上来回吮吸的蜜蜂很可能只是把 一朵花的花粉从一朵搬到同一花序另一朵上,结果就是造成了石仙桃的“近亲结婚”。如同人类近亲结婚会提高生育畸形后代的风险一样,近亲授粉的花朵产生的后 代大多也是孱弱的。而骗子兰花在这点上似乎更加精明。目前已经有证据显示,同提供好处的兰花相比,欺骗性兰花的种群之间确实存在更强的基因交流,从而获得 了高质量的后代。
19.简要说明开头一段在本文中的作用。(4分)
20.本文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做简要分析。(4分)
21. 请从中概括出兰花的主要欺骗艺术。(4分)
22.以“兰花的欺骗艺术”为题目有何好处?兰花的“骗术”对我们有何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6分)
19.①构成悬念,激发读者好奇心 ②引出下文对兰花欺骗艺术的说明(4分。)
20.(1)文学性与科学性相结合(1分),分析1分。(2)运用修辞,生动形象(1分),分析1分。(3)诙谐风趣,简洁明快(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即可。)
21.①用香甜的气味吸引。 ②用食物的色彩吸引。 ③伪装成雌蜂诱惑。 ④配备强迫昆虫传粉的装置,设置“路标”,迷惑昆虫进入。⑤尽量多开花,开大花(每条1分,答出4条即可。)
22. 好处(2分):文学作品中的兰是“四君子”之一,有“香祖”之称,承载着美好的情感,实际生活中的兰则是为生存而绞尽脑汁。这标题可以在心理的巨大反差之 中引发读者的浓厚兴趣。 认识(2分):①兰花行骗,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昆虫为自己传递花粉,以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②这是兰花的生存本能,更是兰花积极适应环境、求得更高品质的生 存本能。
感悟(2分):
①兰花行骗手段多样,要有自己的绝活,才能高质量的生活。
②要像兰花那样创造各种条件,提高自身能力,积极适应各种环境。(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CSA农业经营模式》
26岁的博士生石嫣是中国公费派往美国务农第一人。回来后,《青年周末》记者问她:你带回了什么?石嫣想了想:我好像没带回什么东西。她其实带回了CSA——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青年周末:什么是CSA?
石嫣:CSA是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简写,是消除食品不安全问题的一种新型农产品贸易形式,让农场和社区间建立一种联系,农民寻找愿意预定他们农产品的社区成员, 直接把菜送到社区居民家,大家吃有机绿色健康菜。美国于1986年引入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当初,美国人富兰克林带着问题考察东方农耕:美国不到百年就穷尽 了地力,中国农耕历经四千余年土壤依旧肥沃,且养活了数倍于美国的人口。他写下《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认为东方农耕是可持续 的、最优秀的农业。
青年周末:实地体验CSA需要做些什么?
石嫣:CSA提倡的是生态有机农业,基本上是人工或者只借助小型机械进行有机耕作,多数农活需要人亲力亲为,劳动强度大。
青年周末:作为一个农业经济博士生,你不了解农业耕作?
石嫣:我学的是农业经济,并没有接触多少农耕技能方面的东西,大学课程也没有硬性要求。可以说,大部分学农的大学生都没有亲身实践的经验。
青年周末:CSA和中国目前搞的无公害、绿色订单农业差不多吧?
石嫣:不一样。目前国内的做法基本上是,有人在做这个生态农业,然后消费者随时给他电话,他随时给你蔬菜,你当场交费;或者你来农场,随时买,随时交费。 但CSA强调消费者和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消费者定我的蔬菜,要在这一年的秋后,把下一年你要的蔬菜钱交给农民。农民在种地前,已经把这一年的收益获 取了,他种地时是没有经济风险的。我呆的明尼苏达州农场,今年共有33个消费者定了农场的蔬菜,每个消费者在去年秋天支付了460美元,用来购买今年收获 季中20周的收成。
青年周末:用什么保证农民一定会尽力提供给社区居民所需要的足够好和新鲜的蔬菜?
石嫣:我们从春到秋都在努力地进行有机耕作,精心呵护各种蔬菜瓜果的生长。每周提供给我们的客户足够份额的蔬菜。周三采摘、清洗、装箱,周四运送到指定位置,保证一个4-5口的家庭一周有新鲜健康的蔬菜。
青年周末:全凭自觉?
石嫣:靠彼此的信任!客户离农场都很近,最远的客户车程都不超过30分钟,有的客户每周会自己来农场取菜。他们可以随时来看所吃的食物是否安全,还与农场主人成为亲密的朋友。
青年周末:据说美国农场有十几万个,CSA却只有两千多。在美国,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并不算主流,你觉得自己在美国当了半年农民就能在中国搞起来吗?
石嫣:我从美国经验得出,做CSA要从小做起。后来做好了,也要规模适度。需要你提供份额蔬菜的客户多了,你会无暇顾及他的感受,CSA赖以存活的信任就 会削弱,所以大对于CSA未必好。我觉得,在中国城郊或者中小城市是比较好做这个项目的。中国人均耕地不多,比较适合人工有机耕种。不过,我觉得中国的消 费者可能更多地会衡量所获取的价值,会怀疑一个农民在他那面积不大的地里如何种出不同种类的蔬菜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不管怎样,我都要试一试。
青年周末:你能预计自己会碰到的困难吗?
石嫣:今天,大多数人更愿意买便宜的食品。生态有机农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贵些。但是,人们可以去买贵的衣服鞋子,为什么对食物如此吝啬呢?面对频发的食品安 全危机,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也想做一点实事,希望能通过CSA的实践,建立城乡的良性的互动。善待农民,重建信任,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和生命。
(选自《青年周末》,记者邓艳玲)
12.下列有关“CSA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CSA模式是一种消除食品不安全问题的社区支持农业经营模式。
B.CSA模式推行生产者全部使用人工操作的生态可持续种植方式。
C.CSA模式强调消费者和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并相互信任。
D.CSA的规模要适度,在中国,应多选择在城郊或中小城市发展。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采用CSA模式的农场在采摘水果和蔬菜的当天便能送货上门,这样可以确保消费者享用到新鲜安全的蔬菜水果,也可与客户成为朋友,建立城乡的良性互动。
B.被采访者石嫣作为一个农业经济博士生,对农业经济农耕技能原本就很熟悉,作为中国派往美国务农的第一人,她对各种农活亲力亲为,并获得了很多经验。
C.对农场经营者来说,CSA模式使他们拥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在蔬菜成熟甚至种植之前就可以进行预售,环保健康,并且共同承担风险,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D.目前,在中国实行这种CSA模式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客户与农民之间有信任,但仍有消费者过多地衡量他获取的价值,怀疑面积不大的地里能种出各种蔬菜。
14.根据对话,谈谈你对石嫣说的“我好像没带回什么东西”的理解。(4分)
12.答案:B(“全部”错,原文为“基本上是人工或者只借助小型机械进行有机耕作”。)
13.答案:C(A,“当天”不准确,原文有“周三采摘、清洗、装箱,周四运送到指定位置”等语。B,对“农耕技能原本就很熟悉”错,原文有“并没有接触多少农耕技能方面的东西”等语。D,中国“客户与农民之间有信任”为外加信息。)
14.答案:①石嫣其实从美国带回了CSA新型农业 经营模式和理念,包括可持续生产、风险收益共担、彼此信任等。(2分)②这种模式受启发于东方农耕。(2分)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
⑴ 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 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 “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 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 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 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 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⑷ 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 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 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 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 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 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 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 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 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 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 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 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 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 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 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⑿ 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 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
B.他拒 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与后文在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学者,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
C.为支持李大钊领导的 “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潘光旦参加了“同情罢考”,并拒绝写悔过书,甚至牺牲出洋机会也据理力争。
D.潘光旦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说明他很有生活情趣又不乏文人雅士的情调
E.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学者的风范。
(2) 文中提到潘光旦“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人文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原创)
(3)本文在介绍潘光旦的同时,多次引用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 试分析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4)文章说“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请结合他的表现加以阐释,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庸之 道的看法。(8 分)
(1)(5分)AB(2) (6分)答: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为人处世、做学问两个方面(2分) 为人处世方面:⑴潘光旦是仁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⑵ 他爱校如家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⑶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亦师亦友。⑷忧国忧民,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 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答出任何2点2分)
做学问方面:⑴新人文史观,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⑵有文人雅趣。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⑶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答出任何2点2分)
(3)(6分) ①侧面烘托(1分)突出了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钦佩。如闻一多,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 ,私心狂喜,不可名状!”说明对他十分敬佩;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说明他知识渊博,成就卓著。(3分)
②增强传记文学的可信性,真实性。使作品生动,增强文章感人力量。(2分)如用钱伟长的话再现史实,费孝通费“将他拥入怀中对传主坎坷命运的惋惜,表现朋友真挚情谊,(1分)
(4)(8分)答:他牢牢记住,衷心信服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尚调和,不走极端,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体现出温良谦让的君子美德。(2分)
①“一二•九”运动时,他与校长梅贻琦联手一面与军政当局周旋,一面劝阻学生“稍安毋躁”,有时还为政府说话,缓和政府与学生的矛盾,实质是一种保护和爱。(2分)
②1957年的反右,他虽被打为右派,蒙不白之冤,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2分)看法:现实社会中,一个人既要发展自己的个性人格,又应控制自己, 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过激,不怯懦,寻求个人的恰当定位和发展之路。(2分,根据表述情况酌情给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之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
1. 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2. 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的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3. 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 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1.【答案】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案可以从第二段之中总结出来。注意题目要求——“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要说出具体理由。
2.【答案】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解析:文中提到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主要是证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引起梁先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可以使读者全面了解传主。
3.【答案】《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从七、八自然段寻求答案。从中寻出梁漱溟的不足之处即可,注意分条列答。
4.【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解析:第一问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第二问从写作技巧设问,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度相当。直接考查考生对文本中心内容的把握。这个题的答案要点必须来自文章自身,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和个性化解读。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家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九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 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 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包森、王福山习武工。学习期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了“国剧会社”。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薄,在他人眼里,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成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的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 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势力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 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然拥有偌大一份家业,但张伯驹在生活上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 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穿得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 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了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狷狂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海外。张伯驹对此甚为痛惜,所以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 他曾花4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 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被绑匪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绝不许变卖家 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字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 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 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一生,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师张伯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学戏,进步很快;后来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会社”,他在京剧方面造诣很高。
C.民国时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债台高筑、生命堪虞之时仍坚持收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也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
(2)文章从那几个方面表现张伯驹“一代名士”的风采?请归纳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3)作者写张伯驹“言谈举止十分‘怪异’,不寻常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4)读罢此文,你觉得张伯驹身上最值得敬佩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现实说说理由。
答(1)AE(A逻辑错误。“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与“深厚的文学底蕴”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再说自幼也不可能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E“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错。)
(2)① 做事方面:凡是喜爱的事情,不论是京剧、书法、还是收藏,他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2分)②做人方面:他狂狷洒脱,特立独行(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 颏儿,拔胡子;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与政治保持距离。身为董事、老板,却对生意经没有兴趣,是个甩手掌);淡泊名利,生活简朴(长年一袭长衫,饮食非常 随便,对汽车的要求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就行);豁达乐观,坦荡超逸(文革中被诬陷,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但他照样外出游历,寻访古迹,吟诗填词,不改 其乐)。(2分。三个方面任答出一个方面言之成理即可。)③成就方面: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 化奇人。(2分)(学生如果从其他角度归纳概括,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亦可得分)
(3)内容上突出张伯驹狂狷洒脱、坦荡超逸的性格特征;(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说明他将精力多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3分)
(4) 示例1:坚持自我,淡泊名利,不媚流俗。(2分)张伯驹生于官宦世家,想要升官发财都得天独厚,但他却不为所动,始终与政治保持距离,对做生意不感兴趣, 却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全身心投入,不吝付出。在收藏、诗词、书画、京剧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3分)如今很多人被金钱权势诱惑,被世俗左右,往往 在追求的路上迷失了自己,最终沦为平庸之人。(3分)
示例2:有气节有担当。(2分)国难当头,为避免国宝流失,张伯驹倾家荡产,债台高筑,甚至之生死于度外,表现出可贵的气节和操守。(3分)现在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两者相较,真是判若云泥。(3分) (观点2分,联系文章分析3分,联系现实分析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①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 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 到强烈刺激,因此很容易诱发车祸。
②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 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娱乐场所的多种光源造成的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 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 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 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 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
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频繁地出入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就会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B.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我国,越是大城市,就越是光污染的重灾区。
C. 美国纽约对非商业区的霓虹灯设施在面积和亮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D. 面对光污染的现状,作者无奈地认同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论调。
15.依照第四段段首画线处的表述形式,在文章横线处分别填入相应内容,说出该段所写的光污染类型及其成因。(每处不超过20字)(4分)
16. 假如要在非商业区的高速路旁,修建一座类似文中美国帝国大厦一样的地标式建筑,作为某跨国集团办公机构的总部。请你运用文中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尽量减少光污染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建议的原因。(至少3条)(5分)
14. C(3分) [A项“……就……”不符合文意;B项过于绝对,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结尾句用的是反问,不是认同]
15. (4分) [参考答案]①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②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评分标准:本题4分。共两点,一点2分]
16. (5分) [答案示例]①外墙装饰不宜通体使用反光材料。因其在高速路旁,强反射光易引发车祸。②尽量少用广告灯、霓虹灯。因为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人工白昼会扰乱甚至破坏一些生物的正常生活。
③ 应该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做出严格的规定,努力实现城市照明规划的有序管理。同时,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非人口集中区域或商业区,无须彻夜长明。[评分 标准:本题5分。建议和原因要对应,一条1分;两条3分;三条5分。如只答出三条建议,共给1分。其他建议只要在题干要求之内,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创新题)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
①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决定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素质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10年来,足迹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的246个市、县,演讲3 50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
②可惜的是,这样的演讲次数对于我国的科普宣传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本报调查显示,41.8%的人只听过1~2场科普讲座,26.4%的人一次也没听过。
③据记者了解,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但是能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活动实属凤毛麟角。本报调查显示,尽管有71.9%的公众认为,科普宣传“很必要,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但是有39.3%的人对科普讲座的印象是“和上课差不多”;26.6%的人则感觉,“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当然能起好的作用,可是好的活动很少见”。同时,也有32.1%的人对听过的讲座感到“新鲜有趣,至今难忘”。
④钟琪团长强调,演讲团从创立之日就坚信,科普不是拿原来的旧知识去贩卖,科普讲座是再创造。科学研究做得好,科普报告不一定就能做好。据她介绍,现有的30多名团员是从几百位科学家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二。空军指挥学院的少将徐邦年,试讲了4次才被通过。
⑤钟琪团长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严把质量关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升学压力大,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是顶着学校和家长的层层压力的,同时,一场好的科普讲座会给青少年开启科学的大门,而一场劣质的讲座会断绝孩子们以后再听科普报告的可能。
⑥听过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讲座后,有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反馈:“这是我上学以来参加过的最好的课外活动!”“西部学生的经济条件差,但是求知欲并不差!希望你们再来!再来!再来!”
