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及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及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0 21:21:35
孔孟之道及儒家学说在中国的地位及影响
学习用具
学习用具
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从孔子开创到变成官方哲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期间也接受了许多其它文化的冲击与挑战,以及在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儒家伦理也同样经历了一个时代思想的冲击.春秋时期,孔子开创儒家学派,主张“仁”的思想.但那个烽烟四起群雄争霸的年代,“仁”的思想不能为统治者逐鹿中原,成就大一统的霸业.所以有了孔子与弟子的周游列国.到了战国时期孟子成为了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性本善,他将“仁”的思想运用到政治思想上,他希望以推行“仁政”来结速纷乱的列国分争局面,但依然没有在那个纷乱的年代实现.而儒学的思想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采用严刑竣法的法家思想来治理国家,甚至以“焚书坑儒”的方式来禁固人的思想、巩固自己的政权.于是儒家学派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汗朝建立,在采用“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后,经过“文景之治”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逐渐强大.到了汉武帝时代,便需要有一个新的政策来巩固政权,于是便有了董仲舒的“大一统”、“天人感应”.汉武帝转“无为”为“有为”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为儒家学说“仁”的思想,重伦理、重道德的特点可以为统治者更好的治理国家.儒家成了官方思想,儒学从此繁荣下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几千年中,它的儒学思想一直成为统治者最好的巩固中央集权的手段.但繁荣的过程中,也受到了许多其它外来文化的冲击.东汉以后因为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盛,对作为官方哲学的儒学提出了挑战.南宋理学家朱熹他充分吸收北宋理学家的思想,提出“明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使得佛道的虚幻因素与儒家的现实观念融合起来,最终为现实服务.这一思想的融合使得儒学的发展更进一步,他将儒学又推向了另一个新的高峰.虽然“孔孟之道”适应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后来尊崇儒家的朝代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但同时它的“三纲五常”等儒家思想也同样成了人们的精神枷锁禁固了人们思想的自由,明清以后的八股取仕更使得读书人变的迂腐而没有思想.这是儒家文明在后来发展的弊端.但儒家伦理所提倡的“推已及人,先人后已”的待人原则也成为了中国的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到了民国时期,李大钊等人提倡新文化运动,倡导科学民主,反对封建统治的专制思想,从而全盘否定孔子的儒家思想,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儒学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再一次受到严重阻碍.而反观海外,日本是最早学习中国儒家文明的国家,它吸收、实践、学习中国文明,逐渐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到了明治维新时代,日本在学习西方人科学技术的同时也未摒弃儒学文化,而是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使得日本很好的继承了儒家文明.还有新加坡这个以华人为主的移民国家,在其经济发展的同时,势必会有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流入,而这便又是一次西方文化对儒家文明的冲击.对于这样人的冲击,新加坡政府仍然坚持通过一系列举动强制推行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从而使得在国家西化的过程中,儒学未被湮没于西方文明.儒学的伦理道德观在社会的安定中起着很好的辅助作用,所以在当今社会中不仅中国等亚洲国家推行儒学,逐渐地西方国家也慢慢接受这种道德价值观,相信未来的时间中,儒学的发展会日趋好起来.(非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