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一战中德国是怎样"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7 15:07:46
一战中德国是怎样"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的?
一战中德国是怎样
美国作为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近现代史上影响很大.它自建国以来,就一直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美国以自身利益出发,对外政策不断调整.本文就美国对外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观动机和客观影响等方面加以探析.
一、谋求西半球的霸权
美国独立后,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域,地理,气候等优势及其政治的历史因素,资本主义经济长足发展,因而得以在北美进行扩张.从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开始推行领土扩张政策,美国政府继而抛出"门罗主义":声言不干涉欧洲国家内部事务,也不允许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这一政策的推行反映了美国要称霸美洲的野心.美国的对外政策与本国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当时美国还不能同英法抗衡,还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同其他列强争雄,于是采取多种手段夺取欧洲列强在美洲的殖民地.
二、在美洲继续推行霸权政策,同时向海外扩张
历史进入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美国经济实力增强,工为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对外政策明显出现侵略扩张的趋向.西奥多·罗斯福以"大棒政策"为外交后盾,夺取了巴拿马地区,还不断对中南美洲各国进行干涉,在西半球建立了霸权."大棒"和"金元"并用政策的推行,造成独立后的拉美各国发展迟滞,片面和畸形.美国随着实力的增强,走上了海外扩张的道路,尤其是在侵华政策上不再尾随西方列强,而是有了独立的侵华策略,于十九世纪末对中国推行"门户开放"标志着美国侵华进入了新阶段,导致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同盟在一定程序上形成.
三、"中立政策"大发横财,"金元外交"支配世界
一战前期,美国实行所谓"中立"政策,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大战后期,撕下"中立"的伪装,采取"推下坡"政策,开始对德宣战,其动机是捞取战利品,夺取世界霸权,美国的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是加速同盟国战败的因素之一.
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实力推行"金元外交",首推拉美,其次东亚,再次欧洲,它企图以此支配世界,美国称霸野心在巴黎和会上遭到英法抵制,它企图借"国际联盟"控制世界的梦想未能实现,在远东与日本争夺的矛盾也加剧.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排挤英、日两国,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增强了势力,抵制了日本在这一地区的扩张.《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在一战期间独霸中国的局面,由于美国"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的侵略策略得以推行,导致中国向各帝国主义国家全面开放.
四、本世纪二十年代,美为抵制英法而扶持德国,三十年代奉行"不干涉政策".
美国为了索取战债和赔款,通过了"道威斯计划",此计划实施后,其大量资本输入德国,使德国经济很快恢复起来.德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加快了它的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为了缓和与德国法西斯的矛盾,英法美推行"绥协政策",美国公开对法西斯的侵略行为采取"不干涉政策",通过了所谓的"中立法案",不向发生内战国家出售武器,但德,意法西斯却可以做为"中立国"从美国购买武器,从而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五、二战期间逐步卷入反法西斯战争.
本世纪二十年代,法西斯国家不断侵略扩张,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火燃遍欧亚非地区,威胁到美国的利益,尤其是日本在东亚和东南亚的侵略,直接威胁美国在亚洲和太平洋的利益.美国先对日本实行部分禁运,继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财产,美国政府从主观上是为了遏制,打击日本,维护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客观上也有利于中国战场上的抗日,随着战争事态的扩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考虑,改变"中立"态度;美国会修改了"中立法案",废除武器禁运条款,允许交战国在美购买军火,支持了英法抗击法西斯德. 法亡后,英国岌岌可危,为助英抗德,于一九四一年美通过《租借法案》,允许政府以租借或贷款方式向某些被认为其国防对美国安全是有重要意义的国家提供武器军用物质,粮食和各种方便,同时加强对苏联的援助?quot;珍珠港事件"后,美国正式参战,从而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同时也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六、推行世界霸权的政策.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处于优势,凭此推行其称霸全球的战略.但战后苏联的影响和各国的革命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美国认为这是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因此它千方百计想压制下去,然而由于苏联在欧洲是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美国不敢贸然通过战争来实现其目的,于是就采取以"遏制"为中心的"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全面开始,美国对外政策突破了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的影响,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遏制的战略形成不久,就出台了两项重大遏制措施:一是"马歇尔计划",另一是建立"北大西洋条件组织".马计划是以经济援助来稳定的西欧资本主义制度;"北约"建立后,以苏联为首的东欧诸国建立"华沙条约组织",两极格局形成,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其二,对德采取分裂和扶植西德政策,对亚洲推行"热战"政策.美国发动的侵朝,侵越战争,结果都遭失败,它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在越南战争受挫,其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美对外战略不得不作重大调整,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的主要表现是美军从越南撤出,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其三,八十年代美国整顿国内经济,同时对全球的战略做重大调整.总统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其目的是要拖垮苏联经济,尔后又变换手段,趁东欧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出现思想混乱之际,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此战略实施,成为东欧制度巨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外部原因.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七、美国变本加厉推行"强权"政治
七十年代末以来,美国实行所谓"人权"外交,它通过法律机构和法律形式,把对某一国家的经济、军事援助及贸易往来同这个国家的人权问题挂钩,并利用所谓人权问题干涉第三世界国家的内政,妄想 把西方的模式,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从而加剧了南北矛盾.关于人权问题上的干涉与反干涉斗争还将长期地持续下去,美国的强权政治是不得人心的,会遭到更多的更广泛的反对和抵制,是难以行得通的.
综上所述,美国对外政策自始至终总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总是围绕损人利已这一中心目的而展开的,同时它又有很大的欺骗性和投机性,这便 是它的阶级属性.当然,更要看到,美国资产阶级所制定的外交战略总是以其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的,其策略原则务实的,灵活的,这是它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外交特点的重要方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