⑦本次调查显示,公众最希望听到深入浅出、通俗形象的科普讲座,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实用的科学知识”,占78.5%;其次是“我国或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占61.0%;列第三的是“可以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占53.4%。此外,科研过程中的故事、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内容也是吸引听众的亮点。
⑧据翟立原主任介绍,国内的科普讲座,多数传播的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很少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事实上,让孩子们接触一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对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很有帮助。
⑨科普演讲团的老爷爷们曾在云南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做讲座。当时,一个小女孩向爷爷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方面很有见地的问题:现在的克隆技术都是雄性复制雄性,雌性复制雌性。可不可以用雄性动物复制雌性动物,并保证遗传性状完全相同呢?因为决定性别的是染色体,只要把其中的一个Y染色体替换成X染色体就可以了吧?当时的科普团员们认为,小女孩的思路是很可行的。三年后,美国科学家才完成了类似的克隆实验,这也证实了这个云南乡村中学的小女孩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1. 调查报告数据分析,对原文①、②段统计数据的结论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不辞辛苦,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B.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科普工作面广量大,举步维艰,公民素质普遍偏低。
C. 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影响到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与向发达国家迈进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
D. 我国的科普教育要和科技兴国的战略相适应,还需要大踏步前进。
2. 下列不属于中科院科普演讲团严格筛选成员原因的一项是()
A. 升学压力大,学生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不容易,劣质报告会浪费学生时间,影响他们接受科普知识宣传的兴趣和情绪。
B. 科学研究做得很好,但科普讲座内容深奥,像给大学生或研究人员上课,学生听不懂。C. 传播的只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没有能做到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
D. 有些孩子经济条件差,但求知欲强,思维能力强,如果他们提出很有见地的问题,演讲团成员不能当场解决。
3. 请根据原文相关信息写出“克隆”这一概念的三个关键词。
4. 试从科普报告的方式、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写出你对演讲团成员的建议。
1. B解析:“举步维艰”,“公民素质普遍偏低”等词语与事实不符,最后一段故事就是反证。2. D解析:错在“不能当场解决”,文中最后一段小姑娘的见解就得到了演讲团的当场肯定。3. 解析:关键词是组成概念的要素,提炼关键词就是要求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答案:无性繁殖、复制、遗传性状完全相同。4. 希望多采用演讲人与听众互动的形式,并能与实际生活中的相关事物相联系,通俗易懂地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只要围绕思维互动的方式、实用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的平实语言等三个方面作答即可)
蜗 牛
法国 弗朗西斯·蓬热
①与以热灰为家的未燃尽的煤屑相反,蜗牛最喜欢潮湿的土地。它们全身贴地往前走。它们身上带着泥土,泥土是它们的食物,也是它们的排泄物。泥土穿过它们的 身体。它们穿越泥土。这是情趣奥妙的相互渗透,因为可以说这是同一颜色的深浅的变化:其中一个是积极成分,一个是消极成分,消极成分围绕、喂养积极成分, 而积极成分边移动边进食。
②关于蜗牛,还有许多别的话要说,首先,它自身的湿润。它的冷血。它的延伸性。
③此外,我们无法想像一只抛开背上甲壳而静止不动的蜗牛。它休息时立即将身体缩进壳内。相反,由于腼腆,它一露出那赤裸的身体,一露出它脆弱的外形,就赶紧往前运动,刚一暴露就迅急前进。
④干燥的季节,它们隐居在壕沟里,而且它们的存在似乎有助于居住地的潮润。那儿,也许有其他冷血动物与它们为邻,如癞蛤蟆、青蛙。可是,它们离开壕沟采用不同的方式。蜗牛更有资格住在那儿,因为它离去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⑤然而要记住,它们虽然喜爱潮湿的土地,但并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如沼泽、池塘。它们当然更喜欢坚实的土地,但这种土地必须是肥沃和湿润的。
⑥它们也爱吃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它们懂得挑选最嫩的叶子,食后仅仅留下叶脉。
⑦它们待在壕沟底干什么?它们喜欢那儿的环境,但那儿终不是久留之地。它们是壕沟的常客,但它们向往浪游的生活。而且它们在沟底和在泥土的小径上一样,背上的甲壳依然使它们显得矜持。
⑧当然,到处背着这样一个壳儿确实是个累赘,但它们并不抱怨。相反,它们把这当成一件幸事。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它们随时可以躲进自己家里,使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可奈何。这实在是一种可贵的长处,为此付出代价完全值得。
⑨它们由于有这个能耐、这个方便而洋洋自得。我是一个如此敏感、如此脆弱的生命,怎么能够固若金汤,不怕那些讨厌的东西的袭击,享受幸福和安宁?于是,这背上的掩蔽所应运而生。
⑩我如此紧紧地附着于地面、如此令人怜悯、如此缓慢、如此一往直前、如此有本事离开地面缩进我的家屋,我还有什么忧愁?任你把我踢到什么地方,我有把握在命运放逐我的土地上重新站立起来,重新附着于地面,而且在那儿找到我的饲料——泥土,这是普通的食粮。
⑾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它还用自己的流涎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在留下印记。它身后是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要生存就难免冒风险。
⑿蜗牛是孤独的,的确如此。它的友人寥寥无几。可是,为了生活得幸福,它并没有这种需要。它同大自然如此亲密地黏附在一起,它如此亲切地享受大自然的恩 宠;它是它所拥抱的土地和菜叶的朋友;它是天空的朋友。它骄傲地抬起头颅和那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
⒀请不要说蜗牛在这方面和猪相似。不,它没有那种平庸的小脚、那种惴惴不安的碎步小跑。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蜗牛,既赞颂蜗牛黏附大自然,勇敢无畏地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又批评蜗牛不讲卫生,缺乏独立性,骄傲自满。
B.这篇散文具有深刻的寓意:一切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并因此快乐和幸福。作者希望,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当一只蜗牛。
C.文章先写蜗牛普通、细微、低贱的一面,后写蜗牛有风度、本事和强大的生命力。抑扬之间,蜗牛美好品质和美丽内心得到充分展示,文章寓意得到深刻表现,感染力增强。
D.为了描写蜗牛美的形象,赞美蜗牛幸福快活的生活,作者断然否定同是冷血动物的癞蛤蟆、青蛙,否定同样有高贵、从容等品质的猪。这种以贬斥别的动物来捧高蜗牛的写法其实有损蜗牛的形象。
E.作者综合运用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咏物言志,“物”与“志”有机地融为一体,所咏之物鲜明、清晰,所表达的思想具体、形象。
16.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条概括蜗牛的生活习性。(5分)
17.文章第⑨、⑩自然段用第一人称“我”,而最后三段改用第三人称“它”。请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理由。(4分)
18.作者动情地赞美:“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生活进行探究。(8分)
15.CE。(A.“批评”的评价不当;B.“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当一只蜗牛”误;D.对写法的评价不当。)(5分。C项3分,E项2分,B项1分。选三项及以上的不给分。)
16.①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或“喜欢潮湿的土地,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②喜欢独居。(孤独、友人寥寥)③以泥土、蔬菜、绿叶植物为食物。④行动迟缓。(“如此缓慢”)⑤喜欢浪游。(“向往浪游”)(5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用第一人称,站在蜗牛的角度,便于揭示蜗牛背负沉重外壳的动机与目的;(2分)改用第三人称,便于表达对蜗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分)(4分。意思对即可)
18. 这句拟人的表达,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笔下蜗牛及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1分)①它对吃住行的要求很低,生活自适,没有必要贪慕丰厚的物质条件。② 它能够掌握自己和自然界规律,在壕沟,在肥沃、湿润、坚实的泥土上浪游,自由地选择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挑选最嫩的叶子为食。不必担心工作难找、生 活有压力。③它个性自信、乐观、开朗。背着沉重的甲壳保护着幸福和安宁;任是什么地方,都能站立起来,富足地生活。不必担心战争来临或金融危机。④它们能 自由地创造生活,用生命的痕迹作画。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在留下印记,在身后留下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不需考核业绩,不必在乎考试。 ⑤蜗牛世界平淡、安定、富足,没有人类社会复杂多变、尔虞我诈的人际和国际关系。不必在企求他人帮助中生活,不必在看别人的脸色中度日。所以作为蜗牛,就 能骄傲地抬起头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这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精神体验。(要求文本内容与现实的联系自然合理,每点2分,能完 整答出4点即可得8分)
陈光标:慈善如山财富如水
谭浩
他是一名“乐意做一个最优秀的地球清洁环卫工”的企业家;他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两小时,率领公司120名员工和60台大型机械设备组成民间救 援团队昼夜兼程,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他坚持不懈地把致力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赚的钱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款物超过10亿元,受益人群达50多万 人次 ……
这位被很多人称为“中国首善”的人,就是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数年如一日,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诠释了“慈善如山、财富如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我们所做的产业,本身就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
陈光标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十分自豪,“我当初选择建筑垃圾环保再生处理这个行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对于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翻开公司的介绍画册,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清晰展露——黄埔公司始创于2003年,创建之初就致力于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再生 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方面的科技创新。目前,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拆除企业,在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下,大大提高了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推进了城市建筑垃 圾、生活垃圾以及泡沫塑料等白色污染的环保化、零排放处理模式。
在陈光标眼里,再生资源利用工作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环保慈善。
陈光标说,我们所做的产业,本身就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再生资源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是一件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大好事,一举多得、利国利民,必须踏踏实实做好。
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首善”彰显品牌效应
改革开放30年的积淀,让众多民营企业家已经或开始懂得,尽管谋求自身发展是企业的天职,而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也是等同于企业发展同样重要的目标,这是社会衡量一个企业的双重标准。
人们已不记得陈光标灾后多少次来到四川了。最近的一次,陈光标又为灾区送去200万元现金、2000台台式电脑、160台笔记本电脑和3部依维柯公务车,总价值近千万元。
其实只要一提起陈光标,还是最初的一幕让人记忆犹新。
5·12地震刚刚发生几小时,陈光标的企业便展开了救援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的过程中,黄埔公司共在灾区拯救出131人,协助掩埋了近万具遇难者的遗体。
只要翻阅一下黄埔公司的发展历程,人们会惊奇地发现黄埔公司的实力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一年一个新台阶,而每年的捐赈也在成倍提高,这似乎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十多年的时间,陈光标累计捐款捐物的数额已超过10亿元,得到他帮助的贫困人口超过50万。因为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杰出表现和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的汗马功 劳,陈光标被尊称为“中国首善”,陈光标和他的黄埔公司声名远播。黄埔公司很快便得到的市场反馈即是,自从抗震救灾之后,黄埔公司的业务便源源不断,前来 洽谈生意的人应接不暇,“根本不用业务员去找”。
为“环保慈善”奔走呐喊,共同打造和谐家园
陈光标深谙善行天下,唯要先下好善待员工这“一盘棋”。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把江苏黄埔打造成利企利民利国的可持续产业是陈光标的追求。多年来,公司不但为员工办理“五保”齐全,逢年过节都为员工发放福利。
汶川地震后,陈光标还萌生出一个念头——建立公益机构,向公众传播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技能。“公司多年来从事的废旧拆迁工作,熟悉房屋结构,也积累了丰富 的救援与防护经验。”从四川回来后,陈光标就捐资1亿多元在南京建设防灾减灾培训中心,免费对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民兵预备役、青少年、大中小学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开放,至今已经举办培训70多场。而每次培训数万元的食宿、培训费用则从黄埔公司公益基金里支付。
“你不是中国首富,但你是中国首善!”一位领导曾经感慨万千地对陈光标说,“你这几年为中国慈善事业奔走呐喊,在无形中唤醒了很多有良知的人,共同加入到和谐家园的建设中来,这比捐1000个亿都重要!” (选自2009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9.文章第一部分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
20.新闻的写作必须体现其真实性,请举例分析本文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5分)
21.陈光标“慈善如山,财富如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探究。(6分)
19.①导语部分。(1分)②作用:高度概括陈光标的典型事迹,(1分)表达对陈光标美好品德的崇敬(或赞扬)之情。(1分)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分)
20.① 准确科学运用数据体现真实性:如在5.12大地震的描绘时,写出“120名员工和60台大型机械设备”等等。 ② 引用新闻人物的话语体现真实性:如引用陈光标和领导对陈光标的评价话语。③用第三人称客观真实性:全年直接以客观的角度陈述陈光标的事迹。(每点2分,三 点满分。如答到“时间地点真实性”也可适当给分。)
21.
①陈光标的企业致力于再生资源利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环保慈善,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在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今天尤其重要。
②陈光标企业的实力每年都在成倍增长,每年的捐赈也成倍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为现代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履行、承担社会责任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③陈光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无形中唤醒了很多有良知的人,让他们共同加入到和谐家园的建设中来。(6分,答出1点2分。)
朱佩弦先生
叶圣陶
朱佩弦先生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当教师,也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过书。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
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采 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 凭藉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藉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 为什么起这样的波澜,写成这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他多年 来在语文教 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无非如此。我们想,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没有办法对付他,好只好在它那 里,与我全不相干。意识跟观点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过语言文字关,就没法彻底分析意识跟观点等等。不要以为语言文字只是枝节,要知道离开了这些枝节就没 有另外的什么大事。
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庙似的“每事问”,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在文学研究方面,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这些,而且与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子,那是份内的事儿。很有些教授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为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诗的见解而言,他历年来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
他待人接物极诚恳,与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的,分别时深切的相思,会面时亲密地晤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和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 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他在大学里还是如此,学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 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没有理由的要求是决不答应的,当过他的学生的都可以作证明。学生对于好好先生当然不至于有什么恶感,可也不会有太多的好 感,尤其不会由敬而生爱。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
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的翻检有关的材料。文稿发了出去,发现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一个字还欠妥,总要特地写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
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
(选自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叶圣陶卷》,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朱佩弦先生认为,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个字、一句话, 就能打通语言文字,就能触及作者的心。
B.除了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朱佩弦先生还写了不少文篇,阐述打通语言文字才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补益的观点。
C.朱佩弦先生有坚强的责任感,是学生敬爱的教师,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正当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
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所以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不是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他决不会乱写。
E.本文通过记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师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勾勒出一位尽职尽责、乐于合作、亲爱学生、严于律己的教师形象。
(2)朱佩弦先生“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体现在那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3)朱佩弦先生“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他在这两方面的贡献。(6分)
(4)关于读书,朱佩弦先生认为打通语言文字是关键,陶渊明则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即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你赞同那一种观点?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8分)
(1) B C
(2)①朱先生一向做上课前的“预备”工夫,授课以前总要揣摩。②教会学生 从语言文字入手欣赏和领受文学作品的方法。③朱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有坚强的责任感。④不囿于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套,受青年们的教 育,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答出3点即可)
(3)①大学毕业后一直担任国文和文学教师,尽职胜任。②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阐明阅读主张。③文学研究方面,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发展方向。④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
(4)
第一种情况:①赞同朱佩弦先生的观点。②因为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种情况:①赞同陶渊明的读书观点。②“不求甚解”同样需要用心读书,只是不死抠字眼。因为读书者摆脱单纯的“咬文嚼字”后,专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够 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深刻彻底。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点即可)
原子弹坠落长崎目击记
[美]威廉•伦纳德•劳伦斯
我们正向日本国土飞去,即将对它进行轰炸。
指挥这次任务的是25岁的空军少校查尔斯• 斯韦尼。他驾驶的携带原子弹的长机名“艺术大师”号,这种飞机的推进器不同寻常地长,有四个桨片,其机身上标有“77”的字样。有人说,“77”是红头发兰奇(著名足球明星 )踢球时运动服上的数字。
凌晨3点50分,机群起飞了,径直朝西北方向——日本国的所在处直扑而去。天气预报说我们在飞行途中将遇到暴风雨,但到飞行目的地,也就是这次任务的高潮阶段,天将放晴。
起飞大约一小时后,暴风雨降临了。飞机在漆黑的夜空中时而下沉,时而抬起。但飞机的跃动幅度比起大型客机来要小多了。你感觉它是在“滑翔”,而不是“颠簸”。
我注意到一道奇特的、令人恐怖的亮光从驾驶舱上方的小窗射了进来。透过黑暗,我看见一个奇怪的情景:旋转着的巨大推进器不知怎的变成了大的跳跃着的蓝色光 焰。这种蓝色光焰既映照在飞机鼻顶的有机玻璃窗上。叉在机翼顶端闪闪发光。我们宛若驾驭着燃烧的列车在无垠的太空中奔驰。
我们终于度过了黑暗,飞机直奔日本帝国。
凌晨5点刚过,晨曦来临。吉里中士两眼紧盯窗外,举起双脚对此表示欢迎。在此之前,中士一直专心致志、一声不吭地听着耳机里的收音机报道。
“还是白天好,”他对我说着,“夜里关在机舱里我觉得怪害怕的。”
“这儿离霍普斯顿可远了。”我不觉说道。
“是啊。”他一边回答我,一边忙着译一条消息密码。
“你觉得这颗原子弹能结束战争吗?”他怀着希冀地问道。
“这颗很可能会有用的,”我尽量使他放心,“如果这颗不行,下一颗或两颗肯定会奏效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时间地抵挡住原子弹的威力。”
到5点50分,外面天已大亮。我们的长机不见了,领航员戈德弗雷告诉我这是事先计划好的。机群将于9点10分在本州东南方的宇久岛上空会合。
可是直到此刻,还无人知道哪座城市将作为投弹目标。命运之神将作出最后的选择,日本上空的气流将作出决定。
在我们前方飞行的气象飞机正在测试风向。到投弹时间的前半个小时,我们才能最后知道哪个城市将成为目标。
波克机长告诉我飞机马上要拉升到投弹高度了。这时我们已经飞临日本领海上空。
9点12分,我们飞抵宇久岛上空,前方大约4000英尺处是带着那颗宝贝炸弹的“艺术大师”号。
我们开始盘旋,等待机群中第三架飞机的到达。
9点56分,我们开始向海岸线飞去。吉里中士译出气象机发来的密码,告诉我们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都清晰可见。
命运之风看来要恩赐有些日本城镇了,它们注定将默默无闻。命运最后选择了长崎作为投弹目标。
在机群盘旋的当儿,我们突然发现股股黑烟穿过白云直冲我们而来。原来是对准我们高度发射的l5枚高射炮弹。不过它们飞来时,飞机已向着左边飞远了。
我们向南飞去。11点33分,飞越海岸线,向距此以西大约1百英里处的长崎直奔而去。在长崎上空我们再次盘旋,终于发现了云层中的一处缝隙。
这时是12点01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任务的目的地。
“瞧,它下来了!”有人喊道。
从“艺术大师”的肚子里落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掉了下去。
先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倾发出大量白烟,接着,一道巨大的紫色火柱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到大约1万英尺的高度。待我们再次向原子弹爆炸方向飞去时,那道紫色火柱已升到了与飞机同样的高度。这时距爆炸发生才过了45秒钟。
这是一座有生命的图腾柱,身上刻满了许许多多怪诞的面孔,对着大地狞笑。
正当这东西似乎已凝固起来时,从它顶端突然冒出一朵庞大的蘑菇云,第一团蘑菇云升向蓝天的时候,变成一朵花的形状。它巨大的花瓣边缘向下弯曲,外面是奶油 色,里面是玫瑰色。后来,当我们从200英里以外最后一次眺望时,它仍保持着这个形状。在这个距离,还能看见处于痛苦之中的柱体,五颜六色,翻滚蒸腾,如 同无数杂色彩虹组成的大山。在这些彩虹中融入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柱体颤颤悠悠的顶部穿过白云,活像一头史前怪兽的脖子上镶上了羽毛。纵目望去,只见羽毛 朝四面八方飞展去。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背景]1945年8月9日上午,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目标是长崎。此次袭击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毁,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路症的折磨。
[注]1945年8月9日,作者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本文获l946年普利策报道奖。
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20.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划线部分作简要分析。(5分)
21.这篇新闻有什么价值?试从新闻的时效性和社会功用两个方面简要说明。(6分)
答19.①以顺叙的方式突出时间,条理清晰,表现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分)。②突出时间,渲染了原子弹投放之前紧张的氛围,现场感强(2分)。
20.画线部分语言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通过比喻勾勒原子弹投放时的色彩、形状等,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作者在空中观察到的壮观景象,镜头感强烈,使报道更具感染力。[5分。比喻手法1分,效果2分,内容2分。]
21.(1)时效性:这是人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原子弹。本文再现了原子弹爆炸的情景,揭开了原子弹神秘的面纱,让世人及时知道原子弹巨大的破坏力。
(2)社会功用:原子弹的投放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灭亡,但同时也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危害。(从珍惜和平的角度去理解也可,如“最令人激动、最伟大的科学探索,导致了毁灭人类最可怕的武器的发明,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6分。每点3分]
“浙大保姆”——竺可桢
张伟
①1936年的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他这一天的日记写着:“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②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必将影响自己对地理、气象、物候的科学研究。但他实在不忍心浙大在动乱中走向衰落,于是毅然临危受命。这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③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④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 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又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 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 费尽周折。
⑤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⑥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 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 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
⑦有人在评价竺可桢时说:“他的品德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竺可桢:“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⑧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
⑨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告 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竺可桢举起小旗, 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 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⑩1949年3月6日,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自《网易新闻中心》,有删改)
19.第①段为什么要写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天的日记内容?(4分)
20.文章中的费巩和束星北有何共同特点?写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5分)
21.竺可桢“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你怎样看待这件事?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由。(6分)
19.说明竺可桢作为科学家始终关注气象和物候;(2分)说明他对“校长”职务看得很淡,表现他淡泊名利的品格。(2分)
20.有才华,有个性,都当面表达过对竺可桢不满。(3分)侧面衬托竺可桢的温厚平和以及对人才的爱护。(2分)
21.这是竺可桢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学生的任务是读书,参与党派之争会影响学业,并且可能因为年轻而被利用;在动乱年代中参与党派有性命之忧;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评分标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如只说观点而没有理由说明则不得分。)
愿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
——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冯锦川
今年56岁的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
1952年,朱震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随后,他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进修深造。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为他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院属治沙队,主要对北方地区的沙漠和戈壁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被选入这支队伍并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塔克拉玛 干沙漠沙丘类型相当复杂,环境十分艰苦,它历来被描绘成“死亡之海”。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他下决心要闯一 闯,目的是要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与规律,以事实来澄清和纠正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
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风沙移动的资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
沙漠化,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当前干旱及半干旱区和沙漠研究中与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1977年8月,朱震达出席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回国后他根据我国多年来对沙漠研究的情况认为,沙漠化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样 存在,并直接威胁着草场、农田。因此,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沙漠研究就更应紧密围绕沙漠化来进行。但是,在当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 受,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朱震达果断地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经过10年的研究试验,他 认为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同时,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 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给朱震达的学术研究开拓了广阔天地。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 1978年以来,他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他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日本、联邦德国开展合作研究,与 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1985年,朱震达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他在国内外的学术 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
朱震达在再次出任沙漠研究所所长时说:“我们的沙漠研究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二是要看到我 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同时要根据中国大沙漠的 特点,抓住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水平有所提高。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 (选自《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有删改)
(1)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可见“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
B.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
C.在“沙漠化”这一概念已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时,朱震达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
D.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为朱震达“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主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E.朱震达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
(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3)文章主要介绍了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作出的哪些贡献?请分条列举。(6分)
(4)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像沙漠科学研究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请你就“技术”、“勇气”、“奉献”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6分)
(1)BD A项强加因果。“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文中无依据。C项原文中说当他进行这些活动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E项原文是说 因为“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
(2)①正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以正标题概括主人公的奉献精神,以副标题交代主人公的身份。②直接引用主人公的言论,亲切自然,并且隐去主语,能引起多种人称的联想。③“铺路石”的比喻化抽象(精神)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
(3)①解开了“死亡之海”的奥秘,以事实澄清和纠正了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 面目。②攻克沙漠化问题,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③依靠自己的优势, 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 观点一:科学研究离不开高超的技术水平。①他在苏联科学院深造时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②通过连续三 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③他具备国际间合作的才能和实力,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 与科学院的重视。
观点二:勇气往往能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天地。①雄心满怀的朱震达勇闯塔克拉玛干沙漠,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和规律。②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 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③他勇敢地走出国门,实现多国合作,使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打入国际、走向世界。
观点三: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成就科学和人格的双重高峰。①“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朱震达是这样说的,也是 这样做的。②他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③中国 沙漠化治理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它解决的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
“春天里”的文化风暴裹挟了谁
单士兵
依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的“旭日阳刚”音乐组合,现在回看过去,会发现他们与曾经扶他们上马走上一程的人——《春天里》词曲作者兼原唱者汪峰,渐行渐远。因为汪峰近日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
从当初凌乱局促的出租屋唱上了“星光大道”,随后唱进央视春晚,旭日阳刚经过一条别样的途径,完成了从草根到明星的重大转身。这段成功过程,绕不开汪峰的 扶持。比如,汪峰邀请旭日阳刚参加自己的演唱会,特别是一再授权他们直到在春晚演唱《春天里》,最后才完成了对这对草根歌手命运的根本转变。就像每个父母 懂得自己的孩子一样,汪峰自然明白《春天里》的价值,也明白这种翻唱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背后的文化与市场的秩序又意味着什么。
当汪峰不让旭日阳刚演唱这首歌,自然带来各种争议。而这些争议也在被围观与评价。
文化冲突的风暴生成了。被这种风暴裹挟的,不仅是汪峰与旭日阳刚,还有更多人。文化差异越大,参与人群越多,风暴就越激烈。
旭日阳刚曾经的生存状态,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表征,自然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旭日阳刚对音乐介入现实生活无疑也作出了贡献。但是,这又绝不是消解《春天里》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的理由。
面对这些复杂错位的社会文化元素,当事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围观者也面对着文化价值判断的博弈。而这些价值阐述与文化博弈,本身何尝又不是一种财富?
