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小学人教、苏教相通课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9/28 11:14:34
小学人教、苏教相通课文
《珍珠鸟》《草原》《村居》《长征》《半截蜡烛》《负荆请罪》《詹天佑》《特殊的葬礼》《记金华的双龙洞》《夜晚的实验》《亲兵马佣》《珍珠泉》
《开天辟地》《钓鱼的启示》《普罗米修斯盗火》
以上课文、课文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课文课后题解答都要
小学人教、苏教相通课文
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3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小脑袋从叶间探出来.更小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母亲;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的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儿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
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
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书桌上.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它就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响.
我不动声色的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这样,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角质的小红嘴,“嗒嗒”啄着我颤动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的再三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呆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眸子,小红脚刚好给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抬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呷呷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作者用笔绘出了自己与珍珠鸟的和谐景象.珍珠鸟从怕人——熟悉人——亲近人——不怕人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描写的那么生动、传神“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
草 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象没骨画那样,只用绿色渲染,没有用笔勾勒,于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的牧业公社.汽车走了一百五十华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至为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迂回的,明如玻璃的一条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公社了.忽然,象被一阵风吹来的,远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马疾驰,襟飘带舞,象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马飞过了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我们约请了海拉尔的一位女舞蹈员给我们作翻译.她的名字漂亮——水晶花.她就是陈
旗的人,鄂温克族.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我们用不着水晶花同志给作翻译了.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都是民族团结互助!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子的手抓羊肉和奶酒.公社的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正是:
祝福频频难尽意,举杯切切莫相忘!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儿,既大方,又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清平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半截蜡烛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母子三人都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德军严密的搜查.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了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秘密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松把蜡烛吹熄.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轻松的心情没有持续多久,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下来了.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你这样年纪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
负荆请罪
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
廉颇;知错就改
课文不重要,记住这些就行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约11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竖井开凿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么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得多了.
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就是詹天佑.许多到中国来游览的外宾,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赞叹不已.
特殊的葬礼
1986年9月,在拉丁美洲的巴拉那河上,举行了一次特殊的葬礼.巴西总统菲格雷特穿着黑色的葬礼服,亲自主持了这个特殊的葬礼.这个葬礼是为一条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举行的.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在拉丁美洲的巴西与阿根廷两国国境线的交界处,有一条巴拉那河,河上有一条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塞特凯达斯大瀑布.
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汹涌的河水从悬崖上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尤其是每年汛期,塞特凯达斯大瀑布气势更是雄伟壮观,每秒钟就有1万立方米的水从几十米的高处飞泻而下,在下面撞开了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有时高达近百米.更有震耳欲聋的水声,为大瀑布壮威.据说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响声还清晰可闻.
长期以来,塞特凯达斯瀑布一直是巴西和阿根廷人民的骄傲.世界各地的观光者纷至沓来,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感受着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气.游客们常常为此陶醉不已,流连忘返.
但这雄奇的景观,竟然不辞而别.
20世纪80年代初,在瀑布上游建立起一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得塞特凯达期大瀑布的水源大减.
而且,周围国家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同时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减少.
几年过去,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已经逐渐枯竭,即使是在汛期,也见到不昔日的雄奇与气势.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一般,形容枯槁,奄奄一息,等待着最后的消亡.许多慕名而来的游人,见此情景,无不惆怅满怀,失望而去.
科学家们预测,过不了多久,瀑布将完全消失.消息传开,许许多多的人感到震惊和痛心.这个曾经令多少人为之骄傲的塞特凯达斯大瀑布,即将永远消失.这个事实,令人们震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心.他们痛苦地接受了现实,纷纷加入到全世界宣传“保护环境,爱护地球”的行动中.
1986年8月下旬,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名生态学、环境学的专家教授,以及大批热爱大自然的人在大瀑布脚下汇集.他们模仿当地印第安人为他们的酋长举行葬礼的仪式,一起哀悼即将消失的大瀑布.
这个行动立即引起了更大的震动.
9月下旬,巴西当时的总统菲格雷特也亲自投身到这一行动中.那天,他特意穿上了葬礼专用的黑色礼服,主持了这个为瀑布举行的特别的葬礼.
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的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凯达斯大瀑布曾经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的骄傲与欢乐,号召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注意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
记金华的双龙洞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洞外的工人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这是第5自然段的,考试只会考这段
课后3题
(1)突出了作者仰卧在小船里进洞时的真实感受.此时的作者姿势已经低的无法再低,但由于船的行进而产生的挤压之感仍如此明显,充分说明了空隙的窄小.
(2)用“即使……也……”句式做强调,及退一步讲,如果不把其具体比做什么,也同样值得观赏,说明了这些石钟乳和石笋的确形状变化多端,而且颜色各异,引人入胜.
夜晚的实验
意大利科学家帕斯拉捷习惯晚饭后到附近的街道上散步.他常常看到,很多蝙蝠灵活的在空中飞来飞去,却从不会撞到墙壁上.这个现象引起了他的好奇:蝙蝠凭什么特殊本领在夜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行呢?
