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冥王星为什么被排除了.当初是谁命名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20 08:50:42
冥王星为什么被排除了.当初是谁命名的
冥王星为什么被排除了.当初是谁命名的
冥王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冥王星
单击图像观看高清晰版本
Image:X2647 - Pluton.png
发现史
发现者 克莱德·汤博
发现时间 1930年
轨道参数
平均半径 5.91352×109 km
偏心率 0.24901
公转周期 248年197天5.5小时
会合周期 366.74天
平均轨道速度 4.7490 km/s
轨道倾角 17.1449°
卫星数量 3
物理特性
赤道直径 2344 km
表面积 17 million 平方千米
质量 1.290×1022 千克
平均密度 1.1 g/cm3
表面重力加速度 0.6 米/秒2
自转周期 6天9小时17.6分
轴倾角 119.61°
反射率 0.30
逃逸速度 1.22 km/s
表面温度
最低 一般 最高
33开 44K 55K
大气参数
气压 0 - 0.01 kPa
氮 90%
甲烷 10%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九颗.
目录
[隐藏]
* 1 概述
* 2 冥王星的出现
* 3 漫长的公转
* 4 冥王星扁长轨道
* 5 小小世界
* 6 星星闪耀的白天和黑夜
* 7 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
* 8 请参阅
* 9 相关链接
[编辑]
概述
冥王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离开太阳最远、最小的一颗行星,1930年被发现.因为它离太阳最远,因此也非常寒冷,这和罗马神话中的冥王普鲁托所住的地方很相似,因此称为“Pluto”.
[编辑]
冥王星的出现
1894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天文学家帕西瓦尔·罗威尔建造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罗威尔天文台.在那里,他想搜寻一颗可能存在的新的行星.罗威尔计算出了那颗行星的所在位置,然而在他有生之年却未能找到这颗行星.
1916年罗威尔去世,天文学家汤博继续在罗威尔天文台进行搜寻,把在同一天空、不同时间拍摄的照片底片,在背后灯光的照射下轮流先后显示,就会看到所有的恒星都没有变动,只有被拍摄到的行星会有位置变化,这样就能发现行星和小行星.1930年1月18日与23日,汤博在双子座拍摄两张照片,在这两张照片上发现了一个移动的小点,这个“小点”就是冥王星.
[编辑]
漫长的公转
冥王星是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59亿千米,是地球离太阳平均距离的40倍,它绕太阳运行的速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运行速度又慢,因而要花上248个地球年才能围绕太阳“走”完一圈.
[编辑]
冥王星扁长轨道
冥王星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在远日点约有74亿千米;近日点也有44亿千米,而且轨道偏心率较大之关系,这时冥王星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要略近一些(例如在1989年~1999年间),但由于冥王星轨道倾角较大,故不会与海王星碰撞,近日点时冥王星在海王星轨道以北公转,两颗行星之间的距离在3.78亿千米以上.
[编辑]
小小世界
1988年6月9日,冥王星刚好运行到一颗恒星的前面,根据恒星被遮掩的时间,天文学家们测定冥王星直径约2344千米,比月球还要小,其质量也只有月球的五分之一.所以冥王星是个小小的世界.
[编辑]
星星闪耀的白天和黑夜
冥王星离太阳极其遥远,因而在冥王星上看到的太阳,也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而已.即使是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它所获得的太阳光也只有地球的九百分之一,所以冥王星那么寒冷(从−212℃到−234℃).
[编辑]
冥王星行星地位的争论
冥王星由于尺度小(比其他八大行星小得多)、轨道扁长,许多人对它能不能算一颗真正的行星表示质疑,1998年曾有议论把冥王星剔除太阳系行星之列,但国际天文联盟(IAU)没有批准.其它的一些天体,例如小行星2060(喀戎)的轨道与冥王星十分相似.此外太阳系中的一些行星还有着7个比冥王星更大的卫星.
有人说,冥王星拥有卫星——冥卫一,因此它应该是一颗行星,可是天文学家们最近发现,小行星243(爱达)同样有一颗卫星,而且其他的小行星也有卫星,所以这已不是行星的标准,但更大程度表明九大行星已是约定俗成而较难以让社会改变的,尽管已发现比王星大的外天体等原因.
另外,在海王星之外的沿轨道运行的天体带——柯伊伯带.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就是这一轨道带上数以万计的天体中最大的一个.他们相信:海王星是最后一颗“真正的”行星.
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唯一未有人造探测器到访的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在2006年1月17日发射无人探测船新视野号去探索冥王星及柯伊伯带.
在2005年5月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S/2005 P1及S/2005 P2两颗可能是冥王星的卫星.