当然,汪峰给予过旭日阳刚最大的帮扶。当旭日阳刚以大量商演冲击特定版权秩序,客观形成对汪峰及其团队利益冲击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汪峰选择拒绝 赐予,并不承担道德责任,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理性。他在这起事件中展示的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
央视主持人将汪峰维护版权行为称做是“危机公关”,认为应该以“开阔的心胸”这样的道德境界面对问题,从中也不难发现法律意识的淡薄。诚然,对弱者的宽容与同情是应有的品质,但弱者从来也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更不能因为是弱者就可免于担当法律责任。
如果不尊重这些文化常识,恐怕会远比这事件本身更悲哀。如果不能通过理性的文化对话,真正形成对文明与秩序的普遍坚守,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到精神与权利的剥夺。就像现在汪峰被裹挟于“春天里”文化冲突的风暴中。
也就是说,通过对这起事件的围观与梳理,让人们形成更多的文化认同,懂得去遵守秩序底线,那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裹挟在文化风暴中,而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盲从与迷失。(选自2011年2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5.具体说说“春天里的文化风暴”是指什么?(6分)
16.对引起这场文化风暴的双方,作者有什么看法?(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应该怎样对待和避免这样的文化风暴?(6分)
15. (6分)(1)是指汪锋不让旭日阳刚继续演唱《春天里》(2分);(2)由此带来的版权之争(2分);(3)以及所引起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广泛争议和评价(2分)。
16.(6分)对双方的看法:①对汪峰:展示了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②对旭日阳刚:要坚守文明与秩序,积极承担法律责任。(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要有明确的版权意识和法律秩序。②要有宽容理解的胸怀。③在争议中要有理性的对话,形成更多的文化价值认同。④要有文化认同,尊重别人的精神创造,(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
那些最美好的品质
邰筐
在某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人在水龙头下的洗手盆上垫了一块木板,双腿斜蹬着地面,用左臂支撑着前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着东西,以至有人上厕所从身边经过他都浑然不觉……每晚熄灯铃响过以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
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人就是刚刚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而他27年前在卫生间写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这个故事,文坛知道的人并不多,曾经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黄宪国在1990年秋天的一次文学讲习班上作为励志的例子给学员讲述了这个细节,而我就曾是那届学员中的一个。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读莫老师的中篇《透明的红萝卜》时那种奇妙的感觉,第一次从文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犹如醍醐灌顶。他的语言那么神秘和轻盈,似乎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随时都能从纸上飞翔起来。一颗孤独的少年之心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了呼应,从此我迷上了莫老师的小说,这些年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
许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站在莫老师面前,说句实话,他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文学大师的形象。
一袭布衣的他那么平易,憨态可掬,像个老小孩。我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他呵呵笑着说,“小老乡,刚在《人民文学》读了你一组诗,你在《方圆》写的那些文章我也看过,不错。”我突然受到了夸赞,有点囧,像调皮学生突然被揪到了班主任面前。
接下来的日子,我自然多了不少见到莫老师的机会。每次去,莫老师都会提前泡好一壶茶,一进门一杯热腾腾的茶就能捧在手中。喝茶的功夫,往往是听莫老师谈文学的最佳时机。
我惊异于莫老师的细致与平和,像他这样的大家竟然对什么时候哪个省又冒出一个有潜力的新作者,哪个刊物又发出一篇不错的小说如数家珍。莫老师曾鼓励我尝试写一点非虚构作品,他说你既是诗人又是记者,两种问题一综合,没准就能搞一个有影响的非虚构文本出来。正是在莫老师的鼓励下,我拿出了第一个非虚构长篇《看房记》的梗概。我的非虚构长篇写作计划获得了2012年度人民文学“大地写作计划”的扶持,计划明年写完,也算是我向莫老师第一次交上的小说作业。
这些年莫老师突然迷上了书法,我曾在《书法》杂志上看到他的一幅手札,敦厚中透着率性洒脱,文气中透着高古清雅之气。一天下午,我有幸现场目睹了莫老师的 左手书法,那简直是一种享受。莫老师左手扣着右手腕,慢慢把墨研匀,然后凝神屏气,悬腕捉笔,一气呵成。写到得意处,莫老师抿着嘴,右手扶腰,额头上都是 汗,样子特别可爱,写下的似乎不只是几个汉字,而是认真完成了一套对古汉语拜祭的仪式。
知道莫老师写字,求字的人也就蜂拥而至,圈子里的作家、诗人,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以前的战友、同事……莫老师从不忍拒绝人,总是笑呵呵应承,哪怕耽误了自己的写作进程也没有怨言。莫老师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定义:善良、懦弱,不伤害人。
一个曾采访过莫老师的记者这样回忆,“结束采访在茶馆里出来后,他坚持先给我拦一辆出租车让我先走。”
我们偶尔和莫老师聚会,他从不让人接送,而是自己骑着一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从平安里一直骑到后海的孔乙己酒店或南锣鼓巷深处的某个小馆。说好的时间他是从不迟到的,总是按点赶到。鲁国人那些最美好的品质在莫老师的骨头里珍藏着,在他血液里流淌着……
进入2012年9月,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莫老师为了躲清静回山东高密去了。
老作家丛维熙曾对莫言有这样的描述:“莫言是个一贯没有文场中娇气,肯于在集体中吃苦负重的人。早在1987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德国的时候,莫言在团 队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朴实,在往返的机场上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人让他这么干,其闪光点出自他的行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
(选自《方圆》2012年第20期,有删节)
19.本文以一个年轻人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写作的情景开头,有何作用?(4分)
20.文章写了莫言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原文分点概括。(5分)
21.作者第一次见莫言时,为什么会“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6分)
19.(4分)【引出本文传主莫言(1分),为后文提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埋下伏笔,点明获奖并非侥幸(1分)激发读者的好奇与关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作者对这个细节记忆清晰,表明了作者对莫言的深切关注和了解,使全文显得真切可信。(1分)】
20. (5分)【①勤奋刻苦。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坚持创作;②平易热情。“我”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亲切地与我交谈。后来每次见面,他又热情地提前为我 沏好茶;③细致平和。对其他省份的新作家或是刊物上的新作品,如数家珍;④善良儒雅。爱好书法,而且从不忍拒绝向他求字的人;⑤朴实憨厚。与朋友聚会,常 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而且从不迟到;坚持为记者拦车,让记者先走;主动为团队出力干活。⑥淡泊名利。当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他却躲 清静回老家了;⑦鼓励后学。对“我”多有鼓励,并指导我尝试创作非虚构作品。⑧敬业认真。对待写作、对待书法都虔诚认真,倾注真情。(有评价有分析答对1 点得2分,有评价无分析答对1点得1分。本题最多得5分。)】
21.(6分)【①听过关于莫言勤奋写作的故事,对他的精神态度拳拳服膺。②读他的 作品产生强烈共鸣,此前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与他早有神交。③虽是第一次见面,但莫言毫无文学大师的架子,平易近人。④第一次谈话的内容 表明了莫言对于作者的关怀和鼓励,使作者回忆起了面对老师时的熟悉情形。(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本题最多给6分。)】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钟和晏
①关于“灯画”的定义,已故民间美术学家王树村在他的《民间美术》中,提到各种各样的灯彩——走马灯、夹纱灯、画舫灯等,其中有一种绢纱灯画,是画在灯屏 上的绢画,故又称为“灯画”。灯画一般4盏为一堂,每盏4面,共16幅,也有24盏或更多为一堂的。灯画除了手绘之处,也有木版刻印的灯画,现在,河北武 强、山西南部、山东等都还有清代木版戏曲灯画保存。
②过去灯彩的制作成本不菲,通常由豪门富户出资、民间艺人完成后,每年元宵挂在府门、商市或寺庙,挂在寺庙的花灯常会落款“某年正月十五”、“某信士敬 奉”字样。王树村把灯画定义为我国连环画的早期形式,他说,“灯画的内容,早期多是山水花鸟,到了清代中叶,因为戏曲小说盛行,灯画中大量出现了如《贩马记》、《一捧雪》、《水浒》、《聊斋》和《红楼梦》一类的戏曲小说题材。这类题材的灯画,常是画故事的全部清节,引人看完第一盏,定要看第二盏,直到看完故事终了而上。”
③在一般的戏剧故事灯画之外,还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为“戏出灯画”。在三国戏中的《徐母骂曹》中,身穿红色官服、戴官帽的曹操坐在一张条案前的椅子上,处于 画幅右侧正中央的位置;左下角穿暗黄色袍子的徐母右手拄一根红色拐杖,左手向前伸出,手指正指着曹操脸部的方向;左上侧的背景是一架屏风,从形状看应该是 戏台上的布景,曹操坐的椅子是摆在条案前面的,想来也是对戏台场景的描画。
④画的戏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有《群英会》、《打金枝》、《断桥》,这些戏曲画被认为是出自内务府如意馆御用画师之手,因为如意馆档案中曾有“沈振麟 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录。沈振麟是同治年间擅画人物、山水的宫廷画家,据说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也不准署名;另 一类就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这属于“小道”,不屑于署名。
⑤明代以前,有关北京灯节的记载不多。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辑侠》中有“正月皇宫元夕节,瑶灯炯炯珠垂结”。明朝时,北京灯市在东华门之东,也就是今天的 灯市口一带。《日下旧闻考》中有记述,“正月起于初八,至十八再过晚始散,灯贾大小以几千计,灯本多寡以万计”。从东华门外到崇文门街西,“街三行,市四 列,市楼南北相向,朱扉绣栋,素壁绿绮疏,其设氍毹帘幕者,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眷属也”。
⑥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下设灯库,专司宫灯、花灯的制造修理,皇宫外也出现了文盛斋、华美斋等灯辅。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宛平县志》等对灯节的记述都 大同小异,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中说道:“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 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
⑦在历史大戏之外,也有一些家庭伦理戏和情感戏。一个《卖水》的场景是站在花园外的李彦贵肩挑一担水,穿着已经落魄,但还是带着点书生儒稚的气质。还有4幅出现了花园里手持折扇的小姐、拿着团扇的丫鬓和拄着拐杖的老母亲等人物,让人怀疑是《西厢记》。
⑧灯画是灯光映照下的画面效果,一般说,灯画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对人体比例、五官细节方面没有那么细致的要求,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在 当年,这些灯画也许是很普通的民间画作,因为年代久了。今天看起来亲切而素朴,尤其是人物的神态表情,几乎让人过目难忘。收藏家张琴说,“其实民间的形象 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19.从文中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灯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述。(4分)
20.文章特别介绍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的意图是什么?(4分)
21.科普文的语言以说明为主,本文却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徐母骂曹》和《卖水》中的场景,对此,该如何理解?(4分)
22.文章最后说,“其实民间的形象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这个观点与有些人认为的“民间文化具有俗化特点”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19.①从创作题材上看,前期多为山水花鸟,清代中叶后多为戏曲小说;②从制作方式上看,有手绘的,也有木版刻印的;③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戏剧故事灯画、“戏出灯画”;④灯画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
20.一方面表现出灯画影响之大,御用画师也为之作画,与后文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下设灯库等内容相互照应。(2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如意馆画师对灯画的态度;认为其为“小道”,不值得署名。这就突出了灯画在社会上的地位。(2分)
21.①科普文的语言以说明为主,但也经常会用到描写,以使说明对象形象化。(1分)②运
用描写的手法,描绘《徐母骂曹》和《卖水》中的场景,更有利于读者对灯画艺术取材及艺术价值的理解。(2分)《徐母骂曹》展示出灯画取材于历史大戏的特点,《卖水》则表现出灯画反映细腻生活情感的特点。(1分)
22. 不矛盾。(1分)民间文化的俗化是指其通俗大众化,并非庸俗,更谈不上“轻佻”。(2分)以灯画为例,从文中看,灯画有的取材于历史大戏,绘画古今故事, 如《徐母骂曹》,场景突出,人物鲜明,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既使内容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文学中的画面,思想深刻,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提高了 欣赏品位,轻佻无从谈起。(3分)
幼虎
舒展
①在吼叫的大型猫科动物中,在我国国画中,我最欣赏的是老虎。它浑身猛气,威武雄壮,一声长啸如天谷来风,与拉大旗做虎皮的装腔作势形成迥然不同的效果。
②幼虎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跟随母虎夜间巡行,或游泳,或亲昵,或捕猎,或偷袭,很快学会了独立生活的本领。两岁时,它就可以离开妈妈在山林之间自由来去了。母子分离,好似无情,实则依依。“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答客诮》)
③可是,生长在非洲大陆自然保护区的国家大公园里的幼虎,与羚羊、野猪、小鹿……群居嬉戏,和睦相处,捕获猎物的本能退化了,豪雄的长啸也失传了,真正成 了名副其实的猫科成员。生长在动物园里的幼虎,比自然保护区里的幼虎更懒惰无能了,它成了孩子们的参观对象,惟一的乐趣是等待饲养员送来大盘大盘的生牛 肉,成了只知傻吃黏睡的大狸猫。生长在马戏团里的幼虎,完成一个训练动作,得到一点赏赐,从科班演员到动物明星,成了马戏团里机敏伶俐的摇钱树。
④相比之下,我更钟爱靠自己在野外生活的幼虎。
⑤地球是一个大村落,生物之间和为贵,不能把动物界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搬用到人类社会中来。人类越是走向文明,人性中的兽性就会变得越少;但是人类在走向 文明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互助的程度,也会随之而加剧扩充,在捕获知识、消化知识、独立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方面,谁出类拔萃,谁就是竞争中的优 胜者。而且,优胜者的价值,是随着他们为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价值与日俱增的。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然而巨著《资本论》的稿费却不够他买烟抽。“伟大创 造物的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是与人类文明进步背道而驰的。”但是,一个正义、平等的社会,必须为高智能的创造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提供有教无类的智育成长 环境,然而,谁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强者呢 打个比方说,是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动物园、马戏团里的幼虎呢,还是生长在山林野外的幼虎呢?
