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促进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形成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大师作文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11/13 03:30:53
如何有效促进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形成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期,既是长知识、长身体时期,也是世界观和道德品质逐渐形成时期.
所谓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所谓学校教育是指教师在遵循我们的有关法律和教育方针,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所谓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遵循我国的有关法律,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知道下,同学校密切配合,全面关心子女的成长,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我认为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靠学校教育.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原属于家庭的生产功能、抚养功能和教育功能正逐渐由社会的专门机构来作为主要承担者.因此,由学校教育作为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学校教育在方向上占主导
①学校教育注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 “四有”新人,而“四有”就体现了优良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既是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
②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作为首要职责.
3、学校教育的教育者素质更高、方式上更有效
学校教育有专职的教师.他们不仅懂得教育理论,而且懂得教育心理、教育方法、教育技巧.①他们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地去雕塑学生的灵魂.不是吗?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②他们能懂得教育心理,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身努力,决不是生硬的说教.③他们能用自己言行一直、表里如一、热爱学生、敬业乐教的优良品德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暗示学生.大家知道,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生话在学校里,教师的优良品德每时每刻,无孔不入地渐移默化着学生起到此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试想一下,对方辩友也是从青少年过来的你愿意听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呢?还是喜欢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呢?④教师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他们还具备父母的形象.
4、学校教育在内容上更全面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爱祖国、崇尚民族文化的崇高的情感,热爱真理、追求新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尊重他人、讲求奉献、热爱劳动的思想境界,讲文明、懂礼貌、有纪律、守信用的行为习惯,热爱自然、崇尚艺术、身心健康的精神风貌.
5、 学校教育在环境上更优化
学校教育可以排除社会不良环境、社会传媒的消极影响,对社会传媒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健康向上的东西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所有这些,是家庭教育根本不具备的.
所以,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来培育青少年形成优良的品质特征.那如何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用来尝试: 1、集体教育 一个好的集体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的大熔炉,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组织、有纪律、坚忍不拔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品质才能培养起来,尤其对于具有孤僻、冷漠性格倾向的孩子来说,集体的作用更为重要.在班级中多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带他们到工厂实习参观;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打扫环境卫生等;观察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发现,使他们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从中找到荣誉感和成就感;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生活在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集体中的学生一定能形成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良好性格特征;另外,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也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集体舆论往往比教师个人的力量更强大和有效,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行为上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律、坚强勇敢等良好的品质.当他们在班集体里感受到他人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出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使他们形成关心人,照顾人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
2、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一些学生的某些消极情绪和性格的养成往往和学习成绩有关,尤其是中学生,有学习焦虑和自卑心理的不在少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因材施教.对学习优异的学生不能过份表扬,要多找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成绩,避免他们骄傲自满的心态;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能不断进取,找到自信. 3、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中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常常会发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道德品质特征对他所教班级的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呈现出映射教师性格特征的倾向.如果教师能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积极的兴趣等等良好品性,那么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有效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教学的老师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热情使学生敬仰,崇拜,并不自觉地效仿,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具有很强的内化力和长效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4、自我教育
人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强烈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如果能主动采取行为和措施来培养自己的品质,那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开始.这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内在因素,外因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把以上外化的东西全部转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觉自愿,就是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促进和指导学生的自我培养的能力.不把学生单纯地看成是被动的被教育者,而应该把学生作为对等的人,从最大限度上来调动学生追求完美品格的自觉动力.这种自我教育在高年级的同学中尤其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世界观,这就要求他们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他们对本身的人格修养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行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个小方法去要求学生以达到青少年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1.利用身边榜样,名人名言激励他们督促自己,对照检查; 2.提示他们与周围比自己强的同学相比较,找出差距,认识自己的位置,有一个努力的目标; 3.每周写一篇周记,总结自己各方面情况.制订学习工作计划,进行未来职业规划.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人,而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征,也就有了微笑面对生活、成功驾驭生活的能力.
所谓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
所谓学校教育是指教师在遵循我们的有关法律和教育方针,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所谓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遵循我国的有关法律,在我国教育目的的知道下,同学校密切配合,全面关心子女的成长,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
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形成,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我认为青少年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靠学校教育.判断的依据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从历史发展角度阐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高度发达,原属于家庭的生产功能、抚养功能和教育功能正逐渐由社会的专门机构来作为主要承担者.因此,由学校教育作为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的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学校教育在方向上占主导
①学校教育注意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意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 “四有”新人,而“四有”就体现了优良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既是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学校工作的灵魂.
