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路易斯康履历谁能告诉我关于路易斯康在不同时间的经历对他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影响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2 06:57:03
路易斯康履历
谁能告诉我关于路易斯康在不同时间的经历对他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影响啊
路易斯康履历谁能告诉我关于路易斯康在不同时间的经历对他的作品有什么样的影响啊
从1907年开始,美国建筑师协会(AIA)每年都会颁发一次纪念金牌,用以表彰为世界建筑艺术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建筑师个人.曾经获得过此奖的有:托马斯·杰弗逊、弗兰克·赖特、路易斯·沙里文、贝聿铭、西萨·佩里,还有著名建筑大师密斯、勒·柯布西耶、理查德·福勒等等,以及里卡多·莱格瑞塔.由于这些大师为世界建筑历史留下了光辉的杰作,因此每个金质奖章获得者的名字被郑重地镌刻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建筑师协会总部大厅的大理石墙面上.路易斯·康在1971年获得了此项殊荣,有评论认为,路易斯·康应当是这个时代的一位“建筑诗哲”.
现代建筑师路易斯·康生于1901年.1905年,康的一家由波罗的海里加湾的爱沙尼亚的萨拉岛移民到美国.
路易斯·康早年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大学,20世纪的20至30年代在费城执业.自1947年到1957年的十年间,路易斯·康担任过耶鲁大学教授,还曾是哈佛设计学院的一员.在现代设计领域内最具声望的哈佛设计学院里还有过其他很是著名的设计师,如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等.
纵观整个现代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路易斯·康可以说是一位居于关键地位的人物,他以极为出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对后现代主义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启迪思想,并且对现代建筑的推进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从M·格雷夫斯、P·埃森曼、C·摩尔到C·詹克斯等人基本上都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他们都喜欢理论思索与写作.除了要阐述自己的作品和思考,他们也十分喜欢解读他人,其中的C·詹克斯就是这样从柯布西耶与路易斯·康的作品解析入手的,受到不少思想启迪的詹克斯,在其《后现代建筑的语言》一书中讨论了不少现代建筑名师的各类型建筑设计,其中对于路易斯·康的建筑作品的解析与探讨就费了不少笔墨.
同时,路易斯·康还是一位热衷于理论研究的学者.在他的理论当中,不但含有德意志古典哲学和浪漫主义哲学的根基,同时还汇合了现代主义的建筑观念,以及东方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甚至也包含有中国的老庄学说.因此,在他的建筑理论表达之中,其言论常常像诗化语言一样充满着晦涩艰深的词句,令人十分费解,外国人翻译其文字时一定是极为艰难的事情.然而,他的理论和文字也确如诗境一般充满着隐喻力量,多义而又引人遐思.为什么呢?在康的设计哲学里,建筑自身的质决定着建筑设计与建造的实在方式.在设计Richards医学研究中心的时候,康对“检验”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在其中区别对待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概念;在设计印度管理学院的时候,康与“砖”有这样的对语:“砖自己就想成为拱!”在这儿,光线有表达自我和空间的权利,而巨形砖拱下的阴影就像眼睛在向外探视.
路易斯·康曾经认为:光,是人间与神境相互对话的一种语言,并且是人性与神性共同显身具象化的领域.由康所设计的金贝尔美术馆也许可以为人们解读出康的建筑作品里所蕴含的“对话”情节.金贝尔美术馆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郊区,于1972年建成.该馆主要收藏19世纪的艺术作品与古代美术作品.在一个空旷而景色优美的公园之中,美术馆外部表现得有些峻峭,建筑的外观形象处理得娴静、简朴,自远处观望,其严肃的个性会给人以刻板的印象.康在此展现了其个人对于建筑材料的偏好:将混凝土柱和薄壳形拱顶结构裸露在外,而非承重墙则采用罗马灰华石及玻璃板,以满足不同空间和位置的采光要求.灰华石及玻璃板同混凝土之间没有过强的对比,所形成的空间质感近同,肌理混合为一.在这样做的同时,康也流露出对建筑所在地段的关注与尊重.
路易斯·康认为,艺术作品应当在自然的光环境之中被欣赏,以便空间达到一种“人—美术—大自然”相互融合、彼此促动的环境效果.美术馆建筑物的外观严谨、对称,在内部,建筑上部为尺度较高大的半筒形式,并且采用了穹隆式天花,而采取这两种手法的目的是要将外部的自然光线自天顶引入室内.顶部起到自然光漫射入内的作用,呈现出空间的丰富性和新颖性.空间中充满活跃生机,光弥漫其间,连续的拱顶以相同的格调重复出现,构成空间主体的薄壳被采光中庭和可以灵活变动、拆换的展板所分隔.在九米多长的空间中行进,可以体味空间由光构成的序列,沿途还有一些横向交叉连通的空间,清水混凝土上的光起着空间引导的作用,光引发空间的节奏感,室内空间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产生丰富的表情.这种以洗练、平易的方式去表现光空间的手法,表现出建筑师沉稳的设计理性.
在金贝尔,康把自然光分为来自天空的光以及从内庭进入的光,前者生机盎然,以绿为属性.
上世纪初,世界建筑领域进行过一场针对“现象学”的哲学运动,其主旨在于:研究对象是以研究者的直觉、回忆、判别、想像、经验等状态出现的,现象本身只能如此显现.路易斯·康便是这种现象学背景下的建筑师,他在设计中多依赖自身的感性论断,所以他的一些作品较难明白,但是在其建筑上体现了回归事物本身的原则.康经常这样问,“建筑物想成后者可使观者感受外部空间的变化,带有银之韵味,光源呈现出带状,空间形态已不再沉重.内庭中的各类植物及塑像、光线与景观共同构成了一种较为纯粹的背景.在这里,光可自以铝构件制成的曲面天顶和穹隆顶均衡地流进室内,艺术品不会直接受到影响.自然光线的自由进入使得美术馆的照明效果非同一般.
路易斯·康的其它设计作品还有:耶鲁大学美术馆、Exeter图书馆、Salk学院、NormanFisher住宅等等.其建筑设计多以简洁、哲学化表达以及富有诗意而著称,同时也发展了建筑设计的现代性和纪念性品格,他的设计实践根植于现代主义建筑,并且为他那些诗句般的理论做了注解;而他的理论,似乎又为他的实践点染上神秘性.康的理念、思想与建筑风靡了以后的建筑学人,他的追随者有不少是各国建筑设计和建筑教育界的中坚分子,现代建筑理论家、建筑师文丘里等人就曾是以路易斯·康为首的费城学派主要成员,他的作品遍布北美、南亚和中东等地区.
但是,路易斯·康也有寂寥之时,也许是其性格使然,从1948年起到1974年去世,康都是独自一人进行工作的.
谢谢你投我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