⑥智育、德育如此,探险精神就看得更清楚了。在中国历史上, 出了张骞、郦道元、玄奘、徐霞客、郑和这样一些探险、旅行和航海的大家。但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败,中国在这些领域里连小家也均付阙如了。每当看到国外的体育 竞技,我总是情不自禁联想到幼虎的野性精神,比如徒手攀岩、摩托车越野、汽车拉力赛、跨远洋游泳、田径、拳击、冲浪、跳伞、高山滑雪、四项铁人赛……中国 人何日能进入这些项目并拿到名次 至于中国足球,我想,药方诊断书蛮可订成高文大典,用不着我来饶舌了吧。
⑦中国的一大特产是:儒。它是从术士分化出来的。儒者懦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死于市;正心诚意,修身养性,非礼勿动;父母在,不远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些把人驯服成羔羊的教条,即令是真的幼虎,也都被捆绑成小猫了。
⑧每当我看见日本小学生在 严冬季节照样穿短裤在雪地里顽健地嬉戏时,看到欧美的孩子十几岁就课余打工自己挣钱时,再看看中国的一些独生子女不禁感概系之。中国孩子大都是父母的掌上 明珠。贫家尚且出娇子,遑论暴富起来或几代达官的家庭,一代胜过一代,不是仅仅指生活享受,最主要的是在出强者、出人才方面要一代超过一代,这样才不致成 为或“温室里的花朵”或“应考机器”或“两脚书橱”或“禄蠢新赍”。对于一茬月一茬、一浪高一浪的“追星族”、“发烧友”的后备军的迅猛扩大,积极的一面 姑置不论;如果从消极方面看,未必不是历史上幼虎成为小猫的新的变种。再加上缺乏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有些生于温柔乡,长于富贵场,离了父母的庇护就活不 了的簪缨少年,将来会不会成为浮浪子、闲人、恶少、莠民、纨绔与衙内,实在是很难说的。
⑨野外幼虎昼伏宵征于林间溪泉,双目如电,独往独来,狐狼不敢近,蛇蝎不可拦,多么自由,何等自在!被驯化了的虎,可以活到25岁,而野外的虎只能活10岁,在窝囊囊与堂堂正正之间,年轻的朋友,你选择哪个?
15写出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四个词语的含义。 (4分)
(1)“温室里的花朵”指:娇嫩柔弱,经不起生活磨难的人。
(2)“应试的机器”指:善于应付考试,缺乏生活能力的人。
(3)“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却不善于运用的人。
(4)“禄蠹新贵”指:贪求功名利禄新近做高官的人。
16.作者不太喜欢的是哪三类幼虎?作者对它们的看法分别是什么?(6分)
(1)生长在自然保护区的幼虎,作者认为它们是捕获猎物的本能蜕化的猫科成员;
(2)生长在动物园里的幼虎,作者认为它们是懒惰无能,只知傻吃黏睡的大狸猫;
(3)生长在马戏团里的幼虎,作者认为它们是马戏团里机敏伶俐的摇钱树
17.作者在第⑤段写到马克思创作《资本论》一事,用意是什么?(5分)
答: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和《资本论》为例,说明当时伟大创造物的价值与价格是背离的马克思所处时代缺少一种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以此告诉人们今天的社会具备了这样的环境,就更需要一种勇于竞争的精神。引出正文对“谁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强者”的 思考。
18.纵观全文,请简要概括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的内涵,并结合现实,谈谈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对我国青少年培养的积极意义。 (6分)
答: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雄壮勇猛,自由自在,富有很强的竞争力。(2分) 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对我国青少年培养的积极意义:我国青少年大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家庭的溺爱,许多青少年娇嫩柔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野外幼虎的野 性精神启示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让青少年尽力摆脱封建思想中那些把人驯服成羔羊的教条的影响,热爱自 由,敢于探险,努力提高独立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争优人类社会丛林中最有竞争力的勇者和强者。(4分)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不同意见,请“继续讨论”,我收到之后会马上为你解答。祝: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解题过程:
基于考查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能力视野下的传记文本阅读,其考查的能力层级涵盖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三方面。复习备考,应逐一落实以下各考查目标。
一、分析综合
1.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即通读全文,提取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感知传主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认识传主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明确作者对传主的态度与评价或者传主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
例如:(2008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6题)盛宣怀在创办北洋大学堂时提出了哪些主张?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盛宣怀的教育思想和办学实践》)(6分)
解析:本题包含两个问题,前者要求列述盛宣怀的办学主张,后者要求概括其教育思想,这要从其办学的具体主 张的分析中来检视。从文中可知,盛宣怀给北洋大学堂订了两条规则:一是不不许“躐等”,即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本大学堂的学员必须循序渐进,不许中 途他骛,直至完成学业。其二是要学习专门科学技术,文字语言不过是工具。反映了他“学以致用”教育思想。
2.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即精读全文,能分析传记文本的叙事语调(叙述者的感情倾向)及其外显语言表达的风格,或平实,或生动,或诙谐,或庄重,或褒扬,或冷静等;体会其写人、叙 事、抒情、议论等方面的技巧运用,如人物刻画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等多样描写的特色与表达效果;能分析传记结构层次,理出思路、把握线索, 区分主次、详略、疏密、繁及其用意;能概括传记的主题思想。
例如:(华南师大附中2007-2008学年高三综合测试(二)第20题)“从此,清照将永远是孤雁一只了”一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李清照传(节选)》)(4分)
解析:从文章结构角度说,这一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从文章内容上讲,这句话表明李清照从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开始了一个孤苦伶仃颠沛流离的痛苦历程,感情、境遇也从此改变,这是她一生再大的一个转折点。
分析语言特色,如《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全篇是洋溢着对叶老的敬 仰、爱戴之情,文章开头一段则以对叶老和子女们讨论作文这一场面的生动具体的描写来表现其循循善诱、言传身教、呵护备至的个性特点。“这儿多了些什么?这 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这一句语言描写纯用商讯口吻的设问句,非常妥帖地写出了一个 慈父与良师的细腻、真诚。
把握文章结构,看清传记文本的材料选用和组织安排的特点。如《晚清学人杨守敬》全文共4段,前三段按时间先后顺 序介绍其求学、应举、研究的人生历程,末段概述其学术代表作《水经注疏》的历史价值。对其学术研究的介绍,又侧重于舆地学研究。
⒊分析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即细读全文,能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评传等一般写作特点。传记采用的表现手法与一般记叙文相似,从结构章法上看有单线推进、有双线并行,从描写技法看有对照、衬托、象征、渲染、场面描写和细节勾勒等,从 修辞手法看,有引用、比喻等等。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0题)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我所认识的梁漱溟》)(4分)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对传记文本材料安排用意的认识。这段文字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传记文本以叙述、描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叙事是其基本特征,此外还有议论、说明等,用以揭示传住的历史贡献、思想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等。阅读时,要关注事件的因果关系、作者的评论、抒情,从中发现其对表现传主形象特点及意义的作用。分析表现手法,重点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的有关 表达方式的写作常识来组织答案,避免张冠李戴。
二、鉴赏评价
⒈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阅读传记,应从对传主生平事迹的叙述以及相关评论中把握作者的对传主的评价和情感倾向,了解传主的思想立场、政治主张或艺术观点等。传记是写人的艺术,事 件和细节是传记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传主的态度和情感离不开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最能表达人物个性的细节的描写,评价时要善于从梳理具体事件、场景、细 节入手,由表及里,去芜存菁,把握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还要抓住文本中的议论或评论的文字,体会作者的观点态度。
如:(2007年全国高考(海南、宁夏卷)第18题)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一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请简要论述。(《叶圣陶在四川》)(8分)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人格情操的理解。《叶圣陶在四川》一文对叶的孺子牛的襟怀有生动的表现,从以下三个方面可以看出:①对子女循循善诱,呵护备至。②对作者、读者精心扶植,热情宽容。③对年轻编辑辅导提携,关心爱护。
⒉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阅读传记,要理解作者塑造传主的意图,这是评价文本社会价值和影响的一个入口。传主一般是对国家或人类作出重大贡献或有重大影响的人;阅读时,应结合传主 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把握作品所述的传主个人事业及心路历程的重要事实,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对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做出符合实际的分 析和客观的评价,从而揭示出传主的典型社会意义和影响。
例如:(2008年高考山东卷第22题)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我所认识的梁漱溟》)(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学生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者对传主的评价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阐释自己的阅读启示,这是对传记文本的价值、影响的考查。作者主要是从学问和 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冥的。它对我们的写作启示主要有以下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 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三、探究
⒈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例如:(2007—2008年江苏赣榆县高三质检卷)德兰修女是人道主义的伟大代表,请结合文本说说德兰修女身上反映了人道主义的哪些特点,并结合社会实际谈谈人道主义思想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让德兰修女走上普渡众生这条路?》)(8分)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对传主的精神内涵的认识兼及对其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之于当代社会意义的探究。探讨人道主义的现实意义,可从下列角度出发: (1)从社会需要角度考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道主义精神(当今社会依然有些人利欲熏心,为个人利益而牺牲大众利益,不利社会和谐);(2)从关心人群生 存状态考虑:弱势群体需要人道主义关怀(社会依然存在贫富不均,老弱病残、灾难困苦依然存在)。
总之,高考传记文本阅读是一种建立在信息阅读基础之上且追求对文本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的考查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检测形式,只要认真遵循考试说明所列的考查目标复习备考,是完全可以从容应对的。
例: 兰花的欺骗艺术
一说到兰花,总能让人想到“高雅、清幽、暗香浮动”,总之是什么好词都 往它的脸上贴。不过,你知不知道,在全世界现存的20000多种兰科植物中,有1/3都干着坑蒙拐骗的事情。它们从来不遵守,“我出花蜜,你传粉”这个动 物植物社会的经营规范,而是利用靓丽多姿的色彩,或是香甜诱虫的气味将昆虫勾引过来。这些可怜的虫子不仅要帮兰花完成传播花粉的工作,还拿不到分毫工钱。
蕙兰的香气中包含了乙酸乙酯等花朵香气的常用万分,它们是中华蜜蜂寻找食物的常用路标。在观察中,每每发现收到气味引诱的中华蜜蜂真像受到酒香勾引的醉汉 一样摇摆着冲向蕙兰的花朵。不过,香味并不是一个精确的信号,怎样让被引诱的蜜蜂乖乖地上勾呢?蕙兰还伪造了酒店的招牌,就是花瓣上那些栗红色的斑点,在 我们看来影响花朵美容的斑点却是蜜蜂等昆虫的最爱,因为它们就代表有食物。
受骗的不只是中华蜜蜂,在贵州的喀斯特石山上你会碰见同样吝啬的小叶兜兰。它只有一个手法就是颜色-亮黄色的退化雄蕊分外醒目,没有香气,没有斑点,仅仅 是黄色就足够了。因为这代表了花粉的颜色,是成年食蚜蝇的最爱,特别是雌性食蚜蝇对黄色情有独钟,因为它们要从花粉中补充足够的蛋白质才能生儿育女。
比起这些简单的食物诱惑,眉兰将自己的花朵伪装成雌性胡蜂,连胡蜂身上的根根绒毛都在花瓣上伪装了出来。不仅如此,眉兰还在花上“抹”上雌性胡蜂的体香, 更让那些来求爱的家伙神魂颠倒,更绝的是,成功受粉的眉兰直接变了一种让胡蜂不爽的气味,从少女体香变成了老奶奶味道,闭门谢客了。
把苦力骗来了,还不算完,一不小心露出马脚,昆虫肯定会头也不回地飞走。骗子兰花早就想到了这点,专门配备了强迫昆虫苦力传粉的装置。在纹瓣兰的花瓣上会 有一些纵向的纵向的条纹向花内延伸。在蜜蜂看来,这些条纹就是将它们引向花蜜的路标,顺着路标走准没错。可惜最终也尝不到一丝甘甜,当它们悻悻离开的时候 发现问题来了,本来唇瓣在它们降落时被压下来,寻蜜通道的入口会变得很宽松,随着蜜蜂向前拱,重心位置改变后的花瓣微微抬了起来,把蜜蜂紧紧地夹在唇瓣和 蕊柱之间,这时花粉块就会借助粘盘紧紧地贴到它们背上。在经过一番激烈的七扭八歪之后,蜜蜂终于逃出了变狭窄的通道,只是背上已经多了一件货物。在纹瓣兰 开花的季节,我们经常能看到背着花粉块的苦力在这骗子花朵间飞来飞去,寻找那口虚无的甘甜。只要它们执着地拱下去,纹瓣兰就没事偷着乐去了。
不过,拙劣的骗术总有被戳穿的时候。昆虫都精明了,兰花该如何应对呢?
有的研究人员认为,为了弥补拙劣骗术的不足,欺骗性兰花只能多开花,开大花了——把圈套设得密集一些、醒目一些,总归是要有糊涂虫撞上来的。可是开花也是 一件奢侈的事情,就拿硬叶兜兰来说,一个山头可能分布有上千棵植株,但是一年能开花只有百八十朵;即使是在温室里面,好水好土伺候,隔年能开花就已经很不 错了,对植物来说开花可是要消耗大量养分的,甚至可以说是“伤筋动骨”的活动。反过来看,杓兰为了2%的结实,让其余98%的花朵来陪着走过场,这也过于 大手笔了吧。
为了节省花蜜,浪费如此数量的花朵,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些骗子兰花的身后似乎另有隐情。云南石仙桃就是这样的一种兰花,它们与带叶兜兰和纹瓣兰比邻而 居,当然,蜜蜂们更喜欢在云南石仙桃上面的活动很长时间,尽可能地吸掉最后一滴花蜜。表面上看来,“忠诚”(对花蜜的忠诚)忙碌的蜜蜂能更多地为植物传递 花粉,传宗接代,云南石仙桃的花蜜也没有白出。云南石仙桃的花蜜也没有白出。然而,事情也并非总是那么愉快。这些在一个花序上来回吮吸的蜜蜂很可能只是把 一朵花的花粉从一朵搬到同一花序另一朵上,结果就是造成了石仙桃的“近亲结婚”。如同人类近亲结婚会提高生育畸形后代的风险一样,近亲授粉的花朵产生的后 代大多也是孱弱的。而骗子兰花在这点上似乎更加精明。目前已经有证据显示,同提供好处的兰花相比,欺骗性兰花的种群之间确实存在更强的基因交流,从而获得 了高质量的后代。
19.简要说明开头一段在本文中的作用。(4分)
20.本文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做简要分析。(4分)
21. 请从中概括出兰花的主要欺骗艺术。(4分)
22.以“兰花的欺骗艺术”为题目有何好处?兰花的“骗术”对我们有何启示?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悟。(6分)
19.①构成悬念,激发读者好奇心 ②引出下文对兰花欺骗艺术的说明(4分。)
20.(1)文学性与科学性相结合(1分),分析1分。(2)运用修辞,生动形象(1分),分析1分。(3)诙谐风趣,简洁明快(1分),分析1分。(答出两点即可。)
21.①用香甜的气味吸引。 ②用食物的色彩吸引。 ③伪装成雌蜂诱惑。 ④配备强迫昆虫传粉的装置,设置“路标”,迷惑昆虫进入。⑤尽量多开花,开大花(每条1分,答出4条即可。)
22. 好处(2分):文学作品中的兰是“四君子”之一,有“香祖”之称,承载着美好的情感,实际生活中的兰则是为生存而绞尽脑汁。这标题可以在心理的巨大反差之 中引发读者的浓厚兴趣。 认识(2分):①兰花行骗,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昆虫为自己传递花粉,以达到传宗接代的目的。②这是兰花的生存本能,更是兰花积极适应环境、求得更高品质的生 存本能。
感悟(2分):
①兰花行骗手段多样,要有自己的绝活,才能高质量的生活。
②要像兰花那样创造各种条件,提高自身能力,积极适应各种环境。(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CSA农业经营模式》
26岁的博士生石嫣是中国公费派往美国务农第一人。回来后,《青年周末》记者问她:你带回了什么?石嫣想了想:我好像没带回什么东西。她其实带回了CSA——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
青年周末:什么是CSA?
石嫣:CSA是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简写,是消除食品不安全问题的一种新型农产品贸易形式,让农场和社区间建立一种联系,农民寻找愿意预定他们农产品的社区成员, 直接把菜送到社区居民家,大家吃有机绿色健康菜。美国于1986年引入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当初,美国人富兰克林带着问题考察东方农耕:美国不到百年就穷尽 了地力,中国农耕历经四千余年土壤依旧肥沃,且养活了数倍于美国的人口。他写下《四千年农夫:中国、朝鲜和日本的永续农业》一书,认为东方农耕是可持续 的、最优秀的农业。
青年周末:实地体验CSA需要做些什么?
石嫣:CSA提倡的是生态有机农业,基本上是人工或者只借助小型机械进行有机耕作,多数农活需要人亲力亲为,劳动强度大。
青年周末:作为一个农业经济博士生,你不了解农业耕作?
石嫣:我学的是农业经济,并没有接触多少农耕技能方面的东西,大学课程也没有硬性要求。可以说,大部分学农的大学生都没有亲身实践的经验。
青年周末:CSA和中国目前搞的无公害、绿色订单农业差不多吧?
石嫣:不一样。目前国内的做法基本上是,有人在做这个生态农业,然后消费者随时给他电话,他随时给你蔬菜,你当场交费;或者你来农场,随时买,随时交费。 但CSA强调消费者和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消费者定我的蔬菜,要在这一年的秋后,把下一年你要的蔬菜钱交给农民。农民在种地前,已经把这一年的收益获 取了,他种地时是没有经济风险的。我呆的明尼苏达州农场,今年共有33个消费者定了农场的蔬菜,每个消费者在去年秋天支付了460美元,用来购买今年收获 季中20周的收成。
青年周末:用什么保证农民一定会尽力提供给社区居民所需要的足够好和新鲜的蔬菜?
石嫣:我们从春到秋都在努力地进行有机耕作,精心呵护各种蔬菜瓜果的生长。每周提供给我们的客户足够份额的蔬菜。周三采摘、清洗、装箱,周四运送到指定位置,保证一个4-5口的家庭一周有新鲜健康的蔬菜。
青年周末:全凭自觉?
石嫣:靠彼此的信任!客户离农场都很近,最远的客户车程都不超过30分钟,有的客户每周会自己来农场取菜。他们可以随时来看所吃的食物是否安全,还与农场主人成为亲密的朋友。
青年周末:据说美国农场有十几万个,CSA却只有两千多。在美国,这种农业经营模式并不算主流,你觉得自己在美国当了半年农民就能在中国搞起来吗?
