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关于先秦哲学的若干问题 1、中国哲学有哪些特点?你学习先秦诸子后有什么体会?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11/11 12:28:30
关于先秦哲学的若干问题 1、中国哲学有哪些特点?你学习先秦诸子后有什么体会?
2、孔子“仁”与“礼”的关系如何?谈谈你的看法?
3、如何理解老子“道”的思想?
4、如何理解墨子的“天志”、“明鬼”思想?
5、“性善论”原则有哪些?谈谈体会?
6、庄子崇尚自然的思想所包含内容及其评价
7、荀子“性善起伪”的内容有哪些?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问有谁知道?
能否帮帮在下
要考试的
谢谢
关于先秦哲学的若干问题 1、中国哲学有哪些特点?你学习先秦诸子后有什么体会?
1、中国哲学的特点:重人生、重道德、重直觉.“天人合一”与“知行合一”.
在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中有一个学术阶梯.诸子百家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对政治实践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政治目的和实践途径上,诸子百家又各有不同的侧重.这种共性和个性联系在一起,恰恰构成了一个学术阶梯,各个梯级之间呈均匀的递进关系.这一现象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的几个主要流派道家、儒家、法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2、孔子一生从礼、崇礼,对礼的建设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以至对后世中华礼仪之邦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出了“仁”,但在他一生所推行的道德是“礼”,也就是说,“仁”并没有成为当时人们共识与实践的道德规范.然而,孔子在“仁”与“礼”的关系上,确有重要贡献,他的“内仁外礼”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将“礼”融入“仁”中,使人的情感成为“循礼”的内在动因.这种外在与内在的和谐、内化与外化的统一,是孔子对礼的理论升华的突出贡献,成为中国建设“礼仪之邦”的理论依据,为当今礼的教育与礼的建设提供了参照.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德”,是对儒家伦理的新整合.其中,以“仁”为首,“义”为次,“礼”从首位降到第三,“智”也从孔子“三达德”之首,退居到末位.
3、在老子看来,作为万物本原的道,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不能说它有,它是非物,无形无象;又不能说它无,因为它时刻催生着万物,形成异彩纷呈的动态世界.所以道体是无,道用是有,道是无与有的统一,两者同出而异名.他说:无,是天地的原始;有,是万物的根本.所以经常从无形无象处去认识道的微妙,经常从有形象处去认识万物的终极.这两者(有和无)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都可以说是深远玄妙的,是天地万物、一切玄妙产生的总户.那么,作为大道本体的“无”,又如何产生天地万物呢?老子认为,尽管“无”是宇宙最原始的状态,但此原始之道并非绝对的空无,在它朦朦胧胧、混然一体的之中,包孕着天地万物的基因,这就是精.西汉时期的道家学者曾经比喻说,老子之道就象一个鸿卵一样.鸿卵看上去什幺也没有,既没有头又没有尾,既没有翅又没有腿,可是包孕着鸿的一切;道看上去什幺也没有,既没有天又没有地,既没有人又没有物,可是却包孕着天地人物的一切.这个比喻虽然不十分确切,但却大大有助于人们理解老子所说的道.?ウnbsp; 老子说:道这个东西,没有固定的形体.它是那样的惚恍啊,惚恍之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惚啊,恍惚之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深远暗昧中却涵着极细微的精气.这极微的精气,非常具体,非常真实.从古至今,它的名字不能废去.根据它,才能认识万物的起源.我何以知道万物开始的情况呢?基础就在于此.也就是说,道这种东西虽然恍惚不清,好象什幺也没有,但实际上有形、有象、有精.这个精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按照我们现代人的理解,这个精就是天地万物的基因.正因为内蕴着天地万物的基因,所以道才可以产生出天地万物来.当然,这个实存之道并非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是形而上的实存之道,因此它超越了人类一切感官的知觉作用,这就是老子说的“不可致诘”(即不可思议).
4、墨子有“天志”以为他的法仪,这是他一切学术思想的一根脊梁.抽掉了这条脊梁,墨子便不能成为墨子.墨子的“天志”,是天老爷之意志,也就是“天下之明法”,也是他的规矩,就如没有规矩不能成其为轮匠一样.墨子信仰上帝,更信仰鬼神,上帝是宇宙中的全能全智的最高主宰,鬼神要次一等,是上帝的辅佐.上帝鬼神都是有情欲意识的,能生人,能杀人,能赏人,能罚人.这上帝鬼神的存在是绝对的,不容许怀疑. 郭沫若批评了那些认为墨子的“天志”是“神道设教”的理论,认为“神道设教”是儒家的做法.由此他指出,墨子是一位宗教家.其根本思想是天志、明鬼.他是把殷、周的传统思想复活了.他是肯定了一位人格的天,自然也肯定了鬼神. 墨子的兼爱、尚贤、非攻、节用等等学说都是以这天鬼为规矩而倡导出来的.
墨子虽然是宗教家,但并没能够创立一个宗教.
6、主张“绝学”和“愚民”
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它永远不变地存在着,不停地在天地万物中间运行着.这体现在教育目的上,就是要求人们把“道”当作认识、追求、实现的总目标,一切教育思想和活动都围绕着“道”而展开.老子论述了“道”的本质特征:“道恒无为,而无不为.” “道”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有自身运作规律,所以称“自然无为”.“无为”的反面是“人为”,而儒家的教育是最主要的“人为”活动.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能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贞臣.” 就是说,儒家的仁义孝慈贞的教育都是人为的,不符合人类的本性.在道家看来,儒家所倡导的教育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活动.
老子主张“复归于朴”、“复归于婴儿”,希望回归原始淳朴的状态,就像婴儿时代一样.而学习恰恰与老子的主张背道而驰.他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 这样就将“学”与“道”对立起来,为学的趋势总是逐步增加、积累,而为道的趋势则是逐步减少、削除,削减得越彻底,就越贴近自然.因此,他提出“绝学无忧” 的著名命题.这样,一切道德、智慧、文化、学术就都被否定了.
与“绝学”对应的社会政策就是“愚民”.老子认为,人民之所以难于统治,就是因为他们“智多”,故他公开主张“非以明民,将以愚之”的政策.愚民的措施就是不让民众接触到学术知识,甚至那些可能引起人们向往、追求的种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根本就不应让民众见到,这就“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如果天天都封闭在原始的生活环境中,他也就产生不出什么想头了.
道家否定学习知识的作用,实际上是持(传统)教育有害论,这是极端的、片面的.既然社会已不可能回归到道家理想中的原始自然状态,那么道家的教育观只能是一种愤世疾俗的高论而已.至于道家的愚民政策,倒是很受某些专制统治者所欣赏.
教循自然
道家并非根本不要教育,而是提倡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色教育.老子主张“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为教”,反对过多的人为说教、干预、引导.最好是一切顺应自然,就像流水一样,“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这含着尊重人的自然发展的意义,在教育态度和方式上,它体现了潜移默化的哲理.庄子也主张教循自然.他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 意思是说,人的聪明才智是与生俱来的,人所要做的不是增长知识,而是以自己智力所能理解的来保持其智力所不能理解的,即不强求知识,一切应顺其自然.他主张让人们归朴返真,回到自然状态中去.庄子这一思想,反对束缚人性,有一定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