1793年夏天,一个晴朗的夜晚,喧腾热闹的城市渐渐平静下来.帕斯拉捷匆匆吃完饭,便走出街头,把笼子里的蝙蝠放了出去.当他看到放出去的几只蝙蝠轻盈敏捷地来回飞翔时,不由得尖叫起来.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帕斯拉捷为什么要把蝙蝠的眼睛蒙起来呢?原来,每当他看到蝙蝠在夜晚自由自在的飞翔时,总认为这些小精灵一定长着一双特别敏锐的眼睛,就不可能在黑夜中灵巧的多过各种障碍物,并且敏捷的捕捉飞蛾了.然而事实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帕斯拉捷很奇怪:不用眼睛,蝙蝠凭什么来辨别前方的物体,捕捉灵活的飞蛾呢?
于是,他把蝙蝠的鼻子堵住.结果,蝙蝠在空中还是飞的那么敏捷、轻松.“难道他薄膜似的翅膀,不仅能够飞翔,而且能在夜间洞察一切吗?”帕斯拉捷这样猜想.他又捉来几只蝙蝠,用油漆涂满它们的全身,然而还是没有影响到它们飞行.
最后,帕斯拉捷堵住蝙蝠的耳朵,把他们放到夜空中.这次,蝙蝠可没有了先前的神气.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在空中东碰西撞,很快就跌落在地.
啊!蝙蝠在夜间飞行,捕捉食物,原来是靠听觉来辨别方向、确认目标的!
帕斯拉捷的实验,揭开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促使很多人进一步思考: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
后来人们继续研究,终于弄清了其中的奥秘.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见的“超声波”,这种声音沿着直线传播,一碰到物体就像光照到镜子上那样反射回来.蝙蝠用耳朵接受到这种“超声波”,就能迅速做出判断,灵巧的自由飞翔,捕捉食物.
现在,人们利用超声波来为飞机、轮船导航,寻找地下的宝藏.超声波就像一位无声的功臣,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和军事等领域.帕斯拉捷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实验,会给人类带来如此巨大的恩惠.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
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
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
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
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观察,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珍珠泉
我们村子前面的小山包,远远看去真像一个绿色的大绒团.山包上,树很密,草很深,花很多.一条石板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地穿过小山包的密林.石板小路的尽头,有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这是一潭深绿的泉水.周围镶嵌着不大整齐的石头,石头上长着一层黑里透绿的青苔.你要是踩上去,准会滑倒.那绿得没有一点儿杂色的蕨草,那悄悄地开放着的花朵,给珍珠泉编了个朴素的花环.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的.水是那样深,又那样清,清得能看见潭底的青褐色的石头,能看见沉积在潭底的沙粒和已经发黑的树叶.可惜没有鱼,是水太清太凉的缘故吧?
最有趣的,当然是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了!开始,水泡很小,摇晃着越升越高,越来越大,最后在水面绽开了,在“扑哧”一笑中消失了!有时候,透过密密的树叶,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照在水面上,照在正升起的水泡上,一直照到潭底青褐色的石头上.水面和潭底,金色的光斑和银色的光斑交错着;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珍珠泉了.我很想知道,它哪来这么多冒不完的水泡?在小河断流的时候,在村里的井水干涸的时候,它还是不停地冒着水泡.难道是有许乡快乐的孩子,躲在什么地方吹泡泡玩儿吗?他们一定玩得很高兴吧?每次,挑着阿爸给我做的小桶,来到珍珠泉边,我都这么想.
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
开天辟地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地还没有形成,到处是一片混沌.它无边无沿,没有上下左右,也不分东南西北,样子好像一个浑圆的鸡蛋.这浑圆的东西当中,孕育一个人类的祖先——盘古.
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在这浑圆的东西中孕育成熟了.他发现眼前漆黑一团,非常生气,就用自己制造的斧子劈开了这混混沌沌的圆东西.随着一声巨响,圆东西里的混沌,轻而清的阳气上升,变成了高高的蓝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变成了广阔的大地.从此,宇宙间就有了天地之分.
盘古出世后,头顶蓝天,脚踏大地,挺立在天地之间.以后,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这样又经过一万八千年,天高得不能再高,地深得不能再深,盘古自己也变成了九万里长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像一根柱子一样撑着天和地,使它们不再变成过去的混沌状态.
盘古开天辟地后,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因为天地是他开辟出来的,所以他的情绪有什么变化,天地也跟着发生不同的变化.他高兴的时候,天空晴朗;他发怒的时候,天空阴沉;他哭泣的时候,天空下雨,落到地上汇成江河湖海;他叹气的时候,大地上刮起狂风,他眨眨眼睛,天空出现闪电;他发出鼾声,空中响起隆隆的雷鸣声.
呼呼,找不到全文,你去四年级下学期翻翻,会有!
钓鱼的启示
那一年,我刚满11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随着父亲去新汉普斯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跳跃着并甩动尾巴,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了不少水花.我等到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10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我再次把乞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转眼间34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再没有钓到过像34年前那个夜晚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要是人们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34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