石嫣:我从美国经验得出,做CSA要从小做起。后来做好了,也要规模适度。需要你提供份额蔬菜的客户多了,你会无暇顾及他的感受,CSA赖以存活的信任就 会削弱,所以大对于CSA未必好。我觉得,在中国城郊或者中小城市是比较好做这个项目的。中国人均耕地不多,比较适合人工有机耕种。不过,我觉得中国的消 费者可能更多地会衡量所获取的价值,会怀疑一个农民在他那面积不大的地里如何种出不同种类的蔬菜以满足居民的不同需求……不管怎样,我都要试一试。
青年周末:你能预计自己会碰到的困难吗?
石嫣:今天,大多数人更愿意买便宜的食品。生态有机农业的产品价格相对贵些。但是,人们可以去买贵的衣服鞋子,为什么对食物如此吝啬呢?面对频发的食品安 全危机,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也想做一点实事,希望能通过CSA的实践,建立城乡的良性的互动。善待农民,重建信任,其实就是善待自己和生命。
(选自《青年周末》,记者邓艳玲)
12.下列有关“CSA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CSA模式是一种消除食品不安全问题的社区支持农业经营模式。
B.CSA模式推行生产者全部使用人工操作的生态可持续种植方式。
C.CSA模式强调消费者和农民共同承担风险和收益,并相互信任。
D.CSA的规模要适度,在中国,应多选择在城郊或中小城市发展。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采用CSA模式的农场在采摘水果和蔬菜的当天便能送货上门,这样可以确保消费者享用到新鲜安全的蔬菜水果,也可与客户成为朋友,建立城乡的良性互动。
B.被采访者石嫣作为一个农业经济博士生,对农业经济农耕技能原本就很熟悉,作为中国派往美国务农的第一人,她对各种农活亲力亲为,并获得了很多经验。
C.对农场经营者来说,CSA模式使他们拥有稳定的销售市场,在蔬菜成熟甚至种植之前就可以进行预售,环保健康,并且共同承担风险,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D.目前,在中国实行这种CSA模式有一定的困难,尽管客户与农民之间有信任,但仍有消费者过多地衡量他获取的价值,怀疑面积不大的地里能种出各种蔬菜。
14.根据对话,谈谈你对石嫣说的“我好像没带回什么东西”的理解。(4分)
12.答案:B(“全部”错,原文为“基本上是人工或者只借助小型机械进行有机耕作”。)
13.答案:C(A,“当天”不准确,原文有“周三采摘、清洗、装箱,周四运送到指定位置”等语。B,对“农耕技能原本就很熟悉”错,原文有“并没有接触多少农耕技能方面的东西”等语。D,中国“客户与农民之间有信任”为外加信息。)
14.答案:①石嫣其实从美国带回了CSA新型农业 经营模式和理念,包括可持续生产、风险收益共担、彼此信任等。(2分)②这种模式受启发于东方农耕。(2分)
潘光旦的人文情怀
⑴ 潘光旦一生的为人处世、做学问都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他的一生“是旧时代一个学者的狷介、真诚、浪漫而又坎坷的一生。”
⑵ 潘光旦是学自然科学出身,但融通自然、社会两大科学体系。他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他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
⑶ “仁者爱人”。潘光旦是仁者。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 人。突出的是在1921年6月北京教育界李大钊领导的“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中,清华学生出 于义愤,举行“同情罢考”,遭北洋政府的残酷镇压。潘光旦所在的“壬戌(1922)级最为坚决,当局要求罢考学生必须写“悔过书”。壬戌级有八人拒悔,被 开除“级籍”,潘光旦是其一。潘光旦宁肯牺牲出洋机会,也要据理力争。闻一多对他十分敬佩,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私心狂喜,不可名 状!”次年7月,时过境迁,学校才让他出洋。
⑷ 1946年1月,闻一多、李公朴被暗杀后,他成了暗杀的对象,不得不与费孝通等进步人士借昆明美领事馆避难。未几,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
⑸ 作为教育家的潘光旦,他爱校如家。1935年他在清华教务长任上,严守校规,不徇私情。一次安徽省主席刘镇华写信给潘,想让其两个儿子到清华旁听,他婉 拒:“承刘主席看得起,但清华之被人瞧得上眼,全是因为它按规章制度办事,如果把这点给破了,清华不是也不值钱了吗?”他坚决维护清华的制度,不怕得罪 人。他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
⑹ 对于学生运动,当时有人传谣,说潘光旦向宪警提供抓捕学生名单,以致激怒学生围攻他,有人抢走他的双拐,让他“独立”。当事人钱伟长的回忆最 为可信:“他做教务长,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有时不得不为当局讲几句话,可是他是很有分寸的,不是迫害学生的。这一点很重要。”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军 警包围清华园时,戴中(黄葳)曾带别的学生一起藏在他家的天花板上。
⑺ 在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潘光旦与费孝通之间有点特别,他们亦师亦友。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费称赞他的性格是“牛皮筋”,“屈不折,拉不断,柔中有刚;力不懈,工不竭,平易中出硕果。”费视他为活词典,说凡不知道的事情,不查词典,去问问潘光旦,一问就明白。
⑻ 潘光旦的最爱是藏书。1936年住清华园新南院11号时,门前藤萝架上结出一对并蒂的葫芦,他十分喜欢,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
⑼ 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他认为一切生命的目的在求位育。“而教育的唯一目的是在教人得到位育,位的注解是‘安其 所’,育的注解是‘遂其生’安所遂生,是一切生命的大欲。”费孝通说潘光旦“他的人格就是位育概念的标本。”
⑽ 1957年的反右,潘光旦获“罪名”是所谓“破坏民族关系”、“鼓动土家族知识分子和群众找中央要求自治”。这实在是不白之冤、是笑话。他是社会学者,民 族学家,他只不过是根据自己所作的科学研究和实地调查的结果向上级作如实反映,提出建议供政府参考而已,岂有 他哉?他虽被打为右派,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
⑾ 这期间潘光旦的家被抄、被封,他只能蜷曲在小披屋的水泥地上,没有被子,还是费孝通把自家没被封存的被子送来御寒。6月10日病情恶化,老保姆找来费孝通。费孝通将他拥入怀中,潘光旦就这样在老朋友的怀中告别了人世。
⑿ 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出版了纪念文集。他的皇皇十四卷本《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关于潘光旦的研究正在升温。
⒀ 口衔烟斗的潘光旦,一脸的微笑,拄着双拐,穿过雾霭,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摘自《人物》杂志,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1999年末,中央民族大学为潘光旦举行百年诞辰纪念会,《潘光旦文集》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关于潘光旦的研究已经掀起了热潮。
B.他拒 绝请托维护清华制度与后文在处理学生运动时“为当局说话”的行为表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为学者,其思想有困惑与矛盾的一面。
C.为支持李大钊领导的 “八校教职员索薪团”罢教索薪斗争,潘光旦参加了“同情罢考”,并拒绝写悔过书,甚至牺牲出洋机会也据理力争。
D.潘光旦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说明他很有生活情趣又不乏文人雅士的情调
E.文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为我们再现了一代学者的风范。
(2) 文中提到潘光旦“充满着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文章从哪些方面体现他的“人文情怀”的,请简要分析(6分)(原创)
(3)本文在介绍潘光旦的同时,多次引用闻一多、费孝通、钱伟长等人的话, 试分析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4)文章说“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请结合他的表现加以阐释,并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中庸之 道的看法。(8 分)
(1)(5分)AB(2) (6分)答:传统士大夫的人文情怀主要体现在为人处世、做学问两个方面(2分) 为人处世方面:⑴潘光旦是仁者,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爱人类,爱国家,爱民族,爱学校,爱同事,爱学生,爱家人;“做缓冲的人,保护青年的人”⑵ 他爱校如家是一位刚正不阿,“不识时务”者;⑶与众多朋友的关系上,亦师亦友。⑷忧国忧民,他出版新著《自由之路》,发表对建设新中国的设想,表达了对实 现以民主化理念建国的强烈渴望。(答出任何2点2分)
做学问方面:⑴新人文史观,对婚姻、家庭、民族、宗教、历史、教育等都深有研究。提出“自然一体”、“世界一家”、“人文一史”的新人文史观。⑵有文人雅趣。将书房命名为“葫芦连理之斋”。⑶他服膺孔子的中庸之道。(答出任何2点2分)
(3)(6分) ①侧面烘托(1分)突出了传主的精神和性格特点,表达对他的钦佩。如闻一多,在家信中写道“圣哉光旦,令我五体投地 ,私心狂喜,不可名状!”说明对他十分敬佩;费孝通自己说“我应当是他学生中受益最深的一个”,说明他知识渊博,成就卓著。(3分)
②增强传记文学的可信性,真实性。使作品生动,增强文章感人力量。(2分)如用钱伟长的话再现史实,费孝通费“将他拥入怀中对传主坎坷命运的惋惜,表现朋友真挚情谊,(1分)
(4)(8分)答:他牢牢记住,衷心信服孔子的中庸之道,即尚调和,不走极端,择善而从,择不善而改,体现出温良谦让的君子美德。(2分)
①“一二•九”运动时,他与校长梅贻琦联手一面与军政当局周旋,一面劝阻学生“稍安毋躁”,有时还为政府说话,缓和政府与学生的矛盾,实质是一种保护和爱。(2分)
②1957年的反右,他虽被打为右派,蒙不白之冤,但他不多做解释,不怨不尤。(2分)看法:现实社会中,一个人既要发展自己的个性人格,又应控制自己, 妥善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不过激,不怯懦,寻求个人的恰当定位和发展之路。(2分,根据表述情况酌情给分)
我所认识的梁漱溟 牟宗三
我是在梁先生于重庆北碚创办“勉仁学院”时(1948年)认识他的。“勉仁”是梁先生的书斋名,取儒家“勉于行仁”的意义;先前他也以“勉仁”办了一所中学。我是在建校以后去的,在那里待了一年多,所以对梁先生的学问与人格也有一些了解。
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从性情、智慧、人格各方面来讲,在这种时代,要找这种人,已经不太容易了。他的议论不管是对是错,都有真知灼见。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他对中国有极深的关怀,平生之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例如“乡村建设运动”,就是梁先生思想见之于行动的具体表现,不只是讲说学问而已。
“乡村建设”的实践,就他思想的渊源来看,可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代表。这本书是梁先生应王鸿一之邀,在山东以“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为题的演讲稿合辑而成的。那时他还很年轻,不到30岁。这是当时非常了不起的一本著作,思辨性非常强,自成一家之言,不是东拉西扯,左拼右凑抄出来的,而是一条主脉贯串而下,像螺丝钉钻缝入几的深造自得之作,可说是第一流的。
梁先生没出过洋,又不是什么翰林学士,但一样可以讲中西文化问题;黑格尔没到过中国,也不认识中国字,但到现在为止,讲中西文化问题的,还没有一个超过黑格尔的,谁能够像黑格尔了解到那种程度的?这就是哲学家的本事了。梁先生讲中西文化,完全出自于他对时代的体认及民族的情感,而这又是承续自他家庭中关心国事的传统。梁先生的父亲梁济(字巨川),在民国七年时,为抗议象征着固有文化的清朝之灭亡,而自杀身亡。这是一个时代的问题,也是梁先生格外关注的文化问题。
究竟,中国文化该何去何从?中国文化在满清统治了300年之后,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一直难以步上正轨,而源始于17世纪近代文明的西方文化,就摆在眼前,应该如何抉择?
梁先生曾说过一句话:要读他的《中国文化要义》,保存中国传统文化。保存文化是对的,哪一个民族能否定自己的文化?但想了解中国文化并不容易,读《中国文化要义》恐怕不如读《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中国文化要义》是从他的《乡村建设理论》简约出来的,哲学味太重了,每一个项目都需要再加以申说,否则不易懂。而《乡村建设理论》虽是他最用心的著作,企图自农村风俗习惯的横剖面的深刻剖析中,归结出中国文化的特征,但是纵贯性不够,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是有问题的。这是梁先生一生吃亏的地方,也使他不可能真正了解到中国文化。
梁先生晚年观念已老,也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尤其是文化上。
但是,在“文革”之时,他却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不屈不挠的风骨与气节,这是他最值得敬佩的地方。他被批斗时,家具和所有的藏书也都被摧残烧毁,他并没有反抗,只极力要求破坏者让他保留一部字典,因为那部字典是向朋友借来的,烧掉了会对不起他的朋友。虽然最后这部字典还是不能幸免,被烧掉了,但是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到他那来自传统知识分子的忠厚的一面。
梁先生在近代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复兴者,不但身体力行地宣扬了传统的儒家思想,更可以说是接续了清代断绝了300年的中国文化。这是他的一生最有意义的地方,也正是梁漱溟先生象征“文化中国”的意义所在。(文章有删改)
1. 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
2. 文章第四段写到了梁漱溟的父亲自杀身亡,这段文字在文中有何作用?
3. 作者在评述《中国文化要义》等著作特点的 同时,也指出了梁漱溟的不足。他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 作为一篇评传性文章,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1.【答案】有真知灼见;不只是讲说学问,还将思想付之于具体行动;“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案可以从第二段之中总结出来。注意题目要求——“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要说出具体理由。
2.【答案】表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是梁漱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的原因;使读者对人物了解更全面。
解析:文中提到梁漱溟父亲自杀身亡,主要是证明梁漱溟关心国事是有家庭传统的,引起梁先生格外关注文化问题,可以使读者全面了解传主。
3.【答案】《中国文化要义》哲学味太浓;《乡村建设理论》在方法论上“从果说因”;晚年观念已老;在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答“哲学味太浓、方法论上从果说因、观念陈旧、文化上有很多问题没有触及”也可。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主要从七、八自然段寻求答案。从中寻出梁漱溟的不足之处即可,注意分条列答。
4.【答案】主要是从学问和人格两个方面去认识梁漱溟的。启示有四点。(1)从文体来说,要评传结合。(2)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3)中心内容要体现人物的身份特征(4)通过细节表现人物。
解析:第一问考查对文章结构的理解。第二问从写作技巧设问,和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难度相当。直接考查考生对文本中心内容的把握。这个题的答案要点必须来自文章自身,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和个性化解读。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中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家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九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公子能够悠然自得的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了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 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造诣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其书法源学王羲之《十七帖》,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 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包森、王福山习武工。学习期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了“国剧会社”。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中国现代最后的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薄,在他人眼里,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成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的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 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势力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 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好。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然拥有偌大一份家业,但张伯驹在生活上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 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从不穿得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而且饮食非常随便,有个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 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了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狷狂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海外。张伯驹对此甚为痛惜,所以为了收藏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 他曾花4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帖》;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 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被绑匪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绝不许变卖家 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字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 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靠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 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一生,浓缩了近现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师张伯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学戏,进步很快;后来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会社”,他在京剧方面造诣很高。
C.民国时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债台高筑、生命堪虞之时仍坚持收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也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
(2)文章从那几个方面表现张伯驹“一代名士”的风采?请归纳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3)作者写张伯驹“言谈举止十分‘怪异’,不寻常规”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4)读罢此文,你觉得张伯驹身上最值得敬佩的一点是什么?请联系现实说说理由。
答(1)AE(A逻辑错误。“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与“深厚的文学底蕴”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再说自幼也不可能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E“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错。)
(2)① 做事方面:凡是喜爱的事情,不论是京剧、书法、还是收藏,他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2分)②做人方面:他狂狷洒脱,特立独行(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 颏儿,拔胡子;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与政治保持距离。身为董事、老板,却对生意经没有兴趣,是个甩手掌);淡泊名利,生活简朴(长年一袭长衫,饮食非常 随便,对汽车的要求只要有四个轮子而且能转就行);豁达乐观,坦荡超逸(文革中被诬陷,日常生活都难以为继,但他照样外出游历,寻访古迹,吟诗填词,不改 其乐)。(2分。三个方面任答出一个方面言之成理即可。)③成就方面: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 化奇人。(2分)(学生如果从其他角度归纳概括,有理有据,自圆其说亦可得分)
(3)内容上突出张伯驹狂狷洒脱、坦荡超逸的性格特征;(3分)结构上承上启下,说明他将精力多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3分)
(4) 示例1:坚持自我,淡泊名利,不媚流俗。(2分)张伯驹生于官宦世家,想要升官发财都得天独厚,但他却不为所动,始终与政治保持距离,对做生意不感兴趣, 却对自己喜欢的事情全身心投入,不吝付出。在收藏、诗词、书画、京剧等方面都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3分)如今很多人被金钱权势诱惑,被世俗左右,往往 在追求的路上迷失了自己,最终沦为平庸之人。(3分)
示例2:有气节有担当。(2分)国难当头,为避免国宝流失,张伯驹倾家荡产,债台高筑,甚至之生死于度外,表现出可贵的气节和操守。(3分)现在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个人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两者相较,真是判若云泥。(3分) (观点2分,联系文章分析3分,联系现实分析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题目。
光污染:美丽外衣下的环境杀手
光照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因人为因素造成的光污染主要有:
① 。当太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射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 内,增加了室内温度,影响正常的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汇聚还容易引起火灾。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 到强烈刺激,因此很容易诱发车祸。
② 。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的广告灯、霓虹灯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即所谓人工白昼。在这样的“不夜城”里,夜晚难 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人工白昼还会伤害鸟类和昆虫,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娱乐场所的多种光源造成的彩光污染。舞厅、夜总会都安装有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据测定,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 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且影响持续时间长。人如果长期接受这种照射,可诱发多种疾病,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彩色光源让人眼花缭乱,不仅对眼睛不利,而 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失眠等症状。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功能,还会影响心理健康。
当许多国人为美丽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所谓的“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改善城市形象的初衷或许可以理解,但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中,照明规划仍然处于无序状态。
看美国大片,我们曾误以为纽约是一座不眠的城市。其实纽约市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是有严格的规定的,像霓虹灯这种设施只允许集中建在时代广场周围,其他地 方要么不允许出现,要么对面积和亮度进行限定。纽约并非每天都是一种表情,只有在节假日才会出现灯火通明的景象,而且凌晨两点后必须关灯。站在帝国大厦俯 瞰纽约全城,只见中心商业区有一大片亮光,四周很多地方是黑漆漆的一片。
当国际上的城市开始摒弃“不夜城”思维的时候,国内大多数城市还在不惜重金打造一座座“不夜城”。面对日益严重的光害,我们难道又要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删改)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频繁地出入舞厅、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就会导致白血病和其它癌变。
B.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我国,越是大城市,就越是光污染的重灾区。
C. 美国纽约对非商业区的霓虹灯设施在面积和亮度上都有严格的要求。
D. 面对光污染的现状,作者无奈地认同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论调。
15.依照第四段段首画线处的表述形式,在文章横线处分别填入相应内容,说出该段所写的光污染类型及其成因。(每处不超过20字)(4分)
16. 假如要在非商业区的高速路旁,修建一座类似文中美国帝国大厦一样的地标式建筑,作为某跨国集团办公机构的总部。请你运用文中所学知识,针对如何尽量减少光污染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并说明建议的原因。(至少3条)(5分)
14. C(3分) [A项“……就……”不符合文意;B项过于绝对,在文中没有依据;D项,结尾句用的是反问,不是认同]
15. (4分) [参考答案]①建筑物外墙反射的眩光造成的白亮污染。②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白昼污染。[评分标准:本题4分。共两点,一点2分]
16. (5分) [答案示例]①外墙装饰不宜通体使用反光材料。因其在高速路旁,强反射光易引发车祸。②尽量少用广告灯、霓虹灯。因为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造成的人工白昼会扰乱甚至破坏一些生物的正常生活。
③ 应该对夜间照明设计和规划做出严格的规定,努力实现城市照明规划的有序管理。同时,因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并非人口集中区域或商业区,无须彻夜长明。[评分 标准:本题5分。建议和原因要对应,一条1分;两条3分;三条5分。如只答出三条建议,共给1分。其他建议只要在题干要求之内,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创新题)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
①未成年人科学素质的提升,是决定本世纪中叶我国公民素质接近主要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立10年来,足迹已经遍布全国所有省区的246个市、县,演讲3 500多场,听众达130多万人次。
②可惜的是,这样的演讲次数对于我国的科普宣传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本报调查显示,41.8%的人只听过1~2场科普讲座,26.4%的人一次也没听过。
③据记者了解,很多人在学生时代都参加过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但是能让他们记忆犹新的活动实属凤毛麟角。本报调查显示,尽管有71.9%的公众认为,科普宣传“很必要,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但是有39.3%的人对科普讲座的印象是“和上课差不多”;26.6%的人则感觉,“高质量的科普讲座当然能起好的作用,可是好的活动很少见”。同时,也有32.1%的人对听过的讲座感到“新鲜有趣,至今难忘”。
④钟琪团长强调,演讲团从创立之日就坚信,科普不是拿原来的旧知识去贩卖,科普讲座是再创造。科学研究做得好,科普报告不一定就能做好。据她介绍,现有的30多名团员是从几百位科学家中层层筛选出来的,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二。空军指挥学院的少将徐邦年,试讲了4次才被通过。
⑤钟琪团长告诉记者,她之所以严把质量关是因为,现在的孩子们升学压力大,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是顶着学校和家长的层层压力的,同时,一场好的科普讲座会给青少年开启科学的大门,而一场劣质的讲座会断绝孩子们以后再听科普报告的可能。
⑥听过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的讲座后,有学生留下了这样的反馈:“这是我上学以来参加过的最好的课外活动!”“西部学生的经济条件差,但是求知欲并不差!希望你们再来!再来!再来!”
