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其他剧种的形成和特色(短点,不要太长)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1 04:21:43
中国其他剧种的形成和特色(短点,不要太长)
绍兴戏曲传统绵长,剧种、曲种多样,声腔丰富,剧作高超,作家、艺人辈出,是绍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现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常香玉、陈素珍、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