②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传道作为首要职责.
3、学校教育的教育者素质更高、方式上更有效
学校教育有专职的教师.他们不仅懂得教育理论,而且懂得教育心理、教育方法、教育技巧.①他们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地去雕塑学生的灵魂.不是吗?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②他们能懂得教育心理,重视学生的自我教育.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自身努力,决不是生硬的说教.③他们能用自己言行一直、表里如一、热爱学生、敬业乐教的优良品德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暗示学生.大家知道,学生绝大部分时间生话在学校里,教师的优良品德每时每刻,无孔不入地渐移默化着学生起到此时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试想一下,对方辩友也是从青少年过来的你愿意听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呢?还是喜欢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良好效果呢?④教师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他们还具备父母的形象.
4、学校教育在内容上更全面
学校教育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爱祖国、崇尚民族文化的崇高的情感,热爱真理、追求新知、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尊重他人、讲求奉献、热爱劳动的思想境界,讲文明、懂礼貌、有纪律、守信用的行为习惯,热爱自然、崇尚艺术、身心健康的精神风貌.
5、 学校教育在环境上更优化
学校教育可以排除社会不良环境、社会传媒的消极影响,对社会传媒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健康向上的东西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而所有这些,是家庭教育根本不具备的.
所以,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来培育青少年形成优良的品质特征.那如何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可以用来尝试: 1、集体教育 一个好的集体是锤炼并完善一个人的大熔炉,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组织、有纪律、坚忍不拔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品质才能培养起来,尤其对于具有孤僻、冷漠性格倾向的孩子来说,集体的作用更为重要.在班级中多组织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如带他们到工厂实习参观;组织一些文体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如植树造林,打扫环境卫生等;观察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发现,使他们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并能从中找到荣誉感和成就感;在班级管理方式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一个生活在师生关系融洽,同学之间团结互助的良好集体中的学生一定能形成积极乐观,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的良好性格特征;另外,通过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环境也能对学生产生影响,这种集体舆论往往比教师个人的力量更强大和有效,班风是班集体在情感上、行为上的共同的价值观,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无形的教育力量,实践证明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制、守纪律、坚强勇敢等良好的品质.当他们在班集体里感受到他人的喜爱、信任、关注、赞扬时,就会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激发出向上的力量和信心.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使他们形成关心人,照顾人和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乐观性格.
2、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
一些学生的某些消极情绪和性格的养成往往和学习成绩有关,尤其是中学生,有学习焦虑和自卑心理的不在少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因材施教.对学习优异的学生不能过份表扬,要多找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成绩,避免他们骄傲自满的心态;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要多找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发现,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能不断进取,找到自信. 3、以身作则,身正为范
用教师本身良好的性格去影响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就是这个道理.中学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教师是学生最常接近的人,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模范.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也常常会发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道德品质特征对他所教班级的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很大的影响,会呈现出映射教师性格特征的倾向.如果教师能具有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态度,积极的兴趣等等良好品性,那么对学生的引导和示范作用是非常巨大和有效的.“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于教学的老师能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感人的热情使学生敬仰,崇拜,并不自觉地效仿,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任何东西不能代替的.具有很强的内化力和长效性,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
4、自我教育
人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有强烈的自觉能动性.一个人如果能主动采取行为和措施来培养自己的品质,那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开始.这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内在因素,外因只是起一个辅助作用,而内在的主观能动性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把以上外化的东西全部转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觉自愿,就是达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这就要求教师能够促进和指导学生的自我培养的能力.不把学生单纯地看成是被动的被教育者,而应该把学生作为对等的人,从最大限度上来调动学生追求完美品格的自觉动力.这种自我教育在高年级的同学中尤其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世界观,这就要求他们提高自我认识,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使他们对本身的人格修养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行动,变成学生的精神需要. 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几个小方法去要求学生以达到青少年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1.利用身边榜样,名人名言激励他们督促自己,对照检查; 2.提示他们与周围比自己强的同学相比较,找出差距,认识自己的位置,有一个努力的目标; 3.每周写一篇周记,总结自己各方面情况.制订学习工作计划,进行未来职业规划.
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造就人,而人的道德品质又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特征,也就有了微笑面对生活、成功驾驭生活的能力.