⑦本次调查显示,公众最希望听到深入浅出、通俗形象的科普讲座,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实用的科学知识”,占78.5%;其次是“我国或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占61.0%;列第三的是“可以通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占53.4%。此外,科研过程中的故事、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内容也是吸引听众的亮点。
⑧据翟立原主任介绍,国内的科普讲座,多数传播的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很少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事实上,让孩子们接触一些尚在争论中的问题对启发他们深入思考很有帮助。
⑨科普演讲团的老爷爷们曾在云南一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做讲座。当时,一个小女孩向爷爷们提出了一个关于无性繁殖的克隆技术方面很有见地的问题:现在的克隆技术都是雄性复制雄性,雌性复制雌性。可不可以用雄性动物复制雌性动物,并保证遗传性状完全相同呢?因为决定性别的是染色体,只要把其中的一个Y染色体替换成X染色体就可以了吧?当时的科普团员们认为,小女孩的思路是很可行的。三年后,美国科学家才完成了类似的克隆实验,这也证实了这个云南乡村中学的小女孩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节选自《中国青年报》)
1. 调查报告数据分析,对原文①、②段统计数据的结论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成员不辞辛苦,为我国的科普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B.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科普工作面广量大,举步维艰,公民素质普遍偏低。
C. 近三成公众从来没听过科普报告,影响到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这与向发达国家迈进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
D. 我国的科普教育要和科技兴国的战略相适应,还需要大踏步前进。
2. 下列不属于中科院科普演讲团严格筛选成员原因的一项是()
A. 升学压力大,学生能抽出时间听科普讲座不容易,劣质报告会浪费学生时间,影响他们接受科普知识宣传的兴趣和情绪。
B. 科学研究做得很好,但科普讲座内容深奥,像给大学生或研究人员上课,学生听不懂。C. 传播的只是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或原理,没有能做到向青少年介绍国内外顶尖的还没有定论的科学知识。
D. 有些孩子经济条件差,但求知欲强,思维能力强,如果他们提出很有见地的问题,演讲团成员不能当场解决。
3. 请根据原文相关信息写出“克隆”这一概念的三个关键词。
4. 试从科普报告的方式、内容和语言风格等方面,写出你对演讲团成员的建议。
1. B解析:“举步维艰”,“公民素质普遍偏低”等词语与事实不符,最后一段故事就是反证。2. D解析:错在“不能当场解决”,文中最后一段小姑娘的见解就得到了演讲团的当场肯定。3. 解析:关键词是组成概念的要素,提炼关键词就是要求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答案:无性繁殖、复制、遗传性状完全相同。4. 希望多采用演讲人与听众互动的形式,并能与实际生活中的相关事物相联系,通俗易懂地进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只要围绕思维互动的方式、实用的科学知识、通俗易懂的平实语言等三个方面作答即可)
蜗 牛
法国 弗朗西斯·蓬热
①与以热灰为家的未燃尽的煤屑相反,蜗牛最喜欢潮湿的土地。它们全身贴地往前走。它们身上带着泥土,泥土是它们的食物,也是它们的排泄物。泥土穿过它们的 身体。它们穿越泥土。这是情趣奥妙的相互渗透,因为可以说这是同一颜色的深浅的变化:其中一个是积极成分,一个是消极成分,消极成分围绕、喂养积极成分, 而积极成分边移动边进食。
②关于蜗牛,还有许多别的话要说,首先,它自身的湿润。它的冷血。它的延伸性。
③此外,我们无法想像一只抛开背上甲壳而静止不动的蜗牛。它休息时立即将身体缩进壳内。相反,由于腼腆,它一露出那赤裸的身体,一露出它脆弱的外形,就赶紧往前运动,刚一暴露就迅急前进。
④干燥的季节,它们隐居在壕沟里,而且它们的存在似乎有助于居住地的潮润。那儿,也许有其他冷血动物与它们为邻,如癞蛤蟆、青蛙。可是,它们离开壕沟采用不同的方式。蜗牛更有资格住在那儿,因为它离去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⑤然而要记住,它们虽然喜爱潮湿的土地,但并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如沼泽、池塘。它们当然更喜欢坚实的土地,但这种土地必须是肥沃和湿润的。
⑥它们也爱吃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它们懂得挑选最嫩的叶子,食后仅仅留下叶脉。
⑦它们待在壕沟底干什么?它们喜欢那儿的环境,但那儿终不是久留之地。它们是壕沟的常客,但它们向往浪游的生活。而且它们在沟底和在泥土的小径上一样,背上的甲壳依然使它们显得矜持。
⑧当然,到处背着这样一个壳儿确实是个累赘,但它们并不抱怨。相反,它们把这当成一件幸事。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它们随时可以躲进自己家里,使那些居心叵测的人无可奈何。这实在是一种可贵的长处,为此付出代价完全值得。
⑨它们由于有这个能耐、这个方便而洋洋自得。我是一个如此敏感、如此脆弱的生命,怎么能够固若金汤,不怕那些讨厌的东西的袭击,享受幸福和安宁?于是,这背上的掩蔽所应运而生。
⑩我如此紧紧地附着于地面、如此令人怜悯、如此缓慢、如此一往直前、如此有本事离开地面缩进我的家屋,我还有什么忧愁?任你把我踢到什么地方,我有把握在命运放逐我的土地上重新站立起来,重新附着于地面,而且在那儿找到我的饲料——泥土,这是普通的食粮。
⑾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它还用自己的流涎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在留下印记。它身后是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而这正是问题的关键;要生存就难免冒风险。
⑿蜗牛是孤独的,的确如此。它的友人寥寥无几。可是,为了生活得幸福,它并没有这种需要。它同大自然如此亲密地黏附在一起,它如此亲切地享受大自然的恩 宠;它是它所拥抱的土地和菜叶的朋友;它是天空的朋友。它骄傲地抬起头颅和那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
⒀请不要说蜗牛在这方面和猪相似。不,它没有那种平庸的小脚、那种惴惴不安的碎步小跑。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评价蜗牛,既赞颂蜗牛黏附大自然,勇敢无畏地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又批评蜗牛不讲卫生,缺乏独立性,骄傲自满。
B.这篇散文具有深刻的寓意:一切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并因此快乐和幸福。作者希望,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当一只蜗牛。
C.文章先写蜗牛普通、细微、低贱的一面,后写蜗牛有风度、本事和强大的生命力。抑扬之间,蜗牛美好品质和美丽内心得到充分展示,文章寓意得到深刻表现,感染力增强。
D.为了描写蜗牛美的形象,赞美蜗牛幸福快活的生活,作者断然否定同是冷血动物的癞蛤蟆、青蛙,否定同样有高贵、从容等品质的猪。这种以贬斥别的动物来捧高蜗牛的写法其实有损蜗牛的形象。
E.作者综合运用说明、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咏物言志,“物”与“志”有机地融为一体,所咏之物鲜明、清晰,所表达的思想具体、形象。
16.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分条概括蜗牛的生活习性。(5分)
17.文章第⑨、⑩自然段用第一人称“我”,而最后三段改用第三人称“它”。请简要分析这种变化的理由。(4分)
18.作者动情地赞美:“啊,当一只蜗牛是多么幸福、多么快活!”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和社会生活进行探究。(8分)
15.CE。(A.“批评”的评价不当;B.“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当一只蜗牛”误;D.对写法的评价不当。)(5分。C项3分,E项2分,B项1分。选三项及以上的不给分。)
16.①喜欢生活在湿润的环境中。(或“喜欢潮湿的土地,不喜欢那泽国的湿土”)②喜欢独居。(孤独、友人寥寥)③以泥土、蔬菜、绿叶植物为食物。④行动迟缓。(“如此缓慢”)⑤喜欢浪游。(“向往浪游”)(5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用第一人称,站在蜗牛的角度,便于揭示蜗牛背负沉重外壳的动机与目的;(2分)改用第三人称,便于表达对蜗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分)(4分。意思对即可)
18. 这句拟人的表达,实际上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笔下蜗牛及其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1分)①它对吃住行的要求很低,生活自适,没有必要贪慕丰厚的物质条件。② 它能够掌握自己和自然界规律,在壕沟,在肥沃、湿润、坚实的泥土上浪游,自由地选择蔬菜和水分充足的绿叶植物,挑选最嫩的叶子为食。不必担心工作难找、生 活有压力。③它个性自信、乐观、开朗。背着沉重的甲壳保护着幸福和安宁;任是什么地方,都能站立起来,富足地生活。不必担心战争来临或金融危机。④它们能 自由地创造生活,用生命的痕迹作画。在它接触过的一切东西上在留下印记,在身后留下一道银光闪闪的轨迹。不需考核业绩,不必在乎考试。 ⑤蜗牛世界平淡、安定、富足,没有人类社会复杂多变、尔虞我诈的人际和国际关系。不必在企求他人帮助中生活,不必在看别人的脸色中度日。所以作为蜗牛,就 能骄傲地抬起头和敏锐的眼珠:高贵、从容、睿智、自豪、自负、骄傲。这是多么幸福和快乐的精神体验。(要求文本内容与现实的联系自然合理,每点2分,能完 整答出4点即可得8分)
陈光标:慈善如山财富如水
谭浩
他是一名“乐意做一个最优秀的地球清洁环卫工”的企业家;他在“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两小时,率领公司120名员工和60台大型机械设备组成民间救 援团队昼夜兼程,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救援;他坚持不懈地把致力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赚的钱投身慈善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款物超过10亿元,受益人群达50多万 人次 ……
这位被很多人称为“中国首善”的人,就是全国抗震救灾英雄模范、江苏黄埔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数年如一日,他在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诠释了“慈善如山、财富如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我们所做的产业,本身就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
陈光标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十分自豪,“我当初选择建筑垃圾环保再生处理这个行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对于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义重大。”
翻开公司的介绍画册,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清晰展露——黄埔公司始创于2003年,创建之初就致力于在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可再生 资源回收、加工和再利用方面的科技创新。目前,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拆除企业,在高科技手段的运用下,大大提高了废旧混凝土的利用效率,推进了城市建筑垃 圾、生活垃圾以及泡沫塑料等白色污染的环保化、零排放处理模式。
在陈光标眼里,再生资源利用工作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环保慈善。
陈光标说,我们所做的产业,本身就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再生资源利用,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是一件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大好事,一举多得、利国利民,必须踏踏实实做好。
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首善”彰显品牌效应
改革开放30年的积淀,让众多民营企业家已经或开始懂得,尽管谋求自身发展是企业的天职,而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也是等同于企业发展同样重要的目标,这是社会衡量一个企业的双重标准。
人们已不记得陈光标灾后多少次来到四川了。最近的一次,陈光标又为灾区送去200万元现金、2000台台式电脑、160台笔记本电脑和3部依维柯公务车,总价值近千万元。
其实只要一提起陈光标,还是最初的一幕让人记忆犹新。
5·12地震刚刚发生几小时,陈光标的企业便展开了救援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的过程中,黄埔公司共在灾区拯救出131人,协助掩埋了近万具遇难者的遗体。
只要翻阅一下黄埔公司的发展历程,人们会惊奇地发现黄埔公司的实力每年都在成倍增长,一年一个新台阶,而每年的捐赈也在成倍提高,这似乎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十多年的时间,陈光标累计捐款捐物的数额已超过10亿元,得到他帮助的贫困人口超过50万。因为在慈善公益事业上的杰出表现和在四川抗震救灾中的汗马功 劳,陈光标被尊称为“中国首善”,陈光标和他的黄埔公司声名远播。黄埔公司很快便得到的市场反馈即是,自从抗震救灾之后,黄埔公司的业务便源源不断,前来 洽谈生意的人应接不暇,“根本不用业务员去找”。
为“环保慈善”奔走呐喊,共同打造和谐家园
陈光标深谙善行天下,唯要先下好善待员工这“一盘棋”。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把江苏黄埔打造成利企利民利国的可持续产业是陈光标的追求。多年来,公司不但为员工办理“五保”齐全,逢年过节都为员工发放福利。
汶川地震后,陈光标还萌生出一个念头——建立公益机构,向公众传播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技能。“公司多年来从事的废旧拆迁工作,熟悉房屋结构,也积累了丰富 的救援与防护经验。”从四川回来后,陈光标就捐资1亿多元在南京建设防灾减灾培训中心,免费对南京及周边地区的民兵预备役、青少年、大中小学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开放,至今已经举办培训70多场。而每次培训数万元的食宿、培训费用则从黄埔公司公益基金里支付。
“你不是中国首富,但你是中国首善!”一位领导曾经感慨万千地对陈光标说,“你这几年为中国慈善事业奔走呐喊,在无形中唤醒了很多有良知的人,共同加入到和谐家园的建设中来,这比捐1000个亿都重要!” (选自2009年11月3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9.文章第一部分属于新闻文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4分)
20.新闻的写作必须体现其真实性,请举例分析本文如何体现新闻的真实性。(5分)
21.陈光标“慈善如山,财富如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探究。(6分)
19.①导语部分。(1分)②作用:高度概括陈光标的典型事迹,(1分)表达对陈光标美好品德的崇敬(或赞扬)之情。(1分)③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1分)
20.① 准确科学运用数据体现真实性:如在5.12大地震的描绘时,写出“120名员工和60台大型机械设备”等等。 ② 引用新闻人物的话语体现真实性:如引用陈光标和领导对陈光标的评价话语。③用第三人称客观真实性:全年直接以客观的角度陈述陈光标的事迹。(每点2分,三 点满分。如答到“时间地点真实性”也可适当给分。)
21.
