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蔗糖为什么有红白等色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11/17 03:13:58
蔗糖为什么有红白等色
蔗糖为什么有红白等色
蔗糖 是人类基本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糖根据纯度的由高到低又分为:冰糖(99.9%)、白砂糖(99.5%)、棉白糖(97.9%)和赤砂糖(也称红糖或黑砂糖)(89%).化学 要注意的是,蔗糖和其他常見雙醣不同,它並沒有還原性(不是一種還原糖).水中的溶解度:每克水可以溶解 2.1 g蔗糖(25℃).熔点:186℃ 能量密度:17 kJ·g 性质 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Saccharum spp.)和甜菜(Beta vulgaris).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将经过处理的糖汁煮沸,抽去沉底的杂质,刮去浮到面上的泡沫,然后熄火待糖浆结晶成为蔗糖.生产 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和印度.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历史 世界各国“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国古代的“西极石密”和“西国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来自梵文sakara.说明蔗糖发原地是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世界各地.敦煌残卷中有一段关于印度制糖术的纪录,说到印度出产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据季羡林解读,“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 的音译,证明印度制糖术的确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将甘蔗榨出甘蔗汁晒成糖浆,再用火煎煮,成为蔗糖块(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义.印度的“石”糖在汉代传入中国,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sakara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译.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汉朝至隋朝 后来印度的炼糖术有进一步地高:将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炼,并不断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搅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浆中的杂质凝结成渣,原来褐色的糖浆颜色变淡,经过反复的除杂工序,最后得到淡黄色的沙糖.《新唐书》中记载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说明印度的炼糖术在唐朝传入中国.唐代 北宋初期,三佛齐和大食等国贡白砂糖.白砂糖是从石蜜进一步提炼的,呈沙颗粒状态,色淡黄,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宋代出现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著《糖霜谱》.制糖成为一门重要产业,糖制品种类繁多,有香糖果子、狮子糖、花花糖、胶牙糖、芝麻糖、锤子糖、杨梅糖等.宋代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记述中国武干的制糖业,开始不知道怎么炼制像巴比伦地区出产的糖那样精美,后来大汗得到来自巴比伦地区的人传授用树灰炼精糖的技术.又说福州地区炼制的糖“十分洁白”.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伊本·白图泰游记》说:“中国出产大量的蔗糖,其质量较之埃及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元代 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六卷《甘嗜》篇详细叙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季羡林在所著《中华蔗糖史》说:中国明代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并指出 造白糖法:将过冬成熟的甘蔗,用轧浆车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结成黑沙糖;另备一口缸,上面安放一个瓦溜(瓦质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将黑砂糖倒入瓦质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层约五寸多,非常洁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现在的南洋).造冰糖法:将白糖煎熔,和入鸡蛋清除杂质,待火候合适,将新青竹破成蔑片,斩成一寸长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经过一夜就凝成冰糖.冯·李普曼(von Lippmann)的《糖史》,没有一个字提到黄泥水淋脱色法.除《天工开物》外,《闽书南产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刘献廷著《广阳杂记》、《兴化府志》都有关于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叙述.证明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明代 中国从明朝开始将中国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岛.明朝中国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也传播了中国制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据季羡林考证,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 cini sakara,即“中国糖”,就是中国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广州前后购买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早年出口紀錄 蔗糖在人体消息化系统内经过消化液分解成为果糖和葡萄糖,经过小肠吸收.蔗糖被認為會導致某些健康問題,其中最常見是蛀牙,這是由於口腔的細菌可將食物中的蔗糖成份轉換成酸,從而侵蝕牙齒的琺瑯質.蔗糖有高热量,攝取過量容易引起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