[编辑]
请参阅
* 新视野号
[编辑]
相关链接
* 冥王星图片集
* 新视野号
冥王星之天然卫星
冥卫一 | (S/2005 P1) | (S/2005 P2)
太阳系
Image:Solar Planets.jpg
太阳 |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太阳系天体列表
卫星 / 小行星:小行星带·柯伊伯带·奥尔特云·彗星·恒星距离列表
取自"http://wikipedia.cnblog.org/wiki/%E5%86%A5%E7%8E%8B%E6%98%9F"
页面分类: 冥王星 | 柯伊伯带 | 类冥天体
冥王星被“开除”了.
北京时间昨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经两千余天文学家表决通过———
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九天,甚至是七年的争论,“一槌”定音,终告段落.
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
“矮”,道尽冥王星无奈
一个“矮”字,道尽了冥王星的无奈.
其实,自冥王星被人类发现76年来,对它地位的质疑从来没有断过.
远的不说,1999年,冥王星就差一点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电子邮件投票中失去行星的地位.原因是,它与其他八大行星太不同了:一是体积过小,它的质量只有月亮的1/3;二是轨道过于椭圆;三是八星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而冥王星与八星轨道平面倾斜角达17度.这让许多天文学家“耿耿于怀”.
那么,到底行星的定义是什么?
“这届大会为此讨论了9天.”昨日电话里,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黄乘利告诉记者,“我从来没有见过讨论如此激烈的天文学会议.我17日到达布拉格,而前一天,第一份草案就已提交大会,一听太阳系要扩容到12大行星,现场立即陷入一片混乱.”
16日的只是初步草案,这些天已经不知被更改过多少次,终于在昨晚得以定论:
什么是行星:一是必须围绕太阳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足够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天体呈圆球状;三是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按这样的划分,太阳系的行星就只有水、金、地、火、木、土,加上天王、海王星这八颗.而冥王星由于“先天”不足,只有出列了,被划入了“矮行星”.
何谓“矮行星”?矮行星前两点完全相同于行星的定义,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是其轨道附近仍存在其他物体,而且它不是卫星.
而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它们其中将包括大多数的太阳系星云、“海王外天体”、彗星和其他一些小天体.
在昨晚的表决上,天文学家还通过了这样的一个准则:冥王星还被认定为一种新型的“外海王星”天体的代表,比如新近发现的“齐娜”,就属于这样的天体.
“对天体的重新命名反映出当前世界天文学的认识水平.”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顾秋生说:天文学的教科书,看来是真的要改写了.
“马铃薯”,不是行星
与冥王星一起被“否定”的,还有从这一次提议草案公布起,就被认为极有可能加入“太阳系大行星”家族的“谷神”、“卡戎”和“齐娜”.
上海天文台佘山站站长林清认为,谷神星这次入选,看上去有点突然,其实并不意外.“谷神星,一开始人们认为它是行星,后来又将它降格,但现在看来,这都是科学发展阶段性的表现.”
南京大学天文系副教授周礼勇告诉记者:1778年,德国天文学家波得经过确认,向世界宣布了一个如今被称为“波得定则”的规律: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应该按照一个固定的数列成比例排列.天王星藉此被人们发现,而当1801年天文学家皮亚齐在火星与木星之间发现谷神星时,按“波得定则”,被人们理所应当的认为是行星.著名“神童”高斯更用自创方法,一个小时就精确计算出了谷神星的轨道,一举名声大振.
“只是日后天文学家们又陆续在相似轨道上发现了许多类似天体,‘谷神星’才被降格.天文学界采用新的名称‘小行星’(asteroid)为它这样的天体命名.但如此简单归类并不科学.”
林清说:实际上,直径为950公里的谷神星,基本为规则的圆球体,而其他小行星形状是不规则的,像马铃薯.“近年来科学家们还发现,谷神星的内部分为不同层次:稠密物质在核心,比较轻的物质靠近表层,这种结构是一般小行星不具有的.因此,有天文学家认为,谷神星是一颗原始状态下的初级行星,只是因为木星巨大的引力妨碍它吸引更多的物质而发展成大行星.一份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发表的报告,更认为谷神星的表层25%由淡水构成,其淡水含量比地球还多.根据这些条件,考虑恢复谷神星行星地位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卡戎”的加入也是如此.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顾秋生说,1978年人类才发现“卡戎”,起初认为它只是冥王星的卫星,最近的研究才发现,“卡戎”与冥王星的关系并不像地球和月球.“地球是月球质量的81倍,而冥王星只有‘卡戎’的10倍,这样的话,冥王星无法让‘卡戎’围着它转,它们更像一对大小兄弟,所以可以把‘卡戎’看作是独立的行星.”
但是,根据这次投票得出的行星标准,在谷神星的周围,还有诸多小天体,它不能满足“其轨道附近应该没有其他物体”这一条件,因此无法被称作行星,而“卡戎”和“齐娜”也是如此.
参考资料: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8/25/content_50053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