①陈光标的企业致力于再生资源利用,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是为了子孙后代的环保慈善,是对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在倡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今天尤其重要。
②陈光标企业的实力每年都在成倍增长,每年的捐赈也成倍提高,形成了良性循环,为现代企业实现自身发展和履行、承担社会责任做出了良好的榜样。
③陈光标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在无形中唤醒了很多有良知的人,让他们共同加入到和谐家园的建设中来。(6分,答出1点2分。)
朱佩弦先生
叶圣陶
朱佩弦先生是国立清华大学的教授,任职已经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几个中学当教师,也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教过书。他毕了北京大学的业就当教师,一直没有间断。担任的功课是国文和本国文学。
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以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他教导学生采 取一种平凡不过也切实不过的见解: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 凭藉语言文字,而且单只凭藉语言文字。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打通了语言文字,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 为什么起这样的波澜,写成这样的一篇文字或一本书。这时候,说欣赏也好,说领受也好,总之把作者的东西消化了,化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补益品了。他多年 来在语文教 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无非如此。我们想,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没有办法对付他,好只好在它那 里,与我全不相干。意识跟观点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过语言文字关,就没法彻底分析意识跟观点等等。不要以为语言文字只是枝节,要知道离开了这些枝节就没 有另外的什么大事。
他是个不断求知不惮请教的人。到一处地方,无论风俗人情,事态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庙似的“每事问”,有时使旁边的人觉得他问得有点儿土气,不漂亮。在文学研究方面,这种精神使他经常接触书刊论文,经常阅读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这些,而且与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见解说,身为大学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经形成的一套,就把这一套传授给弟子,那是份内的事儿。很有些教授就是这么做的,大家也认为他们是行所当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们,也随时受青年们的教育。单就他对于新诗的见解而言,他历年来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今后的方向,是受着一班青年诗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论诗的文字就是证据。
他待人接物极诚恳,与他做朋友的没有不爱他的,分别时深切的相思,会面时亲密地晤叙,不必细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和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 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他在大学里还是如此,学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远朋友呢?可是他决不是到处随 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责功课是严的,没有理由的要求是决不答应的,当过他的学生的都可以作证明。学生对于好好先生当然不至于有什么恶感,可也不会有太多的好 感,尤其不会由敬而生爱。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
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非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决不乱写。不惮烦劳的翻检有关的材料。文稿发了出去,发现有些小节目要改动,乃至一个字还欠妥,总要特地写封信去,把它改了过来才满意。
他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他在学校里教的也是这些。“思不出其位”,一点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从这里可以见到一个完美的人格。
(选自中国二十世纪散文精品《叶圣陶卷》,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朱佩弦先生认为,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个字、一句话, 就能打通语言文字,就能触及作者的心。
B.除了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朱佩弦先生还写了不少文篇,阐述打通语言文字才可以从阅读中获得补益的观点。
C.朱佩弦先生有坚强的责任感,是学生敬爱的教师,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正当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
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所以下笔不怎么快,有点儿矜持,不是自以为心安理得的意见他决不会乱写。
E.本文通过记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师时的一些具体情况,勾勒出一位尽职尽责、乐于合作、亲爱学生、严于律己的教师形象。
(2)朱佩弦先生“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体现在那些地方?请简要说明。(6分)
(3)朱佩弦先生“毕生尽力的不出国文跟文学”,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他在这两方面的贡献。(6分)
(4)关于读书,朱佩弦先生认为打通语言文字是关键,陶渊明则主张“好读书,不求甚解”,即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你赞同那一种观点?请结合原文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8分)
(1) B C
(2)①朱先生一向做上课前的“预备”工夫,授课以前总要揣摩。②教会学生 从语言文字入手欣赏和领受文学作品的方法。③朱先生督责功课很严,没有理由的要求决不答应,有坚强的责任感。④不囿于自己已经形成的一套,受青年们的教 育,实践了古人所说“教学相长”。(答出3点即可)
(3)①大学毕业后一直担任国文和文学教师,尽职胜任。②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阐明阅读主张。③文学研究方面,关心新体诗的发展,认明新体诗的发展方向。④他作文,作诗,编书,都极其用心。
(4)
第一种情况:①赞同朱佩弦先生的观点。②因为欣赏跟领受着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无所谓欣赏跟领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一个字的含糊,一句话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碍。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种情况:①赞同陶渊明的读书观点。②“不求甚解”同样需要用心读书,只是不死抠字眼。因为读书者摆脱单纯的“咬文嚼字”后,专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够 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的实质认识得更加深刻彻底。③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点即可)
原子弹坠落长崎目击记
[美]威廉•伦纳德•劳伦斯
我们正向日本国土飞去,即将对它进行轰炸。
指挥这次任务的是25岁的空军少校查尔斯• 斯韦尼。他驾驶的携带原子弹的长机名“艺术大师”号,这种飞机的推进器不同寻常地长,有四个桨片,其机身上标有“77”的字样。有人说,“77”是红头发兰奇(著名足球明星 )踢球时运动服上的数字。
凌晨3点50分,机群起飞了,径直朝西北方向——日本国的所在处直扑而去。天气预报说我们在飞行途中将遇到暴风雨,但到飞行目的地,也就是这次任务的高潮阶段,天将放晴。
起飞大约一小时后,暴风雨降临了。飞机在漆黑的夜空中时而下沉,时而抬起。但飞机的跃动幅度比起大型客机来要小多了。你感觉它是在“滑翔”,而不是“颠簸”。
我注意到一道奇特的、令人恐怖的亮光从驾驶舱上方的小窗射了进来。透过黑暗,我看见一个奇怪的情景:旋转着的巨大推进器不知怎的变成了大的跳跃着的蓝色光 焰。这种蓝色光焰既映照在飞机鼻顶的有机玻璃窗上。叉在机翼顶端闪闪发光。我们宛若驾驭着燃烧的列车在无垠的太空中奔驰。
我们终于度过了黑暗,飞机直奔日本帝国。
凌晨5点刚过,晨曦来临。吉里中士两眼紧盯窗外,举起双脚对此表示欢迎。在此之前,中士一直专心致志、一声不吭地听着耳机里的收音机报道。
“还是白天好,”他对我说着,“夜里关在机舱里我觉得怪害怕的。”
“这儿离霍普斯顿可远了。”我不觉说道。
“是啊。”他一边回答我,一边忙着译一条消息密码。
“你觉得这颗原子弹能结束战争吗?”他怀着希冀地问道。
“这颗很可能会有用的,”我尽量使他放心,“如果这颗不行,下一颗或两颗肯定会奏效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长时间地抵挡住原子弹的威力。”
到5点50分,外面天已大亮。我们的长机不见了,领航员戈德弗雷告诉我这是事先计划好的。机群将于9点10分在本州东南方的宇久岛上空会合。
可是直到此刻,还无人知道哪座城市将作为投弹目标。命运之神将作出最后的选择,日本上空的气流将作出决定。
在我们前方飞行的气象飞机正在测试风向。到投弹时间的前半个小时,我们才能最后知道哪个城市将成为目标。
波克机长告诉我飞机马上要拉升到投弹高度了。这时我们已经飞临日本领海上空。
9点12分,我们飞抵宇久岛上空,前方大约4000英尺处是带着那颗宝贝炸弹的“艺术大师”号。
我们开始盘旋,等待机群中第三架飞机的到达。
9点56分,我们开始向海岸线飞去。吉里中士译出气象机发来的密码,告诉我们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都清晰可见。
命运之风看来要恩赐有些日本城镇了,它们注定将默默无闻。命运最后选择了长崎作为投弹目标。
在机群盘旋的当儿,我们突然发现股股黑烟穿过白云直冲我们而来。原来是对准我们高度发射的l5枚高射炮弹。不过它们飞来时,飞机已向着左边飞远了。
我们向南飞去。11点33分,飞越海岸线,向距此以西大约1百英里处的长崎直奔而去。在长崎上空我们再次盘旋,终于发现了云层中的一处缝隙。
这时是12点01分,我们终于到达了这次任务的目的地。
“瞧,它下来了!”有人喊道。
从“艺术大师”的肚子里落出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掉了下去。
先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倾发出大量白烟,接着,一道巨大的紫色火柱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到大约1万英尺的高度。待我们再次向原子弹爆炸方向飞去时,那道紫色火柱已升到了与飞机同样的高度。这时距爆炸发生才过了45秒钟。
这是一座有生命的图腾柱,身上刻满了许许多多怪诞的面孔,对着大地狞笑。
正当这东西似乎已凝固起来时,从它顶端突然冒出一朵庞大的蘑菇云,第一团蘑菇云升向蓝天的时候,变成一朵花的形状。它巨大的花瓣边缘向下弯曲,外面是奶油 色,里面是玫瑰色。后来,当我们从200英里以外最后一次眺望时,它仍保持着这个形状。在这个距离,还能看见处于痛苦之中的柱体,五颜六色,翻滚蒸腾,如 同无数杂色彩虹组成的大山。在这些彩虹中融入了许多有生命的物质。柱体颤颤悠悠的顶部穿过白云,活像一头史前怪兽的脖子上镶上了羽毛。纵目望去,只见羽毛 朝四面八方飞展去。
(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
[背景]1945年8月9日上午,美军对日本实施第二次原子弹,目标是长崎。此次袭击造成长崎市23万人口中的10万余人当日伤亡和失踪,长崎市60%的建筑物被毁,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路症的折磨。
[注]1945年8月9日,作者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本文获l946年普利策报道奖。
19.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4分)
20.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划线部分作简要分析。(5分)
21.这篇新闻有什么价值?试从新闻的时效性和社会功用两个方面简要说明。(6分)
答19.①以顺叙的方式突出时间,条理清晰,表现了新闻事件的连贯性(2分)。②突出时间,渲染了原子弹投放之前紧张的氛围,现场感强(2分)。
20.画线部分语言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通过比喻勾勒原子弹投放时的色彩、形状等,浓墨重彩地描述了作者在空中观察到的壮观景象,镜头感强烈,使报道更具感染力。[5分。比喻手法1分,效果2分,内容2分。]
21.(1)时效性:这是人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使用原子弹。本文再现了原子弹爆炸的情景,揭开了原子弹神秘的面纱,让世人及时知道原子弹巨大的破坏力。
(2)社会功用:原子弹的投放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的灭亡,但同时也给日本人民造成巨大的危害。(从珍惜和平的角度去理解也可,如“最令人激动、最伟大的科学探索,导致了毁灭人类最可怕的武器的发明,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6分。每点3分]
“浙大保姆”——竺可桢
张伟
①1936年的4月7日,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他这一天的日记写着:“晨雷雨。上午有雾。午有雷。下午四点见阳光。晚又雨。玉兰盛开,杏花落,寓中白樱花开。”
②到浙大当校长,竺可桢开始并不愿意。一则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二则大学校长事务繁杂,又要同官场打交道,必将影响自己对地理、气象、物候的科学研究。但他实在不忍心浙大在动乱中走向衰落,于是毅然临危受命。这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③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④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曾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 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又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 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 费尽周折。
⑤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⑥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 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 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
⑦有人在评价竺可桢时说:“他的品德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竺可桢:“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⑧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
⑨他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告 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荷枪实弹的军警,竺可桢举起小旗, 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 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⑩1949年3月6日,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自《网易新闻中心》,有删改)
19.第①段为什么要写竺可桢被任命为浙江大学校长当天的日记内容?(4分)
20.文章中的费巩和束星北有何共同特点?写这两个人的目的是什么?(5分)
21.竺可桢“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你怎样看待这件事?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由。(6分)
19.说明竺可桢作为科学家始终关注气象和物候;(2分)说明他对“校长”职务看得很淡,表现他淡泊名利的品格。(2分)
20.有才华,有个性,都当面表达过对竺可桢不满。(3分)侧面衬托竺可桢的温厚平和以及对人才的爱护。(2分)
21.这是竺可桢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学生的任务是读书,参与党派之争会影响学业,并且可能因为年轻而被利用;在动乱年代中参与党派有性命之忧;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
(评分标准:观点2分,理由每点2分。如只说观点而没有理由说明则不得分。)
愿做沙漠科学事业上的铺路石
——记沙漠学家朱震达教授
冯锦川
今年56岁的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
1952年,朱震达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随后,他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进修深造。在前苏联的两年多时间里,他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几乎跑遍了前苏联中亚辽阔的沙漠地区,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为他日后从事沙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了院属治沙队,主要对北方地区的沙漠和戈壁进行综合考察。朱震达被选入这支队伍并任塔克拉玛干沙漠考察队队长。塔克拉玛 干沙漠沙丘类型相当复杂,环境十分艰苦,它历来被描绘成“死亡之海”。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他下决心要闯一 闯,目的是要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与规律,以事实来澄清和纠正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面目。
以朱震达为首的治沙队,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通过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积累了风沙移动的资料,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
沙漠化,是近年来各个国家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它关系到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成了当前干旱及半干旱区和沙漠研究中与人民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
1977年8月,朱震达出席联合国在内罗毕召开的世界沙漠化会议。回国后他根据我国多年来对沙漠研究的情况认为,沙漠化在我国干旱及半干旱地区同样 存在,并直接威胁着草场、农田。因此,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沙漠研究就更应紧密围绕沙漠化来进行。但是,在当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 受,在众说不一的情况下,朱震达果断地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经过10年的研究试验,他 认为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是防止沙漠化的根本途径;同时,沙漠化最危险的地区是在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 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给朱震达的学术研究开拓了广阔天地。一向注重国际学术交流的朱震达,主张“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 1978年以来,他依靠自己的优势,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他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与日本、联邦德国开展合作研究,与 联合国环境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组织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1985年,朱震达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院士。他在国内外的学术 成就,引起了国家与科学院的重视。
朱震达在再次出任沙漠研究所所长时说:“我们的沙漠研究要立足两个方面:一是要面向土地沙漠化问题,这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二是要看到我 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同时要根据中国大沙漠的 特点,抓住若干基础问题,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水平有所提高。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 (选自《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有删改)
(1)对这篇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雄心满怀的朱震达,率领年轻的科考队伍第一次出征,踏进塔克拉玛干。可见“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
B.占全球20%的人口、2/3的国家和地区,每年有500万到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化土地。因此,沙漠化是近年来这些国家和地区沙漠研究的中心问题。
C.在“沙漠化”这一概念已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时,朱震达组织全所主要力量,开展了对沙漠化的调查研究,并与有关生产部门合作进行治理模式的试验。
D.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国策为朱震达“博采各国之长为我所用,以我之长为国争光”主张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E.朱震达认为土地沙漠化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
(2)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分)
(3)文章主要介绍了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作出的哪些贡献?请分条列举。(6分)
(4)朱震达在沙漠科学研究事业上,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像沙漠科学研究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请你就“技术”、“勇气”、“奉献”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6分)
(1)BD A项强加因果。“年轻就是科学研究的资本”文中无依据。C项原文中说当他进行这些活动时“‘沙漠化’这一概念并不被所有科学工作者所接受”。E项原文是说 因为“看到我国沙漠类型复杂在世界沙漠中有独特的特点因此要以沙漠化为中心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模式这样才能面向世界”
(2)①正标题和副标题相结合,以正标题概括主人公的奉献精神,以副标题交代主人公的身份。②直接引用主人公的言论,亲切自然,并且隐去主语,能引起多种人称的联想。③“铺路石”的比喻化抽象(精神)为具体(形象),生动可感。
(3)①解开了“死亡之海”的奥秘,以事实澄清和纠正了一些西方学者种种不科学的论断,还它的本来 面目。②攻克沙漠化问题,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沙漠化地区的农牧业发展战略、治理规划、不同类型的沙漠化土地整治模式等提供了理论依据。③依靠自己的优势, 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 观点一:科学研究离不开高超的技术水平。①他在苏联科学院深造时潜心研讨,勤奋实践,取得了大量的可贵的第一手资料,锻炼了实地考察的才干。②通过连续三 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查明了裸露平坦沙质地表因子、风沙流结构和沙丘形态的变化规律。③他具备国际间合作的才能和实力,他在国内外的学术成就,引起了国家 与科学院的重视。
观点二:勇气往往能开创科学研究的新天地。①雄心满怀的朱震达勇闯塔克拉玛干沙漠,揭开“死亡之海”的内幕,研究它的特点和规律。②在塔克拉玛干选择了风 沙最严重的坡山地形作为半定位的观测站,进行了连续3年的观测试验及考察。③他勇敢地走出国门,实现多国合作,使中国的沙漠科学研究打入国际、走向世界。
观点三:对人类的无私奉献成就科学和人格的双重高峰。①“我愿做沙漠科学道路上的铺路石,让后来者踏着它永远奋进,为人类造福。”朱震达是这样说的,也是 这样做的。②他利用各种机会,多渠道地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先后与40多个国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多次国际沙漠化培训班、沙漠化讨论会等活动。③中国 沙漠化治理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榜样,它解决的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环境的大问题。
“春天里”的文化风暴裹挟了谁
单士兵
依靠翻唱汪峰的《春天里》走红的“旭日阳刚”音乐组合,现在回看过去,会发现他们与曾经扶他们上马走上一程的人——《春天里》词曲作者兼原唱者汪峰,渐行渐远。因为汪峰近日明确告知旭日阳刚今后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里》。
从当初凌乱局促的出租屋唱上了“星光大道”,随后唱进央视春晚,旭日阳刚经过一条别样的途径,完成了从草根到明星的重大转身。这段成功过程,绕不开汪峰的 扶持。比如,汪峰邀请旭日阳刚参加自己的演唱会,特别是一再授权他们直到在春晚演唱《春天里》,最后才完成了对这对草根歌手命运的根本转变。就像每个父母 懂得自己的孩子一样,汪峰自然明白《春天里》的价值,也明白这种翻唱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对背后的文化与市场的秩序又意味着什么。
当汪峰不让旭日阳刚演唱这首歌,自然带来各种争议。而这些争议也在被围观与评价。
文化冲突的风暴生成了。被这种风暴裹挟的,不仅是汪峰与旭日阳刚,还有更多人。文化差异越大,参与人群越多,风暴就越激烈。
旭日阳刚曾经的生存状态,作为这个时代的一种表征,自然容易激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旭日阳刚对音乐介入现实生活无疑也作出了贡献。但是,这又绝不是消解《春天里》作品本身的文化价值的理由。
面对这些复杂错位的社会文化元素,当事人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围观者也面对着文化价值判断的博弈。而这些价值阐述与文化博弈,本身何尝又不是一种财富?
当然,汪峰给予过旭日阳刚最大的帮扶。当旭日阳刚以大量商演冲击特定版权秩序,客观形成对汪峰及其团队利益冲击的情况下,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汪峰选择拒绝 赐予,并不承担道德责任,也具有一定的法律理性。他在这起事件中展示的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
央视主持人将汪峰维护版权行为称做是“危机公关”,认为应该以“开阔的心胸”这样的道德境界面对问题,从中也不难发现法律意识的淡薄。诚然,对弱者的宽容与同情是应有的品质,但弱者从来也不应该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更不能因为是弱者就可免于担当法律责任。
如果不尊重这些文化常识,恐怕会远比这事件本身更悲哀。如果不能通过理性的文化对话,真正形成对文明与秩序的普遍坚守,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到精神与权利的剥夺。就像现在汪峰被裹挟于“春天里”文化冲突的风暴中。
也就是说,通过对这起事件的围观与梳理,让人们形成更多的文化认同,懂得去遵守秩序底线,那样才能避免更多人被裹挟在文化风暴中,而不至于产生太多的盲从与迷失。(选自2011年2月15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5.具体说说“春天里的文化风暴”是指什么?(6分)
16.对引起这场文化风暴的双方,作者有什么看法?(6分)
17.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应该怎样对待和避免这样的文化风暴?(6分)
15. (6分)(1)是指汪锋不让旭日阳刚继续演唱《春天里》(2分);(2)由此带来的版权之争(2分);(3)以及所引起的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广泛争议和评价(2分)。
16.(6分)对双方的看法:①对汪峰:展示了文化包容与秩序守护,应该得到尊重、理解,甚至是激赏。②对旭日阳刚:要坚守文明与秩序,积极承担法律责任。(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6分)①要有明确的版权意识和法律秩序。②要有宽容理解的胸怀。③在争议中要有理性的对话,形成更多的文化价值认同。④要有文化认同,尊重别人的精神创造,(每点2分,答三点即可)
那些最美好的品质
邰筐
在某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一个年轻人在水龙头下的洗手盆上垫了一块木板,双腿斜蹬着地面,用左臂支撑着前倾的身子,上身趴在木板上,忘我地写着东西,以至有人上厕所从身边经过他都浑然不觉……每晚熄灯铃响过以后,他都会准时出现在那里。
这一幕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军艺术学院。这个人就是刚刚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而他27年前在卫生间写下的,就是他的成名作《透明的红萝卜》。
这个故事,文坛知道的人并不多,曾经执教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黄宪国在1990年秋天的一次文学讲习班上作为励志的例子给学员讲述了这个细节,而我就曾是那届学员中的一个。
我至今还记得当年读莫老师的中篇《透明的红萝卜》时那种奇妙的感觉,第一次从文字中产生强烈的共鸣,犹如醍醐灌顶。他的语言那么神秘和轻盈,似乎写下的每一个汉字随时都能从纸上飞翔起来。一颗孤独的少年之心第一次在文学中得到了呼应,从此我迷上了莫老师的小说,这些年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
许多年以后,当我第一次站在莫老师面前,说句实话,他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文学大师的形象。
一袭布衣的他那么平易,憨态可掬,像个老小孩。我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他呵呵笑着说,“小老乡,刚在《人民文学》读了你一组诗,你在《方圆》写的那些文章我也看过,不错。”我突然受到了夸赞,有点囧,像调皮学生突然被揪到了班主任面前。
接下来的日子,我自然多了不少见到莫老师的机会。每次去,莫老师都会提前泡好一壶茶,一进门一杯热腾腾的茶就能捧在手中。喝茶的功夫,往往是听莫老师谈文学的最佳时机。
我惊异于莫老师的细致与平和,像他这样的大家竟然对什么时候哪个省又冒出一个有潜力的新作者,哪个刊物又发出一篇不错的小说如数家珍。莫老师曾鼓励我尝试写一点非虚构作品,他说你既是诗人又是记者,两种问题一综合,没准就能搞一个有影响的非虚构文本出来。正是在莫老师的鼓励下,我拿出了第一个非虚构长篇《看房记》的梗概。我的非虚构长篇写作计划获得了2012年度人民文学“大地写作计划”的扶持,计划明年写完,也算是我向莫老师第一次交上的小说作业。
这些年莫老师突然迷上了书法,我曾在《书法》杂志上看到他的一幅手札,敦厚中透着率性洒脱,文气中透着高古清雅之气。一天下午,我有幸现场目睹了莫老师的 左手书法,那简直是一种享受。莫老师左手扣着右手腕,慢慢把墨研匀,然后凝神屏气,悬腕捉笔,一气呵成。写到得意处,莫老师抿着嘴,右手扶腰,额头上都是 汗,样子特别可爱,写下的似乎不只是几个汉字,而是认真完成了一套对古汉语拜祭的仪式。
知道莫老师写字,求字的人也就蜂拥而至,圈子里的作家、诗人,曾经采访过他的记者,以前的战友、同事……莫老师从不忍拒绝人,总是笑呵呵应承,哪怕耽误了自己的写作进程也没有怨言。莫老师自己给自己下了个定义:善良、懦弱,不伤害人。
一个曾采访过莫老师的记者这样回忆,“结束采访在茶馆里出来后,他坚持先给我拦一辆出租车让我先走。”
我们偶尔和莫老师聚会,他从不让人接送,而是自己骑着一辆破旧的大轮自行车,从平安里一直骑到后海的孔乙己酒店或南锣鼓巷深处的某个小馆。说好的时间他是从不迟到的,总是按点赶到。鲁国人那些最美好的品质在莫老师的骨头里珍藏着,在他血液里流淌着……
进入2012年9月,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莫老师为了躲清静回山东高密去了。
老作家丛维熙曾对莫言有这样的描述:“莫言是个一贯没有文场中娇气,肯于在集体中吃苦负重的人。早在1987年,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德国的时候,莫言在团 队中也拿出他的那份朴实,在往返的机场上扮演搬运工的角色。其实并没有人让他这么干,其闪光点出自他的行为本能,源于他性格里具有的憨厚。”
(选自《方圆》2012年第20期,有删节)
19.本文以一个年轻人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写作的情景开头,有何作用?(4分)
20.文章写了莫言哪些美好的品质,请结合原文分点概括。(5分)
21.作者第一次见莫言时,为什么会“丝毫也没感觉到是第一次见他,仿佛好多年前早就熟悉了”?(6分)
19.(4分)【引出本文传主莫言(1分),为后文提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埋下伏笔,点明获奖并非侥幸(1分)激发读者的好奇与关注,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作者对这个细节记忆清晰,表明了作者对莫言的深切关注和了解,使全文显得真切可信。(1分)】
20. (5分)【①勤奋刻苦。在宿舍楼卫生间昏黄的灯光下坚持创作;②平易热情。“我”第一次与他见面时,他亲切地与我交谈。后来每次见面,他又热情地提前为我 沏好茶;③细致平和。对其他省份的新作家或是刊物上的新作品,如数家珍;④善良儒雅。爱好书法,而且从不忍拒绝向他求字的人;⑤朴实憨厚。与朋友聚会,常 常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而且从不迟到;坚持为记者拦车,让记者先走;主动为团队出力干活。⑥淡泊名利。当诺贝尔奖的事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他却躲 清静回老家了;⑦鼓励后学。对“我”多有鼓励,并指导我尝试创作非虚构作品。⑧敬业认真。对待写作、对待书法都虔诚认真,倾注真情。(有评价有分析答对1 点得2分,有评价无分析答对1点得1分。本题最多得5分。)】
21.(6分)【①听过关于莫言勤奋写作的故事,对他的精神态度拳拳服膺。②读他的 作品产生强烈共鸣,此前读完了能买到或搜罗到的他所有的作品,与他早有神交。③虽是第一次见面,但莫言毫无文学大师的架子,平易近人。④第一次谈话的内容 表明了莫言对于作者的关怀和鼓励,使作者回忆起了面对老师时的熟悉情形。(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本题最多给6分。)】
灯画的民间艺术形象
钟和晏
①关于“灯画”的定义,已故民间美术学家王树村在他的《民间美术》中,提到各种各样的灯彩——走马灯、夹纱灯、画舫灯等,其中有一种绢纱灯画,是画在灯屏 上的绢画,故又称为“灯画”。灯画一般4盏为一堂,每盏4面,共16幅,也有24盏或更多为一堂的。灯画除了手绘之处,也有木版刻印的灯画,现在,河北武 强、山西南部、山东等都还有清代木版戏曲灯画保存。
②过去灯彩的制作成本不菲,通常由豪门富户出资、民间艺人完成后,每年元宵挂在府门、商市或寺庙,挂在寺庙的花灯常会落款“某年正月十五”、“某信士敬 奉”字样。王树村把灯画定义为我国连环画的早期形式,他说,“灯画的内容,早期多是山水花鸟,到了清代中叶,因为戏曲小说盛行,灯画中大量出现了如《贩马记》、《一捧雪》、《水浒》、《聊斋》和《红楼梦》一类的戏曲小说题材。这类题材的灯画,常是画故事的全部清节,引人看完第一盏,定要看第二盏,直到看完故事终了而上。”
③在一般的戏剧故事灯画之外,还有一些也许可以称为“戏出灯画”。在三国戏中的《徐母骂曹》中,身穿红色官服、戴官帽的曹操坐在一张条案前的椅子上,处于 画幅右侧正中央的位置;左下角穿暗黄色袍子的徐母右手拄一根红色拐杖,左手向前伸出,手指正指着曹操脸部的方向;左上侧的背景是一架屏风,从形状看应该是 戏台上的布景,曹操坐的椅子是摆在条案前面的,想来也是对戏台场景的描画。
④画的戏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有《群英会》、《打金枝》、《断桥》,这些戏曲画被认为是出自内务府如意馆御用画师之手,因为如意馆档案中曾有“沈振麟 画戏出人物册页十八开”的记录。沈振麟是同治年间擅画人物、山水的宫廷画家,据说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一类是帝王后妃像,不敢也不准署名;另 一类就是小说插图、戏出人物,他们认为这属于“小道”,不屑于署名。
⑤明代以前,有关北京灯节的记载不多。元末熊梦祥的《析津志辑侠》中有“正月皇宫元夕节,瑶灯炯炯珠垂结”。明朝时,北京灯市在东华门之东,也就是今天的 灯市口一带。《日下旧闻考》中有记述,“正月起于初八,至十八再过晚始散,灯贾大小以几千计,灯本多寡以万计”。从东华门外到崇文门街西,“街三行,市四 列,市楼南北相向,朱扉绣栋,素壁绿绮疏,其设氍毹帘幕者,勋家、戚家、宦家、豪右家眷属也”。
⑥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下设灯库,专司宫灯、花灯的制造修理,皇宫外也出现了文盛斋、华美斋等灯辅。清代《帝京岁时纪胜》、《宛平县志》等对灯节的记述都 大同小异,富察敦崇在他的《燕京岁时记》中说道:“而六街之灯,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工部次之,兵部又次之,他处皆不及也。若东安门、新街口、西四 牌楼,亦稍有可观。各色灯彩,多以纱绢玻璃及明角等为之,并绘画古今故事,以资玩赏。”
⑦在历史大戏之外,也有一些家庭伦理戏和情感戏。一个《卖水》的场景是站在花园外的李彦贵肩挑一担水,穿着已经落魄,但还是带着点书生儒稚的气质。还有4幅出现了花园里手持折扇的小姐、拿着团扇的丫鬓和拄着拐杖的老母亲等人物,让人怀疑是《西厢记》。
⑧灯画是灯光映照下的画面效果,一般说,灯画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对人体比例、五官细节方面没有那么细致的要求,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在 当年,这些灯画也许是很普通的民间画作,因为年代久了。今天看起来亲切而素朴,尤其是人物的神态表情,几乎让人过目难忘。收藏家张琴说,“其实民间的形象 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有删改)
19.从文中看,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灯画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述。(4分)
20.文章特别介绍如意馆画士对两类作品照例不署名的意图是什么?(4分)
21.科普文的语言以说明为主,本文却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徐母骂曹》和《卖水》中的场景,对此,该如何理解?(4分)
22.文章最后说,“其实民间的形象就是很亲切的,但从来不是轻佻”,这个观点与有些人认为的“民间文化具有俗化特点”的观点是否矛盾?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19.①从创作题材上看,前期多为山水花鸟,清代中叶后多为戏曲小说;②从制作方式上看,有手绘的,也有木版刻印的;③从表现形式上看,有戏剧故事灯画、“戏出灯画”;④灯画通常都画得比较随意,讲究人物传神的神态和鲜艳的色彩对比。(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每点2分)
20.一方面表现出灯画影响之大,御用画师也为之作画,与后文清代宫廷内务府造办处下设灯库等内容相互照应。(2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如意馆画师对灯画的态度;认为其为“小道”,不值得署名。这就突出了灯画在社会上的地位。(2分)
21.①科普文的语言以说明为主,但也经常会用到描写,以使说明对象形象化。(1分)②运
用描写的手法,描绘《徐母骂曹》和《卖水》中的场景,更有利于读者对灯画艺术取材及艺术价值的理解。(2分)《徐母骂曹》展示出灯画取材于历史大戏的特点,《卖水》则表现出灯画反映细腻生活情感的特点。(1分)
22. 不矛盾。(1分)民间文化的俗化是指其通俗大众化,并非庸俗,更谈不上“轻佻”。(2分)以灯画为例,从文中看,灯画有的取材于历史大戏,绘画古今故事, 如《徐母骂曹》,场景突出,人物鲜明,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既使内容通俗易懂,又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文学中的画面,思想深刻,丰富了群众的生活,提高了 欣赏品位,轻佻无从谈起。(3分)
幼虎
舒展
①在吼叫的大型猫科动物中,在我国国画中,我最欣赏的是老虎。它浑身猛气,威武雄壮,一声长啸如天谷来风,与拉大旗做虎皮的装腔作势形成迥然不同的效果。
②幼虎从出生几个月开始就跟随母虎夜间巡行,或游泳,或亲昵,或捕猎,或偷袭,很快学会了独立生活的本领。两岁时,它就可以离开妈妈在山林之间自由来去了。母子分离,好似无情,实则依依。“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鲁迅《答客诮》)
③可是,生长在非洲大陆自然保护区的国家大公园里的幼虎,与羚羊、野猪、小鹿……群居嬉戏,和睦相处,捕获猎物的本能退化了,豪雄的长啸也失传了,真正成 了名副其实的猫科成员。生长在动物园里的幼虎,比自然保护区里的幼虎更懒惰无能了,它成了孩子们的参观对象,惟一的乐趣是等待饲养员送来大盘大盘的生牛 肉,成了只知傻吃黏睡的大狸猫。生长在马戏团里的幼虎,完成一个训练动作,得到一点赏赐,从科班演员到动物明星,成了马戏团里机敏伶俐的摇钱树。
④相比之下,我更钟爱靠自己在野外生活的幼虎。
⑤地球是一个大村落,生物之间和为贵,不能把动物界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搬用到人类社会中来。人类越是走向文明,人性中的兽性就会变得越少;但是人类在走向 文明的进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与互助的程度,也会随之而加剧扩充,在捕获知识、消化知识、独立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方面,谁出类拔萃,谁就是竞争中的优 胜者。而且,优胜者的价值,是随着他们为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价值与日俱增的。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然而巨著《资本论》的稿费却不够他买烟抽。“伟大创 造物的价值与价格的背离,是与人类文明进步背道而驰的。”但是,一个正义、平等的社会,必须为高智能的创造者提供公平竞争的条件,提供有教无类的智育成长 环境,然而,谁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强者呢 打个比方说,是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动物园、马戏团里的幼虎呢,还是生长在山林野外的幼虎呢?
⑥智育、德育如此,探险精神就看得更清楚了。在中国历史上, 出了张骞、郦道元、玄奘、徐霞客、郑和这样一些探险、旅行和航海的大家。但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败,中国在这些领域里连小家也均付阙如了。每当看到国外的体育 竞技,我总是情不自禁联想到幼虎的野性精神,比如徒手攀岩、摩托车越野、汽车拉力赛、跨远洋游泳、田径、拳击、冲浪、跳伞、高山滑雪、四项铁人赛……中国 人何日能进入这些项目并拿到名次 至于中国足球,我想,药方诊断书蛮可订成高文大典,用不着我来饶舌了吧。
⑦中国的一大特产是:儒。它是从术士分化出来的。儒者懦也,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死于市;正心诚意,修身养性,非礼勿动;父母在,不远游;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这些把人驯服成羔羊的教条,即令是真的幼虎,也都被捆绑成小猫了。
⑧每当我看见日本小学生在 严冬季节照样穿短裤在雪地里顽健地嬉戏时,看到欧美的孩子十几岁就课余打工自己挣钱时,再看看中国的一些独生子女不禁感概系之。中国孩子大都是父母的掌上 明珠。贫家尚且出娇子,遑论暴富起来或几代达官的家庭,一代胜过一代,不是仅仅指生活享受,最主要的是在出强者、出人才方面要一代超过一代,这样才不致成 为或“温室里的花朵”或“应考机器”或“两脚书橱”或“禄蠢新赍”。对于一茬月一茬、一浪高一浪的“追星族”、“发烧友”的后备军的迅猛扩大,积极的一面 姑置不论;如果从消极方面看,未必不是历史上幼虎成为小猫的新的变种。再加上缺乏公平竞争的社会机制,有些生于温柔乡,长于富贵场,离了父母的庇护就活不 了的簪缨少年,将来会不会成为浮浪子、闲人、恶少、莠民、纨绔与衙内,实在是很难说的。
⑨野外幼虎昼伏宵征于林间溪泉,双目如电,独往独来,狐狼不敢近,蛇蝎不可拦,多么自由,何等自在!被驯化了的虎,可以活到25岁,而野外的虎只能活10岁,在窝囊囊与堂堂正正之间,年轻的朋友,你选择哪个?
15写出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四个词语的含义。 (4分)
(1)“温室里的花朵”指:娇嫩柔弱,经不起生活磨难的人。
(2)“应试的机器”指:善于应付考试,缺乏生活能力的人。
(3)“两脚书橱”指:读书很多却不善于运用的人。
(4)“禄蠹新贵”指:贪求功名利禄新近做高官的人。
16.作者不太喜欢的是哪三类幼虎?作者对它们的看法分别是什么?(6分)
(1)生长在自然保护区的幼虎,作者认为它们是捕获猎物的本能蜕化的猫科成员;
(2)生长在动物园里的幼虎,作者认为它们是懒惰无能,只知傻吃黏睡的大狸猫;
(3)生长在马戏团里的幼虎,作者认为它们是马戏团里机敏伶俐的摇钱树
17.作者在第⑤段写到马克思创作《资本论》一事,用意是什么?(5分)
答: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马克思和《资本论》为例,说明当时伟大创造物的价值与价格是背离的马克思所处时代缺少一种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以此告诉人们今天的社会具备了这样的环境,就更需要一种勇于竞争的精神。引出正文对“谁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强者”的 思考。
18.纵观全文,请简要概括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的内涵,并结合现实,谈谈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对我国青少年培养的积极意义。 (6分)
答: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雄壮勇猛,自由自在,富有很强的竞争力。(2分) 野外幼虎的野性精神对我国青少年培养的积极意义:我国青少年大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由于家庭的溺爱,许多青少年娇嫩柔弱,缺乏独立自主能力,野外幼虎的野 性精神启示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高青少年独立自主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让青少年尽力摆脱封建思想中那些把人驯服成羔羊的教条的影响,热爱自 由,敢于探险,努力提高独立思考、善于创造的能力,争优人类社会丛林中最有竞争力的勇者和强者。(4分)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不同意见,请“继续讨论”,我收到之后会马上为你解答。祝:生活愉快,学习进步!
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有答题模式吗
广东高考语文卷中有现代文的选做部分,一个是文学类阅读,一个是实用类阅读.该如何选择?
我想了解一下,高考中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到底该如何复习才能够得到不低的分数?以及第一题论述文阅读该怎么样才能够
语文阅读问题(实用类文本)
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区别
如何提高实用类文本阅读,别说得这么官方,口头点,实用点
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选择题如何做好?
高考阅读解题技巧
2013高考语文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个疑问
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水平,阅读包括小说和实用类文本
如何做好语文的说明问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有哪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